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052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29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docx

执业药师药理学笔记对书总结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 言

  

  一、基本概念

  药理学是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药物是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防治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即在药物的作用下,机体发生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规律。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

  二、药理学任务

  阐明:

  

  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药动学

  三、药理学学习方法

  1.理解、联系2.重点突出3.记忆方法4.适当做题

  A型题

  例题1:

以下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答案:

C

  A.曲马朵B.吗啡C.芬太尼D.四氢帕马汀E.哌替啶

  例题2:

以下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答案:

D

  A.曲马朵B.吗啡C.芬太尼D.二氢埃托啡E.哌替啶

  例题3:

对厌氧菌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是 答案:

A

  A.克林霉素B.甲硝唑C.多粘菌素D.利福平E.罗红霉素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大纲要求:

 P12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吸收及影响因素

  药物分布及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过程、药物代谢的结果、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诱导剂及抑制剂

  药物排泄途径、药物排泄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清除率、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稳态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即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

  载体转运(主动转运、异化扩散、膜泡运输)

  

(一)被动转运指药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

  1.主要动力:

膜两侧的浓度差。

  2.特点:

  

(1)不需要载体

(2)不耗能(3)无饱和性(4)药物间无竞争抑制现象

  (5)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停止

  3.简单扩散的影响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膜的性质、面积和膜两侧浓度差

  

(1)脂溶性,脂溶性越大,药物越易透过膜

  

(2)解离度,解离度越小,药物越易透过膜(一般认为非解离型药物才能跨膜转运)

  (3)浓度差,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越大转运越多

  (4)药物的分子大小,分子越小,药物越易透过膜

  4.药物解离度对被动转运的影响

  常用药物多为弱酸性或弱碱性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仅部分解离,其解离程度的大小取决于药物自身的解离常数pKa和溶液的pH值。

  pKa:

即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pKa值是各药物所固有的特性

  弱酸性药物(HA)

  

  弱碱性药物(B)

  

  弱酸性药物

  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非解离型多,易跨膜转运。

  因此:

在胃中易吸收;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少。

  弱碱性药物

  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少、非解离型多,易跨膜转运。

  因此:

在碱性肠液中易吸收;在酸性环境中吸收少。

  

(二)主动转运药物以载体及需要能量的形式所进行的跨膜运动,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无关,可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

  

  

  药物的转运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胃肠道吸收、肾小管再吸收

  滤过———肾小球的滤过

  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肾小管的分泌

  易化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维生素B12经胃吸收甲氨蝶呤进入白细胞

  二、药物的吸收

  1.吸收药物经血管外给药,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

常以药物离开给药部位的速率和程度描述。

大多数药物吸收过程为被动转运。

  2.影响吸收因素:

  

(1)药物理化性质

(2)给药途径(3)药物剂型(4)机体因素

  

  3.药物的理化性质

  

  4.给药途径

  胃肠道:

口服,舌下,直肠,

  注射给药:

静脉、肌肉、皮下、动脉内、鞘内,

  其他给药:

吸入,鼻腔、局部、经皮,

  胃肠道给药:

最常用(安全、方便、经济)

  5.首过消除(首关效应、第一关卡效应)

  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被胃肠道或肝脏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的现象。

  临床首过消除明显的常用药物:

  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利多卡因、丙咪嗪、吗啡、维拉帕米、氯丙嗪

  X型题

  1.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  答案:

BE

  A.静脉注射后B.皮下注射后C.舌下给药后D.直肠给药E.口服给药后

  A型题:

  1.首过消除的特点不含答案:

B

  A.可发生于口服给药时B.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C.药物进入体循环前在胃肠道灭活

  D.药物进入体循环前在肝灭活E.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

 2.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的是答案:

A

  A.舌下或直肠给药吸收少,起效慢B.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

  C.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增多D.药物吸收指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E.皮肤给药除脂溶性高的药物外都不易吸收

  三、药物的分布

  1.分布

  指进入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的转运过程。

(大多数为被动转运,为双向可逆过程)

  2.影响分布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pKa、脂溶性等)

(2)体液pH值(P14)

  (3)血浆蛋白结合率(4)膜通透性:

血脑屏障(BBB)、胎盘屏障(P15)

  (5)组织器官局部血流量

  3.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吸收入血后部分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未被结合的称游离型药物。

  4.血浆蛋白结合率

  血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

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

  结合型药物的特点:

  ①可逆性②暂时失去药理活性③不易穿透毛细血管壁、血脑屏障及肾小球滤膜

  ④饱和性⑤有竞争性抑制现象----置换现象(保泰松-双香豆素、磺胺-胆红素)

  四、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

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以代谢物形式排出——药物自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

  代谢的主要器官:

肝脏

  代谢的主要酶:

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肝药酶

  肝药酶:

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对底物选择性不高、具有可诱导性。

  

  A型题:

经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药酶抑制剂合用后其效应答案:

B(特非那定、阿司咪唑)

  A.减弱B.增强C.不变化D.被消除E.超强化

  五、药物的排泄

  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肾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2.胆汁排泄(肝肠循环)

3.其他途径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时曲线),即时量曲线。

  单次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二、药代动力学参数

  峰浓度:

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吸收后的血药浓度最大值。

  峰时间:

指给药后,达到最高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

反映药物吸收快慢的重要指标

  三、半衰期

  

  1.药物消除半衰期(t1/2)

  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

  t1/2=0.693/k(k:

消除速率常数)。

  3.3个半衰期消除药物约90%

  6.6个半衰期消除药物约99%

  四、药物的消除

  物质反应速度与反应物量的关系:

dx/dt=-kxn(k速度常数)

  1)一级动力学

  体内药量变化速率:

dx/dt=-kx1=-kx

  

  2)零级动力学(定量)

  体内药量变化速率:

dx/dt=-kx0=-k

  t1/2k0=0.5C0/k0  

  A型题:

一级动力学转运特点描述中错误的是答案:

B

  A.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B.血药浓度与时间作图为一直线

C.半衰期恒定D.一次给药的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E.一次给药经5个t1/2药物基本消除完全

  五、表观分布容积(Vd)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X:

体内药物总量

  C:

平衡时血药浓度

  可推测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的结合情况。

 六、清除率(clearance,Cl)

  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容积体液中的药物清除,其单位为L/h或L/(kg·h)表示。

是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一个重要参数。

  计算公式为:

Cl=k·Vd(k:

消除速率常数)

  七、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一种量度,是用来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八、稳态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所包含的面积(通常采用梯形法计算)。

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Css)

  以半衰期相近似的间隔时间多次给药时,经过5个半衰期(4~6),给药速度和药物消除速度两者达到平衡,可使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状态,此时血药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1.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定时定量反复多次给药,经5个t1/2后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

  2.停止给药经过5个t1/2体内药物基本全部消除(95%)。

  3.当口服给药时间间隔为一个t1/2时,首次剂量加倍可立即达到Css。

九、多次给药p25

1、等剂量等间隔给药

2、间隔给药

3、负荷量与维持量给药

十、房室模型:

P19

1、一房室模型2、二房室模型

十一、药物的消除动力学类型P21

1、一级动力学和零级动力学

2、线性消除动力学

3、非线性消除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P27

大纲要求: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

  第二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量效曲线、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效价、效能、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等在药物应用中的意义。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1、药物作用机制的主要类型:

p32

1)作用于受体

2)对酶的影响

3)影响核算代谢

4)影响离子通道

5)影响免疫功能

6)非特异性作用

  第四节 受体学说

1、受体的特征(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

2、受体的类型:

1)G蛋白偶联受体2)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

3)酶活性受体4)细胞核激素受体

3、激动药及拮抗药、

4、受体的调节:

受体脱敏、受体曾敏

5、信号转导(书上没找到)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p25)

  治疗作用:

与用药目的相符、有利于患病机体的作用。

  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二、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

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治本)

  2.对症治疗:

目的是改善症状(治标)

  三、不良反应*:

  1.副作用:

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具有相对性。

  2.毒性反应:

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应。

  急性毒性 致癌作用

  慢性毒性 致畸作用

       致突变作用

  3.变态反应 指机体受药物刺激所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与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

  4.后遗效应 指在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5.继发反应 指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6.停药反应 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反跳反应。

  7.特异反应 指某些药物可使少数病人出现特异性的不良反应,反应性质与常人不同。

  A型题:

药物副作用是指  答案:

B

  A.药物蓄积过多引起的反应B.在治疗剂量时,机体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C.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产生的不适反应D.极少数人对药物特别敏感产生的反应

  E.过量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障碍

  B型题

  A.副作用B.后遗效应C.停药反应D.毒性反应E.变态反应

  1.药物蓄积过多引起的反应

  2.在治疗剂量时,机体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3.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4.极少数人对药物特别敏感产生的反应

  答案:

DABE

  A.副作用B.后遗效应C.停药反应D.特异质反应E.变态反应

  1.长期应用可乐定后突然停药引起的血压升高

  2.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可导致

  3.应用巴比妥类药醒后出现的眩晕、困倦等属于

  4.应用伯氨喹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属于

  答案:

CDBD

  X型题

  符合药物副作用的描述是  答案:

CE

  A.由于药物的毒性过大所引起B.由于药物的选择性过高所引起

  C.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所引起D.由于药物的剂量过大所引起E.在治疗量即可发生

第二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计量的概念

  1)半数中毒量TD502)半数致死量LD50

  二、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

  1.量效关系(剂量—效应关系)

  描述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之间的关系。

  2.量效曲线

  以药物效应为纵坐标,药物的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做图所得到的曲线。

p27图3-1

  3.量反应

  药理效应是连续增减的变量,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数表示(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研究对象为单一的生物单位。

  4.质反应 

  药理效应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而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又称全或无反应,以阳性反应或阴性反应来表示药理效应。

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效能(最大效应)

  药物能达到最大效应的能力----内在活性

  效价(效应强度、等效剂量)

  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亲和力

  半数有效量ED50 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剂量

  A型题

  以下阐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C

  A.最大效能反映药物内在活性B.效价强度是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

  C.效价强度与最大效能含义完全相同D.效价强度与最大效能含义完全不同

  E.效价强度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质反应的频数分布曲线和累加量效曲线

  质反应:

研究对象为一群体。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研究药物效应的初始反应及其中间环节。

  即研究药效是在何处产生的?

  如何产生的?

  见应试指南28-29页的小标题

  A型题:

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  答案:

C

  A.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B.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C.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D.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E.作用于特定的靶点

第四节 受体学说

  一、受体

  受体:

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号转导系统,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放大、分化、整合,触发后续的药理效应或生理效应。

  配体: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外源性)。

通过改变受体的构型而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

  二、受体的特征

  1.饱和性2.特异性3.可逆性4.高灵敏度5.多样性

  三、受体的类型

  1.作用受体的药物(配体)

  

(1)亲和力: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KD解离常数:

引起50%最大效应时的药物浓度或剂量,反比

  pD2亲和力指数,KD的负对数。

正比

  

(2)内在活性:

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α)

  2.受体激动药:

  既能与受体结合又能激动受体产生生物效应的药物

  完全激动药α=1

  部分激动药α<1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及内在活性对量效曲线的影响

  A型题:

部分激动剂的特点k96、98 答案:

D

  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有内在活性

  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

  D.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剂的效应。

  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3.受体拮抗药:

  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但几无内在活性、不能产生生物效应的药物α=0

  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

  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

  竞争性拮抗药:

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

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强度达到原来水平。

  B型题

  A.pD2B.pA2 C.CmaxD.αE.tmax

  1.反映竞争性拮抗药对其受体激动药的拮抗强度

  2.反映激动药与受体的亲和力大小

  3.反映药物内在活性大小

  答案:

BAD

  受体的调节

  受体脱敏

  受体增敏

  第二信使P34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大纲要求: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年龄、性别、病理状况、精神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给药次数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疗程)

  1.耐受性

  连续多次应用某些药物后,机体反应性逐渐降低,需要不断加大剂量才能维持疗效的现象。

  产生机制:

①肝药酶诱导②受体下调③机体调节机制产生适应性变化

  2.耐药性(抗药性)

  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3.依赖性

  连续用药后,可使机体对药物产生生理或心理的或兼而有之的一种依赖或需求。

包括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二、给药途径对吸收速度的影响

  1.给药途径对吸收速度的影响:

  静脉>吸入>舌下>肌肉>皮下>口服>直肠>皮肤

  2.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硫酸镁

  利多卡因

  3.联合用药

  

(1)配伍禁忌

  青霉素——普鲁卡因、异丙嗪、氯丙嗪

  四环素类——青霉素

  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头孢曲松钠——含钙溶液

  红霉素——盐水

  青霉素——葡萄糖溶液

  

(2)药动学相互作用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略)P42

1、年龄

2、性别

3、病理因素

4、精神因素

5、时辰因素

6、遗传因素

1)种族因素2)特异体质3)个体差异4)种属差异

  A型题:

  1.对消除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何者不正确答案:

D

  A.是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

  D.其长短与原血药浓度有关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2.某弱酸性药pKa为4.4,在pH1.4的胃液中其解离度约为  答案:

D

  A.0.5B.0.1C.0.01D.0.001E.0.0001

  3.静脉注射给药5mg,达平衡后血药浓度为0.35mg/L,其Vd为 答案:

B

  A.1.4LB.14LC.28LD.5LE.100L

  4.关于“表观分布容积”,错误的描述是  答案:

B

  A.指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B.代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真正容积

  C.只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

  D.其单位为L或L/kg

  E.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小

  5.部分激动剂的特点  答案:

D

  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有内在活性

  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

  D.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剂的效应。

  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6.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  答案:

C

  A.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B.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C.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D.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E.作用于特定的靶点

第二篇化学治疗药物

第五章 抗菌药物概论(书上:

抗微生物药概论)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大纲要求:

  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和抗菌后效应及其在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一、抗菌药物概述P44~45

  1.化学治疗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化学治疗。

  2.抗菌药物 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3.抗生素 指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4.抗菌谱(窄谱、广谱) 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

  5.抗菌活性 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MIC) 最低杀菌浓度(MBC)

  6.抑菌药 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7.杀菌药 不仅能抑制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8.化疗指数LD50/ED50 安全系数LD5/ED95 安全界限LD1/ED99

  9.抗菌后效应(PAE)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段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降低,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以后,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此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大纲要求:

   ●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胞膜功能●抑制或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病原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糖体

  ●细胞壁

   

  ●细胞膜脂质双层,镶嵌多种蛋白质和少量多糖

  ●细胞质

   核糖体(核蛋白体):

蛋白质合成场所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P49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大纲要求:

  耐药性的产生、分类及产生机制

  一、耐药性的种类

  固有耐药性 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 多由质粒介导,也可由染色体介导,当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

  二、耐药性产生机制P50

  1.产生灭活酶 产生多种多样灭火酶,改变药物的结构,使药物失去抗菌作用。

  2.改变靶部位 抗菌药物对细菌的原始作用靶点,称为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