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0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选修1专题05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05欧洲的宗教改革(B卷)-单元测试

1、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

1.下列哪些事件是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发生的

①“九十五条论纲”

②德意志农民战争

③新、旧教诸侯战争

④《圣经》德文手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2.下图是16世纪的著名画作《路德焚烧教皇令》。

这一历史现象所反映的重要信息是

A.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说

B.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

C.宗教改革旨在推翻天主教

D.路德反对天主教思想禁锢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针对教皇借口修缮圣彼得大教堂兜售赎罪券敛财,马丁·路德焚烧了教皇令,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但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天主教,因为他的运动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他反对的只是天主教烦琐的仪式、天主教的欺骗及其搜刮人们钱财的做法,故D正确,C错误。

A是马丁·路德主张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获得拯救,不符合本图所反映的含义。

B不符合史实。

故正确答案为D。

点睛:

本题根据画作的名称联系所学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3.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所造成的影响是

①诸侯混战,社会动荡

②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③为罗马教廷控制德意志政治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点睛:

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

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

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

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

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

这一题的选项设置都是其中的三项,所以只要选出其中一项错误的说法④,答案就出来了。

4.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张和措施有

①英国新贵族剥夺了天主教会的大量财产

②加尔文鼓励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③加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带有民主化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新贵族剥夺教会财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①正确。

加尔文提出“先定论”,鼓励进取精神和主张建立带有民族色彩的宗教组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②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排除BCD,所以选A。

5.下列有关16世纪2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英国宗教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起英国国教会

B.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国教会最高首脑

C.封闭了修道院

D.英国国教教徒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D

6.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的文件是

A.《三十九条信纲》

B.《九十五条论纲》

C.“至尊法案”

D.《奥格斯堡和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故C项正确。

《三十九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把《圣经》定位信仰的唯一标准,与题意不符,排除A。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与题意无关,排除B。

《奥格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国定,诸侯有权决定本国臣民的信仰,与题意不符,排除D。

点睛: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的文件是”,结合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7.下图展现了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发生的一次惨案,这次惨案发生在

圣巴托罗缪节惨案

A.德意志

B.瑞士

C.法国

D.英国

【答案】C

8.下列表述不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A.《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

B.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

C.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D.思想核心是“先定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加尔文反对盲从天主教会,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是罗马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与加尔文主张的“先定论”不符,故B项错误,所以选B。

加尔文宗教改革制定了严格的道德标准,不许唱歌、跳舞、赌博等,要求人们过节俭的生活,故C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故D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点睛:

本题属于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抓住设问“不符合”要求,紧扣关键信息“不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运用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9.16世纪,欧洲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B.英国宗教改革

C.法国宗教改革

D.西班牙的宗教改革

【答案】A

10.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进行,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天主教内部也进行了改革,他们清除内部积弊,强化“异端”裁判所等。

天主教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

B.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

C.缓和西欧阶级矛盾

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答案】B

【解析】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来看,其改革仍然是为了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故排除ACD,选B。

11.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多宗教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关

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

【答案】C

点睛:

本题易错项为B。

关键是要区分“因信称义”和“先定论”的含义区别。

12.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德意志农民战争

A.教会发动农民反对宗教改革引发了战争

B.宗教改革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C.农民战争反映了农民对改革的迫切期望

D.德意志通过农民战争取得了改革的成功

【答案】B

【解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德意志农民战争是下层民众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故排查ACD,选B。

13.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沟通。

某班同学对这一观点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有以下几点认识,明显不正确的是

A.路德的主张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B.路德的主张否定了教会的中介作用

C.路德的主张会导致思想的混乱

D.路德的主张肯定了人文主义的价值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沟通”,建立在对宗教绝对信仰的基础之上,这种观点并不冲击宗教信仰本身。

故排除ABD,选C。

14.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路德焚烧教皇令

A.焚烧教皇令是对教皇权威的蔑视

B.焚烧教皇令说明路德与教皇彻底决裂

C.焚烧教皇令是路德信仰动摇的表现

D.焚烧教皇令反映了德意志人的心声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目的是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而不是要废除宗教信仰。

路德焚烧教皇令,说明他蔑视教皇权威,但他仍然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主张建立民族教会,简化宗教仪式,要求进行宗教改革。

故排除ABD,选C。

15.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罗马教皇观望出售赎罪券的情景

A.通过赎罪券教皇树立了权威

B.出售赎罪券是教会榨取钱财的重要手段

C.民众通过赎罪券解脱了苦难

D.出售赎罪券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答案】B

16.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认为基督交给教皇治理的不仅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并自称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英诺森三世在极力维护教会的权力

B.英诺森三世认为教权高于王权

C.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了极点

D.英诺森三世时教权已全面衰落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题干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英诺森三世极力维护和夸大教权,但没有教权受到威胁的信息,故排除ABC。

由“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可知当时正处中世纪,教皇权力高于一切,故选D。

17.宗教改革中最能体现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A.路德宗教

B.加尔文宗教

C.英国国教

D.法国国教

【答案】B

18.下列关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B.废除天主教宗教仪式和基本教义

C.国王法庭取代教会法庭,掌握最高司法权

D.没收教会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答案】B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亨利八世宣布与罗马教廷决裂,但并没有废除天主教,而是宣布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故选B。

ACD符合所学,排除。

19.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B.简化宗教仪式

C.提倡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精神

D.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加尔文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都反对盲从天主教会,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马丁·路德提出“教随国定”的原则,这与“个人主义”的内容相悖。

故排除ABD,选C。

20.有关加尔文宗教改革中“选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先定论”的内容之一

B.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沉沦的“选民”

C.“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

D.“选民”注定会发财致富

【答案】B

2、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22题20分,满分40分)

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亨利八世(1491—1547)确实对自己的正统观念颇为得意。

当英国有些无名之辈于1520年左右开始私下谈论路德观点时,亨利自己就撰写了《保卫七项圣礼》,加以严词驳斥,一位感恩戴德的教皇为此授予他“宗教信仰的保卫者”的称号。

——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如果不是亨利八世由于其婚姻上面临的阻力而颁命令,英格兰决不会与罗马决裂……亨利离婚案令在位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左右为难。

如果他拒绝国王的请求,英格兰或许就会背离天主教……另一方面,如果教皇宣布婚姻无效,他就会激怒凯瑟琳之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后者当时正出征意大利,有令教皇丧失其俗权的危险。

克莱门特无计可施,看来只好拖延不决。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531年,他(亨利)召集英格兰教士会议,勒令他们承认他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脑”。

随后他说服议会颁布一系列法律,终止向罗马交纳一切贡纳,宣布英格兰教会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的单位,只从属于国王。

1534年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英格兰教会与罗马的最后一点联系也被切断了。

然而,这些法令仍未使英格兰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世界文明史》

(1)在路德改革之初,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如何?

罗马教皇对亨利离婚案是怎样的态度?

从中你可以看出当时欧洲社会存在怎样的突出矛盾?

(2)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为何在作者的眼中,改革后的英格兰依然没有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关系:

亨利八世维护罗马教会的正统观念,批驳路德的观点,受到教皇的奖励。

态度:

采取拖延,两不得罪的态度。

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