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7998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docx

手足口病相关疱疹性咽峡炎

第二十章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掌跖、臀及口腔疱疹,或伴发热为特征。

手足口病为西医学病名,一般将其归属中医学“时疫”、“湿温”、“风温”等范畴。

本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传入我国,流行区域广泛,托幼机构为其主要流行场所。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发病者约占发病总人数的85%~95%。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多见。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13型,以及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较为常见,而且后者较易发生肌阵挛、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或引起死亡。

本病传染性较强,传染源为患者及带毒者,其中后者的传染源意义更大。

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疱疹液及粪便中,以消化道传播为主,早期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能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受同型病毒感染者极少。

本病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等。

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临床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还需要加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及药物还需要进一步筛选。

【病证诊断】

一、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1]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湿热疫毒经口鼻而入,发于手足,上熏口咽,外透肌肤,发为疱疹,并见发热、倦怠、恶心、便秘等症状;或邪毒内陷,出现高热、抖动、肢体痿软,甚则发生喘、脱,危及生命。

1.普通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

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伴咽痛、流涎,倦怠,纳差,大便多秘结,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2.重型

(1)临床主要表现为:

高热不退,汗少,疹出不畅,嗜睡易惊,呕吐,肌肉瞤动,或见肢体痿软、无力,甚则昏睡等,舌红,苔厚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2)临床主要表现为:

发热,喘促,面色苍白晦暗,口唇紫绀,四肢厥逆、冷汗出,或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质紫暗,脉细数或迟缓,或脉微欲绝。

(二)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制定。

1.一般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神经系统:

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增强、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2)呼吸系统:

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3)循环系统:

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或下降。

3.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病原学检查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5)血清学检查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

4.物理学检查

(1)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2)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3)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4)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

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二、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主要需与水痘、疱疹性咽颊炎及口蹄疫相鉴别:

1.水痘:

水痘与手足口病的鉴别见表21-1

表21-1手足口病与水痘的鉴别诊断表

手足口病水痘

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多见

多发年龄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任何年龄组小儿皆可发生,多见于6~9岁小儿

传染性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

潜伏期2~7天10~21天

前驱症状肺卫表证或肺胃症状肺卫表证

发热与出疹的关系发热1~2天或发病同时出疹发热1~2天内出疹

部位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少数可累及臀、臂、腿等处,呈离心性躯干为多、四肢较少,亦可见于头皮、口腔、咽喉等处,呈向心性

形态手足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如米粒至绿豆大,质地坚硬、多不破溃,内有混浊液体,疱疹按长轴方向沿掌、跖、趾和手背边缘呈线样排列。

口腔疱疹多发生在硬腭、颊部、唇内及舌部,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

约1周左右口腔溃疡渐愈合、手足疱疹干缩消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丘疹→疱疹→结痂。

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澄清透明,无痘脐,周围有红晕,有痒感,一般3~4天内逐渐干缩结成痂盖,痂盖呈黑褐色,在1~2周内脱落,不留疤痕

出疹顺序出疹顺序先后不一,常丘疹、疱疹或疱疹、干缩并见出疹顺序先后不一,在起病3~5天内,皮疹陆续出现,此起彼伏,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丘疹、疱疹、结痂常并见

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和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测定有意义。

电镜或荧光显微镜检查疱疹标本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毒分离和血清检查有助于诊断

2.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A组(2~10型)感染引起,夏秋季节发病率高,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

起病较急,常突发高热、咽痛、流涕、头痛,体检可见软腭、悬雍垂、舌腭弓、扁桃体、咽后壁等口腔后部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周围红赤,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疼痛明显,伴流涎、拒食、呕吐等,皮疹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龈以及口腔以外部位皮肤,可资鉴别。

3.口蹄疫:

二者的症状体征各有不同,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

此外,诊断依据不同,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

潜伏期2~18天,以3~8天为常见;发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疱疹、溃疡损害两大特征。

二者不难鉴别。

三、证候诊断

1.中心证候

口腔及手足部疱疹口腔疱疹多发生在唇、舌、颊、咽及硬腭处,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

在口腔疱疹后1~2天可见皮肤疱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少数可波及肛周、臀部和四肢。

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不易破溃,内有混浊浆液,周围绕以红晕,数目多少不等。

疱疹长轴与指、趾皮纹走向一致。

一般持续7~10天消退,疹退后不留瘢痕及色素沉着。

重症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并发症。

2.证候诊断

(1)邪犯肺脾证: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约1~2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

随病情进展,手足掌心部出现米粒至绿豆大小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2)湿热毒盛证:

身热持续,热势较高,烦躁口渴,口腔、手足、四肢、臀部等处疱疹,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疹色紫暗,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混浊,口臭流涎,灼热疼痛,甚或拒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滑数。

(3)邪陷心肝证:

壮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噤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舌质红绛,脉细数,指纹紫。

(4)邪毒犯心证:

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心烦少寐,神疲懒言,舌红少苔,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病因病机】

一、中医

(一)病因

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外因责之于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内因责之于小儿脏腑娇嫩,卫外机能低下。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脾主四肢肌肉,司运化,外合肌腠,开窍于口。

时邪疫毒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蕴郁肺脾。

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与毒相搏,外透肌肤,上熏口咽,出现手足肌肤、口腔黏膜部疱疹时,则发为手足口病。

(二)病机

1.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多见。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发病者约占发病总人数的85%~95%。

2.病位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二经。

感邪轻者,疱疹仅现于手足肌肤、口腔黏膜,分布稀疏,疹色红润,疱浆清亮,全身症状轻浅,可较快向愈。

若感邪较重,或素体不足,邪盛正衰,湿热毒盛,内燔气营,除手足口部见有疱疹外,四肢、臀部等处也可累及,疹色紫暗,分布稠密,疱浆混浊,而且高热烦躁等全身症状严重,甚或出现邪毒化火,内陷厥阴等变证。

3.病性本病临床以实证、热证为多。

实证、热证多为感邪之初,临床纯属虚证、寒证者少见,多见于手足口病后期,疱疹干燥结痂时,湿热疫毒耗伤气阴,可表现为虚证、寒证。

邪毒炽盛或素体虚弱,病情进展,累及心、肝等脏可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4.病势本病早期以实热证为主,病情进展,湿热邪毒多耗伤阴津而见虚实夹杂证,后期多为虚实夹杂抑或虚证为主。

5.病机转化

手足口病轻证起病缓,病程短,疱疹仅现于手足掌心及口腔内,疹色红润,稀疏散在,疱液清亮,一般无或偶见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证起病急,病程长,疱疹除手足掌心及口腔外,四肢、臀部等处也可累及,疹色紫暗,分布稠密,根盘红晕显著,疱浆混浊,发热等全身症状显著,甚或出现变证。

若邪热内陷心包,则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等;邪热扰及肝经,化火动风,则致口噤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若邪毒留滞不去,内舍于心,致心脏气阴耗损者,也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甚或阴损及阳,心阳虚脱而危及生命。

宣肃失常,肺卫症状

口鼻邪犯肺脾

时邪病毒脾肺与内湿相搏外发肌表手足口疱疹散发

而入湿热蒸盛

毒热炽盛壮热不退

6.证候病机

(1)邪犯肺脾证:

本证多见于手足口病初期。

肺主通调,为水之上源。

脾主运化,为水谷之海。

时行邪毒由口鼻或皮毛而入,内犯肺脾。

邪毒初犯,肺气失宣,卫阳被遏,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初起可见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泄泻等症;邪毒蕴郁不解,水液输化障碍,则停滞为湿。

湿与毒结,上蒸口咽,外泄肌肤,则见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等。

本证症情轻浅,除手足肌肤、口咽部稀疏疱疹外,全身症状不著。

若为高热,或身热持续,则易转为重证。

(2)湿热毒盛证:

本证为手足口病重症,若邪毒初犯失治,或感邪较重,或素体虚弱,均可致邪毒炽盛而内传,邪毒蕴郁肺脾,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水湿与邪毒相互搏结,内燔气营,外蒸肌肤,上熏口咽,则致手足、口咽及四肢、臀部疱疹,分布稠密,色泽紫暗,疱浆混浊;毒炽气营,津液耗伤,心神被扰,则见壮热口渴、面赤心烦、溲赤便结等。

本证为手足口病重证,若失治、误治,极易出现邪陷心肝、邪毒留心等变证。

二、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而且后者较易产生并发症。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患者及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可通过疱疹液、粪便等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二)病理

1.Cox及ECHO致病机理[2]:

Cox及ECHO由呼吸道或口腔至消化道侵入局部黏膜,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蛋白受体结合,数分钟内即完成插入,脱衣壳和释放RNA基因入宿主细胞质内,进行装配和复制,病毒在上皮细胞及咽部或肠壁淋巴组织居留和增殖,可由此从口咽分泌物或粪便排出,并可由原发病灶经淋巴通道扩散至局部淋巴结以及血液循环至其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心脏、肺、肝、胰、肌肉及肾上腺等,在该处增殖,引起各种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EV71致病机理[3]:

EV71经口咽部侵入人体后,首先与宿主口咽部至下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膜蛋白受体结合,植入宿主细胞并脱去衣壳,释放RNA基因至宿主细胞内,进行转录、复制和增殖,随后病毒由原发病灶经淋巴通道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如咽部腺样体、扁桃体和肠道集合淋巴结)增殖,继之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扩散进入单核吞噬细胞中增殖,然后播散至带有病毒受体的全身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心脏、呼吸器官、肝脏、肌肉等处,在这些部位进一步增殖并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虽然常在肠道中增殖,但通常不引起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病理变化视所侵犯的器官而异,主要病变为实质细胞退行性变和局灶性坏死,伴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临床治疗】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手足口病初期表现肺卫证候,应注意与感冒等相鉴别。

出现皮疹后,应注意分清轻证、重证。

轻证起病缓,病程短,疱疹仅现于手足掌心及口腔内,疹色红润,稀疏散在,疱液清亮,一般无或偶见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证起病急,病程长,疱疹除手足掌心及口腔外,四肢、臀部等处也可累及,疹色紫暗,分布稠密,根盘红晕显著,疱浆混浊,发热等全身症状显著,甚或出现变证。

变证鉴别,邪陷心肝证见高热神昏,谵语抽搐等;内闭外脱证见呼吸急促,面白发绀,肢厥冷汗,呕吐咖啡样物、或吐泡沫样痰等;邪毒留心证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

(二)证候论治

1.邪犯肺脾证

临床表现: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约1~2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

随病情进展,手足掌心部出现米粒至绿豆大小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病机分析:

本证多见于手足口病初期。

肺主通调,为水之上源。

脾主运化,为水谷之海。

时行邪毒由口鼻或皮毛而入,内犯肺脾。

邪毒初犯,肺气失宣,卫阳被遏,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初起可见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泄泻等证;邪毒蕴郁不解,水液输化障碍,则停滞为湿。

湿与毒结,上蒸口咽,外泄肌肤,则见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等。

本证症情轻浅,除手足肌肤、口咽部稀疏疱疹外,全身症状不著。

治法:

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加减。

金银花、连翘、黄芩、薄荷、白豆蔻、藿香、石菖蒲、滑石、茵陈蒿、板蓝根、射干、浙贝母。

2)加减:

恶心呕吐加苏梗、竹茹和胃降逆;泄泻加泽泻、薏苡仁祛湿止泻;高热加葛根、柴胡解肌退热;肌肤痒甚加蝉蜕、白鲜皮祛风止痒;恶寒加防风、荆芥祛风解表胜湿。

3)常用中成药:

金蝉口服液:

口服,<2岁,5ml/次;>2岁,10ml/次,每日3次。

用于邪犯肺脾证。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每服5~l0ml,1日2~3次。

用于邪犯肺脾证。

临证参考:

马爱军[4]认为本病属于温病中的风温,本病的病因是感受春季或冬季风热病邪。

外感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肺居高位,首当其冲。

由于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合,卫气敷布于皮毛,邪正相争,因而病变初起可有发热。

风热病邪留恋气分,酝酿淹缠,郁蒸卫表,形成皮肤的白色疱疹。

肺受风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腔部出现疼痛性小水疱,破溃后呈现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

治以辛凉解表,透邪泄肺,使热清毒解。

方中金银花、连翘为君药,清热解毒;荆芥、淡豆豉为臣药,祛风解表,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桔梗宣肺利咽,竹叶清上焦热,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现代药理证明,金银花、连翘具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解热的作用,竹叶有抗菌、解毒的作用。

本方疗效稳定,与抗病毒药相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2.毒炽气营证

临床表现:

身热持续,热势较高,烦躁口渴,口腔、手足、四肢、臀部等处疱疹,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疹色紫暗,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混浊,口臭流涎,灼热疼痛,甚或拒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滑数。

病机分析:

感受手足口病时邪,若邪毒初犯失治,或感邪较重,或素体虚弱,均可致邪毒炽盛而内传,邪毒蕴郁肺脾,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水湿与邪毒相互搏结,内燔气营,外蒸肌肤,上熏口咽,则致手足、口咽及四肢、臀部疱疹,分布稠密,色泽紫暗,疱浆混浊;毒炽气营,津液耗伤,心神被扰,则见壮热口渴、面赤心烦、溲赤便结等。

本证为手足口病重证,若失治、误治,极易出现邪陷心肝、邪毒留心等变证。

治法:

清气凉营,解毒祛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加减。

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生石膏、知母、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大青叶、板蓝根、紫草、石菖蒲、茵陈蒿、车前草。

2)加减:

偏于湿重者,去知母、生地黄,加藿香、滑石、竹叶清热利湿;大便秘结加生大黄、玄明粉泻热通便;腹胀满加枳实、厚朴理气除胀;口渴喜饮加麦冬、芦根养阴生津;烦躁不安加豆豉、莲子心清心除烦;搔痒重加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

3)常用中成药

黄栀花口服液:

每服5~l0ml,1日2~3次。

用于偏于热毒炽盛者。

清胃黄连丸:

每服1丸,1日2次。

用于湿热毒盛证。

临证参考:

李一民[5]等运用清瘟败毒饮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颇有疗效。

认为手足口病属中医学“风温”范畴。

本病为感受手足口病时邪而致。

病变部位在肺脾两经。

方中生石膏、水牛角粉、知母清气泄热解毒;黄芩、黄连清热利湿,中药药理学表明黄芩、黄连有抑制病毒作用;生地、赤芍、玄参、牡丹皮、淡竹叶清热凉营,解毒祛湿。

小儿脏腑柔弱,乃“稚阴稚阳”之体,发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而清利不宜太过,更须扶正固本,此即所谓“扶正即所以祛邪”。

方用白术、怀山药补益脾胃,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紫草凉血活血,可促进皮疹消退,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黏膜修复;甘草清热润燥,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凉营、解毒祛湿消疹之功,可迅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并发症。

(三)有效方药选介

1.黄连:

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治疗本病具有显著地疗效。

现代研究发现,黄连有抗柯萨奇病毒作用。

可作为湿热毒盛证的首选药。

常用量3~6g/d。

体虚者慎用。

2.白鲜皮:

味苦性寒,入肺、脾、胃经。

功能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药性论》说:

“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

”实践证明,本品用治手足口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常用量9~15g/d。

脾胃虚寒者忌服。

(四)名医经验介绍

1.清热解毒与化湿,滋阴养血以善后——王烈治疗手足口病经验

王烈认为,本病疱疹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均为特殊,中医对其认识可以追溯至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于描述疱疹时载“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以及“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认为古时对水疱发生过程的描述,基本能概括本病的疱疹特点。

清代温病学家又将皮疹类症象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

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之季发病最多,湿热疫毒为本病的主要因素。

临证初起邪浅以肺脾失和为病理特点,毒热蒸腾则病进,若热犯脏腑则引起发热、烦躁、食少、便干等症,毒伤气血而透达肌肤多可导致疱疹等改变。

根据本病的发病与病理以及临床表现等特点,王烈主张以疱疹证论治,应用清热解毒化湿之法治疗均收其效,疱疹后期滋阴养血以善其后,多7~10日而平复。

2.两型八证,辨证论治——王有鹏治疗手足口病经验

王有鹏认为,手足口病属中医“风温”、“湿温”、“时疫”等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

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易受损伤。

疫毒时邪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卫表被遏,肺气失宣,则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邪毒循经,熏蒸口舌,则口腔疱疹,口痛,拒食,流涎;邪热熏蒸四肢,则手足疱疹;若毒热内盛,气营两燔,则四肢臀部疱疹分布稠密,全身症状重;若邪毒逆传心包,内陷厥阴,可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危象;甚或邪毒炽盛,正不胜邪,出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心阳虚衰之危候。

恢复期常见肺胃阴伤之证。

临床将本病分为轻重两型八证论治。

(1)普通型:

1)邪犯肺卫证: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仅见于咽部散在疱疹,咽痛,手足斑疹隐隐或无斑疹,微恶风寒,或伴咳嗽、流涕,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选银翘散加减;2)肺胃热炽证:

壮热,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疹色淡红质润,疱液清亮,口渴,大汗出,大便秘结,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治以辛寒清气、泄热解毒,方选白虎汤加减;3)气营两燔证:

壮热,手、足、口腔及臀部可见大量斑丘疹或疱疹,可融合成片,疹色赤紫,泡疹液浑浊色红,心烦躁扰,口渴,神志昏;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治以清营凉血解毒,方选化斑汤加减;4)湿热交阻证:

低热起伏,疱疹分布稠密,疱疹色泽紫暗,疱液浑浊,纳差,恶心,呕吐,泄泻,舌质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脉滑数,治以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5)心脾积热证:

以口腔内疱疹为主,溃破后形成溃疡,疼痛流涎,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心烦口渴,意欲饮冷,吐舌弄舌,便干溲赤,舌尖红,苔薄或薄黄,脉数,治以清心泻脾、降火解毒,方选导赤散合清热泻脾散加减;6)肺胃阴伤证:

热退疹消,咽干口燥,手足心热,食少纳差,干咳少痰,或咳痰不爽,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虚数,治以养阴清肺,和胃降逆,方选清燥救肺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2)重症型:

1)邪陷厥阴证:

高热不退,烦闷躁扰,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绛而干,或舌质焦起刺,脉弦而数,治以清热开窍、熄风解痉,方选羚角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2)心阳虚衰证:

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舌苔白滑,脉微欲绝,治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选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二、西医治疗

(一)西医处理原则

1.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

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重症病例[6]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①控制颅内高压:

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

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

必要时加用速尿。

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③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

甲基泼尼松龙1~2mg/(kg?

d);氢化可的松3~5mg/(kg?

d);地塞米松0.2~0.5mg/(kg?

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

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mg/kg?

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1.0mg/(kg?

d)。

④其他对症治疗:

降温、镇静、止惊。

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①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