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63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科版物理选修35 第1章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docx

鲁科版物理选修35第1章第3节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

第3节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

学习目标

知识脉络

1.知道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和弹性碰撞的概念和特点.(重点)

2.掌握弹性碰撞的规律,能根据弹性碰撞的规律解释判断有关现象和解决有关的问题.(重点)

3.会应用动量、能量的观点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难点)

不同类型的碰撞

1.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物体会有动能损失;即动能不守恒的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

2.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物体结合在一起,动能损失最大的碰撞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3.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形变能够完全恢复,不发热、发声,没有动能损失的碰撞称为弹性碰撞,又称完全弹性碰撞.

1.弹性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2.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

3.三种碰撞中,动量都守恒.(√)

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弹性碰撞,哪些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提示】 弹性碰撞:

两钢球间的碰撞,台球中母球和子球间的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

子弹打入木块.

1.时间特点:

碰撞现象中,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相对物体的全过程可忽略不计.

2.受力特点:

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外力可以忽略,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3.位移特点:

在碰撞过程中,由于在极短的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发生突变,物体发生的位移极小,可认为碰撞前后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4.能量的特点:

碰撞、打击过程系统的动能不会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不变.

1.(多选)下面关于碰撞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

B.在碰撞现象中,一般内力都远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C.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也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

D.微观粒子的碰撞由于不发生直接接触,所以不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不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解析】 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碰撞为弹性碰撞,C错;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规律之一.不仅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遵守这一规律,而且高速、微观物体的运动也遵守这一规律,D错.

【答案】 AB

2.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  )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解析】 由动量守恒有3m·v-mv=0+mv′所以v′=2v,碰前总动能:

Ek=·3m·v2+mv2=2mv2,碰后总动能:

Ek′=mv′2=2mv2,Ek=Ek′,所以A对.

【答案】 A

3.如图131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碰后A、B分别以v0、v0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求B、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导学号:

64772011】

图131

【解析】 设滑块质量为m,A与B碰撞前A的速度为vA,由题意知,碰撞后A的速度v′A=v0,B的速度vB=v0,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A=mv′A+mvB①

设碰撞前A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WA,由功能关系得WA=mv-mv②

设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v′B,B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WB,由功能关系得WB=mv-mv′③

据题意可知WA=WB④

设B、C碰撞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B=2mv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v=v0.⑥

【答案】 v0

处理碰撞问题的两点提醒

(1)选取动量守恒的系统:

若有三个或更多个物体参与碰撞时,要合理选取所研究的系统.

(2)弄清碰撞的类型:

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还是其他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的实验研究和规律

1.实验研究

(1)质量相等的两个钢球碰撞时,碰撞后两球交换了速度,可得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能相等.

(2)质量较大的钢球与静止的质量较小的钢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两球运动方向相同.

(3)质量较小的钢球与静止的质量较大的钢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质量较小的钢球速度方向与原来相反.

2.弹性碰撞的规律

设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度v1与质量为m2的静止的小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m1、m2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m1v1=m1v1′+m2v2′①

m1v=m1v′+m2v′②

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v1′=v1,v2′=v1,

由以上两式对弹性碰撞实验研究结论的解释:

(1)当m1=m2时,v1′=0,v2′=v1,表示碰撞后两球交换速度;

(2)当m1>m2时,v1′>0,v2′>0,表示碰撞后两球向前运动;

(3)当m1<m2时,v1′<0,v2′>0,表示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

1.速度不同的两小球碰撞后粘在一起,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2.微观粒子在碰撞时并不接触,所以不能算是碰撞.(×)

3.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发生正碰时一定交换速度.(×)

如图13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并排静止着小球2、3、4,小球1以速度v0射来,已知四个小球完全相同,小球间发生弹性碰撞,则碰撞后各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

图132

【提示】 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交换速度,小球2与3碰撞后交换速度、小球3与小球4碰撞后交换速度,最终小球1、2、3静止,小球4以速度v0运动.

1.碰撞过程的分析

在所给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碰撞结果有各种可能,但不管哪种结果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条:

(1)系统动量守恒,即p1+p2=p′1+p′2.

(2)系统动能不增加,即Ekl+Ek2≥E′kl+E′k2或+≥+.

(3)符合实际情况,如果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后面的物体速度必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即v后>v前,否则无法实现碰撞.碰撞后,原来在前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且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大于或等于原来在后的物体的速度,即v′前≥v′后,否则碰撞没有结束.如果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则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除非两物体碰撞后速度均为零.

2.碰撞类问题(动量、能量综合应用)

碰撞的物理特征是相互作用时间短暂,作用力大,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在很多情况下可当作碰撞来处理,如各种打击现象、车辆的挂接、绳的绷紧过程等,那么对相互作用中两物体相距“最近”、相距“最远”或上升到“最高点”等一类临界问题,求解的关键都是抓住“速度相等”这一条件.

模型分类

特点及满足的规律

弹簧模型

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机机械能守恒,m1v0=(m1+m2)v共;

m1v=(m1+m2)v+Epm.

弹簧再次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m1v0=m1v1+m2v2,

m1v=m1v+m2v,

v1=v0,v2=v0

子弹打木块模型

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mv0=(m+M)v,

fL相对=mv-(M+m)v2.

木块固定和放于光滑面上,一般认为子弹受阻力相等,子弹完全穿出时系统产生的热量相等

最高点:

m与M具有共同水平速度,且m不可能从此处离开轨道,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

mv0=(M+m)v共,mv=(M+m)v+mgR.

最低点:

m与M分离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

mv0=mv1+Mv2,

mv=mv+Mv

Mx=m(L-x)

特点:

①两个物体

②总动量为零

③动量守恒

4.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kg,mB=2kg,vA=6m/s,vB=2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导学号:

64772083】

A.vA′=5m/s,vB′=2.5m/s

B.vA′=2m/s,vB′=4m/s

C.vA′=-4m/s,vB′=7m/s

D.vA′=7m/s,vB′=1.5m/s

【解析】 虽然题中四个选项均满足动量守恒定律,但A、D两项中,碰后A的速度vA′大于B的速度vB′,不符合实际,即A、D项均错误;C项中,两球碰后的总动能为Ek后=mAvA′2+mBvB′2=57J,大于碰前的总动能Ek前=22J,违背了能量守恒,所以C项错;而B项既符合实际情况,也不违背能量守恒,所以B项对.

【答案】 B

5.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和圆弧的轨道均光滑,如图133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冲上小车,当小球返回左端脱离小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

64772084】

图133

A.小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B.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C.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平抛运动

D.小球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 小球水平冲上小车,又返回左端,到离开小车的整个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相当于小球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如果m

小球离开小车向左做平抛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向右做平抛运动,所以B、C、D正确.A错误.

【答案】 A

6.如图134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物体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被水平速度为v0的子弹击中,子弹嵌在其中,已知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子弹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求:

图134

(1)A物体获得的最大速度.

(2)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物体的速度.

【解析】 设子弹的质量为m,则mB=4m,mA=3m.

(1)对子弹进入A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得

mv0=(m+mA)v1

解得它们的共同速度,也是A的最大速度

v1==.

(2)以子弹、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整个过程总动量守恒,当弹簧具有最大压缩量时,它们的速度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A+mB)v2,

解得三者的共同速度,即弹簧有最大压缩量时B的速度

v2==.

【答案】 

(1) 

(2)

判断一个碰撞是否发生的三个切入点

(1)是否符合动量守恒定律.

(2)系统的总动能如何变化,如果增加则碰撞不可能发生.

(3)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

45分钟)

[学业达标]

1.(多选)在两个物体碰撞前后,下列说法中可以成立的是(  )

【导学号:

64772085】

A.作用后的总机械能比作用前小,但总动量守恒

B.作用前后总动量均为零,但总动能守恒

C.作用前后总动能为零,而总动量不为零

D.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而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增量的总和不为零

【解析】 选项A是非弹性碰撞,成立;选项B是弹性碰撞,成立;选项C不成立,因为总动能为零其总动量一定为零;选项D,总动量守恒则系统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若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增量总和不为零的话,则系统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不成立.

【答案】 AB

2.(多选)小车AB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端粘有橡皮泥,AB车质量为M,长为L.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结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与C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5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木块C向B端冲去,并跟B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35

A.如果AB车内表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机械能都守恒

B.当木块对地运动速度为v时,小车对地运动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