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7578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docx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复习过程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

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

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

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

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

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

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

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

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

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

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

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

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

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

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

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五、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度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

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

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①一节电池;②两节电池;③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

铁芯的大小、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

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

电磁铁的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

1、实验问题: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关?

  

2、变量:

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

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铁钉

4、实验过程:

①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

②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

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六年级实验

实验一:

杠杆的秘密

实验材料:

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

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

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3、实验结论:

 

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4、整理器材。

实验二:

轮轴的作用 

实验材料:

钩码、轮轴、支架、细线。

实验步骤:

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

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三:

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

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

实验步骤:

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

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4、整理器材。

实验四:

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

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

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

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2分)

4、实验结论:

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5、整理实验材料。

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

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

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

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

5、整理实验材料。

(说明:

以上两种实验方法可任选其一来做) 

六年级实验

实验一: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

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

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6、整理器材。

实验二: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材料: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

1、说出小苏打和白醋的使用比例约为1:

3。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缓慢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玻璃杯。

4、多角度地观察实验现象:

有很多气泡冒出,杯壁变凉等等。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熄灭。

6、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7、整理器材。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单元

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

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

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

(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_______________

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

显微镜

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以

下材料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入括号内。

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滴管清水小刀吸水纸镊子

1、先用______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___。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Z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________倾斜着慢慢盖

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__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________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_________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

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

图4

六研究题目研究水中的微生物

方法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

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水中有微生物在迅速运动

结论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5分()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单元

实验一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

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3)、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4)、实验方法

1、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观察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时间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

水盘子

水变色

生锈

锈多了

锈更多了

菜油盘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5)、现象分析空盘子中的铁钉生锈速度很慢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很少

在水盘子中的铁钉生锈速度很快因为既有水又有空气在菜油盘子中的铁钉没

有生锈因为既没有空气有没有水。

6、实验结果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实验二请设计一个关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的实验同实验一

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

中的科学道理。

实验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1、小苏打和白醋的使用比例约为13。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缓慢地倒入杯中。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玻璃杯。

4、实验现象小苏打和被卒混合后有很多气泡冒出产生大量气体杯壁发烫。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熄灭。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四、问答要你制作神秘的信件需要哪些材料

答需要白纸、淀粉、清水、小毛笔。

将淀粉倒入清水中搅匀用小毛笔蘸淀粉

水在白纸上写字干后就是密信了。

要看密信就在上面喷一些水再涂上碘酒。

五、填表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现象

特点

属于什么变化

水结成冰

形态改变

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产生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产生气体

产生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

木条折断

形状改变

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颜色改变产生沉淀

产生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

铁生锈

颜色改变

产生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

削铅笔

形状改变

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三单元

一、实验名称“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

设计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

材料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

生自己准备的用具

过程和方法

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

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

环形山的凹坑。

二、实验分析

1请写出下列星的名称并在合适的位置标出北极星。

●●

●●

●●●

2请按顺序记忆下列的月相排列图。

3用直线连接下列星座和它们的名称。

天鹅座北斗星大熊座天蝎座

三、设计模拟日食的实验

材料电筒、小皮球、乒乓

实验的过程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小皮球代表地球乒乓球代表月球。

有乒乓

球围绕小皮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观察到的现象,当三个星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发生月食。

实验结论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_______,日食有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日食的示意图

三、设计模拟月食的实验

材料电筒、小皮球、乒乓

实验的过程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小皮球代表地球乒乓球代表月球。

有乒乓球围绕小皮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观察到的现象当三个星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阳的中间时发生月食。

实验结论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________,月食有______、________两种。

月食的示意图

四单元

一、实验名称填埋场模拟实验

设计目的通过实验模拟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广口瓶、镊子、喷壶、滴管、河沙、细石子、纸巾、墨水

过程和方法

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

2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3在石子上铺上2厘米的河沙

4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

5慢慢往瓶中喷水观察现象

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

结论垃圾填埋会污染环境

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我人文这样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问题有1散发恶臭

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4污

染地下水等。

解决的办法是建立新型垃圾填埋场它由衬垫、监测井、气体排放管、过滤液

处理池、垃圾屋等及部分组成。

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

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二、你认为家庭和农村里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制作堆肥怎样制作

答家庭中的碎菜叶、蛋壳、枯叶、杂草、食品废料等都可以作堆肥。

可以用

一个废的大木箱用铲子将废料放进木箱掺入污水

表面覆盖一层土壤等1——3个月即可。

三、请你将下面的垃圾按类别分类填到下面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A.玻璃B.餐巾纸C.菜叶D.废旧电池E.果皮

F.塑料袋G.冰淇淋H.小木棍I.日光灯管J.渣土

K.花生壳L.纸板M.牛奶盒N.一次性筷子O.破陶罐

P.衣服Q.碎砖头R.空酒瓶S.烂苹果T.注射器

U.锈铁丝V.破瓷碗W.旧轮胎

厨余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

可回收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

其他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

有害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

四、尽量多的写出下列物品的重新使用方法。

包装绳

塑料袋

玻璃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