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310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docx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业全国通用

2019届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氯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B.氯水中加入NaCl固体,对溶液的pH无影响

C.常温下,pH=2的氯水中:

c(Cl-)+c(ClO-)+c(OH-)=0.01mol·L-1

D.向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HCO===2CO2↑+Cl-+ClO-+H2O

解析:

选C。

A项,氯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Cl2+SO2+2H2O===4H++SO+2Cl-,漂白性减弱,错误;B项,加入NaCl固体,c(Cl-)增大,Cl2+H2OH++Cl-+HClO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错误;C项,氯水的pH=2,说明溶液中c(H+)=0.01mol·L-1,根据电荷守恒,c(H+)=c(Cl-)+c(ClO-)+c(OH-),正确;D项,HClO的酸性弱于H2CO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CO===CO2↑+Cl-+HClO,错误。

2.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

B.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

C.将过量的S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2不能漂白石蕊

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解析:

选A。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Ba(N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NO气体,故A错误;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Br2+2H2O===H2SO4+2HBr,故B正确;二氧化硫溶于水具有酸性,S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SO2不能漂白指示剂石蕊,故C正确;亚硫酸酸性大于碳酸,故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3.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

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氯水,溶液呈橙色,则含有Br-

解析:

选D。

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会优先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

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B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无现象上的区别;C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D项,加入足量FeCl3溶液,KI与Fe3+反应产生单质碘,再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氯水,会置换出单质溴而使溶液呈橙色。

4.(2017·高考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H2SO3>H2SiO3

解析:

选C。

A.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SO2与H2S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而非漂白性;D.SO2与Na2SiO3溶液反应产生胶状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可得结论酸性:

H2SO3>H2SiO3。

5.(2017·高考北京卷)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解析:

选D。

①中浓HNO3受热分解,发生反应4HNO3(浓)4NO2↑+O2↑+2H2O,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故选项A正确;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NO2,所以“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②中木炭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故选项B正确;根据①和②,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NO2时需要加热,所以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才可与上方红热木炭接触,同时,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生成的NO2为还原产物,故选项C正确;红热的木炭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故选项D错误。

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如图各装置,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D.NO、CO2、N2

解析:

选B。

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

原气体为无色,排除A、C,因为A、C中的NO2是红棕色气体,最终几乎无气体剩余,原气体不可能含有N2,排除D;其中NH3被足量的浓硫酸吸收,余下NO、CO2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氧气与NO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氧气过量,再通入到水中时4NO2+O2+2H2O===4HNO3,得到硝酸溶液,最终几乎无气体剩余,故选B。

7.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氢剂氢化钙(CaH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①钙能与H2O、HCl、O2等反应;②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

B.酸R为浓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

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D.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解析:

选D。

锌、铜和盐酸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比纯锌与盐酸反应速率快,A错误;酸R为浓盐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因此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只能吸收水蒸气,不能除去氯化氢,导致钙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影响实验,B错误;由于钙能够与氧气反应,所以先产生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才能保证氢气与钙反应,C错误;由于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影响实验,D正确。

8.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以检验生成的Fe3+

C.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

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

解析:

选B。

铁丝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因为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说法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把生成的Fe2+氧化成Fe3+,因此不能检验是否铁丝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Fe3+,故B说法错误;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故C说法正确;导管a的作用是使内外压强相同,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故D说法正确。

9.实验室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进行气密性检查

B.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吸收HCl气体的装置

C.装置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与Ba(OH)2溶液反应

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装置③中

解析:

选B。

涉及气体参加的实验都要进行气密性检查,故A正确;该装置不是必须添加的,因Ba(OH)2溶液足量,故挥发出的HCl气体不影响沉淀的生成,所以B错误;为了准确测定纯碱产生的CO2的量,要防止空气中CO2进入装置③中,所以C正确;为了使纯碱产生的CO2全部被装置③吸收,所以要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故D正确。

10.(2018·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综试题)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B.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

C.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gAlCl3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解析:

选C。

实验室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含有杂质气体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及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因此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A正确;因为AlCl3易水解,所以铝和氯气反应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因此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B正确;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由于浓盐酸不断消耗,变为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50mL12mol/L的盐酸产生氯气的量小于0.15mol,同时生成的Cl2没有全部与Al反应,因此氯气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的量少于0.1mol,质量小于13.35g,C错误;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反应产生氯气,利用氯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反应进行,D正确。

11.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在实验室通常是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选用发生装置B,直接加热浓氨水生成氨气:

NH3·H2ONH3↑+H2O;②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应防止倒吸,则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

(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氨气缓慢通入Y管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6NO2+8NH37N2+12H2O,随着反应的发生Y管中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液化后,NO2和NH3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反应容器中的压强减小,打开K2,Z中的溶液倒吸入Y管中。

答案:

(1)①A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B NH3·H2ONH3↑+H2O) ②dcfei

(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②8NH3+6NO27N2+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12.(2018·湖南常德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锌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时,硫酸的还原产物为SO2或H2。

为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在室温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若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g锌,选用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按标况计算)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00mLB.300mL

C.400mLD.500mL

(2)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仪器a中的硫酸顺利加入圆底烧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旋转活塞。

(3)实验发现:

1.0g锌完全溶解后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0.8g,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g锌与cmol/L的硫酸V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撤走B装置,的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准确测量气体体积,量气管在读数时应注意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装置图可得,仪器a是分液漏斗;C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则量气管D测量的是氢气的体积,根据反应Zn+H2SO4===ZnSO4+H2↑,n(H2)=n(Zn)=1.0g÷65g/mol=mol,则标准状况下V(H2)=mol×22.4L/mol=L≈344.6mL,所以选用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400mL,故选C。

(2)检查装置气密性,首先要密闭,应关闭分液漏斗(a)活塞,然后形成压强差,并产生明显现象,应微热圆底烧瓶,所以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可以是:

关闭分液漏斗(a)活塞,用热毛巾(或双手)捂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C中浸入液体中的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移开热毛巾(或双手)后C中导气管中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为使仪器a(分液漏斗)中的硫酸顺利加入圆底烧瓶,需要平衡a(分液漏斗)中压强,使之与空气连通,故应打开分液漏斗(a)的瓶塞(玻璃塞)(或者使瓶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颈部的小孔)。

(3)氢氧化钠吸收的是SO2气体,所以一定发生反应:

Zn+2H2SO4(浓)===ZnSO4+SO2↑+H2O,0.8gSO2的物质的量为0.8g÷64g/mol=0.0125mol,1.0g锌的物质的量为1.0g÷65g/mol≈0.0154mol>0.0125mol,所以还会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4)由已知,n(H2SO4)=cVmol,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则n(SO2)=mol,根据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H2O,消耗硫酸为2×mol,所以生成H2的H2SO4为(cV-2×)mol,则n(H2)=(cV-2×)mol,故=。

若撤走B装置,A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使n(SO2)的计算结果偏大,则算得n(H2)偏小,的数值将偏小。

(5)Zn与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此时读出的气体体积偏大,因此要恢复到室温状态;因为测得的体积需要转化到标准状况,而量气管中的压强不容易测量,可以调节量气管左右液面相平,量气管中的压强即等于室内压强;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总之为准确测量气体体积,量气管在读数时要消除内外气体压强不相等及视线不正确而造成的误差,所以应注意的操作有:

①读数前移动b使量气管左右液面相平;②视线与量气管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③待装置冷却至室温读数。

答案:

(1)分液漏斗 C 

(2)关闭分液漏斗(或a)活塞,用热毛巾(或双手)捂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C中浸入液体中的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移开热毛巾(或双手)后C中导气管中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打开分液漏斗(或a)的瓶塞(或玻璃塞)(或使瓶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颈部的小孔) (3)Zn+2H2SO4(浓)===ZnSO4+SO2↑+H2O、Zn+H2SO4===ZnSO4+H2↑ (4) 偏小 A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使得计算的n(SO2)偏大 (5)①读数前移动b使量气管左右液面相平;②视线与量气管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③待装置冷却至室温读数

13.(2018·河南安阳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模拟考试理综试题)氯化亚铁常用于检测硒、污水处理等。

制备FeCl2的方法有多种。

(1)在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铁屑,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再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然后保存溶液。

(2)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FeCl2,装置如下:

已知:

FeCl2、FeCl3易吸水。

①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Fe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可多次使用)________,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3)按如图装置,用162.5g无水氯化铁和225g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加热3h。

冷却,分离提纯得到粗产品。

反应为2FeCl3+C6H5Cl→2FeCl2+C6H4Cl2+HCl。

已知:

C6H5Cl(氯苯)

C6H4Cl2

FeCl3

FeCl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

不溶于C6H5Cl、C6H4Cl2、苯

熔点/℃

-45

53

________

________

沸点/℃

132

173

________

________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下列装置可以代替装置C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反应2FeCl3+C6H5Cl→2FeCl2+C6H4Cl2+HCl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

③反应的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左右。

④反应结束后,冷却实验装置,将仪器A内物质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粗产品。

洗涤所用的试剂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通过烧杯中的现象变化就可以监控氯化铁的转化率。

若要监控氯化铁转化率达到或超过80%,则烧杯中试剂为加有酚酞且理论上至少含________gNaOH的溶液。

解析:

(1)在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铁屑,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防止Fe2+被氧化,然后保存溶液;

(2)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FeCl2的化学方程式为H2+2FeCl3===2FeCl2+2HCl。

因为FeCl2、FeCl3易吸水按如图中装置的特点,可以知道,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无水FeCl2,B装置一般用锌和稀盐酸制备H2,A装置用来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C装置用来干燥氢气,可以装入碱石灰,D装置中用氢气与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E装置将多余的氢气除去。

(3)①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装置C是防倒吸装置,所以ac具有这样的功能;②反应2FeCl3+C6H5Cl→2FeCl2+C6H4Cl2+HCl中,根据化合价变化规律知氧化产物是C6H4Cl2;③三颈烧瓶内物质为氯化亚铁、C6H5Cl、C6H5Cl,根据表格中沸点的高低可以控制反应在132℃,对滤液进行蒸馏即可。

因为产品为FeCl2不溶于C6H5Cl、C6H4Cl2、苯,所以可以选择苯作为洗涤所用的试剂。

2FeCl3 + C6H5Cl→2FeCl2+C6H4Cl2+HCl

2mol1mol1mol

HCl+NaOH===NaCl+H2O

n(FeCl3)=1mol n(C6H5Cl)=2mol,C6H5Cl过量,根据关系式2FeCl3→NaOH氯化铁转化率达到或超过80%,需要n(NaOH)=0.4mol,m(NaOH)=16g。

答案:

(1)还原铁粉、稀盐酸 

(2)①H2+2FeCl3===2FeCl2+2HCl ②BACDCE或BCDCE 碱石灰

(3)①三颈烧瓶 ac ②C6H4Cl2 ③132℃ ④苯 ⑤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