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22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 第3讲.docx

高考物理复习第四章第3讲

第3讲 圆周运动

一、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1.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

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定义、意义

公式、单位

线速度

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1)v==

(2)单位:

m/s

角速度

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ω)

(1)ω==

(2)单位:

rad/s

周期

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的时间(T)

(1)T==,单位:

s

(2)f=,单位:

Hz

向心加

速度

(1)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n)

(2)方向指向圆心

(1)an==rω2

(2)单位:

m/s2

[深度思考] 如图1所示为一辆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1

(1)同一齿轮上到转轴距离不同的各点的线速度、角速度是否相同?

(2)两个齿轮相比较,其边缘的线速度是否相同?

角速度是否相同,转速是否相同?

答案 

(1)线速度不同,角速度相同.

(2)线速度相同,角速度、转速不同.

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作用效果

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大小

F=m=mrω2=mr=mωv=4π2mf2r.

3.方向

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4.来源

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三、离心现象

1.定义: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本质: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总有沿着圆周切线方向飞出去的趋势.

3.受力特点(如图2)

当F=mrω2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F=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当F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 )

(2)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所以分析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时,除了分析其受到的其他力,还必须指出它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 )

(3)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沿圆周的半径方向飞出.( × )

(4)火车转弯速率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内轨受到的压力会增大.( √ )

(5)飞机在空中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盘旋时,飞机机翼一定处于倾斜状态.( √ )

2.(人教版必修2P25第3题改编)如图3所示,小物体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  )

图3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答案 C

3.(人教版必修2P19第4题改编)图4是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图4

A.B.

C.D.

答案 D

4.(人教版必修2P25第2题改编)如图5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A球的角速度等于B球的角速度

B.A球的线速度大于B球的线速度

C.A球的运动周期小于B球的运动周期

D.A球对筒壁的压力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

答案 B

解析 先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球的向心力都来源于重力mg和支持力FN的合力,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有:

FNsinθ=mg①

FNcosθ=mrω2②

由①得FN=,小球A和B受到的支持力FN相等,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选项D错误.由于支持力FN相等,结合②式知,A球运动的半径大于B球运动的半径,故A球的角速度小于B球的角速度,A球的运动周期大于B球的运动周期,选项A、C错误.又根据FNcosθ=m可知:

A球的线速度大于B球的线速度,选项B正确.

命题点一 圆周运动的分析

1.圆周运动中的运动学分析

(1)对公式v=ωr的理解

当r一定时,v与ω成正比;

当ω一定时,v与r成正比;

当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

(2)对a==ω2r=ωv的理解

在v一定时,a与r成反比;在ω一定时,a与r成正比.

2.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分析

(1)向心力的来源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2)向心力的确定

①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所在的平面,确定圆心的位置.

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所有的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例1 (多选)如图6

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梨形”赛道,两个弯道分别为半径R=90m的大圆弧和r=40m的小圆弧,直道与弯道相切.大、小圆弧圆心O、O′距离L=100m.赛车沿弯道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赛车重力的2.25倍,假设赛车在直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赛车不打滑,绕赛道一圈时间最短(发动机功率足够大,重力加速度g=10m/s2,π=3.14),则赛车(  )

图6

A.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加速

B.在大圆弧弯道上的速率为45m/s

C.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63m/s2

D.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为5.58s

 绕赛道一圈时间最短.

答案 AB

解析 在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根据径向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得,kmg=m,当弯道半径一定时,在弯道上的最大速率是一定的,且在大弯道上的最大速率大于小弯道上的最大速率,故要想时间最短,可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加速,选项A正确;在大圆弧弯道上的速率为vmR==m/s=45m/s,选项B正确;直道的长度为x==50m,在小弯道上的最大速率为:

vmr==m/s=30m/s,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6.50m/s2,选项C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小圆弧轨道的长度为,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为t==s≈2.80s,选项D错误.

1.如图7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A的速度比B的大

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座椅A和B的角速度相等,A的转动半径小于B的转动半径,由v=rω可知,座椅A的线速度比B的小,选项A错误;由a=rω2可知,座椅A的向心加速度比B的小,选项B错误;座椅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rω2,tanθ=,因座椅A的运动半径较小,故悬挂A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选项C错误;拉力FT=,

可判断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选项D正确.

2.(多选)如图8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

图8

A.周期相同

B.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C.角速度的大小相等

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答案 AC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自身重力mg、绳子拉力FT,合力提供向心力即水平指向圆心,设细线和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到悬点的距离为h,则有mgtanθ=man=mω2htanθ,可得向心加速度an=gtanθ,所以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D错;角速度ω=,所以角速度大小相等,选项C对;由于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线速度v=ωhtanθ,所以线速度大小不同,选项B错,周期T=,角速度相等,所以周期相等,选项A对.

命题点二 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例2 如图9所示,用一根长为l=1m的细线,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体顶端,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当小球在水平面内绕锥体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时,细线的张力为FT.(g取10m/s2,结果可用根式表示)求:

图9

(1)若要小球刚好离开锥面,则小球的角速度ω0至少为多大?

(2)若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则小球的角速度ω′为多大?

 ①小球在水平面内绕锥体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②若要小球刚好离开锥面.

答案 

(1)rad/s 

(2)2rad/s

解析 

(1)若要小球刚好离开锥面,则小球只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圆在水平面上,故向心力水平,在水平方向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得:

mgtanθ=mω02lsinθ

解得:

ω02=

即ω0==rad/s.

(2)同理,当细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得:

mgtanα=mω′2lsinα

解得:

ω′2=,

即ω′==2rad/s.

水平面内圆周运动临界问题的分析技巧

1.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当角速度ω变化时,物体有远离或向着圆心运动的趋势.这时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某个力是否存在以及这个力存在时方向朝哪(特别是一些接触力,如静摩擦力、绳的拉力等).

2.三种临界情况: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

弹力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驰的临界条件:

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

FT=0.

3.(多选)(2014·新课标全国Ⅰ·20)如图10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ω=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ω=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答案 AC

解析 小木块a、b做圆周运动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f=mω2R.当角速度增加时,静摩擦力增大,当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发生相对滑动,对木块a:

fa=mωa2l,当fa=kmg时,kmg=mωa2l,ωa=;对木块b:

fb=mωb2·2l,当fb=kmg时,kmg=mωb2·2l,ωb=,所以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选项A正确;两木块滑动前转动的角速度相同,则fa=mω2l,fb=mω2·2l,fa

命题点三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1.竖直面内圆周运动两类模型

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运动的过山车等),称为“绳(环)约束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在弯管内的运动等),称为“杆(管)约束模型”.

2.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两种模型特点及求解方法

轻绳模型

轻杆模型

实例

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运动的球等

如球与杆连接、球在内壁光滑的圆管内运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