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120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docx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陶继新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上)

陶继新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今天我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为什么要谈这样一个话题呢?

人们谈论更多、关注更多的往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从身到心到灵的一种生命飞跃,则是超越专业成长之上的。

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

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

而教师,既要接受文化之化,又要以文化人。

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

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生命维系。

那么,现在老师们的生命状态怎样呢?

我感到并不理想。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本应是生命个体探索未知、获取智慧、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幸福之旅,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使得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发生异化,使得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变得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渐行渐远。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灵动起来,抵达幸福求知与教学相乐的境界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诵读体悟,以及自己所采访的经由经典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老师的成长片断,为大家提供一种生命成长的参照。

一、读书:

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必需就是舍之不可。

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作为一个自然人,要想生存的话,就需要空气、阳光、食物和水等必需的养料;作为教师,就不单单需要这些,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与心灵层面涵养学生,且通过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其生命的飞跃。

(一)完善人格-----君子求诸己

韩愈在《师说》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迷惑,这只是一种字面的解释,其深层内涵,则在于人格升华与文化升值。

既然我把“传道”定格为完善人格,那么,作为教师,究竟怎样才能完善人格呢?

途径非止一端,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之径。

特别是经典文化,恰恰是人格培养的最为有效的载体。

还是孔子说得好: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你看,君子是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的,但是小人呢?

却时时刻刻苛求别人。

阅读《论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认为是人格成长。

《论语》有好多关乎心灵层面的东西,读《论语》的关键是要读懂其思想以及灵魂深层的东西。

不然,就会望文生义,曲解其中的内涵。

比如孔子所说的“好学”,往往不同于今天的解说。

《论语·学而》第一篇中不是有这样一章吗?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意思是说,君子吃饭不要求太饱,居住的也不一定太安逸,勤勉地做事,谨慎地说话,接近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

可见,孔子所谓的“好学”,并没有定位于努力学习知识,而是道德要求与人格涵养。

鲁国的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他的弟子中谁最好学。

孔子回答说是颜回,理由是“不迁怒,不贰过”,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怒气无缘无故地迁移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

还是没有今天我们学习文化知识这个层面的意思,仍然是从做人上谈的。

因此,我们读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尽管我只是举了《论语》中的一个片断,但可以使我们窥豹一斑。

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其经典意义;相反,因其思想具有穿越时空而慰藉不同时代的特性,今天再读《论语》,仍然感到光华不减,甚至让我们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觉。

其实,古今中外很多大师作品,大都思想丰富,有的还流淌着审美的追求。

老师们一般都看过的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

看完之后,简爱这个女主人公的自爱、自尊、自强、善良、真诚等优秀品质,就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走进我们的心灵。

也就是说,读过这篇部小说之后,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净化。

这就是世界大师通过他们的经典文本向我们教师传递出的精神与思想。

所以,我一直认为,通过读书,特别是高层次的读书,能使我们教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本质要义上提升自己的人格。

(二)授业解惑-----文不在兹乎

我认为,“授业解惑”的真义在于文化升值。

对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有万千资产,他可能在银行里存了很多很多的钱,但他未必是幸福的;而大量的经典诵读之后,则是另一种存款,我称之为文化存款。

只是没有存到银行里,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里了。

而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

孔子,就是一位不断地文化升值者。

大家知道,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民办教师,第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他是第一个将学在官府移至学在民间的人,成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

他曾经周游列国十四年,几经磨难;曾经被围困在匡这个地方。

这个时候,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这里吗?

上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的话,那么后来的人就得不到这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想毁灭这个文化的话,匡人软禁我是没有办法的。

在有生命之忧的时候,孔子仍然以文化的传承者自居,甚至是感到自豪的。

他认为文化就在他那儿,他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

实际上,我们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也是文化的代言人,也是文化的传播者。

既然如此,就应当拥有文化。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文化呢?

我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读书。

从书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汲取文化营养,才能真正地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文不在兹乎”?

而要想真正地拥有文化,就不单单是对教材文本的解说,更不是单纯对教参内容的重复与再现。

它需要自己的思想与话语。

课堂教学应是对教材文本审视之后的创造,是一种富有生命张力的精神活动。

但是怎样才真正拥有文化呢?

我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书。

因为老师在学生面前也应当是文化的拥有者与代言人,也应该对学生大言不惭地说:

“文不在兹乎?

”如果不读书,所有的文化升值都成为纸上谈兵,也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所以,教师必须关注读书,实现自己的文化升值。

特别是通过阅读一些高层次的书之后,就能使我们真正地拥有智慧人生。

大家知道,知识和智慧是不一样的。

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

但是一旦拥有智慧之后,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中感悟灵魂的律动。

(三)生也有涯-----逝者如斯夫

宇宙是浩渺无涯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个点,作为生命个体来说,在地球上也只是沧海一粟。

但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面,即几十年最多百十年的时空中,我们是庸庸碌碌一生,还是让生命焕发着光彩?

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思考的哲学命题。

所以,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经典书籍,来提高我们的思想文化品位。

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才能被我们的学生认可。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存必须。

时光是不断流逝的。

所以,《论语》中有就了这样一章: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你想,时光如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永远地流逝了。

但它流逝的不单单是美好的时光,还有我们的生命。

所以,孔子也会发此浩叹。

如果在流逝时间和生命的时候,我们一事无成,没有实现生命的成长,我想那就是真正的生命流逝了。

假如我们通过阅读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格,就有了文化的升值,就会有别样的价值。

这样看来,读书就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问题,还是生命在宇宙空间行走中提升质量的一个必经之路。

二、读书走向:

取法乎上

有的老师说,我读了很多书,并未见有多大的长进。

我觉得问题在于你的读书走向出了问题。

古人说: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的话,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如果在“中”的层面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

我们很多的老师,或者说当今不少中国人,所读的书是在“中”或者“下”的层面。

“近墨者黑”,如果你一直跟三流作者进行交流,你必定是在低水平上徘徊复徘徊,即使读了不少书,也不会有生命意义的提升;也不会有因阅读而感悟的生命快乐的质的飞跃。

(一)鱼龙混杂,有舍有得

有道是:

“名师出高徒。

”我们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跟着名师学习,即“取法乎上”。

可眼下名师难找,大师更是难以寻见。

不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经典作品来向这些未曾谋面的大师学习。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因为我们现在报刊、图书、网络等文化知识信息载体林林总总、斑斓多彩,自然也就有了上下之别、优劣之分。

但往往因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会取舍或不知取舍便随意取来,结果就出现了“取法乎中”甚至是“取法乎下”的阅读现象。

如果阅读的是三流“下”品,我想,不仅不会提高,而且还会对你既有的文化系统产生负面效应,所以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学会取舍,舍得——有舍方有得嘛。

我们舍弃的是那些低层次的文化,取来的是思想与语言俱佳的作品。

这样,就可以通过阅读,向大师索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

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在自己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智慧。

(二)一以当十——拓宽生命维度

哲人言,一个人20岁如果不读书,他已经老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的生命除了一般人所谈的常态之外,另外还有一个精神和心灵的维度。

没有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成长,没有它的滋润,你的内心是苍白的。

而要想真正在心灵层面提升自己,就要阅读文化精品。

我有一个熟人,几乎是与我同时到济南工作的。

某天相见,他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我:

“1983年我们初来济南的时候,你并不比我强。

为什么现在超越了我这么多?

”我说,我一直在读书。

他说,他也一直在读书。

我问他,你都是读什么书?

结果听他一谈,我恍然大悟了。

他的阅读关注点是“情趣”,大多在“中”“下”两个层面。

我关注的是经典,大多在“上”的层面。

于是,我笑着对他说,你读的书的层次低了些,仅此而已。

是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好奇,读那些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三流小报、武打、色情小说等报刊图书的话,即便是穷其终生,也不会实现生命的飞跃,甚至还会走下坡路。

但如果我们直奔上层的话,就能够以一当十,用一天的所得,抵得上十天甚至更多天的阅读。

这种高效率的阅读,其作用就是拓宽你生命的维度。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生命实体有多长的问题,但是你真正的生命不在表面和实体,而在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

从生命的意义这个角度看,“取法乎上”地阅读,就能够一以当十。

所以,我认为,高层次的阅读,就相当于拓宽你生命的维度。

(三)与狼共舞——远虑无忧

中国的入世,有人称之为“狼来了”,这一形象的比喻揭示出我们已经处于与狼共舞的时代。

我想,今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已被推到与狼共舞的舞台上了,外在的、内在的、显性的、隐性的竞争早已是不宣而战。

孔子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们如果仅仅是看到目前能够胜任教师工作而裹足不前的话,晚上十年,八年,乃至更短的时间,就有可能有力不胜任的感觉,甚至在无情的竞争中被淘汰。

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60岁一退休,教学生涯一结束,就几乎是无事可做了。

我称之为“精神之死”。

三尺讲坛不再属于自己,学生也远走高飞,只有在家抱抱孙子孙女,聊以慰藉而已。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在“器”的层面行走,教的是教科书,看的是教参书,改的是教辅题,没有走进高层次的阅读之境,到头来,就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只能随着退休而终结自己的精神生命。

何止教师,即使一些为官者也是如此,满足于为政时的喧嚣,为车水马龙而来的逢迎者盲目地快乐。

而一旦退下位来,立刻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

没有了精神的寄托,甚至为那些曾经受过自己“恩惠”者的忘恩负义而生气,为再没了趾高气扬的威风而伤心。

于是乎,只消两三年,原本意气风发的精神,一下子颓废起来。

精神的轰垮,必然带来身体的走下坡路。

有的神情恍惚,有的得了重病,有的甚至死去。

生命本不该如此。

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搭建一座辉煌的殿堂,为官者也可以于在位时为自己的心灵安家。

要想如此,就得提前为60岁做准备,即提前为自己的一生设计。

如果做了几十年的准备,退休就不再是精神生命走到了尽头,而会欢欣鼓舞地迎接另一个精神生命的诞生。

为自己的一生发展计划,我们必须了望未来,为自己做一个生命规划书。

这个规划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读书计划,特别是读好书的规划。

要在这个星期,这个月,这一年,后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要读哪些书?

读多少?

规划之后,更要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计划。

文化会不断为你增值,时间愈长,增值愈多。

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你所在单位的优秀分子,甚至是更大范围的教育名人。

不但不用担心自己工作的去留问题,还会有“更上一层楼”的快乐体悟。

而更为重要的是,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

我在40多岁的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了“为60岁做准备”的计划。

在近20年里,我一直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

在文化不断升值中,精神也在走向高层。

所以,我盼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开始我精神生命的另一个天地。

我想,退休之后,我会更加快乐,生活得更加有意义,也更加幸福。

三、诵读内容:

古今中外经典

我主张取法乎上地读书,那么,什么是“上”呢?

我认为,“上”就是古今中外经典。

什么是经典呢?

就是经由时间的延徙,大浪淘沙,仍然定格在具有文化品格者心灵层面的、挥之不去的、不断引领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

(一)中国经典:

诵读结合

中国经典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为我们取法乎上地阅读提供了特别好的文化载体。

我曾经在曲阜师范教了三年半的《文学与写作》课。

学校的西墙与孔庙的东墙只有数米之隔,工作一天之后,傍晚时分,常常走到孔庙之中。

在苍老的松柏之下,漫步于草丛和砖路之上,就会发一番浩叹——2500年之前的孔子和他的72贤,也许就在这里行走过,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足迹,有可能就和孔子这个世界大师的足迹重叠过?

所以,当时就想,要好好学习孔子的思想。

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当然是《论语》。

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学习《论语》。

虽然读了几遍,但是,我感到只不过了解了《论语》的字面意思而已。

后来到山东教育社工作,继续研读,还是感觉没有了知孔子思想的真正要义。

不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

读一百遍其“义”就能呈现出来,如果背诵了,不就更加明其要旨了吗?

于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

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并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开始清晰地叠印到我的脑海里。

更重要的是,背诵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不单单是改变了我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使我步入到了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这就是化,什么叫做文化,就是以文化人。

特别是经典文化之“化”,更会产生神奇功效。

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国经典应该“诵”“读”结合。

有人说,我们已经成了教师,背诵对于我们,还有多大的价值?

其实不然,为什么呢?

这种古代的,甚至被大家认为没有价值的学习办法,乃是当今我们学习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大家想一下,我们的古人,从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在摇头晃脑地背诵,虽然有人对此进行过无情地鞭挞和批判,但是孰不知,他们小时候的经典背诵,恰恰是为其一生文化成长奠基。

也许有人会说,孔子本身不就是一个很守旧的老头吗?

其实不然,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经历了2500年之后,依然辉光不减。

就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迎宾用语,也是用了《论语》中的五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要打这个品牌呢?

因为世界上认可孔子,我们用《论语》中的五句话作为接纳世界各方朋友的迎宾用语,彰显了孔子思想的魅力。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不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淡去它的思想光辉,相反,还会与日月同辉。

大家想一下,古代有很多的皇帝,他们在当时可能是显赫一时,他们进入坟墓之后,他们的精神生命也就随之结束了。

但是,像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思想家,休说两千多年,就是再过两千多年、五千多年,在整个宇宙当中,他们的思想依然异常璀璨。

因为他们的思想是永恒的,他们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慰藉不同时代的天下苍生。

而古代帝王之权势不可能穿越时空,只能在当时猖獗一时。

所以,我建议老师们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背诵《论语》。

《论语》不但昭示着儒家的思想,还是一部教育经典。

像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等等,过时了吗?

没有。

我们每个中国人,不管你认可不认可,其心里都叠印着中国儒家思想的烙印。

如果说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的话,那么老子则是道家的创始人。

一部《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就五千个字啊!

它和儒家的思想相辉映,成为中国经典文化的特殊景观。

大家大多知道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他不但精通《论语》,对《道德经》还深有研究。

他在哈佛大学讲学,大家称他是儒商,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儒商张瑞敏”,谈他所研究的儒释道经典文化,对海尔企业发展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经》开篇就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真是太棒了!

如果把《道德经》解透之后,然后再窥观整个世界万象,视角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言高旨远,“道法自然”甚至堪称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大家知道,德国的老黑格尔就特别佩服老子。

我们如果把它背诵下来,就会走进“众妙之门”。

我还主张在座的老师学学佛学,特别是《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作品。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迷信。

它是哲学,博大精深。

佛教自从传入中国以后,就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佛道的融合,儒道的融合,佛儒的融合,形成了中国一大文化奇观。

苏东坡之所以在最得意的时候和最失意的时候都能够保持一种乐而忘怀的精神,就是得了儒、释、道三家之精妙。

是不是只看中国古代的经典呢,当然不是。

比如说《鲁迅全集》,包括李敖的《法源寺》、傅佩荣的《心灵导师》等也称得上经典。

(二)外国经典:

广博多览

有人也许会问,陶老师所说的经典难道就只是中国经典吗?

江苏的一位网友还写了这样一个帖子:

《陶继新——中国传统教育的布道者》。

中国的传统文化太伟大了!

那么,只读中国的圣贤之书行吗?

我认为不行。

因为,我们称如此之大的世界为“地球村”,可见,我们必须了知世界。

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

日本文部省早就提出了要培养有国际情结的孩子,适应未来挑战的国际人。

我们也要了望世界。

了解世界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呢?

阅读外国的经典作品当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我们老师不仅要有中国文化的眼光,还要有世界文化的眼光,因为我们不可能只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游历行走,还要在世界上面对着多元的文化行走。

在这种情况下,我非常主张我们的老师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阅读世界名着,甚至是不止一遍地进行阅读。

我在为记者和通讯员培训的时候,常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参加了很多新闻写作培训班,练了好多新闻采写的方法,可到现在还是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呢?

怎么能够在写文章的时候,下笔成文,文才采斐然呢?

能不能告诉我们一种写作的方法,通过种方法,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

我说,你在很多培训中所学的“方法”“技巧”都在“器”的层面,没有进“道”,而道的真谛在于经典文化的阅读与内化。

我告诉他们,不妨先通读一遍《莎士比亚全集》。

大家知道,莎士比亚是世界级的语言大师,他的每一句话都是诗意流淌,他把高层次的文化审美体验贯穿其中,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如果阅读这样的作品,你想想你的语言还不变吗?

不变才“岂可怪也与”呢?

但凡读过《莎士比亚全集》的人就会很吃惊,为什么自己的书面语言变得这么好了。

这就是我所说的内化。

当然也不单单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这种力量,外国很多高层次的作品都是这样,比如说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们看这个世界大文豪所写的生活场景、军事场景等,或大气磅礴,或如小溪流水一样自然流泻,甚至他的议论都具有特殊的魅力,几句、一段、几段、一页、几页,甚至十几页几十页,读起来不但不感到味同嚼蜡,而是感到一个世界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在向你诉说思想,向你进行审美描述。

读外国经典,是不是只读文学作品呢?

不是。

最近,我读了《水知道答案》这本书,这位日本的作者在世界上作了很多场报告,特别是他的水结晶的演示,令人惊奇,甚至不可思议。

经过实验,他发现,用显微镜观测提炼出的水结晶,因为人对水的不同态度,它会呈示出不同的景象来。

假如你对第一杯水说“爱与感谢”,对第二杯水说“混蛋”,对第三杯水不闻不问。

大家知道结果什么样吗?

第一杯的水结晶是灿烂无比的六角形图案,骂它“混蛋”的那杯水则虽成图形却惨不忍睹,最差的是第三杯水,竟然形不成结晶。

所以,这位作者说,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要多一份爱,不能放弃。

他认为,我们所见到的水的结晶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过程。

水会因为我们的注视而随时变化它的表情。

我们的视线就是它变化的动力。

当我们对它投以善意的注视,也就等于我们给了它某种勇气。

而当我们的目光充满敌意或恶意时,它顿时会失去动力。

看来,如果多读外国经典,就会像老子所说的那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我们看凤凰卫视播出的《唐山大地震31年祭》时,就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情。

1976年7月18日发生在唐山的大地震,有20多万死亡,几十万人受伤。

如此大的天灾人祸,我们的科学家哪里去了?

为什么没能测出来呢?

但是,就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前一天,唐山出现了让人想象不到的景象,好多老鼠在街上猖狂逃窜,蝙蝠本来是夜间飞行的动物,结果白天都出来了。

看来,它们有预知这一事件的能力。

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七田真的《右脑革命》等书,就一目了然了。

他认为:

“人类不仅是一种肉体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存在,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被称为‘真我’的灵魂,唤醒了这个‘真我’,就可能和宇宙意识互通信息。

”所以,他说:

“在肉体生命中还沉睡着灵魂这另一次元的生命,我们应该将其唤醒。

”他甚至说,21世纪是右脑开发的世纪。

神秘吗?

不神秘,中央电视台就播出过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镜头——崔永元带上来一个小女孩,他把写有《百家姓》全文的几个大牌子摆放在小女孩看不见而观众看清的地方,任意找一个人说出任意一个字,小女孩就能说出这个字在第几个牌子第几行第几个字。

其实,这就是右脑开发的结果。

右脑开发之后,就可以在人的大脑深层形成一种心像,而不是仅靠左脑记忆。

其实,每一个人的右脑都可以开发出来,可是,由于左脑的积极开发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我们的右脑便处于沉睡状态,由于不开发,结果终于“死亡”。

看来,读书之要,除了“取法乎上”之外,还要“功夫在诗外”。

就是要读教育之外的书。

我并不是否定教育书,教育书也有经典。

但是,如果只读教育的书,就会像苏东坡所说的那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会在这个教育怪圈里面转不出来。

从更大的范畴讲,教育只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只要把教育之外的经典了解了,再看教育,就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

因为你会站在一个更高的文化视点上来看教育了,这就是文化的穿透力。

这样的话,我们看教育、看人生,甚至自我反观就大不一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