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00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docx

版第1部分模块1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

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

———————主干知识串联·网络构建———————

(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

[整体感知]

一个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两大阶段:

先秦家国同构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条线索: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核心主题讲练·层层突破———————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主题一 中国古代早期的国家治理体系

■主题纵向贯通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1.“家天下”局面的开始——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

2.“家国同构”之源——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3.容易误读的“封建”——分封制。

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通过层层分封,形成贵族内部森严的等级,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以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4.天人合一——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和加强统治的需要,将“天”说成是自然与社会的主宰,以证明王权神授,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

5.第一次政治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政变和改革等多种方式逐步掌握政权,争霸战争与兼并战争推动了分封制瓦解,中国在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现端倪。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商周政治思想及影响

1.(2019·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也因此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故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

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故D项错误。

]

考向二 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2019·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

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

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

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

]

■主题深度剖析

一、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

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多次出现“民族融合”“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词语。

1.含义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识,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2.意义

(1)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

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2)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

二、“宗族观念”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

2.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

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

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3.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

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

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

二是修建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

4.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

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主题仿真模拟

1.(2019·汕头三模)殷墟卜辞中的“东土”一般认为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

根据考古发现,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

这说明当时(  )

A.海外贸易逐渐兴盛  B.商受到外族侵扰被迫东迁

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D.区域文化融合趋势加强

D [根据材料“殷墟卜辞中的‘东土’”可知商代的中心在“东土”以西,材料“‘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说明商文化与“东土”文化的融合加强,故D项正确。

]

2.(2019·天一大联考)“社稷”本是周代祭祀地祗(社)和谷物神(稷)的合称,周王分封新诸侯时,依据诸侯封地所在方位从周王室祭坛上取一摄色土赐予诸侯,受封者要将此土置于封地的社稷坛中进行供奉祭祀。

由此可知,周代的“社稷”祭祀(  )

A.象征了国家政权的建立

B.反映出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C.蕴含了国家一统的理念

D.强化了政治上的等级秩序

C [分封诸侯并不是建立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社稷坛供奉同样的土,并不代表农耕区域扩大,故B项错误;诸侯的祭坛的土取自周王室祭坛,体现了国家统一的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政治上的等级秩序,故D项错误。

]

3.(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等级

乐队

乐舞

四面

八佾

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

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

四佾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

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互为表里

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结合题中时间信息和表格内容可知,不同社会等级的礼乐形式是不一样的,等级越高,规制越大,故B项正确。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但宗法制、分封制与表格内容无直接对应关系,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乐舞的等级性而不是差别化,故C项错误;西周并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

4.(2019·濮阳二模)中国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到西周发展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尤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

这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B.家国同构

C.神化王权D.忠孝同义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是在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家国同构,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高度集中的王权,略带部族色彩,故C项错误;忠孝同义是在中央集权建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

主题二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主题纵向贯通

1.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

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3.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建立“中朝”制度,加强皇权。

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5.宋元(加强)——宋代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掌管中央财政,削弱了相权。

元代: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6.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7.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亲政后,设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以唯物史观隐性考查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

1.(2019·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项正确。

]

2.(2019·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C [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C项正确。

]

3.(2019·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

考向二 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特点

4.(2019·全国卷Ⅲ)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

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B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

]

5.(2019·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

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

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

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

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

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

6.(2019·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A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红”的权力,这样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

故出现题干所述现象,A项正确;明中后期内阁、司礼监虽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其都依附于皇权,最后集权于皇帝,君主专制强化,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

考向三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政治现象的真伪鉴别

7.(2019·全国卷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B [材料中“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如《续湘山野录》和《涑水记闻》对宋太宗是否进宫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由此可知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出土文物、史书记载、传说等方式呈现,A项说法过于绝对;历史叙述有主观和客观成分,使用时应注意辨其真伪,C项说法过于绝对;历史叙述有主观和客观成分,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也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

■主题深度剖析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主题仿真模拟

1.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

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

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

材料中三省制演变(  )

A.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

B.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

C.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

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

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体现了对宰相权力的分割,反映了皇权对相权的制约,故C项正确。

]

2.(2019·宜宾三诊)秦汉时期的“九卿”作为国家机关,其职能既包括了国家事务,也包括了皇家事务。

唐代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

这反映了(  )

A.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完善

B.“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

C.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

D.君主权力不断得以强化

A [根据“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可知,这说明九卿的行政职能独立,由皇帝家臣成为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僚,故A项正确。

]

3.(2019·厦门二模)

记述

出处

(成祖时)夏每日百官奏事退。

内阁臣造扆前密勿谟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秩五品。

《明政统宗》

(宣宗时,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

《殿阁词林记》

(宪宗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

《明宪宗实录》

(世宗时)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西园闻见录》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

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  )

A.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B.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

C.阁臣政治地位低下

D.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

B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不同的时代,内阁的权力不同,内阁权力大小要看皇帝的需要,比如“(宣宗时,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而“(宪宗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故B项正确。

]

4.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

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

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C [题干并没有反映雍正帝对法律的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皇帝在决策方面更具随意性,而没有反映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皇帝对官员处理的随意性和政策实施的摇摆性,即反复无常会使朝廷的公信力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故D项错误。

]

主题三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

■主题纵向贯通

1.周代:

实行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2.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3.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开始削藩,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4.唐朝:

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5.宋朝: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6.元朝:

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7.明朝

(1)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

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

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

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

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

8.清朝:

地方主要官员有总督——军政事务;巡抚——行政长官;提督学政——科举、学校事务。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中央集权的特点、影响

1.(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D [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

]

考向二 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地方吏治的特点及影响

2.(2019·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

3.(2019·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