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767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docx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申报书概要

合作社基本情况

张掖市民乐县5000吨蔬菜批发市场新建

项目申报书

第一章合作社基本情况

1.1合作社概况

1.1.1合作社基本情况

民乐县晶国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民乐县永固镇总寨村农产品贩销大户汤晶国、汤建国与六坝镇六坝村蔬菜种植大户武赞青、张泽祥、等30人联合发起,出资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6月21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经营住所位于民乐县六坝镇六坝村,以中药材、蔬菜、花卉、水果、农作物种植、销售及与种植有关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为主营业务。

1.1.2合作社成立背景

民乐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2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4万人,占总人口的78%,耕地面积92万亩,人均耕地3.73亩。

由于民乐县海拔较高,气候冷凉,自古以来都以种植小麦、啤酒大麦、油菜、马铃薯等传统作物为主,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经济效益较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2010年以来,民乐县委、县政府瞄准民乐气候冷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为害轻,且南临祁连山,土壤、水质、空气污染轻的优势,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原夏季和日光温室反季节精细蔬菜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为扶持引导全县农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县、乡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按每棚1.5-2万元的补贴标准,引导农民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发展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

四年间,全县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218座,冬季反季节蔬菜产量达到8000多吨。

合作社基本情况

但由于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在民乐起步较晚,广大农民缺乏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加之流通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和储藏保鲜体系,市场调蓄能力弱,导致新建的温室产量不高,生产的蔬菜销售不畅,价格起伏变化大,效益很不理想。

为了解决本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永固镇总寨村青年农民汤晶国、汤建国,充分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农产品贩销工作中建立起的客户群体和销售网络,以及近年贩销水果、蔬菜过程中从反季节蔬菜优势区学到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联合六坝镇六坝村的30户蔬菜种植大户入股1000万元,并吸收三堡、六坝、新天、民联的331户蔬菜种植户入社,成立了民乐县晶国种植专业合作社。

1.1.3合作社发展情况

合作社成立后,抢抓县政府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西北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立足做大、做优、做强地方新兴特色产业,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从抓技术、抓储藏、抓包装、抓营销四个方面着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合作社基本情况

一是发动社员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96座,发展反季节精细蔬菜生产。

二是合作社整体承包民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183座日光温室和96座拱棚,分包给社员经营。

三是从甘州区、临泽县高薪聘请技术员,指导温室生产,全面提高社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四是在民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投资新建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的简易蔬菜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到固定场所交易蔬菜,为社员及周边农户出售蔬菜提供了方便。

三年来,合作社累计生产购销蔬菜3854吨,生产、收购的蔬菜由合作社统一批发到西宁和乌鲁木齐市场后,以5000元/吨的平均价格批发,实现销售收入1927万元,平均亩棚毛收入1.89万元,纯收入1万元以上,大辐提高了耕地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了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建立稳定的蔬菜销售市场,为已开劈的市场均衡供应反季节蔬菜,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组织技术人员为全县42个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点免费开展技术指导,并包销生产的蔬菜,解决了全县温室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技术水平低和销售难两大难题,有力地推动了本县高效农业的发展。

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全县蔬菜产业的领头雁,不仅为广大社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提升社员的生产技术水平,而且带领全体社员和周边菜农,共同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接轨。

合作社基本情况

由于合作社示范作用明显,服务功能良好,给广大社员带来了实惠,与社员的利益联系日益紧密,已初步形成分户种植,统一收购,精选包装,批量销售的一条龙反季节蔬菜产销体系。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61名,成员全部为农民,其中入股社员30名,普通社员331名(成员及出构成情况详见附表),在民乐县的三堡、民联、六坝、新天等6个乡镇建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2462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541亩。

1.1.4利益分配机制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分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社经营盈余、国家扶持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全部按成员的出资额和与本社的交易量比例分摊到每个成员的账户下,具体分配方式是:

社员入股形成的固定资产依据入股金额多少按比例分摊到每个入股成员的账户下;

②国家扶持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平均分摊到所有社员的账户下;

③合作社年度经营盈余提取10%的盈余公积后,剩余部分的50%依据入股金额多少按比例分配给入股社员,50%依据普通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量的多少按比例以二次返利的方式分配给普通社员;

合作社基本情况

④当年提取的盈余公积50%依据入股金额多少按比例分摊到入股社员的账户下,50%依据普通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量的多少按比例分摊到普通社员的账户下。

1.1.5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合作社法人代表——汤晶国,男,汉族,现年42岁,大学文化,民乐县永固镇总寨村农民。

1996年西北师大自费大学毕业后,在永固镇总寨村担任民请教师,1999年离岗与其堂兄汤建国共同从事农副产品贩销工作,2004年转行从事农业工程建设和设施农业节水改造工程,在从事农业工程建设中,与农业科研、生产单位和广大农民广泛接触,虚心请教,学习了大量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由于其聪明好学,为人厚道,诚实守信,在与外地客商合作中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2006年再次步入农副产品经销队伍,专门从事民乐紫皮大蒜、洋葱和苹果梨的贩销工作至今,是当地有名的农产品贩销大户和致富能人。

2010年联合六坝镇的30户农民成立了民乐县晶国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民乐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民乐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做了了积极的贡献。

1.1.6办公条件及管理情况

合作社成立初期,先期租赁六坝镇政府文化站办公楼的六间办公室办公,2011年在民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招商入园过程中,县政府为合作社在园区内出让土地15亩,在出让的土地上合作社于2013年新建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的简易蔬菜交易市场,2013年合作社又投资280万元,新建了1500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并陆续购置了工作车2台,办公家俱及培训桌椅30套,收购设备18台(件),办公电脑及培训设备14台(件),固定资产总值达739.4万元,净资产1327.4万元。

合作社基本情况

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和总结,合作社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合作社管理机构是由全体社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理事会、监事会以及聘任的经营管理层,简称“两会一层”。

理事会由5人组成,其中理事长1名,常务理事4名;监事会由3人组成,其中监事长1名,监事2名;经营管理层现有24名工作人员,分设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质量监测部、财务管理部,简称“四部一室”。

合作社在运营管理中逐步健全完善了《合作社章程》、《理事会职责》、《监事会职责》、《议事规则制度》、《社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社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财务管理中按照“财务分开、民主监督”原则,实行“资产五分开、审批一支笔”,做到了账实相符、往来明晰、财务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

并将制度打印成册,分发到每一个社员的手中,在运行管理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1.2运营状况

1.2.1主业发展情况。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发展高效农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全体社员服务,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根本宗旨,以中药材、水果及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目前,已在民乐县的六坝、民联、三堡、新天等6个乡镇建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2462亩,其中发动社员新建和承包日光温室687亩,带动周边农户新建日光温室1775亩。

合作社基本情况

1.2.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

2013年财务收支情况:

2013年,合作社种植反季节蔬菜549亩,生产蔬菜1373吨,其中入股社员种植183亩,生产蔬菜476吨,普通社员366亩,生产蔬菜897吨。

统一收购外销蔬菜1220吨,经营服务总收入1167万元,经营支出及管理费用813.2万元,实现纯利润353.4万元。

分摊入股社员股金分红176.7万元,普通社员二次返利141.4万元,盈余公积35.3万元。

2013年资产负债情况:

2013年底,合作社资产总计1542.3万元,其中:

流动资产合计802.9万元,固定资产739.4万元;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1542.3万元,其中:

流动负债203.3万元,股东权益1338.9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6.8%。

1.3合作社成立以来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合作社成立以来,主要依靠本社的经营收入和社员入股扩大生产规模,从没有争取到各级财政的任何项目资金扶持。

 

项目立项背景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民乐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的二阴山区,农区海拔高度1700-2500米,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地域辽阔、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污染小,是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天然车间。

但是由于受气候、科技、信息等诸多因素制约,多年来一直以种植小麦、啤酒大麦、油菜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较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为了寻求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破解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的难题。

近年来,民乐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引导农民发展以高效日光温室为重点的高效设施农业,四年内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218座,但是由于反季节蔬菜生产在民乐起步较晚,科研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种苗繁供体系、流通销售体系很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反季节蔬菜这一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因没有规范的交易市场和流通体系不完善,导致菜农所产的蔬菜不能及时上市销售,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虽然民乐县晶国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发起人充分利用多年从事蔬菜贩销的经验和市场,主动承担起了全县反季节蔬菜的购销工作,但由于合作社成立时间短,资金实力小,收储设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收购和效益的提升。

主要表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规范的交易市场,千家万户生产的蔬菜,需要合作社及客商到地头逐户收购,工作强度大,收购成本高,影响了交易时间,不利于产新鲜菜的及时上市。

二是

项目立项背景

没有保鲜储藏设施,使合作社收购的鲜菜,必须当天外调,无法规避市场淡旺,实现均衡上市,严重影响了产业效益。

三是由于没有专门的鲜菜配送车辆,鲜菜在收购和外调过程中,破损、失水、受冻、发霉等现象时常发生,影响了鲜菜的品质和售价。

四是没有专门的挑捡和包装车间,无法对收购的鲜菜进行挑选和分级包装,实现优质优价销售,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立项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购销能力,有效解决我县反季节蔬菜销售中存在的品质差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多渠增加菜农经济收入,促进全县反季节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项目申请单位提出依托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新建5000吨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1.1是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需要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

“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

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