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6438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docx

汇川区温州路质量技术交底概要

汇川区温州路城市棚户区改建工程

(二标段)

 

交底人:

交底单位:

浙江同舟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交底时间:

一..基础工程

(一)机械成孔混凝土灌注桩

1灌注桩用的原材料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试块应在浇灌地点制作,试块组数应按规定留置。

材料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2桩孔直径和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沉渣或虚土厚度严禁大于标准规定。

3浇灌混凝土的实际量,不得少于计算量,配合比计量准确。

4桩位中心和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浇灌后的桩顶及浮浆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混凝土机械成孔灌注桩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

1

桩位(中心)轴线

50

吊线尺量检查

2

桩垂直度

<0.5%

吊中心线检查

3

桩身直径

±50

尺量检查

4

桩底标高

±10

水准仪引测

5

钢筋笼直径

±10

尺量检查

6

钢筋笼长度

±100

7

主筋间距

±l0

8

箍筋间距

±20

(二)现浇条基混凝土

1(a)钢筋的品种、质量和焊条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b)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如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的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c)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d)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施工及验收的规定。

2(a)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b)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c)用三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d)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接均匀。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º,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e)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焊渣及咬边。

接头处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得大于0.5d,且不大于3mm;接头处钢筋的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小于0.05d;焊缝宽度不小于0.1d;焊缝长度不小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º。

3混凝土分项工程

1(a)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

(b)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c)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d)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a)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麻面表面缺陷已修整,无孔洞;

(b)任何一根主筋均不得有露筋;

(c)无缝隙,无夹渣层。

(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露筋:

由于模板拼装不严、混凝土泥浆造成蜂窝;振捣不按工艺操作造成振捣不密实或缺少块造成露筋。

(2)缺棱、掉角:

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养护不够都会致使混凝土棱角损伤。

(3)偏差过大:

支模的支撑、卡子、拉杆间距过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鼓肚、错台等缺陷。

(4)插铁钢筋位移:

插铁固定不牢固,振捣棒或塔吊料斗碰撞钢筋,致使钢筋位移。

(5)对于地震设防区,当承台梁采用支模灌筑时,承台梁侧面应按设计要求回填夯实。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框剪)工程

(1)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模板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搓处;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柱、墙、梁轴线位移

5

3

尺量检查

标高

±5

+2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墙、柱、梁截面尺寸

+4

-5

+2

-5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m托线扳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3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移

2

2

拉线和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10

+1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移

10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

+10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

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

防止办法是:

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应做小方盘模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根据柱子截面尺寸及高度,设计好柱箍尺寸及间距,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

(2)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挠。

防治办法是:

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及刚度,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变形。

模板支柱的底部应支在坚实地面上,垫通长脚手板防止支柱下沉,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

梁模板上口应有拉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

(3)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1)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弹线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

(2)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1)柱模应有斜撑或拉杆,柱模拉杆每边宜设两根,固定在事先埋入楼板内的钢筋环上。

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

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预埋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

2)剪力墙模板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应符合模板设计。

一般穿墙螺栓应用Ø12以上的钢筋制作,间距一般不大于60cm。

3)梁模板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支柱,间距以60~100cm为宜。

支柱上面垫10cm×l0cm方木,支柱中间或下边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

梁侧模板竖龙骨一般情况下宜为75cm,梁模板上口应用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c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

4)楼板模板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

(3)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情况及加固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4)梁、板底模当跨度大于4m时应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起拱高度宜为:

1/1000~3/1000。

(5)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预埋件固定方法应可靠,防止位移。

(6)模板在下列情况下要开洞:

一次支模过高,浇捣困难;有大的预留洞口,洞口下难以浇筑;有暗梁或梁穿过;钢筋密集,下部不易浇筑。

(7)合模前钢筋隐检已合格,模内已清扫干净,应剔凿部位已剔凿合格;合模后核验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筑混凝土。

(8)模板涂刷隔离剂时首先应清除模板表面的尘土和混凝土残留物,再涂刷,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9)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拆模原则:

1)底模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一般均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以上(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一般也可参照混凝土强度增长率推算表估算);结构跨度大于8m的梁、板、拱壳和大于2m的悬臂构件应达到100%。

2)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3)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

(4)框架结构钢筋绑扎

(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4)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施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

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4)钢筋对焊接头Ⅰ、Ⅱ、Ⅲ级钢筋无烧伤和横向裂纹,焊包均匀。

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现浇框架钢筋绑扎允许偏差(mm)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网的长度、宽度

±l0

尺量检查

2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尺量检查

4

骨架的长度

±10

5

受力钢筋

间距

±l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取其员大值

排距

±5

6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7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8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

+3

0

9

受力钢筋保护层

梁柱

±5

墙板

±3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柱筋和剪力墙筋位移:

原因是振捣混凝土时碰动钢筋。

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宜用固定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完混凝土立即修整钢筋的位置。

当钢筋位置有明显位移时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案须经设计单位同意。

(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原因是配制箍筋时按箍筋外径尺寸计算,造成骨架的宽和高均小于设计尺寸。

另外采用双支箍筋的梁,经常出现箍筋组合绑扎后宽度小于计尺寸。

在翻样和绑扎前应熟悉图纸,绑扎后加强检查。

(3)梁、柱交接处核心区箍筋未加密:

原因是图纸不熟悉,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在绑梁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4)箍筋搭接处未弯成135°,平直长度不足10d(d为箍筋直径):

加工成型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绑扎操作时,应认真按135°弯钩。

(5)梁主筋进支座锚固长度不够、弯起钢筋位置不准:

在绑扎前,先按设计图纸检查对照已摆好的钢筋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绑扎。

(6)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踩到下面:

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且在浇筑混凝土前整修检查合格后再浇筑。

(7)板钢筋绑扎不顺直、位置不准:

板的主筋分布筋要用尺杆划线,从一面开始标出间距,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

(8)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

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3个扣,以免不牢固发生变形。

另外绑扣不能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的墙,要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固定钢筋的措施。

(9)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在配制加工过程中,切断校钢筋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

(5)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必须熟读设计图纸,明确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或焊接要求,特别应注意结构某些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对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避免遗忘,造成失误。

要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有关钢筋构造措施的规定。

2).应要求承包单位对钢筋的下料、加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和规范进行钢筋翻样,且应亲自到加工场地,对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单位改正。

钢筋焊接、挤压连接均应按规定批量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并对外观进行检验。

3).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单位改正。

巡视应特别注意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除锈情况等问题的监视。

4).在承包单位质检人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承包单位报验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验收时应按质量验评标准,对照结构施工图,确认所绑扎的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等是否符合规范、规程要求,经过修整达到要求时,才正式签发认可书。

5).以下几点构造措施应加强检查:

(1)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上有集中荷载处的附加吊筋或箍筋,不得漏放;柱根部第一道箍筋和墙体第一道水平筋应放在离结构结合部边缘50mm以内。

主次梁节点部位主梁箍筋应按加密要求通长布置。

加密箍筋区长度不应小于500mm。

(2)具有双层配筋的厚板和墙板,应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

悬挑结构负弯矩钢筋应保证到位,采取措施防止踩压错位。

(3)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边钢筋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5)暗梁、暗柱钢筋配置正确。

(6)钢筋不能任意代用,若要代用,必须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7)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修整钢筋。

(6)施工规范中钢筋搭接长度及接头区的规定

1).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要求

项次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1

Ⅰ级钢筋

35d

30d

25d

2

Ⅱ级钢筋

45d

40d

35d

3

Ⅲ级钢筋

55d

50d

45d

4

冷拔低碳钢丝

300mm

注:

1.当Ⅱ、Ⅲ级钢筋直径d>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采用。

2.当螺纹钢筋钢筋直径d≤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数减少5d采用。

3.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4.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5.轻骨科混凝土的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按普通混凝土搭接长度增加5d(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mm)。

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对I、Ⅱ级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相应数值增加10d。

7.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应相应增加,对一级抗震等级相应增加10d;对二级抗震等级相应增加5d。

8.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长度.以细钢筋的直径为准。

2).绑扎接头区钢筋接头位置和横向间距要求:

l=1.3l1(l1搭接长度),s≥d,且不应小于25mm。

3).搭接接头区箍筋间距,受拉区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区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

4).受拉焊接网绑扎接头搭接长度

受拉焊接网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求

项次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1

I级钢筋

30d

20d

20d

2

冷拔低碳钢丝

250mm

注:

1.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表规定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mm。

5.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的位置区段的规定

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宜少设接头;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屋面板、楼板、檩条等简支受弯构件,当在受拉区内配置的受力钢筋少于3根时,可在跨度两端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一个焊接接头。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预应力筋

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连接处不限制。

(2)预应力筋

受拉区不宜超过25%,当有可靠保证措施时,可放宽至50%;受压区和后张法的螺丝端杆不限制。

(一)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

1.质量标准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的规定。

4)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

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上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孔洞:

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缝隙与夹渣层:

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梁、柱连结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7)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

3.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

(1)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用于承重结构的、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

复试项目: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必要时加试凝结时间等(根据需要可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28d强度)。

(2)凡水泥强度低于水泥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或水泥的四项指标(细度、凝结时间、烧失量和混合材料掺加量)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称为不合格产品。

(3)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日起11d内,寄发水泥品质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d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日期起32d内补报。

2).骨料

对骨料(砂、石等)的总的要求是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的粗、细骨料。

骨料分普通骨料及轻质骨料。

(1)砂、石使用前应按产地、品种、规格、批量取样试验。

内容包括颗粒级配、密度(比重)、表观密度(容重)、含泥量等。

(2)用于配制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时,还需做相应的项目试验。

(3)混凝土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一部分最大粒径为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4)砂子应为组砂或中砂,泵送混凝土宜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子的量应不少于15%。

3).混凝土外加剂

(1)必须有生产厂家出示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证明书。

内容包括:

厂名、品种、质量、重量、包装、出厂日期、性能和使用说明。

使用前应进行性能试验。

需要时应检验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经验证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方可使用。

(2)督促和检查承包单位对不同品种外加剂分别存储,做好标记,防止混杂、错用。

4).混凝土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4.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

fcu,o=fcu,k十1.645σ

式中fcu,o-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N/mm2);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当承包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时,σ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C20

C20~C35

高于C35

σ

4.0

5.0

6.0

2).泵送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为300kg/m3;混凝土水泥最大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3).结构用混凝土在施工前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施工中如材料有变化时,应重新申请试配。

配合比通知单应附配套的砂、石、水泥、外加剂及配合比试块强度试验单(30d后及时补送)。

5.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

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力组织、施工设备、泵车位置、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保障混浇土浇筑的连续性以及停电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落实,确保万元一失;

(2)模板、钢筋应作好预检和隐检,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已清除干净。

钢筋位置固定正确,变形的钢筋已被修好,关键部位应再次查验钢筋品种、数量、规格、插筋、锚固情况;(3)检查机具准备,对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振捣器等要准备充足,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已有所准备,必要时应进行试运转;(4)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办妥;(5)对天气预报已做了解和必要的雨施准备;(6)水、电、照明等现场条件已做好,且应有保证。

2).混凝土挠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浇筑的混凝土应坚持开盘鉴定制度,开盘鉴定表原则上每天都应根据料源情况进行调整。

(2)混凝土浇筑中,要加强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榻落度,严禁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注水,不合格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

(3)检查振捣情况,不能漏振、过振,注视模板、钢筋的位置和牢固度,有跑模和钢筋位移情况时应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混凝土浇筑中施工缝、沉降缝、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浇筑处理。

(4)对结点部位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浇筑混凝土的等级要严格检查,防止低等级混凝土注入高等级混凝土部位。

(5)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和部位,留置监理工程师亲自监制的试块,并在标养后亲自送到监理试验室在监理人员监督之下做试验,以验证承包单位的试验结果。

(6)要检查和督促承包单位适时做好成型压光和覆盖浇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7)承包单位拆模要事先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经监理工程师依拆模条件判断确认后方可进行。

3).混凝土的质量评定

(1)应以现场取样试验结果作为鉴定混凝土强度的依据;结构工程冬期施工尚应留2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

(2)混凝土强度检验应以GB50107-2010为准。

(3)当对结构强度或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或从结构、构件中钻取芯样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做为是否应进行处理的依据。

4.混凝土工程缺陷修补

(1)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缺陷,必须按有关标准加以认定,并经有关方面研究,由承包单位提出书面修补方案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修补;

(2)需修补部位必须认真剔凿,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3)修补用水泥品种应与原混凝土的一致,强度等级一般高于原混凝土等级,并适量掺加微膨胀剂;(4)修补部位,应略高于原混凝土表面,待达到构件设计强度后,再将外面凿平。

6.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问题

1).蜂窝

(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

(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漏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