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6239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docx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讲义

2016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冲刺讲义

模块一、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学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是最早对教育进行了解释。

教育的概念

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

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构成教育活动的中介性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独立性

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四、教育的起源

理论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评价

1.生物起源论

勒图尔诺(法)

沛西·能(英)

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力量;教育的产生是种族发展的需要。

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混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人类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2.心理起源论

孟禄(美)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无意识模仿。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

3.劳动起源论

凯洛夫

教育在劳动过程中产生。

五、教育的发展

古代社会的教育

中国

欧洲

奴隶社会 :

出现了学校(夏朝)、“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教育具有阶级性、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  

古希腊教育:

斯巴达教育(军人)和雅典教育(崇文)

封建社会:

等级性“二馆六学”、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五经》

中世纪:

教会教育(七艺) 和骑士教育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特别是“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不再是科举的内容,儒家主张的“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六、各个社会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同一性,无阶级性、公平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我国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内容主要是纲常伦理之道;

(4)教学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

(5)教学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萌芽;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1)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

(2)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

(3)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

(2)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地位: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事业的基础,它的根本地位就在于它的基础性。

二、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小学教育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1)身体素质

(2)文化知识(3)思想品德(4)心理素质

三、小学教育的发展

             近现代小学教育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6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师范学院。

后设立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开端。

学制名称

时间

政府

特点

地位

壬寅学制

《钦定学堂章程》

1902

清政府

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奏定学

堂章程》

1903

清政府

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

端。

壬子癸丑学制

1912

南京临时政府

男女可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改学堂为学校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学制。

壬戌学制

1922

北洋军阀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又叫新学制或六三三

学制。

它首次确立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当代小学教育

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1992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2001年国家推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6年我国颁布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四、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据有基础性

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1)国家有设有学校以及使人民享受教育的义务

(2)父母或监护人有使学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就学的义乌

(3)全社会有排除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种种不良影响和障碍的义务。

3、小学教育的全民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中国的教育家、思想及著作

(一)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1.教育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2.教育对象: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3.教育目的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教育内容《论语.述而》记载: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4.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条原则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说: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第二,启发诱导的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第三,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道德修养

第一,立志有恒《论语.子罕》:

“三军可以多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第二,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第三,身体力行。

“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第四,改过迁善。

6.教师观

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为人师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学记》

我国的《学记》(收入《礼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1.教育的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2.教学原则

第一,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第二,预时孙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也”。

这包括四条原则:

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第三,长善救失原则。

它指出了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缺点:

贪多、狭窄、自满、畏难。

教师只要了解这些学习状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就能发扬优点,客服缺点。

第四,启发诱导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五,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课外练习是课内学习的

三.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是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四.柏拉图著有《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的提倡者。

五.亚里士多德。

他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六.古罗马的昆体良。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

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二、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

人物

著作

教育观点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

(163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①教学原则: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②教学制度:

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③教学思想:

“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

给普通的人;

④教学内容:

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⑤教学方法:

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培根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

提出实验归纳法,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卢梭

《爱弥儿》

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洛克

《教育漫话》

①提出“白板说”;②倡导“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

(慈爱的儿

童之父)

 

《林哈德与葛

笃德》

①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

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③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

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

《普通教育学》

(1806)——标

志教育学作为

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②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④教育性教学原则: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

⑤教育的目的: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①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

“活动中心”;

②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③学校即社会;

④从做中学;

⑤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斯宾塞

《教育论》

①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批判。

②教育预备说。

③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④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杨贤江(化名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

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鲁姆著有《教学目标分类学》等著作,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引论》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做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二)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四)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

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因素

原因

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结构、形态、感

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环境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同时,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这种制约作用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因素来实现。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学生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基本观点: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代表人物: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

2.外铄论

基本观点: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

“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洛克,提出“白板说”。

●华生,认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任意由我支配的环境,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

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具体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学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具体表现: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教学启示: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具体表现: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另一方面: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教学启示: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具体表现: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教学启示: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也称总的培养目标,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2:

教育目的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灵魂。

(二)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指导和调控教育活动的实施

(三)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

3: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二)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三)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四)教育活动中个体的价值取向

4: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1.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

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2.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

卢梭、罗杰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3.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5: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要求。

3.具有独立个性。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

智育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体育起着物质基础作用。

美育起着动力作用。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1.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2.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他们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也就是身心素质教育;

4.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也就是美的教育;

5.劳动技能教育是组成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初步掌握现代生产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是劳动素质的教育。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3、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其中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4、学校管理的过程:

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其中实施是中心环节。

5、学校管理的原则:

方向性、科学性、民主性、教育性、规范性、系统性、效益性、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6、学校管理的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学法。

学校教育制度

一:

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趋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所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