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施工组织设计1.docx
《智能交通施工组织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交通施工组织设计1.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交通施工组织设计1
智能交通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龙岩顺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概况
本工程项目地为XX市XX阳镇,XX市地处美丽富饶的XX西平原,东距XX25公里,位于XX国的腹心。
XX位于XX藏公路干线上,已实现乡乡通车,全市有国道1条,省道1条,成温邛快速公路贯穿全境,通车里程共244.2km。
正在建设的XX西旅游环线,怀华路XX段,XX第二绕城高速公路,XX双货运大道,以及光华大道大邑延伸线XX段,也将推动XX市交通事业的更快发展。
随着XX市交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化。
此项目的建设内容正是在XX市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该系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1.1.2项目工程范围
XX市智能交通系统包括的主要内容:
1)智通交通指挥中心;
2)道路综合电视监控;
3)电子警察控制;
4)GPS警力定位系统;
5)交通信号灯。
1.1.3项目工期要求
按总体建设工程基本要求,以及贵单位针对本项目工程的计划、要求,制定相应的工期计划,并保证按计划施工,按期保质完成本工程。
本工程工期要求:
90日历天。
要求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1.2管理组织架构
1.2.1项目管理组织设置
本工程设置由公司领导及公司各职能部门人员参与的工程领导小组,直接对项目经理部实施领导管理。
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二级项目经理组成项目经理部,负责具体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
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挥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1.2.2项目管理组织框图
1.2.3项目管理组织有效运转保证措施
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挑选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2)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各工长、内业、材料岗位责任制,由公司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人员进行考核。
3)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4)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每半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难题,以确保质量为前提。
带动项目各工作的有效运转。
5)每天下午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的班子碰头会,对上日工作的不足及时提出修正,对次日工作进行安排协调。
6)实行劳动用工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的按时完成。
1.2.4项目管理组织管理人员职责
1.2.4.1项目经理管理职责
1)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城市建筑管理政策法规,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承包合同。
2)负责做好项目人员的思想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3)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组织单位工程或专业部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协调好单位之间的关系。
4)负责办理工程变更的技术经济签证,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中向建设单位联系收取工程价款事宜,组织项目进行成本投入产出的核算工作。
5)组织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及技术管理,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坚持文明施工。
6)制定本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和班组建设。
1.2.4.2项目技术负责人管理职责
1)在项目经理和上级部门指导下,对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全面负责,是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2)认真贯彻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执行公司及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3)建立健全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制、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例会制度,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和讲量管理工作,处理各种技术质量问题。
4)主持编制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持图纸会审,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工作。
5)制定推广新技术、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参加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6)负责项目内业技术管理及质量、安全、试验、计量测量部门工作,确保项目技术、质量、效益指标的完成。
7)协助项目经理抓好文明施工,创XX市标准化文明工地,达到工程质量验收一次合格。
1.2.4.3项目内业技术员
1)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2)与技术人员一起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技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研究,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
3)负责编制项目整个工程质量保证计划,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解决项目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组织质量安全人员监督项目施工安全,确保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
4)负责指导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管理工作。
1.2.4.4各专业工长管理职责
1)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规程施工。
2)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参与编制有关方案,了解设计要求,做到按图施工,不出差错。
3)对班组作质量、安全、节约、工序的安排和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负责督促检查班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施工质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据项目经理部计划及时对班组下达施工任务并进行监督检查。
5)抓好班组建设及文明施工。
6)搞好工种部门之间的配合,搞好文明施工及各项工作。
1.2.4.5质安负责人
1)按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合同要求,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
2)负责对分部、分项工程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并参与最终产品的质量评定工作,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力。
3)审核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督促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质量保证措施实施过程控制。
4)建立各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点,并对各质量控制点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记录。
5)做好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督记录,及时提纠正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方法和行为。
6)定期向主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汇报相关的质量控制情况,提出对下一步工程的质量预控计划。
7)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8)审核关于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
9)定期组织整个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和安全文明教育,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10)督促按总承包管理要求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的奖罚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2.4.6材料负责人
1)根据工程特点、技术要求,编制材料、设备、物资供应计划。
2)具体负责组织材料、机械、设备、物资的采购供应、存放、保管。
3)负责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及使用率,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4)严格禁止无质保证明和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材料投入施工。
5)实施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对材料设备的堆放安置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操作现场的工作环境不影响工程施工。
1.2.4.7项目部的工作制度和职能
健全职工岗位责任制,建立每月工作例会,每周生产例会、每天碰头会等制度。
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工程质量、安会、机械、环卫等方面的方面的文明施工综合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地与业主、监理等单位交换意见,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1.3施工组织依据
1)XX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清单等。
2)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所积累的工法成果、工艺方案以及所拥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以及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及地方颁布的最新的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规程):
a)《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10)
b)《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公安部GA/T496-2009)
c)《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d)《公安交通控制系统建设规程及要求》(GA/T651)
e)《道路交通流量调查》(GA299)
f)《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T491)
g)《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符号》(GA/T492)
h)《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
i)《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j)《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GA/Z01)
k)《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
l)《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
m)《机动车测速仪》(GB_T21255-2007)
n)《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
o)《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p)《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q)《XX省公共安全综合卡口系统通用技术规范2011》
r)《XX省公安机动车缉查布控建设指导意见及相关规范2012》
1.4施工组织原则
1.4.1可靠性
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整个平台建设的基础,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须得到保证。
要确保系统数据传输的正确性,以及为防止异常情况发生所必须的保护性措施。
1.4.2稳定性
在本期的集成平台建设中,尽量采用标准化优质产品,并保证系统的升级或扩充过程中对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网络连接、数据库设计完善的故障检测、诊断及处理策略,保证系统的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1.4.3开放性
平台建设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并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应采用大多数厂商支持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协议,确保升级或扩充进入集成平台的系统与原有系统间具有良好的互联、互操作性能。
1.4.4实用性
系统设计应针对不同的操作使用对象设计用户程序,方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尽可能地尊重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使用户的实际运行惯例得以继承;新系统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并与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减少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1.5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1.5.1施工方案要求
遵从国家相关标准,在现场安装时要按照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应的市政工程、户外电气/电子设备安装工程、低压电气供电、外场通信工程等标准规范,按照系统施工流程进行实施,并在关键位置设立严格的QC质量监控点,抽查、全检并举。
流程图见下图所示:
1.5.2机房建设技术措施要求
1.5.2.1机房建设总体设计
由于本机房是中心机房,其整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就显得至观重要。
因此,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标准,主机房按照国标《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标准进行建设。
1)机房地面
地面使用抗静电提升地板;
均布荷载:
大于500KG/平方米;
集中荷载:
大于200KG;
活动地板高度:
400mm;
2)机房墙/柱面
采用轻钢龙骨埃特板基层,铝塑复合板做饰面,塑铝板表层与底层材料均使用铝箔,中间层为PVC材料。
板面平整、光洁、色泽持久,板材较薄、易剪切,外形美观、质地上乘,能够防火阻燃,并具有不易积灰、不易起尘、易于清洁的特点,而且便于在墙内走线。
3)吊项
采用微孔铝板,规格为600X600方型板,与墙壁和地面协调一致。
金属吊顶整体平面效果好,线条简洁美观,质量轻,拆装方便;它具有很好的隔音、防火、防潮、屏蔽、耐腐蚀、易清洗、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4)分隔
采用12MM厚钢化玻璃,使视觉效果宽敞,又能分开不同工作区域。
5)温度、湿度
温度:
夏季摄氏22±2℃、冬季摄氏20±2℃;
相对湿度:
45%~65%;
制冷量按300kcal/m2估算,通信机房冷负荷24KW(制冷面积为:
72.8m2),机房UPS配电房冷负荷7.5KW(制冷面积为:
25m2);总冷量负偏差不大于5%。
6)配电和机房照明
中心机房按A类设计,总用电量约60KVA,其中照明及其他辅助用电量10KW,UPS电源采用三进单出20KVA,精密空调24KVA。
频率:
50HZ±0.2HZ;
电压:
380V/220V±2%波型失真率:
小于±5%;
主机房300LX;
电源及其它辅助功能间300LX;
事故照明50LX;
应急照明5LX;
7)接地
计算机系统直流接地电阻小于1Ω;
交流工作接地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采用建筑大楼本体联合接地(其电阻小于4Ω);
8)消防系统
采用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与应急广播(背景音乐)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联动,实现声、光、语音三重报警提示。
9)综合布线系统
采用六类布线系统,将语音、数据、图象等设备彼此相连,也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
10)机房安防系统
机房安保系统主要包含门禁系统。
门禁设2个点。
1.5.2.2机房装修
1.5.2.2.1机房区地面设计
为了铺设电源线及信号线方便,机房的地面采用抗静电的活动地板,其系统电阻应在1×105欧姆至1×108欧姆之间。
放置活动地板的地面要平整、光滑,水泥地面或水磨石地面均可。
机房内切忌铺地毯,一是容易积灰,二是容易产生静电。
抗静电的活动地板下需要做防尘处理,采用油机房专用防尘漆。
同时还应做防鼠、防水、防火间隔。
主机房抗静电的活动地板下,由于采用下送风式空调,机房不在最底层需要做地面保温以防结露。
1.5.2.2.2天面设计
机房顶棚内有大量的管线以及照明灯具等其它设备。
为了美化机房环境,同时也为了吸音及节约空调能耗,在原顶棚下加一层吊顶。
吊顶材料满足吸音、防火、防尘、防潮要求及有效地防止电磁波干扰。
国内多采用铝合金及轻钢作龙骨,安装吸音铝合金板。
根据本机房具体情况,天面设计采用铝合金微孔金属板天花、内贴防火吸音纸;
本机房采用微孔高吸音率600×600凹槽龙骨金属天花。
独特的凹槽龙骨与墙身彩钢板及地面抗静电地板拼缝对齐,使机房非常整齐、美观。
在安装天花之前,将原楼板底清理干净并刷防尘漆,避免机房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灰尘,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防尘漆应涂抹均匀,无漏涂、少涂现象。
1.5.2.2.3墙身设计
机房墙面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易吸尘、起尘及防火、防潮的材料为宜。
目前大多采用赤晓彩钢板、格满林板、彩钢板、防火壁纸及防火板等。
而对于A级要求的机房,为了增加机房的密封性及墙身的保温性,同时可屏蔽一定数量的电磁波及无线电波干扰,一般要求墙身材料为金属饰面板内衬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底板。
这样不但满足A级机房的要求,同时机房的整体装饰效果也高档、豪华。
本机房采用进口乳胶漆墙身。
1.5.2.2.4机房防水处理
机房施工前应先确认外墙无渗水、漏水现象。
如有,则应先对外墙进行防水处理才能进行机房施工。
机房内除防止内部管路渗、漏水外,机房外其它区域有水渗入机房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因此机房外围应具有防水功能。
一般在400mm高以下进行防水处理即可满足要求。
1.5.2.2.5机房门窗处理
机房的门应保证最大设备能进出。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本工程门采用全钢防火门,门上安装可90度定位闭门器。
机房内为保证环境,所有外窗进行全封闭。
1.5.2.2.6机房等电位处理
机房所在大楼原有防雷接地系统保护了机房免受直击雷的危害,但仍然具有遭受雷电危害潜在的危险。
计算机机房作为一个重要的网络中心,集中了大量微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从而造成设备耐过电压、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
本机房设计的等电位处理手段为:
天、地、墙六面均采用金属板为装饰材料,可采用自然形成的法拉第笼等电位体现成一个天然的屏蔽体,防止内外电磁的干扰。
1)吊顶龙骨接地网
吊顶主龙骨与副龙骨采用T型凹槽钢制龙骨,在龙骨的连接、交叉处用自攻螺丝紧固加强联接性能,在与周边墙板连接处将龙骨与金属墙板联接一体。
2)钢骨架金属扣板墙面接地网
在机房间四周采用轻钢龙骨联接成一个整体的钢质屏蔽骨架,表面安装金属板。
在骨架底部采用4#镀锌角钢做一条接地汇集环,与墙板及钢龙骨联接一体,一直延伸到配电柜底与接地汇流排相联接。
3)地面接地网
活动地板的钢质支架相互连接,再与接地汇集线焊接联成一体。
4)电子设备接地
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机柜、网络机柜及配电柜、UPS柜的金属外壳等均可靠接地。
由此形成一个等电位的法拉第笼等电位体可防止空间雷闪电磁脉冲(LAMP)对主机房内重要设备中的超大规模集成芯片(VLSI)的危害。
1.5.2.2.7指挥大厅的功能划分
1)各项功能区域划分要清楚明确,避免相互干扰。
有的设备信号线不能太长,互连多的房间要相对靠近,以免连线太多、太长。
2)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均应建立相互独立的铁皮桥架或线槽以避免干扰,并且穿线要方便。
3)装修上应尽量做到宽畅、明亮、大方、防尘、防潮、防火、吸音,因此要注意材料的选取。
4)地板应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
5)装修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要求,应和电源线及信号线、控制线布线同期交叉进行,以免造成返工与浪费。
1.5.2.3电力系统
1.5.2.3.1供配电系统建设原则:
1)供配电系统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面对指挥中心各系统的不同类型设备,既要满足各种设备对供电系统的不同需求,又要从具体的角度和系统建设的观点出发,采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供配电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一方面要采用高可靠的不间断供电设备,另一方面在万一出现市电断电情况下的备份供电设备以及具有操作安全、方便的应急措施和手段。
3)供电质量的可用性。
一方面要求有足够的负荷量,有充分的扩充余地,另外供电电压、周率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抗干扰、抗雷击等性能。
4)具有良好可靠的接地系统。
其中包括防雷接地、“零”线的重复接地、保护地(安全地)、直流地(信号地)等,另外还要做到连接可靠,以防产生意想不到的设备和人身事故发生。
1.5.2.3.2机房供配电设计
1)负荷级别的确定
考虑到该计算机机房和弱电中控的重要性,按二级或一级负荷机房用电进行设计。
2)供配电系统划分与供电方式的确定
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一般应划分为三部分组成。
即计算机设备供配系统,机房辅助设备供配系统,备用供电系统。
根据机房重要性我们选择了不停电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即通过UPS给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供电。
3)用电负荷的计算
中心机房按A类设计,总用电量约60KVA,其中照明及其他辅助用电量10KW,UPS电源采用三进单出20KVA,精密空调24KVA。
4)机房配电柜设计与选择
机房低压配电柜设计的正确、合理,以及配电柜内部性能的好坏,对整个机房的正常用电起着重要作用,机房内专用配电柜的要求如下:
a)机房配电柜在编号时,除正常设配电柜号外,还应加上配电柜的用途。
b)机房配电柜根据用途设计各供电要准确、可靠。
不同性质的供电对象不宜放在一个柜内控制,配电柜内要留有备用电路,作机房设备扩充时用电。
c)配电柜内选用的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熔断器、隔离开关等部件,要性能可靠,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工作要求。
d)配电柜内应有应急开关。
当计算机机房出现严重事故或者意外火灾时,应能立刻切断计算机电源、空调电源、新风电源。
e)配电柜应设置必要的电流表、电压表,供检查电源电压、电流以及三相间平衡关系。
f)配电柜内应设置中线和接地线的连接装置。
中线与地线及配电柜外壳绝缘。
g)配电柜内采用的母线、接地排,以及各种电缆、导线、中性线、接地线等,都应等合国家标准。
并按规定的颜色标志、编号。
h)配电柜内各种开关、手柄、操作按钮,应标志清楚,防止使用中出现误操作。
5)电源插座安装方式
a)机房插座通常安装在墙壁下方,安装在墙壁下方的插座多为一些备用插座,这类插座安装时,要与墙面平整,在墙内导线要穿钢管走暗线。
b)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下,安装在活动地板下的插座,多以插座箱的形式放置在活动地板下。
这类插座箱结构严谨,有各种形式的插座提供使用,在插座箱上安装有熔断器。
插座箱在地下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拿出来放在活动地板上使用。
c)插座箱在活动地板的后面,安装在活动地板背后的插座,也多以插座箱的形式出现。
插座固定在活动地板背后,在活地板上开一个长方形孔,插座从长孔中露出。
平时在长孔上盖一块盖板,用时将盖板去掉。
1.5.2.3.3机房的配线电路设计
1.5.2.3.3.1供电电源及方式
本机房供电采用380/22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即TN-S系统)的配线方式。
结合本工程场地条件和特点,本机房由双回路电源引进供电,第一路为普通市电给计算机辅助设备供电,如:
空调、照明、维修插座、辅助插座等;第二路为UPS不间断电源给计算机设备供电,如:
服务器、主机、终端等设备。
机房内设一台市电配电柜和一台UPS电源配电柜,使供电更为可靠。
同时,以上电源的质量一定符合国家标准,即电压波动小于±10%,频率波动标准小于±1%。
1.5.2.3.3.2线路的布线方式
根据公安消防局规定,机房装修所采用的导线应符合消防安全,即通过消防局认证。
所以室内导线全部采用新型阻燃导线组。
为了满足计算机机房的防湿措施,除了在地面上作一些处理外,同时为防止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和防电磁干扰,所有金属线槽、金属线管必须全部可靠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接地电阻R≤4Ω。
1.5.2.3.3.3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就是把电路中的某一点或某一金属壳体用导线与大地连在一起,形成电器通路,其目的是让危及人身或设备的电流易于流到大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希望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另外计算机系统的接地,还希望在接地电流受某种外界条件影响数值发生变化时,使接地点的电位随之变化而产生的噪声应尽量减少。
所以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同时有下面两点注意:
信号电路和电源电路、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不使用共地回路。
灵敏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防止地回流和静电感应而产生干扰。
机房内应引入三种地线:
既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计算机直流地。
1.5.2.3.3.4防过电压防雷保护系统
由于机房设备的特殊要求,为了消除雷击和过电压的危险影响,必须在机房的配电柜内单独安装灵敏度高的电源二级防过电压防雷保护系统。
1.5.2.3.3.5导线的选择
导线的型式:
所用导线全部采用国产新型难燃铜芯塑料绝缘导线(ZR-BVV系列),主干线采用3×2.5mm2导线组、分支线采用3×1.5mm2导线组,照明开关和维修插座进线采用3×2.5mm2或3×4mm2导线组穿金属线管暗敷在墙内到该位处,计算机专用插座采用3×2.5mm2或3×4mm2导线组穿金属保护线槽安装在活动地板下。
导线的截面选择:
是根据负荷的大小,允许的电压损失,导线长时间的允许温升及导线的机械强度等因素而定。
1.5.2.4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随着信息网络所需的带宽不断地增宽和所需处理的“数据吞吐量”不断地增大。
位于各IT设备(高档服务器,小型计算机等)内的核心控制部件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向CPU供电的直流电源电压也越来越低(5V→3.3V→1.7V),这样一来,各种IT设备所允许的“干扰信号”的幅值“容限”的绝对值将随之而大幅度的下降,大量运行实践表明配置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零”电位是确保信息网络能否获得100%高“可利用率”的关键
有一个良好接地线,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传输电中的电源电压及信号遇到或产生各种干扰时,就可以通过高、低频滤波电容将其滤掉。
此外,当遇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