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963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ocx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云南人口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问题在云南尤其突出。

长期以来,云南城市化进程缓慢,2000年城市化水平仅达到23.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左右,不到国际水平47%的一半,与发达国家的75%相比差距更大。

云南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成为目前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症结。

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城市化涉及方方面面,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加快人口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城市化是伴随着区域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镇的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农业人口比重下降,生产方式、交换方式逐渐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活方式也多元化、社会化,产业得到聚集、提升,是向更高层次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实现城市化,目的是要借助由此引发的城镇产业与就业结构非农化的重组和制度的变迁而产生的巨大力量,优化地区经济结构,进而提高整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已成为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

城市化水平与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经济发展的规模,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GDP水平就越高。

1997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表明,城市化水平低于19%的国家,其人均收入为310美元;城市化水平在20—39%的国家,其人均收入为700美元;城市化水平在40~59%的国家,其人均收入为2155美元;城市化水平在60%以上的国家,其人均收入为3858美元。

 我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从事实上证实了这一客观规律: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排序中,云南城市化水平只为23.3%,仅高于河南(23.2%)和西藏(18.93%),位居全国倒数第三,人均GDP只有4637人民币元,相当于558美元,而全国的人均GDP为6967元,相当于838美元(均按现汇率1:

8.3计,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应比这个数字要高)。

也就是说,云南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同全国的情况是大体一致的。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聚集慢,城镇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内需,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我省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健全我省城镇体系,形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城镇网络

 所谓城镇体系,是一定地域内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的城镇空间组织即城镇网的综合表现。

主要包括不同性质和数量的城镇及其组合类型,各类各级城镇的地理位置,相互距离以及各地的密度差异,各种类型城镇影响地区或腹地范围以及城镇之间的分工与联系等。

目前,由于受经济发展、地理、历史及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我省有15万个自然村,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人口散居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极差、文化教育落后的边远山区。

加上我省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建设起步晚,城镇规模小,首位度高密度低,还没有完全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镇网络骨架。

不健全的城镇网络,已很难成为经济发展的平稳载体和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同时也影响和制约了人口的有效聚集。

 国际城市化发展经验表明,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缓慢、加速、再减慢的过程。

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城市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

我国各地正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步伐。

从我省的具体情况看,虽然城市化率还较低,但大规模发展城镇的条件已具备,同时,经济的增长也要求有一个相配套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来支撑,所以,缓解现有城镇存在的弊病,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增强城镇对经济的依托作用,建设一个适应新世纪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城镇网络,已成为我省当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三)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完善和提高城镇辐射功能,带动我省广大农村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G·迈达尔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

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两种效应来实现的。

一是回流效应,即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多要素受收益差异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二是扩散效应,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劳动力、资本、技术又流向落后地区的现象。

回流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过多、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而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会使其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缩小,从而经济增长放慢。

这时扩散效应就不断加强,发达地区为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反而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向落后地区扩散,进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使区域不平衡差距缩小。

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实现城市化,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实践和证明。

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充分发挥城镇作为物资、信息集散地的作用,加快城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集聚,通过不断提升城镇的功能和质量,示范和引导区域经济向相对中心的地区集中和发展,发挥集聚优势,并由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和辐射其它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省农村人口比重过大,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全国其它地区一样面临着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有限的土地已难以供养更多的人口,农村市场开拓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急待向城镇寻找发展出路的严峻现实。

但由于我省城镇人口比重低,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差,城镇网络不够健全,城镇的自身功能和区域中心的功能严重不足,三产发展缓慢,劳动力吸纳能力差,城镇的吸引辐射和牵引能力都较弱,无法更有力地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致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找到出路。

缓解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快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一方面,它能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缓解农村经济发展的压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将原来耕种的土地转让出去,又帮助另一些人通过从事农业而脱贫致富。

节约下来的固定资产,还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带回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既发展了生产,又扩大了农村的市场需求,为农村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越来越主动地接受现代知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造条件为自己和下一代在城镇扎下根。

同时,我国城镇严格的管理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部分农民的盲目性生育,客观上延缓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

 人口城市化本身就是土地和其它一些资源的利用效益由低向高的转化过程,城镇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又进一步优化了现有资源的配置,减少了浪费。

 随着城镇人口的发展,城镇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将逐渐深入人心,为城镇人居、生产环境的不断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人口城市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是城市本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既是一个紧迫问题,也是一个长远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云南人口城市化的现状

 

(一)城市化水平低,非农业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城市化通常指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而城市化水平往往用城镇驻地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总人口(含辖区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但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却增加不多,城市化水平也依然很低(参见表1)。

 据统计,1999年我省市镇人口(含辖区农业人口)已占总人口比重的47.50%,比1989年的41.79% 增加5.71个百分点, 比1978年的12.15%增加35.35个百分点,但1999年全省非农人口比重仅占总人口15.21%,仅比1989年的12.15%提高3.06个百分点,仅比1978年的10.48%提高4.73个百分点。

可见,“县改市”或“乡改镇”虽然增加了城镇数量,但未能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城市化水平。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为23.36%,比全国平均的36.22%低12.86个百分点,处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倒数第3位,仅高于西藏的18.93%和河南的23.20%,甚至比贵州的23.87%低0.51个百分点。

与国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广东相比,云南分别低64.95、54.18和31.64个百分点。

同期,菲律宾城市化水平为54%,土耳其为71%。

也就是说,与世界上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至少低了十多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比,我省又低了十多个百分点。

 从城市化推进的速度看:

据建设厅分析,1980年到200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平均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而云南仅提高8.8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全国。

很显然,最近20年,云南城市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在逐步扩大。

 另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我省各县市区非农业户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4.9%,但在16个地州市分布很不均衡(参见表3)。

比重最高的昆明市为34.2%,比重最低的昭通市仅为7.4%,两者相差26.8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昆明、玉溪、红河、西双版纳、德宏5个地州市,其共同特点是均处于云南对外通道的起始点或枢纽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且区内主要城镇的发展都有较强的产业依托。

例如,昆明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工业实力比较雄厚,第三产业也发展较快,聚集了较多的城镇人口;玉溪交通发达,以烟草为主的工业支撑着城镇经济,加之靠近中心城市的特殊区位,有利于集聚人口;红河有个旧、开远等工业城市, 有处于对越贸易前沿和对外交通通道结点上的口岸城市河口,铁路、公路交通均比较便利,有利于州内主要城镇的人口聚集;西双版纳处于213国道末端,有景洪航空港,旅游业开展较早,且有景洪、打洛两个对缅贸易口岸和对老贸易口岸磨憨,旅游和边境贸易活跃了经济,聚集了城镇人口;德宏处于320国道末端,有芒市航空港,有瑞丽、畹町、盈江、陇川四个对缅贸易口岸城市, 旅游业也有一定基础,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城镇人口的聚集起到了相当作用。

以上分析说明,依托交通干线特别是主要对外通道发展路经济、路文化以及依托主导产业聚集人口、发展城镇,是我省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省城市化发展不均衡的另一个特点是城镇人口主要聚集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滇中地区4市(参见表3)。

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37.6%,但非农业户口占全省非农业户口的比重达到51.4%。

4市非农业户口占4市总人口的比重为20.5%,高于全省平均值5.6个百分点。

说明依托中心城市推进周围城市化的发展,是加快全省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除了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昆明市的对全省的辐射功能外,要在省内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一批次级中心城市(必须是大城市或者实力较强的中等城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网络,以带动和促进省内不同经济区域的城镇发展。

 

(二)城市首位度高,城镇网络不健全

 城市经济学中,把一个国家或地区非农业人口居首位的城市和非农人口居第二位的城市规模之比称为城市首位度。

城市首位度越高,说明城市发展越不均衡。

云南非农业人口居首位的城市昆明市,其5个城区的非农人口为150.3万人,非农人口居第二位的城市个旧市,非农人口为21.9万人,云南省城市首位度为6.9,是不发达地区的典型特征。

 合理的城镇体系,应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以若干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基础,形成大中小纵横结合的城镇网络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逐级、分层次有效传递人流、物流、信息流,发挥网络的综合作用和各级城市的辐射功能。

云南现有的城市网络共有15个建制市, 其中一个特大城市昆明,非农人口150.3万;两个中等城市个旧市和曲靖市(麒麟区),非农人口分别为21.9和21.8万;12个小城市安宁、宣威、玉溪(红塔区)、昭通(昭阳区)、楚雄、开远、景洪、大理、思茅、保山(隆阳区)、瑞丽、潞西,非农人口均在20万人以下,最小的潞西市和瑞丽市非农人口分别只有7万和4万人。

由于云南城市网络中缺少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等城市不足且规模较小,小城市比重偏大,难以完善整个网络体系的功能,很大程度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

 (三)建制镇比重低,城镇规模小

 省建设厅根据人口普查资料和统计资料所做的分析证明,云南小城镇中建制镇所占比重较低。

云南共有340个建制镇,占1568个乡镇的比重为21.6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13个百分点,甚至比贵州省低3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我省建制镇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乡改镇”,1982年至2000年,其数量虽然从128个迅速增长到340个,但发展很不充分:

一方面是许多小城镇缺乏支撑产业,人口聚集不起来,经济也上不去;另一方面是城镇功能不齐全,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要求,对周围农村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均比较差,说明一些城镇尚未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城镇。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全国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为2.3万人,但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看,云南除昆明、曲靖的部分市镇外,其余小城镇平均规模只有1万多人。

云南的城镇中,人口规模在1.5万人以上的城镇只有41个,占12.1%,远低于全国小城镇的平均规模;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占了城镇总数的87.9%,其中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的竟占城镇总数一半以上,云南小城镇规模之小、人口之少由此可见一斑。

 (四)人口居住分散,生产力水平低下

 云南总人口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第12位,处于中等水平,但城镇密度低于全国平均,城市平均规模也小于东部和中部绝大部分省区,说明人口居住过于分散,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乡村。

2000年全省农业人口358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5%,分散居住在13449个行政村、153344个自然村当中,平均每个自然村仅有234人。

在16个地、州、市中,人口分布也不均衡,红河州每个自然村79.6户、340人,迪庆州每个自然村仅31.5户、134人。

况且,云南边疆民族山区普遍存在一个自然村分散为若干居住点的情况,许多单家独户的居住点远离村庄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人口分散的程度令人惊叹。

云南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人口素质低,但人口素质低的一个重要根源,是人口居住过于分散,形不成科技、文化和技艺的交流,发挥不了人口聚集效应,导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五)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素质提高缓慢

 据统计,1990年,全国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14%;高中和中专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8%。

到2000年,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0.36%,高中和中专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1.1%。

10年间,两者比重分别上升了0.22和0.3个百分点。

 1990年,云南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0.08%,比全国平均低0.06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41%,比全国平均低0.39个百分点。

2000年,云南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0.2%,比全国平均低0.16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66%,比全国平均低0.45个百分点。

10年间,云南与全国的差距分别上升了0.1和0.06个百分点。

 上述数字反映了两个问题:

一是云南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较高素质的人口与全国平均差距大;二是云南人口素质提高慢于全国,导致人口素质与全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步拉开。

 云南人口素质不但与全国平均相比差距较大,就是与西部省区相比也有差距。

1990年,云南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1个省区倒数第4位,仅高于广西、贵州和西藏;高中和中专占总人口比重为31个省区倒数第3位,仅高于贵州和西藏。

2000年,云南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为31个省区倒数第3位,已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和中专占总人口比重则维持原位次,仍为31个省区倒数第3位。

 (六)高素质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广大地区小城镇人才匮乏

 云南不但人口总体素质低,且素质较高的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部分小城市,广大地区的小城镇人才匮乏。

以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为例:

200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21459人,其中昆明6581人,占总数的30.7%,曲靖、红河、大理、思茅4地州市6522人,占总数30.4%,5地州市合计为13103人,占总数61.1%.在5地州市中,科技人员又主要集中在城区,如昆明市5个城区、红河州个旧市区、大理州大理市区、思茅地区的思茅市区等。

全省各地区自然科学机构科技人员的分布则更为不均衡:

2000年,全省自然科学机构科技人员为6393人,其中昆明为4583人,占总数的71.7%,楚雄、红河、西双版纳、大理4地州市为1129人,占总数17.6%,5地州市合计为5712人,占总数89.3%。

在5地州市中,科技人员也主要集中在城区,如昆明市5个城区、红河州个旧市区、楚雄州楚雄市区、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区等。

云南省人口总体素质低、高素质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状况,对在全省广大地区推进城市化有很大制约。

 (七)建制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但产业特色化趋势开始显现

 我们查阅了全省各地区建制镇人口分行业就业的普查数,并将全省十六个地州市数据列表分析(表2),发现云南建制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对周围农村的辐射和吸引力不强,但建制镇适应所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产业特色化趋势开始显现。

 1.建制镇就业结构不尽合理。

全省建制镇人口在一、二、三产业(三产业含其它行业)中就业的比重为:

42.18:

24.32:

33.50,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不足,特别是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太小。

云南山区面积大,城镇之间距离较远,建制镇为我省最为发达的小城镇,往往是一个小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也是我省城市化的重点。

建制镇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不尽合理,说明本身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难以有效传递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且依靠自身实力也难以带动周围广大农村快速发展。

 2.建制镇人口在三次产业内部分布不合理。

建制镇第一产业中,从事种植业的人口全省平均为94.51%,而从事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人口仅占5.49%,肿植业就业人口比重太大。

第二产业中,从事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员较多,其它工业行业如电力、燃气、水生产及供应、建筑、采掘业等就业人数偏少。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国家机关和教育部门就业人口比重过大(占第三产业就业总数70.41%)其中又以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人员最多(占第三产业就业总数33.26%),其它行业如金融保险、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 房地产、社会服务、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社会团体就业人员比重明显偏小。

说明云南省建制镇产业体系和城镇功能均不够完整。

 3.建制镇各行业就业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平衡。

 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最大的是德宏州,占总人口的71.92%,比重最小的是怒江州,占总人口的24.17%,差距较大的原因是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区别甚大。

从事制造业人口比重最大的是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的建制镇,说明十分重视依托发达城市的主导产业发展经济。

从事房地产业人口比重最高的建制镇集中在昆明和玉溪,从事电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比重较高的为曲靖和昆明,说明上述地区建制镇在围绕中心城市功能进行卫星城镇建设、为大中城市配套服务方面特色明显。

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比重最高的为迪庆、楚雄、昆明、曲靖、红河的建制镇,说明能结合区域综合经济水平、地理区位、交通运输、旅游等优势条件拓展产业。

从事社会服务业比重较大的建制镇分布在丽江、迪庆、西双版纳、昆明和怒江,其中旅馆业、娱乐服务业就业人数明显较多,说明已开始注重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发展城镇经济。

从事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业人口比重最高的是昆明、丽江、曲靖,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的科技优势扩展城镇自身实力。

建制镇行业就业人口在区域分布上的这种不平衡,体现出各地区建制镇依托区域性主导产业,发挥环境和资源优势,正逐步向特色化城镇发展。

这种趋势,如果引导得好,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八)城市化整体水平低,影响妇女就业层次的提高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我们对不同类别人口(市人口、镇人口、县人口)中的妇女就业情况作了一个比较(参见表4),发现一个明显的迹象,即城市化水平越高,妇女在运用脑力劳动较多或收入较为丰厚的部门就业的比重越高。

这就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即云南城市化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对妇女就业层次的提高有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通过比较发现,在市人口(设市市区的城镇人口)、镇人口(建制镇的城镇人口)和县人口(县域的乡村人口)中,妇女在不同行业就业的情况有较大差别。

市人口和镇人口妇女就业的总比重虽然略低于县人口,但在建筑业,采掘业,地勘及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业等行业,就业比重均高于或较多地高于县人口,而且一般是市一级比重高于镇一级比重。

在电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业,市和镇的比重相差不大,但一般也高于或较多地高于乡村。

即使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服务业这样一些妇女就业比率较高的行业,市、镇妇女就业的比重依然高于乡村。

分析表明,加快我省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特别对提高我省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提高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城市人口比重低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从经济方面讲,农村人口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城市,这从全省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高且呈下降趋势的情况可以充分说明。

从社会方面讲,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口素质、文化生活、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城乡之间的差别都不能以时间的推移来加以弥补,而只能主要靠人口的空间转移来逐步缩小。

三、制约云南省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西部欠发达省区、 不仅发展起点极其低下,工业化基础异常薄弱,人口素质总体偏低,而且改革开放起步较晚,既得不到国家的投资倾斜,也缺少大量的外资注入,长期以来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

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制约云南人口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

 

(一)地理因素

 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条件复杂。

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逐步下降,从高到低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之间多有一个陡坡相连,高差约为6.66千米。

这一特殊的地质因素,使云南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相间,丘陵纵横,山地面积多达84%,高原占地10%,坝子(盆地、河谷)面积仅为6%。

全省128个县(市、区)中,除了五华、盘龙两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

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95%以上的县市有102个,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

全省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共有1442个,而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仅有49个。

复杂多变的地貌条件,不仅形成了狭小的坝区面积,而且带来了交通的不便和地区的分割,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口的聚集和城市化的发展。

 

(二)资源因素

 这里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