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660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6.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docx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

关键词:

建筑风格的二重含义,欧洲城市地标性建筑,砖石结构,高度极限

在钢精混凝土被发明和大量使用之前,欧洲的高大纪念性建筑主要靠石块垒砌而成,粘和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相邻石块之间的位移,这样的建筑对每一块石料的大小和形状都有严格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欧洲建筑的基本原理如同小孩玩的“搭积木”游戏。

有过搭积木经验的人都知道,积木搭建的高度是有限的,再高就会垮塌下来。

而那些以石块为“积木”的建筑虽然克服这种垮塌的风险,但却面临着另一种更大的风险——底层石块被压碎成粉而导致整个建筑塌陷。

不同石材的耐压强度各不相同,这种以石块为“积木”所搭建的楼房高度极限通常为150米至200米。

比如用红色砂岩建造的德国科隆大教堂,高度达到157.38米,已经接近高度极限了。

如果超过这样的高度,底部的沙岩石材就会被压成粉末,整个大厦就会像美国“世贸中心”遇到“9.11”袭击那样塌陷下来。

这种把石块当作“积木”所搭建起来的高大建筑在欧洲比比皆是,也是当地最美、最耐看和最重要的人文景观。

设计师必须对每块“积木”的形状和排布方式都作出准确详细的规定,只有这样,搭建起来的建筑才能稳定、美观和实用,才能实现内部结构与外部形状的高度统一。

欧洲的砖石“积木”建筑大约起始于公元前9百年,不断延续到19世纪前后。

在这近3千年的时间内(特别是后半个1千5百年),人们搭建的“积木”建筑,犹如现代人所追求的流行时装,也有一个新旧风格替换的演化历程。

必须强调的是,一种建筑风格不仅蕴含着特定的建筑式样和结构,它还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比如,你在欧洲某地看到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你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地说,此宫殿建造于17-18世纪之间;如果你在北京或深圳见到一座外形酷似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你可以称之为仿巴洛克建筑,而不应该称之为巴洛克建筑。

下面,各位就可以随着本系列,游历欧洲各国的主要地标性和纪念性建筑,了解各个建筑风格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

当然,也希望各位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二:

古希腊建筑1.历史文化背景

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信奉的诸神如同人一样也有亲缘关系,还能不断繁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而开放的神谱。

几乎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并由此而得名(如雅典城的雅典娜),他们喜欢在城内或附近建一座祭祀该保护神的庙,庙的周围还建有敬拜其他神、半神、英雄、“城邦保卫者”的设施,这个建筑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演变成为圣地。

自公元前7世纪起,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由与民主在希腊半岛各城邦中风行,雅典等城邦甚至还建立了自由民的民主制度。

为了纪念这些成果,人民定期在这些圣地举办行“庙会”,以示庆贺,如雅典的泛雅典娜节、奥林比亚的庙斯节、德尔斐的阿波罗节等。

“庙会”期间,人们从各城邦如潮水般地汇集而来,各种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比赛活动争先登场,香客、游客和商贩云集。

各城邦为了吸引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都试图将自己领地内的圣地建造得更加精美、更具魅力。

这种开放式的竞争,促进了木质建筑向石材建筑的进化,并形成了以“柱式”为基本特征的具有统一性的建筑式样。

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在雅典的主导下击败了波斯大军的入侵。

自此,希腊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为报答雅典娜女神的护佑,雅典人重建了自己的圣地——雅典卫城(Akropolis),卫城里的各个神庙便成为代表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的精品。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又将古希腊建筑的精华推广到中东、中亚和意大利等殖民地。

尽管后来希腊本土沦为罗马人的殖民地(自公元前2世纪起),但是希腊建筑形式仍然继续被罗马人奉为高尚艺术,并加以模仿。

2.公共建筑

古希腊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为神庙,附近还常有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

这些公共建筑和建筑群在艺术形式上极为完美,集中地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伟大成就。

希腊神庙一般在平面布局上呈沿东西向伸展的长方形,神庙的屋顶是两坡的,在东西两端各构成一个三角形山花,山花为浮雕等装饰的重点区域之一。

另一个装饰集中的地带就是山花之下的檐部,檐部通常由台基上的柱子支撑,形成开放的柱廊。

神庙没有窗只有门,主入口设在东部的山花下。

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带,清晨神秘而柔和的阳光就可以穿过主入口,直接照射到正殿深处的神像上,金光灿烂的神像使膜拜者为之神往。

小型的神庙只在前端或前后两端设柱廊。

最小的只有两棵柱子,夹在侧墙前端之间。

重要的神庙在四周都建有一圈柱廊,从而构成周围柱廊(图1)。

围廊使神庙的四个立面连续统一,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使神庙同自然相互渗透,关系和谐。

图1爱即拿岛(Agina)上的阿法依阿庙(Aphaia)建于公元前500年,为两进围廊式,且内室由双层列柱环抱,因而更显开朗和华丽。

另一种在平面上为圆形的建筑物,一般用于祭祀,其外围有一圈柱廊,内有一园桶形墙,墙上开有一门二窗,顶部成坡度很小的圆锥形或双锥。

大型露天剧场都依天然地势而建,可容纳数万人。

观众席在平面上尽可能呈完美的半圆形,外围地势较高,向内逐级降低,整体呈漏斗状,漏斗的低部(即中心位置)为一圆形表演平台。

平台的后面为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楼内可分为化装室和道具室。

观众席一般由石头切筑的台阶和坐席构成,中间设有宽阔的放射状过道,顺圆弧方向也设有辅助走道,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如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图2)。

这种设计使剧场的视觉效果和声学效果均处于理想的状态。

图2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Epidauros,约公元前330年)。

扇形看台的直径为118米,有14000个座位,分成34排。

3.三种柱式

作为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大型神庙是石质梁柱结构构件和组合的特定的艺术形式。

主梁及以上部分的巨大重量平均地落在下部的支柱上,并通过支柱直接向下传递到基础。

人们认识到柱子在造形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便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终于达到精细入微的境界,形成了讲究柱子和与它联结的各部分的形式与比例的三种基本柱子格式(简称柱式)。

柱式系统,除柱身、柱头、柱座之外,还包括有檐部(图3)。

这三种柱式的基本特征如下:

多立克柱式:

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柱子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没有柱座,雄壮的柱身从台基上拔地而起,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3。

爱奥尼柱式:

柱头为精巧的涡卷,柱身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24个),有复杂的、看上去富有弹性的柱座,柱高约为底径的9-10倍,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5。

科林斯柱式:

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各部与爱奥尼柱式雷同。

如果说多立克柱式体现了男性的雄健,爱奥尼柱式则表达了女性的柔美清秀,而科林斯柱式代表了华丽和高雅。

图3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经典柱式

4.追求完美的视差效正

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

从远处观察所有物体的直线边,不管它是直立的还是水平的,都可以感觉到它们在中部有轻微的凹陷。

这种直线曲线化的视觉印象,称为视差。

为了消除这种视差,希腊人在建造大型建筑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将直线造得少许凸曲。

经过这种效正处理的建筑,由于视差和凸曲相互抵消,该直的边和线看起来就是“直”的了,整个建筑就显得更为端庄和完美。

效正值是经过精确计算而得出的,比如要使一个长60米的檐部水平线看起来很平直,就要对其中部做上调10公分的效正。

由于这种效正操作既费钱又费时,因而只在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上应用。

效正方法更多地运用于用于立柱本身,既将立柱的中上部造得少许肿涨(卷杀,曲线精度以毫米甚至毫厘计),这样就可避免中部显细的错觉。

此外,古希腊人还针对立柱所处的位置、相互间的影响等发明了一系列效正立柱粗细、站立角度和柱间距离的方法,使立柱的阵列在远处看来更加整齐。

以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为例(图4帕提农神庙西立面),建筑师有意识地将基座的中部微微隆起,靠边的立柱会有意识地作的较粗并轻微向内倾斜,外侧的柱间距也相对较小,墙壁和山花上部的雕饰也要相对放大一点,等等。

这些精细的效正使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了完美境界。

图4雅典卫城(Akropolis)内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

该图出自www.GreatB

5.古希腊建筑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驱,它在建筑美学法则、建筑的艺术形式和梁柱的结构方法等方面都成为欧洲建筑的典范,深深地影响了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

在历史上出现的诸多建筑风格中,古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了典雅和端庄的最高境界。

它的建筑形象能深刻而充分地反映人们的崇高理想以及希腊人民对自由、民主与共和的强烈愿望。

这种建筑形象已经成为思想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代表现代西方国家最高全力机构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中。

图5笔者在雅典卫城的山门前

图6雅典卫城里伊瑞克提翁神殿(公元前395年),在其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这是爱奥尼柱式的一个变种。

2千年后的巴洛克建筑对此进行了模仿。

图7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庙遗址。

图8古希腊的另一处露天剧场(HerodesAtticus)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三:

古罗马建筑(2009-01-0911:

12:

10)转载标签:

原创古罗马建筑十字拱穹隆顶风光分类:

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5世纪起实行共和政体,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

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人统治着东起叙利亚和埃及,西到北非、西班牙、高卢(即法国)和不列颠的辽阔区域。

罗马城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和用水设施,成为一个新的建筑亮点。

公元前30年起罗马成为帝国,历任罗马皇帝竞相用建筑来展示自己显赫的地位和巨大的功绩,由此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的、不断创新的建筑时代,建筑的高潮一直延续了400余年。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中叶灭亡,东罗马帝国在一千年后也走向灭亡,这些历史的演变也同时被建筑风格的转换而忠实地记录下来了。

2.古罗马的新建筑类型

古希腊的粱柱结构在跨度和高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两个立柱之间的跨度极限为5-6米,立柱最多只能支撑2层楼房的压力。

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柱式技术的同时,独创了拱券结构,从而获得更加宽阔的内部空间,建筑物也因此朝着更加宏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神庙和剧场之外,还建有大型的会堂(巴西利卡)、公共浴场、角斗场、高架渠(图1)、多层公寓大楼、凯旋门,等等。

图1尼姆城的高架渠(PontduGard,Nimes,公元前2世纪)。

水道架在三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该高架渠横跨戛合河谷,现存长度约300米,最高达49米,最大券跨度为22米。

尽管没有任何装饰,但建筑结构表现出来的美感更具震撼力。

规格一致的半圆券是采用预制模架的产物,专家还发现了支撑模架的突出物(T)。

3.古罗马建筑的新柱式和柱式组合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均被罗马人所继承,其中科林斯柱式得到最广泛的运用。

此外,罗马人还发展了两种新的立柱:

一是托斯卡柱,它与古罗马建筑里的多立克柱相似,不同点在于柱身上没有凹槽,而且多了个柱础(更加简洁实用);另一个是组合柱式,就是在科林斯式的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旋(变华丽为奢华)。

为了适应多层或高大建筑的需要,罗马人还在柱子的使用方面做出了2项重大发明:

一个是叠柱法(图2),按楼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立克(或托斯卡)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层,则用科林斯壁柱;另一个叫巨柱式,以一种巨大的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建筑(这项技术在千年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才被大量运用)。

图2左图为罗马城内的角斗场(Colosseum)外墙。

叠柱法既满足了结构的需要,又极具美感,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

右图显示角斗场的内部结构,大量筒形拱构成的复杂通道。

4.圆拱和十字拱结构

拱顶结构很早就被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所采用,但其价值的真正发现则是由罗马人来完成的。

古罗马建筑的门头多为半圆式,或楣梁式,窗头也多为半圆式或弓形式,对构成拱形部分砖石的形状和排列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处理(图3),使建筑的结构性部件同时还具有完美的装饰效果。

图3.1-3石结构。

1楔形石垒成的双层罗马券;2突出券心石,楔形石与构成墙壁的石块完全吻合;3券柱式结构,半柱多用以装饰。

4-6砖结构。

4平直的过梁券在半圆形减压券之内;5过梁券之上砌半圆减压券;6顺平直的过梁券上缘再砌一券。

半圆形拱顶在古罗马的大型建筑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

构成半圆券的砖、石块皆成楔形,它们被拼成半圆券时相互的接触面呈放射状,其延长部分正好相交于半圆的圆心(因此,又称为半圆状的放射形券或罗马券)。

这种半圆券沿着轴向伸展下去就构成筒形拱。

筒形拱把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部分地分解为向两侧外推的侧压力。

为了防止建筑物因测向压力过大而跨塌,罗马人用厚厚的墙壁(作为扶垛)来加固。

罗马人又把券脚直接加在柱式的檐部上方,从而创造出了券柱式结构(图3-3)。

这种券柱结构的横向组合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连续券,一排的柱子就托起了其上连续的拱券。

相对于梁柱结构而言,这种券柱式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的跨度,从而创造出更加宽阔的内部空间。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人又进一步将两个筒形拱正交,从而创造出构成一个十字拱顶。

这种十字拱顶可以相互平衡侧推力,只要在四个角上设支柱即可,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由此更为开阔。

将一系列十字拱顶组合使用,就可覆盖任意大小的矩形面积(图4)。

这样,把一系列的十字拱、筒形拱和穹隆组合起来,就能够覆盖复杂而巨大的内部空间。

古罗马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建造了可同时容纳三千多人的巨型公共浴场。

图4.1,筒形拱示意图;2,二个筒形拱正交,构成一个十字拱;3,罗马的戴克利提乌姆浴场(ThermaeDiocletiani,公元306年)主厅和次厅都用十字拱覆盖,只有墩子承重,内部空间流畅,装饰十分富丽。

5.混凝土和穹隆顶

罗马人在意大利中部还发现了一种火山灰,它同水混合后能凝固得同岩石一样坚硬。

将这种廉价而丰富的水泥同碎石混合就能成为牢固的混凝土。

与此相配套的工艺如浇筑、大理石贴面(用于贴面的大理石板材的厚度竟可小于2.5厘米)等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混凝土的运用大大促进了古罗马拱形结构的发展,使罗马人得以创造举世闻名的万神庙(图5),其穹窿顶直径达43.3米,这在当时是一项世界记录,而且这项跨度记录保持了一千八百余年,直到钢材用于建筑以后才被超越。

图5.罗马的万神庙,建于公元118-126年。

科林斯柱式,但柱身无凹槽,与建筑的浑圆特点相吻合。

万神庙的水平和纵向内径都是43.3m。

为了透光,顶部留有直径8.9m的圆洞。

为了抵消穹隆顶的侧推力,墙壁厚度达6米。

古罗马建筑的创作领域极广,它在结构方法及建筑技艺等各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颠峰。

罗马共和盛期和罗马帝国盛期以及希腊盛期的建筑又被统称为古典建筑。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四:

拜占庭建筑

标签:

原创希腊十字帆拱技术中央穹隆拜占庭风格文化分类:

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起,罗马帝国开始衰退。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合法,终止了对基督教的迫害。

从此,基督教会从地下走向公开,得以迅速发展,教徒们开始兴建基督教堂。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君士坦丁堡,使行政和军事中心逐渐远离罗马城。

公元391年基督教升格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不久,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块。

教会在两地之间的裂痕也随之深化,最终分化为东部的正教和西部的天主教。

从地理位置上讲,基督教发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

为了隐喻对圣地的向往,教堂的主入口(大门)一般设在西头,入门后径直向东即可到达东端的圣坛,同时信徒的身心也在接近东方的圣地。

这一形制一直延续至今。

2.希腊十字

基督教的十字架在东西两个帝国也开始分化,西部的天主教流行拉丁十字,东部的正教流行希腊十字。

拉丁十字的四个臂不等长,朝下的那个臂至少比其他三个臂长2倍;而希腊十字的四个臂等长,且都较短。

希腊十字的十字交叉点与图形的重心重叠,较好地体现了东罗马帝国的政教合一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教会的最高领袖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同时还能较好地表现建筑的宏伟和纪念性。

在正教流行的东欧,尤其是在帝国强盛时,这种以希腊十字形及其变种(正八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基本平面轮廓的中心式或集中式的构图式样就成为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重要建筑的基本制式。

3.突出的中央穹隆顶

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央穹隆顶。

古罗马的穹隆顶架是在连续的、圆形的厚重墙壁之上。

而拜占庭的穹顶则是覆盖在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四根独立支柱上的。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技术创新,称为帆拱技术(图1)。

图1.1,帆拱技术示意图,四个角支起顶部的帆状穹隆顶。

2,帆拱之上再建一个小半圆穹顶。

3和4,在顶部的小半圆穹顶和帆拱之间加一个鼓座,3的鼓座为八棱柱状,托起的小半球也成八棱状;4的鼓座为园筒形。

其做法是,以方形平面的四个边为基准垂直向上各建一个半圆形券,将这四个半圆形券的支点连成一个水平的圆(F),再将这个圆与四个半圆券之间的四个三角形空间(H)成球面状填实,最后再在上部的水平圆上建穹顶(图1-1)。

这个穹顶犹如一个完整的半球沿正方形的四个边被切去四块而成(图1-1,上部),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角来承担。

这项技术合理地解决了在方形间上如何覆盖穹顶的问题。

后来,又创造了在上部的水平圆之上再设一个较小的半圆穹顶(图1-2,上部),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图2)。

更晚一些,又发明了在水平圆和较小的半圆穹顶之间增设一段圆筒形鼓座(图1-3&4),从而大大地突出了穹顶的中心统帅作用。

穹顶向四周各方向都有侧推力,为了抵挡这种侧推力,拜占庭的艺术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办法:

对着这四个半圆券各砌筑一个半穹隆或筒形拱。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主穹隆的东西两侧各设置了一个次级的半穹顶,其外侧又有一些贝壳状的小穹隆。

而在南北方向,则采用了大柱墩以及筒形拱与厚厚的扶垛墙来抵挡侧推力。

在其他相对次要的建筑里,一个中央穹顶和四个筒形拱的组合也很常见,这样在顶部也可构成一个希腊十字式。

图2.位于土尔其境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Sophia,公元532-537年)平面布局接近正方形(71*77),主穹隆直径31米,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

主厅高达56米,主厅面积7570平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土尔其人后来将其改为清真寺,并在四角增建了伊斯兰教尖塔。

右图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三维模型。

用穹顶代替中央穹顶四面的筒形拱,并且也用鼓座高高举起,就构成了一组五个穹顶,如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图3)。

如此类推,集中式形制的穹顶可具多种变化和组合方式,如莫斯科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图4)。

4.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以及马赛克镶嵌画

通常,拜占庭教堂的建材主要为砖和灰浆,外表质朴甚至粗糙,可以看到小的格子窗。

但是,教堂内部却极为富丽精致,内部以金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内墙用大理石、马赛克镶嵌画和粉画装修。

其中,色彩斑烂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画往往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图3.威尼斯圣马可教堂(SanMarco,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

为最优美拜占庭建筑之一,整座教堂的结构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顶部有五个圆圆的大穹隆顶,教堂内外装饰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完成。

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

右图为主入口上部的马赛克镶嵌画,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

图4.莫斯科克里姆林墙外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StBasil’sChatedral,1555-1561年)。

教堂平面呈正八边形,中心塔高47.5米,其余8个较低的塔楼可按大小再分为2组,各组与中心塔构成一个希腊十字。

建筑的构图和色彩华美而活泼,洋葱式圆顶是俄罗斯对拜占庭风格的特别贡献。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五:

罗马式建筑(2009-02-0516:

31:

10)转载标签:

原创罗马式建筑文化分类:

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分裂之后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处于日落西山的境地,最后在北部游牧民族的多次侵扰之下,于公元479年灭亡。

欧洲历史自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在昔日的西罗马帝国疆域内,只有罗马教廷保持了持续性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中世纪的西欧,战事频发、政治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和动荡的局面。

各地的诸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纷纷皈依天主教。

这样,罗马教廷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主教)与地方的诸侯就够成了双元化的统治结构。

在5-10世纪,各地的建筑极不发达。

从10世纪开始,西欧逐渐形成一些新的国家,如法兰西、日耳曼、意大利等(西班牙处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的统治之下),政治上的相对稳定为持续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提供了可能。

西欧的这种政治格局很好地被保留下来的建筑所映衬。

在10-12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教堂和修道院(宗教建筑)以及寨堡(世俗建筑)。

当时,人们只能去模仿古罗马建筑中的一些技艺,还要把动乱年代的防御性功能体现出来,因此,这些建筑的各个单元看起来类似古罗马建筑,但其形式的单一和突出的高宽比又区别于古罗马建筑。

现在,人们一般把这些建筑统称为罗马风建筑或罗马式建筑以及似罗马建筑。

与此同时,摩尔人在西班牙创造出了另一种建筑风格——摩尔式建筑(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教堂

与古希腊人建设圣地的心态类似,地方当权者、教会以及市民三方利益的一个交集就是在城市中心地段建设标志性的高大教堂。

一座教堂的建设周期往往会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浮躁的现代人面对这些往往会萌发些无名的感慨)

这一时期(1000-1200年)建造的教堂在平面布局上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成拉丁十字形,且主入口朝西(上一集已经提到)。

较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样实际上构成了这个拉丁十字的竖道,这一竖道内部分为一个中厅和两个侧厅,之间由两排立柱分开。

中厅的内部开间很大,东端与一平面上呈半圆形的后殿相连,后殿中设圣坛。

在这一时期的建筑里,一般都在后殿前又建一与中厅垂直的横向空间,其高度和宽度都与中厅相当。

这样,平面上的一字形就变成了一个十字形。

十字的横道比竖道短得多,这就是拉丁十字。

由于拉丁十字象征着耶稣的受难,并且能与仪式的需要很好地结合,天主教会自此就把它视为最正统的教堂形制。

图1比萨大教堂(中)与前面的洗礼堂和后面的钟楼(斜塔)构成一个建筑群,洗礼堂和斜塔建造的时期较晚。

图2大教堂(1063-1350年)本身在平面上呈拉丁十字形。

十字交叉处的椭圆形穹隆顶不属罗马式风格,为后来建造的。

图3比萨大教堂西侧正门,精美的红、白大理石贴面和镶嵌图纹装饰整个墙面,一层外墙采用了半圆形重叠连列假券和半露柱,并与门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致,其上由连续的半圆形券柱构成,整座建筑由此看起来匀称端庄。

钟塔在基督教的初期建筑里就有了,当时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设在教堂的旁边,用作地标、防卫和召唤信徒。

这在罗马风建筑时期的意大利得到较好的继承,如比萨达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等。

但在北部的莱因河流域及西欧其它地方,钟塔往往被集成到教堂主建筑之中,塔搂或与两翼结合(拉丁十字的横道),或直接建在东西(竖道)两端,这样钟塔与教堂主体相互依托,塔楼由此可以建得更高,并成为罗马风建筑的一大特色。

当时,玻璃还属稀缺物品,很多教堂的窗口因此做得很小,教堂内部光线比较昏暗,为了改善室内的光照,设计师们在纵、横两个中厅交叉点的上方,也建一个尖塔。

图4沃尔姆斯教堂(DomzuWorms1125-1140年)是较典型的德国罗马风建筑,6座塔楼,形象雄浑有力,极少装饰。

深深陷入山墙内的窗洞揭示了承重墙的厚度。

左图源自www.tafelrunde-landrestaurants.de.右图源自www.static.panor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