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照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630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照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绿色照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绿色照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绿色照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绿色照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照明.docx

《绿色照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照明.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照明.docx

绿色照明

一、绿色照明─中国节能产业跨世纪的战略

1.1绿色照明

●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达到节电、保护照明环境和提高照明质量的统称;

●是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现代化的标志;

●我国已将“绿色照明工程”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和节能产业跨世纪战略;

1.2绿色照明是系统工程

绿色照明是照明节电、减少对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

实施“绿色照明”包括: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电光源,如细管径荧光灯、电子节能灯等;

●推广使用高性价比节电照明电器附件,如电子镇流器、调光装置、智能照明控制设备、光控开关等;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提高灯饰透光率、反射率等;

●控制生产和使用中产生的污染,包括汞、稀土元素,以及灯、灯具高频工作产生的电磁干扰等;

●采用先进照明设计,合理选用高效节能产品,营造现代照明环境和光文化;

●组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培育技术和市场,促进推广应用等;

1.3绿色照明产品

●泛指能创造绿色照明环境的产品,包括新型、高效、节能电光源和配套照明电器附件、灯具及控制器等;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现阶段重点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绿色照明产品包括:

―光效高、光色好、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节能电光源,如细管径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及其它新型光源等;

―自耗小、省电,对环境、人体无污染和影响的照明电器附件,包括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变压器等;

―光能利用率高,安全、可靠,美观、适用的照明灯具;

―传输效率高,电能损耗小,使用安全可靠的配线器材,各种调光装置,感应、光控开关和遥控等控制器具;

―集光、电、IT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照明系统;

1.4绿色照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目前,我国照明用电1500亿度(占总发电量10%),约相当长江三峡电站年发

电量的2倍,缺电和照明落后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可节电300亿度,节约原煤1500亿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1W电子节能灯替代60W白炽灯可节电48W,按4小时/天使用计算,年节电71度,全国替换2亿只,年可节电142亿度;

―全国家庭2.76亿户(含农村2亿户),照明仍以白炽灯为主体,加上企事业、公用设施用白炽灯,数量可观。

若全部改用电子节能灯,年可节电938亿度,超过长江三峡总发电量,是葛洲坝水电站年发电量的5倍;

1.5全球“绿色照明”新发展

●美国九十年代初首先推出“绿色照明计划”,随着全球绿色环保运动的兴起,已在各国推广,并有新发展:

―美国正在开展旨在降低生产、销售成本和扩大市场容量的“能源之星”活动和“大宗采购计划”;

―欧盟各国在开展电力需求管理活动(DSM)基础上,将“绿色照明计划”扩展到私人公司或团体;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逐步实施“绿色照明计划”。

近年环绕提高产品技术、质量水平,提高节电产品认识和建立持续、高效照明产品市场三大主题工作;

●全球“绿色照明”运动呈现三大特点:

―美国“绿色照明”成功经验和“能源之星”活动是全球“绿色照明”活动的典范;

―组织“大宗采购计划”是推广“绿色照明”的有效方法;

―建立非补贴、可持续化高效照明产品市场是各国发展的目标;

 

二、绿色照明新一族—节能电光源

2.1照明电光源的发展

电光源是当今照明的主体,自1879年白炽灯问世以来,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热辐射光源

―利用钨丝发热而发光。

代表产品为白炽灯和60年代开发的卤钨灯;

―优点:

结构简单、光色好、发光柔和稳定、成本低,使用方便;

―缺点:

光效低、耗电大、寿命短,逐步为节能电光源取代;

●第二代气体放电光源

三十年代起开发,较白炽灯发光机理不同(辉光放电),发光效率有质的飞跃。

代表产品:

―荧光灯(1938年问世),光效高白炽灯5倍,作一般照明;

―低压钠灯,光效高白炽灯十几倍,光色单一(黄光),只能作道路、隧道照明;

―高压气体放电光源(高压汞灯、大功率氙灯等),功率大、光效高,用作场馆和泛光照明;

表2–1照明电光源发展简况

类别

灯种

开发

年代

光效

(Lm/w)

平均寿命

(小时)

优缺点

应用

第一代

热辐射

光源

白炽灯

1879

9~34

500~

1000

光线柔和、稳定,成本

低;光效低、寿命短

室内外

卤钨灯

60~70

20~50

第二代

 

气体放电

光源

荧光灯

1938

40~50

 

5000

光效较高、显色性提高

室内

低压钠灯

30~40

54~144

 

色单一、显色性差

道路、隧道

高压汞灯

大功率氙灯

50~60

40~50

室内、

泛光照明

 

第三代

细管径荧光灯

(T8、T5)

70~95

50~105

5000

20000

三基色、体积小、寿命

长;功率小;

室内

紧凑型荧光灯

70末

高压钠灯

66~80

55~140

显色性好(﹥60)、光

色多、光效高;寿命长

道路、场馆

照明工程

金属卤化物灯

60~90

80~125

 

新光源

耦合放电

高频无极灯

90

55~65

﹥40000

光效高、显色性好、寿

命长;功率小;

室内外

螺旋一体灯

10000

陶瓷金卤灯

光效高、光性能稳定;

介质放电

紫外光源

90末

6000~

12000

光效高、性能稳定;

 

研制中

表面放电

平面荧光灯

27

光均匀、无汞、低温性

能好;光效低

 

微波放电

微波金卤灯

 

90末

 

80~110

 

﹥30000

启动快、光稳定、寿命

长;功率低、成本高;

微波准分子灯

微波硫灯

光效高、寿命长;

结构复杂、成本高;

●第三代节能气体放电光源

六十至七十年代起开发,代表产品:

―细管径荧光灯(T8、T5)

―紧凑型荧光灯(电子节能灯)

两类灯较普通荧光灯光效高(从40~50Lm/W提高到80Lm/W)、显色性好、寿命长、且结构紧凑、通用性好,已成为室内照明主体;

―高强度气体放电光源(HID),如高压钠灯(HPS)、金属卤化物灯(MH),六十年代研制、八十年代形成规模生产。

较高压汞灯光效高(1~1.5倍),显色性好(Ra﹥60),寿命6000小时以上,广泛用于道路、场馆、大型照明工程等。

―八十至九十年代已开发出一批新型节能气体光源,包括:

●无汞荧光灯●高频无极荧光灯

●平面荧光灯●高显色性高压钠灯

●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微波硫灯

表2–2主要灯种性能比较

灯种

功率(W)

光效(Lm/W)

显色指数(Ra)

平均寿命(小时)

频闪效应

表面亮度

白炽灯

5~1000

9~34

90~100

500~1000

不明显

普通荧光灯

3~125

40~50

﹥60

2000~5000

明显

紧凑型荧光灯

(电子节能灯)

3~26

50~105

﹥60

6000~8000

HID灯

(HPS、MH)

35~1000

55~140

60~90

20000

不明显

表2–3主要灯种节电效果比较

灯种

替代光源

节电比例(%)

使用、替代情况

备注

T12荧光灯

白炽灯

70~73

室内外照明,无条件替代

粗管径

T8荧光灯

T12荧光灯

10~20

室内照明,逐步替代

细管径

T5荧光灯

T8荧光灯

20~30

同上

细管径

紧凑型荧光灯

白炽灯

70~83

室内照明(调光要求除外)

电子节能灯

高压钠灯(HPS)

高压汞灯

56~60

道路、场馆,逐步替代

金属卤化物灯(MH)

高压汞灯

42~46

商场、宾馆,逐步替代

2.2节能电光源

泛指光效高或节电效率高的光源,主要为第三代节能光源和新光源。

2.2.1细管径荧光灯

●针对普通T12(φ38㎜)荧光灯耗材、发光效率低等缺点,七十年代末飞利浦公司开发出T8(φ26

㎜)细管径荧光灯,目前已逐步替代T12管。

T8荧光灯较T12灯有以下优点:

―节电,在光通量相同条件下T8节电约10%~20%,光效(70Lm/W)提高15%;

―节材约30%;

―表面亮度提高约20%;

―附加成本(仓储、运费等)降低50%;

―与T8管脚、长度相同,易互换;

●我国T8管产量已突破2000万只,主要厂家飞东照明公司、佛山照明公司、北京松下显像管公司等;

表2–4管型荧光灯分类及尺寸

灯功率

20

30

36

40

65

80

85

125

长度(m)

0.6

0.9

1.2

1.2

1.5

1.5

1.8

2.4

直径(mm)

T5(ф16)T8(ф26)T10(ф32)T12(ф38)

发光颜色

日光色(RR)暖白色(RN)冷白色(RL)等

表2–5T8荧光灯主要参数

类型

功率(W)

长度(mm)

光通量(Lm)

光效(Lm/W)

寿命(h)

经济型

(普通荧光粉)

18

600

1050

58

8000

36

1200

2500

69

8000

豪华型

(三基色荧光粉)

18

600

1500

83

16000

36

1200

3350

93

16000

●九五年,飞利浦、美国GE公司相继生产T5荧光灯(ф16mm),比T8灯节电20%~30%;具有管电流一致性好、管压降高等特点,光效可达106Lm/W、寿命16000小时,我国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已开发生产;

●九六年,日本东芝公司推出T5环形荧光灯,光通量提高1.5倍,并注重改善显色指数(高显色性Ra可达85~95);

表2–6常用细管径荧光灯

产品

管径Ф(mm)

功率(W)

替代产品

备注

T8

(略新)

26

36

T12/40W

北美已结束

欧洲已开始

18

36

T12/20W

T8(较新)

26

32

T8/36W

北美已开始

T5

(最新)

16

28

T8/36W

将开始

16

14

T8/18W

2.2.2紧凑型荧光灯(CFL)

●俗称电子节能灯。

具有光效高(是普泡4-5倍)、节电明显、寿命长(是普泡5-8倍)、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79年,飞利浦最先推出SL型灯。

我国82年开始研制,99年产量1.2亿只(占世界总产量35%),但质量参差不齐,寿命一般为3000~5000小时(国外10000小时);

●CFL分整体式(一体灯)和分离式两类。

发展方向是一体灯,原因:

―互换性好,有H、U、π、D等不同紧凑型,尺寸形状接近白炽灯,且发光面积大;

―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及涂敷新工艺,提高光效、降低色温;

―内置电子镇流器,省电、启动快、无频闪躁声,使用方便;

表2–7CFL替代普灯节电效果

CFL替代普泡

光通量(Lm)

单灯节电(W/只)

单灯年节电(度/年.只)

9W替代40W

400

31

46.5

11W替代60W

600

49

73.5

15W替代75W

900

60

90

20W替代100W

1200

80

120

●为提高灯功率,95年美国GE公司生产出螺旋一体灯(13-48W),在保证紧凑尺寸和配光曲线同时,光效提高到60-70Lm/W(是白炽灯7-8倍),寿命1万小时以上;

 

图2–1插入式螺旋一体灯

2.2.3高压钠灯(HPS)

●属高强度气体放电光源(HID),在光效、显色性和寿命方面有明显优势(表2-3),另具透雾力强和不诱虫等特点,已广泛用于道路、场馆等照明;

●主要品种

A普通型—光效高、寿命长,但显色性较差,适合一般道路、场馆等照明;

B替代型—可直接替代高压汞灯,满足照度同时功率略有下降;

C舒适型—显色性好,可扩展室内外重要场合照明;

D高光效型—改进光电管结构并填充高压氙气,光效高达140Lm/W,是理想电光源;

E高显色性—白色高压钠灯,高显色指数(﹥80),适合高要求照明场合使用;

F农艺型—有特殊光色,适合农艺栽培照明;

2.2.4金属卤化物灯(MH)

●60年代初,钠-铊-铟金卤灯问世,最大优点是光色好(Ra=65-90)、光效可达130Lm/W,平均寿命1~2万小时。

九十年代技术日趋成熟,正逐步替代卤钨灯、高压汞灯和高压钠灯,是发展广阔的新光源;

●主要类别:

稀土金卤灯、光谱型金卤灯(钠-铊-铟系列)、连续辐射型金卤灯和单色性金卤灯等;

●我国八十年代末生产,目前年产量已达200万只,主要厂家:

上海亚明灯泡厂、浙江阳光集团等;

表2–8主要气体放电光源性能比较

性能

高压汞灯

高压钠灯

金卤灯

光效(Lm/W)

250W

51

121

80

400W

55

132

95

1000W

60

147

112

显色性(Ra)

20~40

30~65

65~90

2.3荧光灯产品的技术发展

2.3.1发展主题

●保护环境.从三方面入手:

―提高光效、减少能耗;

―减少用汞量、开发无汞荧光灯;

―采用低铅或无铅玻璃,推广应用水涂粉工艺技术等;

●节约能源.包括:

―提高光效,改善显色性;

―开发新型点灯附件(如电子镇流器、智能控制系统)、提高节电效果;

―提高生产工艺、设备水平,降低生产能耗;

●满足市场、用户要求

―开发不同光色、不同显色性能和不同形状荧光灯;

2.3.2技术发展趋势

环绕提高光效、光色、寿命三大主题和以下课题进行:

●研究低压气体高频放电特性,包括惰性气体---汞高频放电特性,并从灯及电子镇流器方面改进;

●控制汞量,采用汞齐、涂敷保护膜,改善荧光粉表面特性;

●开发无汞荧光灯,包括研究准分子等离子特性,开发光子激发荧光粉等;

●研究应用Al2O3等保护膜及涂敷工艺,提高光通维持率;

●研究应用高频无极灯,降低干扰、提高光效;

●改善电子镇流器性能,实现对荧光灯可调光功能,适应智能照明系统应用;

●研究荧光灯光谱特性、显色性能等,开发适应各种需要的特种荧光灯;当今,应特别重视高频无极荧光灯、平面荧光灯、无汞荧光灯等产品的开发;

2.4HID灯的技术发展

●为使HID灯(特别是MH)向室内照明发展,HID灯正向灯功率大型或小型化、光色稳定性(低色温)好、高显色性和超长寿命方向发展;

●主要研究课题:

―发光机理,包括高温热化学反应、高频高压启动和声共振现象等;

―新材料,主要是放电管管壁(如半透明陶瓷管)及电极材料;

―配套电器附件,重点是一体式电子镇流器。

包括解决:

承受高压/大电流冲击、降低温升、二次热启动和高频声频共振四大技术难题;

―开发新系列品种,重点是陶瓷金卤灯、车用小功率金卤灯等;

 

三、电子镇流器—绿色照明新一代产品

3.1电子镇流器基础

3.1.1电感镇流器

1.管型荧光灯是气体放电灯,传统使用必须有“启辉器”和“镇流器”:

●启辉器:

并接灯管两端。

通电后,能产生高电压,迫使灯管“放电”―导通―发光,是荧光灯正常工作的启动器;

●镇流器:

与灯管串联。

能自动限制启动电流的增大(灯管负阻效应),使灯管获得稳定的灯电压、灯电流,是荧光灯正常工作的镇流装置;

2.荧光灯的启动电压、灯电压、灯电流与灯管类别有关,使用启辉器和镇流器必须与之匹配,否则影响灯管寿命,甚至不能工作;

3.电感镇流器(又称铁磁式镇流器)用铁芯和漆包线绕制。

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自耗大(40W镇流器实际功耗48W),易产生“热”和噪声,还因低频工作产生100~120HZ频闪,且体积大、重量重;

3.1.2电子镇流器

电子镇流器是将工频(50HZ/60HZ)交流电变换为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并能使一个或几个荧光灯正常

启动和稳定工作的变换器(国外称安定器)。

1.基本原理:

用电子元器件组成高频变换电路。

先将照明交流电源整流变成直流电,再由“逆变器”变为高频交流电,由振荡电路产生20~50KHZ的高频电压去启动和点亮荧光灯,经调整可正确与灯匹配,满足不同功率灯管的启动电压、灯电压和灯电流,达到正常工作。

2.优点―电子镇流器较电感镇流器有以下优点:

(1)节电省钱

●比同规格电感镇流器节电25~30%,原因:

—高频工作,提高灯发光效率。

图3–1曲线表明:

光效随工作频率(50HZ~50KHZ)提高而增加,

同光照度下电子镇流器输入功率降低;

—自身功耗低,约为灯功率的5%(较电感镇流器降低15%);多管驱动和高功率的电子镇流器节电

效果更显著;

—线路功率因数提高(由电感镇流器的0.5提高到0.9以上),电网利用率相应提高,实现间接节能;

●发光效率高,产生热能小,空调房等用电量相应减少;

●功率因数高,输入电流减少,电力配线安装要求及

成本降低;

●不需启辉器,省去更换时间和费用;

(2)无频闪,发光柔和,有益保护视力;

(3)启动快,不出现反复起辉、闪烁现象;有预热启动

功能,大大延长灯管寿命;

(4)工作宁静,无噪声,提高照明环境质量;

(5)可用市电和直流电源供电,低压(150V)下能启动,

允许电压波动范围宽(±10~15%);图3–1荧光灯光效频率变化曲线

(6)采用调频、脉宽调制(PWM)、光接收等技术,容易

实现对荧光灯调光和光控智能开关;

(7)具异常状态(灯开路、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延长镇流器寿命;

(8)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

表3―1电子镇流器与电感镇流器性能比较(40W)

项目

电感镇流器

电子镇流器

光照质量

●工作频率50HZ,有严重频闪

●电感线圈镇流,噪声大

●有害视觉

●工作频率﹥20KHZ,无频闪

●电子器件镇流,无噪声

●光照质量改善,保护视力

启动

工作

条件

环境温度

-5℃~+50℃

-10℃~+50℃

电网电压

低于180V不能正常启动

低至150V仍能正常启动、工作,

但光通量降低

工作温度

●最高达+120℃,影响室内温度

●自身温升大,易发生火灾

•+50℃左右

●有过热控制、保护措施

线路电流(A)

0.43

0.2

有功损耗(W)

49

42(节电14%)

无功损耗(W)

●电网有50%无功损耗

●电网有3%无功损耗•无功节电

45%以上

 

后期维护

●低压或低温时,不能一次启动,

多次启动易损坏灯阴极,缩短灯

管寿命

●启辉器寿命短,需经常更换

●频繁维修,易损坏灯具

●具预热功能,一次启动,可延长

灯管寿命

●无需更换启辉器

●具异常状态保护功能,延长镇流器

寿命

3.2电子镇流器的发展

1978年,飞利浦公司率先研制出电子镇流器。

随着光源技术的进步和开发应用,电子镇流器已经历五代发展:

●第一代:

普通(简单)型电子镇流器

七十年代末生产,是低频向高频过渡的产品。

多半采用简单电子线路,功能单一,缺乏可靠性和对电网影响考虑。

电器性能差:

功能因数小于0.6,电流谐波含量高达130%。

无预热启动和异常保护功能,严重影响灯管和镇流器寿命,并对电视机等有严重干扰,已不再生产使用;

●第二代:

无源滤波“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

在第一代基础上,按IEC标准和国标GB15143/15144生产。

采用无源滤波技术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提高功率因数(﹥0.9)、抑制谐波含量(THD﹤30%),并设计预热启动、异常状态保护等功能,使镇流器性能和可靠性有较大改善,加上电路简单,成本较低,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缺点是灯电流波峰系数CCF超过标准(﹥1.7),对灯管寿命不利。

此外,抗电磁干扰(EMI)差,易引起线路干扰;

●第三代:

有源滤波“高性能电子镇流器”

为克服电子镇流器电流谐波含量大而对电网污染(称“银网痼疾”),国外九三年开发出有功率因数补偿功能的高性能电子镇流器。

采用有源滤波单端脉宽调制(PWM)技术,抑制电流波形失真,实现了高性能:

功率因素﹥0.98,THD﹤10%,CCF﹤1.7。

同时,采用预热软启动、零电压开关(谐波逆变)、电磁兼容(EMC)等新技术,使性能、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缺点:

电路较复杂,成本及生产工艺难度相对提高。

但多管驱动镇流器(如2×40W以上)多半采用此技术,成本相对下降。

●第四代:

高性价比电子镇流器

九十年代起开发。

特点是采用集成技术,省去振荡电路和磁环等,将部分元器件制成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混合厚膜电路,并采用有源谐振电路使逆变器线路简化,同时,广泛采用表面贴装器件(SMD)和技术(SMT),大大提高产品性价比和可靠性,是镇流器发展的主流;

●第五代:

特种电子镇流器

九十年代中、末期,根据市场需要,相继开发出可调光、光控电子镇流器,并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电子镇流器研制中取得进展。

电子镇流器在气体放电灯—自镇流荧光灯中几乎全部取代了电感式镇流器;

表3–2电子镇流器种类及特点

类别

性能

优缺点

应用

功率因数

(λ)

谐波含量

(THD)

灯电流波峰比

(CCF)

第一代

普通型

0.5~0.6

>130%

≥2.5

●线路简单、成本低、

有节电功能;

●性能差、功率单一;

●小功率、电压波

动小;

●已逐步淘汰;

第二代

高功率因数

≥0.90

≤30%

约2.0

●无源滤波,PFC电路

●有预热、异常保护功

能;

●性价比较高

●中功率

●广泛应用

第三代

高性能

≥0.98

≤10%

﹤1.7

●有源滤波,PWM电路

●高性能、功能齐全

●性价比适中

●中功率以上

●电压波动范围大

●多管驱动

第四代

高性价比

>0.99

<10%

﹤1.7

●集成技术(ASIC)和

厚膜电路

●应用SMD(SMT技术)

●性价比高

●推广应用

第五代

特种型

>0.98

<10%

﹤1.7

●可调光、光控开关

●HID灯电子镇流器

已开发应用

我国电子镇流器开发生产已有十几年历史,产品总体水平在第二、第三代,现状大体如表3-3;

表3-3国产电子镇流器现状

项目

类别

预热

启动

异常

保护

电磁

兼容

λ

THD

CCF

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