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375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docx

中考高分必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与技巧完全自己整理解析

中考语文辅导

【考情分析】

总的说来,近年来中考语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一是基础知识比重进一步缩小,而且涉及的多为背诵及文学常识;

二是现代文阅读从课内转向课外,甚至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只考课外篇目;

三是由客观性试题转向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主观性试题,而且答案并不唯一,只需言之成理。

因此,现代文课外阅读实际上已成为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

目前来讲,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应试过程中,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是掌握得不错的,关键是阅读理解部分的内容,学生之间的差距就显示出来了,从平时列次考试结果情况分析来看,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差异主要就集中在阅读理解上。

【新课标训练规定】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

明确文章体裁(记叙、议论、说明)

阅读并弄清问题问的是什么(细节题、赏析题、综合应用题……)

第二步:

带着问题读文章,两个目标:

(1)记叙文:

找出主题主旨(一般是抒发某种情感或讲述某种道理)

遇到与问题有关的地方划线做出标记,整合答案。

(2)议论文:

找出中心论点(一般会明确给出相关语句)

找到分论点

明确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和例子)

遇到与问题有关的地方划线做出标记,整合答案。

(3)说明文:

明确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现象)

遇到与问题有关的地方划线做出标记,整合答案。

第三步:

抓准关键词,形成答案。

老师阅卷采分都是关键词式的,因此答得再多,没有达到采分点的关键词,依旧低分。

因此,必须抓准关键词,将关键词用适当的语言组织形成答案。

而关键词就蕴含在原文中。

找到题干问题的出处,上下寻找关键词。

 

【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文基础知识】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3、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使叙述有波澜,突出中心。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4、如何划分文章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5、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记叙的线索一般有:

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6、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7、修辞方法及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1)比喻:

形象生动、给人鲜明印象;

将事物和道理具体化浅显化,有助于理解和体会;

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将事物人格化,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反映出作者的强烈感情。

(3)夸张:

深刻反映出作者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共鸣;

突出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

条理清晰;使文章富有节奏感,有韵律美;

增强语言气势,提升表达效果;

突出文章中心,表达强烈感情;

  (5)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

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

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

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名人语言,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回答有两个关键:

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

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8、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见写作方法有: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小说)、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赏析题)

  种类: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

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10、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

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11、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1)抒情的作用: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描写:

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描写的作用:

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人物描写:

分为语言描写(对话)、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神态)

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具体描写。

侧面描写:

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作用:

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2、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

写法的作用:

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13、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

(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

(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

(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步骤】

1、首先要明确文章体裁:

是“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诗歌”、“小说”,还是“剧本”。

(叙事、抒情散文居多)

2、阅读过程中要找到两点:

(1)主题句:

多为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2)明确“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迅速筛选有用答案:

(1)根据题干寻找:

题目问什么,我们找什么,题目问的才是重点。

(2)根据文章的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这些都是答题可能的“关键点”。

 

【三、常见的提问及答法】

1、(细节题):

某个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思考:

(1)本义

(2)文中含义(文中指代……)(3)深层内涵(4)起到的作用(“内容上”和“结构上”方面)

答: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某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承接上文(句子出现在文章中间或后边部分)

开启下文(引出下文)(句子出现在文章开头后前边部分)

承上启下(过渡)(句子出现在文章中间部分)

为后文作铺垫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主旨?

方法:

抓准关键词,通过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概括和综合总结。

(内容+情感)答: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注意:

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以及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主题句。

4、为文章拟标题?

方法: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

通过这些拟写标题,一定要技能表达文章主要内容又能把深层次的内涵或感情体现出来。

5、(开放题):

写读书卡片?

答案要点:

读书笔记

××年××月××日

文章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标注出)

文章内容(概述+评论(讲述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6、(细节题):

某个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答内容——句子的表层内容和深层含义。

作用:

(1)若句子在开头一段:

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2)若句子在中间某段:

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3)若句子在最后一段:

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注意:

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抓对关键词。

7、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

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0、比较阅读理解。

考试中,有时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注意细节和关键词。

11、当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

”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深化主题、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强调感情;

(2)结构方面:

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3)语言方面:

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引人入胜、生动活泼。

 

12、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

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

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

形、色、声、香、味、光、感。

 

【四、答题原则】

1、学会“整体感知”。

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

这里所说的“整体感知”就是通过初步阅读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整体感知”的几个要点。

(1)整体感知的内容:

A、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

阅读记叙文时,我们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关键句、段内涵的仔细揣摩,理清作者的思路和主要内容,领会文章内容和主旨,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人性、世事的感悟、态度,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和感情。

B、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或观点,这个也就是我们的答题的思想,在解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答题时,能往中心上靠的,尽量往中心上靠,围绕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问题。

如《藤野先生》。

(2)整体感知的方法:

A、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方法

(1)写人的记叙文——一般侧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从描写人物时写的事件中分析人物,在每件事中的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其中包括对人物的正面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一些侧面描写。

如《最后一课》、《芦花荡》

(2)记事的记叙人——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如《社戏》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征,总体把握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

如《春》。

B、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和中心意思,从而能有效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精要分析。

快速整体感知课文,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寻找中心句或中心段把握文章的主旨。

如每一段的中心句、课文开始和最后结尾的总结段落,或者还有写课文中间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通过归纳来进行提炼。

有的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散杂全文各部分中,需要通过归纳各段的断意来提炼。

在记叙文中,中心有时比较含蓄,往往蕴藏在人物或事件的背后,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而有些文学作品更是往往意在其外,非深入进去不能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

例如《社戏》一课,全文并未直接点明中心,只在最后一段文字中说道: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

”如果理解只停在表面,同学们会误以为本文主旨只是为了告诉读者“我”怀念的是好戏和好豆,而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很肤浅的,细究下去会发现并非如此。

(3)学会筛选文章信息,抓住关键性词语来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所谓“关键性词语”,就是文中对表达内容、表达中心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关键性词语通常是在通读全文,对作品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才能比较准确地找到。

找关键性词语的目的在与挖掘深刻、含蓄的思想内容或者文章写作的中心等。

如《背影》关键性的词语表现“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

(3)具体答题方法:

审清题意。

就是要分析题干要求,包含几层意思,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

只有搞清题意,

我们才能更好地按要求做题,少走弯路,切中要害。

回扣原文。

找出题干考查点的出处。

从命题的考查层次上看,阅读理解的出题思路一般都很清晰,从分段考查到牵涉到上下几段概括总结,逐步过渡到对于全文内容的把握。

从段落上来看,考查一般情况下是从前往后,逐层深入,先分后合。

这样一来,为更好地回扣原文找到了一定的思路。

上下联系。

由回扣原文依照的切入点作为参照点进行文意上的上下联系,范围可能在本段之内,也可能涉及到上下几段内容。

在联系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划定答题所需的大体氛围。

在联系上一定要注意考虑全面,同时要抓关键,缩小范围。

分析综合。

就是在上下联系锁定的范围基础上,在头脑中对其加工组合,找出有效信息,概括总结,提炼要点。

在分析综合中要强调“要点”意识,因为评卷工作中是根据要点分配分值的。

这一过程最能体现思维能力,也是答题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

组织表达。

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将头脑中分析出的有效信息付诸卷面。

首先考虑用原文中的语句,如果原文中的语句量过大,就需要进行压缩,有效组织,用自己加工过的语句回答。

在答卷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书写要工整,避免错别字。

2、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因此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并归纳每段的大意,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3、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尤其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内涵较丰富的哲理性强的、形象生动的词句。

4、文章主旨句常隐含在以下句子中:

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

5、读文章,自身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

不要着急做题,先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

略读,快速锁定与问题相关的地方,并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划分重要与否。

第二遍:

精读,不重要的地方略过,仔细阅读与答案相关的地方,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

6、在阅读的过程中,重点地方一定要做出标记。

——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

——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

答案往往就隐藏在这些词句中。

7、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8、准确审题是现代文阅读的关键,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

9、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

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散文阅读】

1、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2、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3、如何把握文章主题?

方法:

(1)主题句、关键词: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材料体现的作者情感态度:

从所选材料中概括,看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4、要求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点:

(1)尽可能利用原文词语;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5、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

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6、散文的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也就是说文章按照什么来发展的。

例如:

《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或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

答题要点:

理解文章发展的脉络,概括总结。

准确判断。

7、顺序

考题形式:

(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

为什么?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

形式

(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

(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到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8、品味语言

(1)字词含义:

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

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

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

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

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

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9、表达方式的作用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10、表现手法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用事件抒发感情)(即事抒情诗,如李白的《送友人》)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为“咏史”,实是借题发挥,讽喻现实,托古言今。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查诗歌的类型吧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11、发展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

答题要点:

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

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

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相对、相同的词语,

例如:

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如:

“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

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

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

(2)围绕文章,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

①对描写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