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752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

西工大附中

2011届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

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i-28S-32Na-23Mg-24Fe-56Cu-64

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测得1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是8P,那么ATP中的磷酸键能应该是

 A.8PB.8P~16P

C.16P~24PD.24P

2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

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

下列与图示反应类型相符的生理过程是

A.核糖体上多肽链的合成B.叶绿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

C.线粒体内[H]的氧化D.肝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分解

3.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质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菌紫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等色素分子类似

B.嗜盐菌内的ATP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

C.嗜盐菌的能量转化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D.加入呼吸抑制剂不影响菌紫质的合成

4.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5.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

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6.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始终保持不变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都是维持人体稳态的机制

C.营养不良和饮水过多都会使组织液增多

D.破坏大脑皮层则体温不能维持平衡,但特异性免疫不被影响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的质子数为131

B.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8.下列反应与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无关的是

A.工业上利用油脂合成肥皂B.苯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钠放入无水乙醇中放出氢气D.用甲苯和浓硝酸制取TNT炸药

9.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

下图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A.HNO3        B.KCN      C.CCl4            D.NH4NO3

10.已知Zn(s)+CuSO4(aq)===ZnSO4(aq)+Cu(s) Δ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

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将该反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ClO-+CO2+H2O=HClO+HC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2Fe3++2I-=2Fe2++I2

C.醋酸钠溶液和硫酸混合得醋酸:

CH3COO-+H+=CH3COOH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2FeO

+3Cl-+H2O+4H+

1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

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13.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小于l30。

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46.66%,其余为氧,则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碳氧双键的个数为

A.1B.2C.3D.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

D.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15.如图所示,A、B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A杆的绳倾斜,悬挂B杆的绳恰好竖直,则关于两杆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A、B都受三个力作用

B.A、B都受四个力作用

C.A受三个力,B受四个力

D.A受四个力,B受三个力

16.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

17.两个相距很近的等量异号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称为电偶极子。

设相距为

,电荷量分别为

的点电荷构成电偶极子,如图所示。

取二者连线方向为

轴方向,中点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

坐标系,

点距坐标原点

的距离为

>>

两点间的连线与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点的电势为

,真空中静电力常量为

下面给出

的四个表达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

点的电势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B.

C.

D.

18.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固定的斜面B上,在A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若A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后,A仍保持静止

B.若A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后,A将加速下滑

C.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A的加速度不变

D.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A的加速度将增大

19.如图所示,自感线圈电阻很小(可忽略不及),自感系数很大,A、B、C是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则S闭合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S闭合瞬间,三个灯都亮

B.S闭合瞬间,A灯最亮,B和C灯的亮度相同

C.S闭合后,过一会儿,A灯逐渐变暗,最后完全熄灭

D.S闭合后过一会儿,B、C灯逐渐变亮,最后亮度相同

20.天文学上,日地之间距离称为一个天文单位,银河系中火星离太阳的距离约为1.5个天文单位。

若地球与火星均可视为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地球与火星相邻两次相距最近的时间间隔约为

A.2年B.3年C.4年D.5年

21.如图所示将一根绝缘硬金属导线弯曲成一个完整的正弦曲线形状,它通过两个小金属环与长直金属杆导通,在外力F作用下,正弦形金属线可以在杆上无摩擦滑动。

杆的电阻不计,导线电阻为R,ab间距离为2L,导线组成的正弦图形顶部或底部到杆的距离都是d,在导线和杆平面内有一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为B,现在外力F作用下导线沿杆以恒定的速度v向右运动,t=0时刻导线从O点进入磁场,直到全部穿过过程中,外力F所做功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7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

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3.(9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可以测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电源电动势E及内电阻r的值,利用实验测出的数据作出U—I图线如右图乙所示。

(1)测得a图线的电压表应该是(填“V1”或“V2”)

 

(2)要使实验中测量定值电阻R0的误差尽可能小,对电流表A的内电阻大小的要求是

;(选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选小一点B.尽可能选大一点C.无要求

(3)要使实验中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误差尽可能小对电压表V1的内电阻大小的要求是;(选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选小一点B.尽可能选大一点C.无要求

24.(14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kg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0.求:

(1)推力F的大小;

(2)若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图(b)所示,拉力作用2.0s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

(g取10m/s2).

 

25.(18分)如图所示,xoy为竖直平面直角坐标系,MN为第Ⅰ、第Ⅲ象限的平分线,在MN的左侧有垂直于坐标平面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在MN右侧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2N/C。

现有一个带负电的微粒,从坐标原点O沿y轴正方向以v0=80m/s的初速度射入磁场,已知微粒的带电量为q=2×10-12C,质量为m=5×10-16kg,不计微粒所受重力。

试求:

(1)带电微粒第一次离开磁场区时的位置坐标;

(2)带电微粒第一次越过y轴时的位置坐标;

(3)带电微粒从O点射出到第一次越过y轴时所

经历的时间是多长。

26.(14分)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CuFeS2

Cu5FeS4

Cu2S

CuCO3·Cu(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⑵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

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

2Cu2O+Cu2S

6Cu+SO2↑,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若反应要制得64kgCu,则转移电子的总数为。

⑶Cu2S与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