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280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学习材料

2016年第17期(2016.9.21)

企业军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

项目

评审

要素

评审内容

标准

分值

1安全生产目

1.1

目标

(20分)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有关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评估、考核、调整等内容

※5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和实施计划

※5

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应根据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将本单位和部门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为本单位和部门所属机构和岗位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5

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负责人、班组和个人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书

5

1.2检查和考核(10分)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形成记录

※4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必要时,应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

※3

企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评估、考核和调整应形成记录。

※3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和人员

(40分)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

明确职责、管理事项、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要求等内容

※5

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

※5

企业应设置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门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数量应根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设置:

1)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下的,至少配备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1000人及以下的,至少配备3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的,每增加1000人(含不满1000人)增加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0

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应根据部门从业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和生产任务,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每150名从业人员配备1名部门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每艘在建或在修舰船,每班配备或指定1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

在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的相关方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数量应根据相关方从业人员数量、生产班次、作业场地确定:

1)每100名相关方从业人员应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每班应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每一作业场地应指定1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5

企业在厂外进行安装、调试、试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3

企业应以文件形式发布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2

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新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并制订相关工作要求。

会议应形成记录或纪要

5

2.2职责

(20分)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各级人员和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范围、实施、检查、考核、评审和更新等

※5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3)保证本单位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并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5

企业应每半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5

企业应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

5

2.3班组安全管理(20分)

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班组安全员并明确安全职责,明确班组长资格、职责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严格执行

※5

从业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相关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排除事故隐患并对查出的隐患实施了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齐全

※5

建立并严格执行班前会、周安全活动日和“点检”、“巡检”制度,记录齐全。

对新员工入职、转岗和复工等均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齐全

5

3安全生产投入

3.1安全生产费用

(20分)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年度费用计划、使用项目、使用要求、使用办理程序、使用状况审查等

※5

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5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和使用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用应专用于以下方面: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

3)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

5)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6)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

※10

3.2工伤保险

(20分)

企业应制定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办理程序、缴费比例、缴纳办理、理赔程序等

※5

企业应缴纳足额的工伤保险费,并建立投保档案

※5

企业应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工伤保险与赔付,并形成记录

※10

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5分)

企业应制定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求要求的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范围、责任部门、获取渠道和方式、标识、发放和回收、存档等

※5

企业各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2

企业应每年以文件形式发布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清单,并及时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文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

3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2

企业应及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培训,并形成记录

※3

4.2规章制度

(15)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件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编制程序、编制要求、审批发布、发放和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考核等

※5

企业应建立健全体系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含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将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5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员工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5

4.3操作规程

(140分)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编制程序、编制要求、审批发布、发放和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考核等

※5

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执行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

※5

企业应根据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生产组织方式等情况,针对作业操作中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辨识,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体系,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作业,见表7

110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将有效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10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10

4.4评估

(10分)

企业应根据相关管理制度,每年对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进行一次全面复审评估,形成复审评估报告

5

复审评估评估报告应对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执行情况作出继续有效、修订、废止的评估结论

5

4.5修订

(20分)

企业责任部门应根据复审评估结论、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制定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制修订计划,组织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并开展制修订工作

10

企业应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及时发放新文件、回收被废止的文件,并形成记录

10

4.6文件和档案管理

(10分)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保存周期、保存条件等

※5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与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文件的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5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安全生产记录主要包括

--

5教

5.1教育培训管理

(20分)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培训分类、培训程序、培训组织和实施、效果评价等

※5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根据管理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5

企业应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划

10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20分)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

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8

企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所负责的生产管理职责,由企业对其进行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7

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50分)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18

企业新进从业人员应进行企业、部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12

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10

企业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部门、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0

5.4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30分)

企业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应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在岗人员应按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审,确保证书有效

※20

企业特种作业范围包括:

1)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确定特种设备作业种类、项目:

2)高空作业车作业;

3)高空吊篮作业;

4)坞壁作业车作业;

5)涂装作业;

6)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作业;

7)火工、冷作、碳刨、铜工作业;

8)有限空间作业

--

企业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10

5.5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10分)

企业应对在企业区域内从事短期作业的相关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记录

5

企业应对需要在生产现场活动的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提供相应的劳保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在企业内的活动应由专人带领

5

5.6安全文化建设

(10分)

企业应根据AQ/T9004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计划,通过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5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文件建设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

6生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150分)

企业应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及职业危害预评价、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备实施验收评价等

※20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20

安全和职业卫生设备实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经验收后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0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并建立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文件档案

40

企业不应采用国家或行业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工艺和设备,产品和专用设备设施的设计应经过安全评审,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30

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830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台账,保证其安全运行

20

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属于特种设备的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20

企业的下列生产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见表9

730

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定期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

20

设备设施大修前应制定检维修方案。

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20

安全设备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需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20

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60分)

企业相关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10

企业应制定新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验收程序、验收标准、交接要求、资产管理等

※20

企业应制定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拆除和报废程序、报废标准、处置要求、资产管理等

※10

企业应按管理制度对新设备设施进行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10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10

7作业安全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530分)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形成记录

※40

企业应制定以下作业场所、环境的安全和职业健康的管理要求和(或)控制要求文件,见表8

240

企业应制定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作业项目及处所、危害因素分析、安全措施、审批程序、相关作业许可证格式等。

对于需要进行现场管理的作业,在单项作业许可证中还应明确现场人员职责等内容

※20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实施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并形成记录,作业许可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1)二级及以上明火作业;

2)涂装作业;

3)高温作业;

4)临时用电作业;

5)三级及以上高处作业(悬空、舷边临空或临水);

6)有限空间作业;

7)能源介质和危险化学品作业;

8)重大件吊装作业;

9)重大件移位作业;

10)水下作业;

11)进出坞作业;

12)进出浮船坞作业;

13)放射性检验作业;

14)立体交叉作业;

15)其他危险作业

120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并形成记录,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1)有限空间作业;

2)重大件吊装作业;

3)重大件移位作业;

4)下水作业;

5)进出坞作业;

6)进出浮船坞作业;

7)放射性检验作业;

8)锅炉点火试验作业;

9)密性试验作业;

10)串油作业;

11)试车作业;

12)其他需专人进行现场管理的危险作业

110

7.2作业行为管理

(260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

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辨识、分析,在相应的作业操作规程中规定控制措施

60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进行现场检查,并形成记录,及时纠正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

主要包括:

1)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设施;

2)违章操作设备设施;

3)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

4)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6)工件、物品的安全隐患;

7)违章指挥;

8)其他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

200

7.3警示标志

(120分)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制定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标志分类和说明、标志设置要求、标志维护和更换等

※20

企业应在下列可能产生坠落、触电、打击、坠物、中毒、辐射等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以及存在危险因素的作业现场、通道、处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或围栏、档板警戒区域,进行危险警示:

1)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边沿、缺口、孔洞;

2)临时用电线路;

3)重大件吊装作业现场;

4)特涂作业现场;

5)驳油作业现场;

6)放射性检验作业现场;

7)通道、场地中临时施工的沟、洞、堆物;

8)限行或禁行的通道、处所;

9)限高、限重、限速的通道桥梁;

10)不稳定的高大结构物;

11)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仓库、临时存放处所和操作现场;

12)易燃易爆气体能源站房、露天管道和分配箱柜;

13)变配电站室和箱柜;

14)放射源和射线装置;

15)禁止操作的设施;

16)职业危害因素现场;

17)其他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处所

60

警示标志应符合GBZ158和CB4203的规定

20

企业应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形成记录

20

7.4相关方管理

(100分)

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

※20

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要求,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协议格式等

※20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情况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0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20

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

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20

7.5变更

(40分)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隐患分析、相关措施、实施计划、验收程序等

20

企业应对变更制定实施计划,对变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20

8隐患排查和治理

8.1隐患排查

(15分)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CB/T3745的规定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5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5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

排查方案应依据: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2)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

8.2排查范围和方法

(15分)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5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并形成记录

※10

8.3除患治理

(20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1)整改措施;

2)方法和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教育措施;

——防护措施;

——应急措施;

3)责任部门;

4)资源保障;

5)整改时限

※5

企业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5

企业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并形成报告

※5

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情况应按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5

8.4预测预警

(10分)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系统

5

企业应根据预警指数系统反映的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

5

9重大危险源监控

9.1辨识和评估

(10分)

企业应根据GB15603、GB/T16856.1、GB/T16856.2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方法、范围、程序、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5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系统、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确定危险源

※5

9.2登记建档和备案

(10分)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5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3

检测用的放射源和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2

9.3监控和管理

(20分)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危险源安全管理监控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1)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

2)组织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

10

企业应实施危险源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7

企业应在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

10职业健康

10.1职业健康管理

(120分)

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