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155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指导

 

二十三 毛泽东词二首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2、能简要分析词的意象 

3、理解写景、议论、抒情的结合

4、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学习方略】

   理解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感受伟人的雄韬伟略和雄心壮志;探讨两首诗中重要诗句的深意;比较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异同点;学习朗诵诗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画线的字词注音

惟余莽莽( )成吉思汗( )分( )外妖娆( )

数( )风流人物 寂寞( )( ) 驿( )站 花枝俏( )

更著风和雨( )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

2.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l)惟余莽莽

(2)须晴日

(3)略输文采

(4)俱往矣

(5)数风流人物

(6)犹有花枝俏

(7)寂寞开无主

(8)更著风和雨

 3.朗读节奏停顿标志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揣摩品味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雪飘(形象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运用叠音,读起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描绘北国的壮丽景象,蕴涵着磅礴的气象)

C.北风卷地百草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5.乙文中的下列诗句与甲文写景视觉角度相近的一项是(  )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的四个句子赏析不够恰切的一句是(   )

A.第①句赋予雪中的高原以动态的美感,犹如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或舒展柔美,或奔腾壮烈,显出奔放活泼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第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特别艳丽多姿作者调配了两种反差很大的色彩,点染修饰,显得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了青春气息

C.第③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雪之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犹如梨花盛开的奇异景象“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出了诗人对边塞奇景既好奇又留恋的真情实感

D.第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色,用“愁”“惨”修饰形容,感情色彩十分强烈,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势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给画线字注音

蜡()象分()外妖娆()今朝()

8.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

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9.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

10.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

11.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     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       绩

(二)

卜算子 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2.“卜算子”是名,“咏梅”是词的词的前两句,是              

13.“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                  

14.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拓展探究】

   毛泽东在军事上用兵如神,在文学上激扬文字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词?

默写出来,并写一段简短的赏析文字

 

二十四 古代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通过学习《观刈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3、通过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

【学习方略】

要把握诗歌的主旨,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了解作者,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熟读成诵,牢记诗歌中的名言警句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填空

(1)《木兰诗》选自宋朝编的,这是的一首民歌

(2)《观刈麦》选自,作者

(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作者,号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3)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句默写

(1)万里赴戎机,

(2),寒光照铁衣

(3)木兰不用尚书郎,,

(4)田家少闲月,

(5),梦回吹角连营

(6)马作的卢飞快,

4.《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为加点字注音

(1)溅溅(  )

(2)胡骑(  )(3)燕山(  )

6.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朔气传金柝

7.对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

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

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

8.①句照应前面的“”;②~③句可用后面的“”来概括

9.对句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木兰想早日到达战场的急切心情

B.描写征途遥远,表现不畏艰难的决心

C.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D.像飞一样渡过千山万水,表现了木兰欢快的心情

10.对句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

1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答:

12.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答:

13.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拓展探究】

有人说木兰从军欺君欺民,诚心信上有问题;有人说一个姑娘在男人堆里十二年不露馅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木兰驰骋沙场十二年却不要官不图利,是个傻丫头;有人说木兰提父从军,是个孝顺女……你怎样看木兰从军?

 

二十五 现代诗二首

【学习目标】

感受歌词蕴涵的情感

【学习方略】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市合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探讨两首诗中重要诗句的深意,进一步理解诗的主旨;初步认识现代诗的表现艺术;了解一些朗读技巧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说说下面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句在这里!

(        )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3)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是水有亲人(   )

2.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放歌,但接着跌落回别离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3.按下边的提示从《回延安》这首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

(8分)

A.通过对话和动作的描写来抒情:

                                       

B.通过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

                                        

C.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

                                             

D.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阅读《再别康桥》片段,完成问题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青荇”的意思是什么?

前两节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分)

答:

  

5.解释“招摇”﹑“甘心”的深意(4分)

招摇:

   

甘心:

6.所选第三节诗中第三,四两句的修辞是(3分)

      

7.诗人在本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拓展探究】

尝试过写诗歌吗?

试试看,写首小短诗说不定一位大诗人将在这里诞生呢

 

二十六 歌词三首

【学习目标】

1.   理解歌词的具体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味精练形象的语言

【学习方略】

通过反复诵读、欣赏合唱等形式,体会歌词中的感情;体会歌词的写作形式特点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你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吗?

请给它们注上拼音

炊烟(   ) 富裕(   )     抽穗(   )

梳妆(   ) 高山之巅(   ) 狂澜(   )

一、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朗读《我的中国心》,回答问题

2.歌词中用、、、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祖国,形式上排列整齐,音律和谐

3.读读下面的句子,说一说加粗字、词对句意表达的作用

(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2)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4.这首歌词的语言有丰富的内涵,其中“重千斤”把不可以用斤两记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歌词中还有类似的例子,请你找出来进行简单分析

(二)朗读《在希望的田野上》,回答问题

5.试着说一说你对歌词中“希望的田野”的理解

6.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全文自然间行,分为三个层次你能从每个层次中找出一个中心词来概括它们的层意吗?

第一层:

歌唱;第二层:

歌唱;第三层:

歌唱

(三)朗读《黄河颂》,回答问题

7.本文节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章《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据地延安,由八个乐章组成,你知道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吗?

8.作者在歌词中描写了黄河的形象,并重在写黄河的动态,如“滚滚奔向东南”、“掀起”等一系列动词,把黄河的形象、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你能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动词吗?

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单进行分析

9.这首歌词的语言十分精练形象,其中三个比喻句的运用贴切而准确,你能找出这三组句子,并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吗?

10.读过这首歌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的理解吗?

【拓展探究】

学唱这三首歌,再次体会蕴含在歌词中对祖国的深情,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其他爱国歌曲吗?

如果知道,请把它们的歌名出来,推荐给你的同学和老师,并简单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第六单元自测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工整、规范(2分)

wù立    梦yíng   fèn外妖娆    万丈狂lán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寂寞     折腰     梳妆     金涛彭湃     扑朔迷离

纠缠     骆印     沉淀     红装树裹     原弛蜡象

错别字                                

正确字                                

3、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5分)

⑴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⑵,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⑶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⑷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晓光《在希望的田野上》)

⑸,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⑹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⑺,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⑴啊!

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

⑵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花丛笑(       )

⑷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⑸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⑹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

6、下面语段中画线地方有二处表达有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为了保障眼下人们最关心的①食品和日用商品质量安全,②超市又推出新举措10月23日,南京市③60多家小区的近百位居民被苏果超市聘为“质量监督员”这些监督员将对遍布南京的近百家苏果社区④商品质量、退换货服务等进行缉查监督

第处应修改

第处应修改

7、请用三、四句话描写一个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的同学的眼神(2分)

      

二、综合实践与探究(6分)

8、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请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①一位美国黑人出身寒微,为减轻家中负担,在一家汽水厂里当杂工,各种各样的杂活他都毫无怨言地去干一次一位工人打碎了50瓶汽水,弄得车间一地的玻璃碎片和团团泡沫老板为节省人工要他去干,他想发脾气,但一想,这也是他份内的活,于是就把车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过了两天,他被提升为装瓶部经理后来他进了军校,衔领四星上将,官至欧洲盟军总司令,他就是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

②在建筑工地上,三个工人在挖沟一个每挖一阵,就挂着铲子说他将来一定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嫌辛苦,总抱怨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埋头干活,心里想着怎样挖好沟让地基牢实若干年后,第一个仍在挖沟;第二个找到了借口提前病退,每月领取微薄的退休金;第三个成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   (《中学生博览》2004.11)(4分)

答:

                 

                                                                                 

                                                                                 

9、原国家教委1994年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完成作业条款要求:

“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2004年3月修订的新《规范》要求:

“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请就这种修改,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一、           阅读理解与欣赏(34分)

二、

(一)阅读白居易《观刈麦》,回答下列问题(15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0、《观刈麦》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唐代大诗人请再写出二句白居易的诗:

,(3分)

11、解释加点词语(3分)

⑴小麦覆陇黄   ⑵妇姑荷箪食                       

⑶右手秉遗穗   ⑷左臂悬敝筐                       

⑸吏禄三百石   ⑹岁晏有余粮                   

12、翻译下列诗句(2分)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3、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2分)(不需翻译)

答:

14、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

借此揭示了什么?

(3分)

答:

15、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10分)

向日葵

你是太阳

我是向日葵

每天每天迎接你

 

向铺满红毡的天上迎你

在露水消失的园中望你

傍微风初起的黄昏送你

 

你绚烂的光球

照亮我金黄色的花瓣

我戴上了诗人的月桂冠

胸中孕育着诗的种子

有不死的爱

以真实的生命塑造你的形体(a)

 

叶子是一片片青色的云

花瓣是辐射的光芒

我成了地上的太阳(b)

你别我而去时

最初,我低头沉思

继而,我憔悴欲死

 

我知道:

秋天到了

我金黄色的花瓣

会像头发一丝丝地脱落

那时  为了你的记忆

我像要沥尽心血

剖开胸膛(c)

 

一粒一粒地

洒下我不死的种子

向着将要复苏的大地(d)

16、诗的第二节以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描写代表一天的三个时段,表达了对太阳的之情,其中“铺满红毡”比喻(2分)

17、诗的第三节寓含着“太阳”给予“我”照耀和“我” 的强烈愿望,其中最能表达这种关系的两个动词是“”和       “”末句中“塑造你的形体”意为                             (4分)

18、对有关诗句的含义的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a)我要以我热烈而奔放的创造力,以诗形象地表现你的美与力量

B、(b)因你的照耀,我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辉煌的诗的太阳,成了众人景仰的偶象

C、(c)那时,只因为贮藏过你的光和热,我将奉献我生命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一切——孕育了一生的成熟的种子——报答你

D、(d)我虽要倒下,将复归这将要迎来春天的大地,但我胸中因你而孕育的诗的种子,将在这人间获得永恒

19、关于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通篇用隐喻,它不仅仅对向日葵作简单描摹,更主要是要表达诗人的某种生活理想或艺术追求

B、本诗以向日葵为线索,通过它,表达了对阳光的企盼、敬仰、眷恋与感激之情

C、本诗用象征手法,借向日葵与太阳的关系表现了深遂的哲理,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D、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凝练含蓄,感情真挚,令人读来回味无穷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9分)

没有人会记得这一朵蔷薇

 

没有人会记得这一朵蔷薇

也许她从此就漂泊流离

要不是我把她从路边捡起

把她捡来献给了你

 

有一只蜂儿思念着她

或许还有一只蝴蝶

匆匆从远处找到这里

为的是在她胸口小憩歇息

 

只有一只小鸟感到惊讶

还有一阵微风悄悄叹息

叹息这朵小小的花儿

小小的花儿多么容易枯萎

20、“小小的蔷薇”指代的是什么?

(2分)

答:

21、蔷薇的命运预示着什么?

(2分)

答:

22、小鸟惊讶什么?

微风叹息什么?

(2分)

答:

2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答:

四、写作(40分)

24、O,既可代表一件旧事情的结束,又可代表一个新事物的开始;既可是童话中的一眼清泉,又可是传说中的一颗宝珠;既可是我们郊游途中的一只鸡蛋,又可是朋友生日宴席上的一盒蛋糕O,也许是马路旁边的一枚硬币,也许是交通岗上的一盏彩灯;也许是运动员奋力拼搏而取得的那块金灿灿的奖牌,也许是山间被风吹落的那枚还没有成熟的青枣O,是中秋佳节湛蓝天幕上的一轮圆月,是早春开在郊外的那束野花;是科学家探测神奇宇宙的天文望远镜,是关于UFO神秘莫测的传说……

   请你展开想象,在“O”的范围内写成一文,题材不限,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二十三 毛泽东词二首

1.mǎng  hán  fèn  ráo  shǔ  jì  mò yì  qiào  zhuó  dù  niǎn 2.

(1)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