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数下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4935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8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数下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四数下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四数下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四数下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四数下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数下教案1.docx

《四数下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数下教案1.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数下教案1.docx

四数下教案1

课题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重点

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法

选择

讲解、归类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计数器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1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二、小数的意义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

(了解学生对小数读法掌握情况)

 

谈话引入:

新的学期开始了。

同学们又长大一岁了。

今年是——2005年。

你们多大了?

板书出数据。

总结出“整数”。

生活中除了碰到这些整数,我们还会碰到—小数。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

(了解学生对小数读法掌握情况)

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你在哪里遇到过小数?

说一说。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四、运用拓展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观察这些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分母都是10、100、1000……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1、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请你表示0.01可以吗?

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

为什么?

作业设置

第5页1-4

教学札记

对于17/1000,3/1000,409/1000学生容易出错。

因此,在理解小数意义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

1/10可以写成0.1,一位小数。

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数。

1/100写成0.01,是两位小数……。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测量活动(第6-7页)

学习

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重点

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法

选择

讲解、练习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2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二、测量活动: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

发现什么问题?

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

怎么办?

 

问题:

(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师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拓展试一试

 

四、总结。

第1题: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

第2题:

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第7页试一试第1题,一种大雁,翼长2米1分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骨骼重113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

113克=()千克

为什么?

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归纳。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小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够把测量出的结果用大一些的单位来表示,同时把数据改写成小数。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学生举手回答,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

作业设置

第7页练一练

教学札记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比大小

(一)(第8-9页)

学习

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重点

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法

选择

尝试法、练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尺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3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为选手的资料介绍:

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

汇报:

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

小组讨论:

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1、他们俩谁高?

为什么?

板书:

1.42米>1.38米

他们的成绩出来了!

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

谁的得分更高一些?

可以怎样表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三、练一练

 

四、数学游戏:

关心一下他的成绩:

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

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

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

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第1题:

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

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

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

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

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作业设置

练一练第9页2、3

教学札记

这节课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学。

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让学生讨论比较的方法。

总结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比大小

(二)(第10-11页)

学习

目标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重点

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法

选择

练习、归类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小黑板、彩笔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

总数

第4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三、巩固与应用

1、比较大小。

1.26()2.030.23()0.31

2、0.2()0.20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

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

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1、涂一涂、比一比

(1)学生先独立尝试

(2)相互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指名在班上交流

 

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

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巩固与应用

 

四、总结。

 

2、比较、归纳:

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3、举例说明: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

《你知道吗?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你获得了什么知识,怎么获取的?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

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

 

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

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

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第3题:

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作业设置

小黑板10道题

教学札记

课本上涂一涂的1、2两题比较直观。

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意识到小数的性质,但不能解释。

其实书上之种方法,也就是从直观上看出来。

实质上是这样做原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

班上周稼祥同学就说出这一点。

真不错。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小数的意义练习

学习

目标

1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2、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对使用小数的作用的认同。

重点

难点

重点:

正确审题,明确小数的意义并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有关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

选择

练习

课型

练习课

课前

准备

小黑板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5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出示课题

 

二、重点练习

 

你对小数是怎样认识的?

小数和什么样的数关系比较密切?

1、第12页第1题。

你是怎样想的?

怎么样迅速找到1.5的位置?

你是怎样确定C点表示的是什么数?

你对这条线怎么看?

2、第12页第2题。

有参加过飞机模型制作的吗?

怎样评判?

飞得时间越长成绩越好。

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说一说你比较的方法。

3、第13页第5题。

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

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

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重点练习

 

三、游戏

 

四、总结。

我们来看一看。

发现什么问题?

原来是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

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4、第12页第3题。

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

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

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

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

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作业设置

完成1—6题

教学札记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购物小票(第16-17页)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

选择

讲解、练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图片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6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和小数打交道,最常接触的就是在超市中了,在超市买完东西,我们就会拿到一张电脑小票,见过吗?

有没有在超市买东西出过错误的?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

怎样核对?

列算式:

20-(12.30+4.85)

4、还可以怎样核算?

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

4.2+12.3+5.8+2.7,15—1.2—3.8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

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仔细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发现了什么?

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三、练一练

 

四、小结

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3题:

(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

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

第4题:

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

第5题:

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估算,再精算。

 

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作业设置

第17页第3、4题。

教学札记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量体重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与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联系紧密

教法

选择

尝试法、练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卡片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7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实施

1、学习小数(退位)减法

 

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4.6+2.3=8.8-1.1=3.5+4.4=146+25=88-29=35+55=

今天我们将把这种计算推广到小数加减法中

教师出示主题图提问:

已知淘气重45.2千克,丁丁重33.4千克,求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在订正的过程中,纠正不足,强调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

第一行的题和第二行的题有什么不同,计算上有异同吗?

那么第二行的整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列式,并尝试计算,在小组内互助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学习(进位)加法

3、小结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为了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验算(加法来验算)

 

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3.78+4.67=3.56+5.96=8.42-2.57=10.37-8.58=10.37+8.36=14.7-4.67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十,再减。

指一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在本子上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做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

作业设置

课堂作业(电脑出示)

教学札记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歌手大赛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且能够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够正确对待地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法

选择

讨论法、练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卡片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8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导入新课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口算练习(小黑板了出示)

13×529×634×792×556×324×425×6210÷30400÷836÷4186÷3124÷2

2、2.6+5.4=6.8+7.4=4.8-2.5=6-4.5=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

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

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

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四名学生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学生想一想“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试一试

 

四、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2、探索计算方法

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1题:

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

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第2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我天我们学习了用脱式计算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以及要认真计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

作业设置

练习5、题6

教学札记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练习二(第18-19页)

学习

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重点

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法

选择

练习

课型

练习课

课前

准备

课件小黑板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9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第19页第5题。

注意练习和是整数的小数加法,为简便算法作准备。

 

2、笔算(注意练习有连续退位的减法)10-2.85

 

1、口算下面各题(小黑板出示)

13×96×70210÷30180÷493÷3147÷7

23×74×5691×7400÷8810÷90205+64

2、

3.5+8-3.64.6+2.4+0.59-(2.4+3.7)

 

学生口算

 

说出下面各题中先算的是哪一步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重点探究

1、计算下面各题,

3.82+6.93+2.079.58-2.465-3.12

3.82+(6.93+2.07)9.58-(2.46+3.12)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3+2.37+2.75.26+4.51+3.74

0.7+3.4+0.6+2.39.6-3.38-2.6

9.6-3.09-2.910.35+2.45+1.65+4.55

三、总结:

第1题:

计算时可以以“亿平方千米”为单位。

第4题:

在比较车身高和车身长时,可以让学生求出高多少或长多少。

第6题:

进行实际计算。

第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