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746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史载:

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师尚父”的封国是

A.鲁国

B.齐国

C.宋国

D.燕国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下列观点出自该思想家的是

A.仁者爱人

B.齐物

C.兼相爱、交相利

D.事异则备变

3.下面示意图所示的牛耕技术出现于

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唐代

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

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5.南宋某思想家有诗曰: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6.有一种字体,某人谓之:

“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有馀肥瘠相称。

”该字体

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C.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7.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

当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

其中属于“婉约细腻”代表人物,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的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柳永

D.关汉卿

8.“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种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记载于

A.《梦溪笔谈》

B.《武经总要》

C.《韩非子》

D.《萍洲可谈》

9.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汉、唐、宋、元)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隶书、一牛挽犁、水排

雕版印刷、釉下彩绘、坊市

枢密院、木活字、瓦肆

中书门下、三司使、草市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10.论及古代某机构的设置,某学者指出,(它)“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运转和谐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

该机构是

A.刺史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11.有学者在读中国某古典文学时说“中华文化竟何如?

四库难知万卷书。

孔孟不如曹子妙,莲花有舌泪凝珠。

”其评价的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1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这种现象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13.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有多条途径,其中一条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

下列属于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A.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大生纱厂

D.保兴面粉厂

14.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这样写道: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

……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思想家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谭嗣同

15.下图漫画选自1911年的《民立报》。

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群众欢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漫画作者的政治态度倾向于共和

C.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众地位

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6.《新青年》载文称: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反对愚昧迷信

C.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国民革命

18.费正清说:

“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

”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下图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下列选项中关于这场会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期间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B.八路军参与了这场会战

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0.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式上致辞: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1.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

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下列对这次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上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

②中国重返联合国

③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④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3.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下列四组文章中属于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是

A.《标准只有一个》、《迈向科学发展的春天》

B.《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C.《要搞快一点》、《要敢闯》、《抓住中心不放》

D.《评“左”比右好》、《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

24.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中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5.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来串联中外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同一年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③北约成立

④华约成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6.清末竹枝词:

“千山万壑赴京门,不失人兮不失言。

尤便好官订暗码,个中托嘱最温存。

”词中描写的技术在中国出现于

A.1912年

B.1882年

C.1877年

D.1906年

27.恩格斯说:

“梭伦解开了一系列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

”这是在评价梭伦

A.颁布“解负令”

B.给公民发放津贴

C.建立“四百人会议”

D.按年收入多少将公民分为四等

28.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外事裁判官,罗马法才从封闭、狭隘的城邦法,最终发展成为开放、博大的“世界法”。

下列关于“世界法”,理解正确的是

A.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B.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C.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

D.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29.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这些新的商品有

①可可

②香料

③茶叶

④烟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英国学者贝梯·肯波尔认为:

1689年至1716年是英国国王与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

这一时期确立的“关系”包括

①国王不得侵犯议会征税权

②国王不得干预议会的行政权

③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④未按法律程序,国王不得拘捕臣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C.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32.1813年和1833年,英国先后废除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同期,英国同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率平均降低30%,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的进口税率,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

这主要表明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逐步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D.英国最终确立殖民霸权

3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一体化进程。

世界一体化的手段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C.物资和物种的交流

D.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34.借助立法手段,调节劳资关系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体现这项内容的法案有

①《全国工业复兴法》

②《农业调整法》

③《全国劳工关系法》

④《公平劳动标准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5.阿登纳政府时期(1949-1963年),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下列对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废除中央统制经济

B.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C.欧共体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36.有学者认为: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下列表述与学者观点不符的是

A.冷战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核威胁阴影下

B.中国在第三世界的支持下重返联合国

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提出

D.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37.某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具有“灵活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等特点,该组织成立的地点在

A.悉尼

B.堪培拉

C.布鲁塞尔

D.西雅图

38.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

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

该文件的签署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39.1994年,经过成员国近8年的多边贸易谈判,共达成18个要求全体成员国“一揽子接受”的协议;4个不要求全体成员国“一揽子接受”的协议。

此后,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关税下降40%,从平均6.3%降至3.8%。

此次谈判涉及的新议题有

①关税

②知识产权

③服务贸易

④与贸易有关的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明夷待访录·置相》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

(2)阅读材料二,写出《明夷待访录》的作者。

为限制君权,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其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42.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当时领先全球的技术创新密切相关。

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使创新的报偿有了所有权保障。

政府授予棉纺织技术的重要发明者阿克莱特爵士头衔,还奖励卡特莱特一万英镑。

18世纪末,英国各地纷纷举办传授机器操作等应用科学知识的讲习所,到1850年,职业讲习所已发展到600多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工厂曾引进法国的麻织机、美国的轧棉机、德国的织席机、意大利的丝织机以及中国的棉纺织业技术等,并进一步改良。

——陈秀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条件》

材料二技术和贸易是拉动经济的两个大的引擎。

技术的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创造新的供给能力和消费需求,能够催生新一轮经济的繁荣,而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国别和地区的比较优势。

——商务部长陈德铭在“2013财经年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英国技术创新“领先全球”的因素;指出阿克莱特在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和技术创新上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技术和贸易两个方面分析美国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在西周初期的分封中,周天子封功臣姜尚建立齐国。

故答案为B项。

周天子封周公子伯禽建立鲁国,排除A项;封殷商后代微子建立宋国,排除C项;封王室召公奭建立燕国,排除D项。

2.C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墨子的“尚贤”、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也是墨子的主张。

故答案为C项。

“仁者爱人”是孔子的主张,“齐物”是庄子的思想,“事异则备变”是韩非子的主张,排除A、B、D项。

3.D

【详解】

由图中耕犁的形式可知,这是曲辕犁。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出现于唐代,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出现的犁耕、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东汉时期的一牛挽犁都是直辕犁,故ABC错误。

【点睛】

认真观察图示可知,图示中的犁耕虽然是二牛抬杠的耦犁,但是犁却是曲辕,由此排除西汉,定位唐朝。

4.D

【详解】

根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说明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削弱,这表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也扩大了,故C项错误。

5.C

【解析】

【详解】

南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同时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太过繁琐。

故答案为C项。

程颐和朱熹认为穷理必须“格物致知”,在陆九渊看来是“支离事业”,排除A、B项;王守仁是明朝时期的心学集大成者,排除D项。

【点睛】

程朱理学认为理在心外,因此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

陆王心学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因此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6.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字体为行书。

行书笔画工整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

故答案为B项。

“笔画圆匀,富图案美”是篆书的特点,“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是楷书的特点,“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是草书的特点,排除A、C、D项。

7.C

【解析】

【详解】

柳永的词作婉约细腻,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故答案为C项。

李清照的词作也属于婉约派,但不符合题干中“流播最广”,排除A项;辛弃疾的词作属于豪放派,排除B项;关汉卿是元朝时期的剧作家,排除D项。

8.A

【解析】

【详解】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书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故答案为A项。

《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兵书,排除B项;《韩非子》是是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宣扬法术势等法治理论的著作,排除C项;《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排除D项。

9.D

【解析】

【详解】

“隶书、一牛挽犁、水排”出现在西汉,“雕版印刷、釉下彩绘、坊市”是在唐朝,“枢密院、木活字、瓦肆”是在元朝,“中书门下、三司使、草市”是在宋朝,①②④③排列正确,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B、C项。

【点睛】

解答排序类试题可以采用首尾结合法,即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10.D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等信息来看,该机构是清朝时期的军机处。

故答案为D项。

刺史是汉朝时期设立的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制度,排除A项;中书省是皇帝领导下的行政机关,排除B项;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排除C项。

【点睛】

清朝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11.D

【解析】

材料“孔孟不如曹子妙,莲花有舌泪凝珠”反映的是对曹雪芹《红楼梦》的评价,故D项正确;A项是施耐庵的作品,排除;B项是罗贯中的作品,排除;C项是吴承恩的作品,排除。

点睛:

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孔孟不如曹子妙,莲花有舌泪凝珠”。

12.A

【解析】

【详解】

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导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事件发生时,列强已经从中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不符合题干中的“始于”的要求,排除B、C、D项。

【点睛】

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近代清朝与外国签订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1843年八月十五日订立的《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最早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

13.A

【解析】

【详解】

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于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从手工工场转变为机器工业,转变为近代企业。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在创办时就采用机器生产,已经属于近代企业,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B、C、D项。

14.C

【解析】

【详解】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符合材料中的“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故答案为C项。

李鸿章和曾国藩是洋务派,没有主张改制,排除A、B项;谭嗣同主张变法,但没有采用材料中的方式,排除D项。

15.B

【详解】

漫画反映的信息是君主专制(龙飞出国旗的寓意)即将垮台,人民群众兴高采烈,说明漫画作者倾向于共和。

故答案为B项。

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排除A、C项;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排除D项。

【点睛】

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

16.C

【详解】

从材料中的“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等信息来看,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希望新青年自主努力,实现个人进步。

故答案为C项。

材料中的观点没有涉及民主科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反对愚昧迷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文学,排除D项。

17.B

【解析】

【详解】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而是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故答案为B项。

马关条约签订的信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排除A项;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是因为华北危机日益严重,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的爆发与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无关,排除D项。

18.D

【解析】

【详解】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故答案为D项。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排除A项;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排除C项。

19.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从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到11月8日太原陷落”来看,这次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太原会战,八路军参与了这场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

故答案为B项。

台儿庄会战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会战属于徐州会战,排除A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C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

20.A

【解析】

【详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筹建新中国,因此毛泽东说“它将表明: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故答案为A项。

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不是筹建新中国,排除B项;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于195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均与材料中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无关,排除C、D项。

21.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是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故答案为A项。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B、C、D项。

【点睛】

日内瓦会议讨论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周恩来就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2.D

【解析】

【详解】

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因此正确排列顺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为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