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608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docx

房地产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

总第143期

 

【地方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2

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地方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应把握哪些基本的原则?

……

【地方开发区应在模式上寻找新突破】4

媒体报道称,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有望落户大连。

但走特殊政策的开发区模式,今后的作用可能越来越小了……

【填湖造地的短视做法存在诸多问题】6

土地指标受限、财政收入吃紧,不少地方开始打起填湖造地的主意。

不过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县域经济:

特色发展的蕲春经验】8

地方如何打出自己的招牌、找到合适的特色产业是个不小的难题。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主打李时珍牌,发展医药产业,并向旅游等周边产业延伸的做法值得关注……

【地方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地方希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5月3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这是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迎来的又一大政策利好。

这一规划提出了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备受瞩目的是,该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但未披露20项重大工程的具体内容。

有人士则透露,这20项重大工程可能主要围绕新兴技术、新材料、生物医疗、移动互联网等方向展开。

按此前规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对地方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次地区加快发展、增强实力的重大机遇,它将改变发展格局。

因此,各地如何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需要把握一些原则。

第一,充分认识地方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和地区上,发展都不均衡。

比如东南沿海各省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近年来,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等挑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为领先,而中西部较弱。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正是因为各地经济的基础、水平和结构不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所差别,错位发展。

前述专家指出,像北京、上海这些地区,要在原创、关键技术方面下工夫,而一般经济水平的地区要转化技术,产业链条配套发展。

另外,规划中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发展。

因为传统产业也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传统产业可以生产新兴产业。

第三,善用专业人员的智慧,以免出现决策失误。

国家发改委4月曾透露,各地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省市领导亲自挂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同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架构。

前者强调行政主导,以利于资源调配;而后者则是体现发挥专门部门和人员的才能,以便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第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结合招商引资、产业链建设进行落实。

有媒体报道,四川成都正力图成为继北京、深圳之后的中国通信产业第三城。

在招商上,成都已引进包括IBM、阿尔卡特、西门子、GE、思科等在内的全球财富500强中公司的投资。

产业链上,目前全球20%的个人电脑在成都生产、50%的笔记本电脑在此测试、70%的IPAD从成都飞往全球各地。

成都这些工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另据报道,上海在今年共启动建设95个大项目,涉及总投资额达5783.5亿元。

其中,大飞机项目、生物医药工程、电子科技、造船等项目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而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953亿的总投资规模。

综上所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地方是个重大机遇。

各地不仅要抓住,更重抓好这一机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地方开发区应在模式上寻找新突破】

开发区在很长时期里一直是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

2003年至2006年间,中央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对各地开发区进行了清理整顿,开发区数量和规模都有所收缩。

从那时起,中央对地方新建和扩建开发区实施较为严格的管理。

最近几年,地方争取国家级新区的活动明显增加,目的是获得土地和政策上的特殊优惠,以此作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资本。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有望落户大连。

大连新市区是大连经济和支柱产业的核心区,GDP占大连市的36%,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石化、港航物流等产业集群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该区集中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等国家级开放功能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占东北的20%,对日韩贸易占东北的38%。

另外,和江苏连云港及山东青岛、威海、烟台等多个城市一样,大连也有意申请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

对于国家级新区,其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规格一般为副部级。

有关人士指出,“大连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立足已有功能区设立新区,可以进一步探索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并通过创造新的开放和政策优势,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模式并非创新之举,此前的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都可以归为这种类型。

大连如果成立国家级新区,将获得财政、金融、贸易等多项优惠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将更好地发挥窗口作用。

可以说,大连争取成立国家级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获得政策上的照顾,以此作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基础。

对于这种现象,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指出,现在各地争取国家级新区的热情仍然很高。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家级新区可以获得特殊优惠政策,可以成为地方政府搞投资、搞项目的重要题材。

对地方政府来说,寻求政策倾斜可以理解,但从趋势来看,走特殊政策的开发区模式,今后的作用可能越来越小了。

因此,地方政府未来还是要寻找新的模式。

安邦研究团队此前的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开发区在土地利用、产业升级和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最为突出。

地方要在开发区的发展模式上有所创新,可以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理顺管理体制这三个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

【填湖造地的短视做法存在诸多问题】

国家对土地管理不放松,地方土地指标受限、财政收入吃紧等因素影响之下,不少地方开始打起了填湖造地的主意。

据报道,因有大小湖泊千余座而获得“中国湖城”之称的江西省鄱阳县正在加速向湖泊要土地。

鄱阳县城边总面积1300亩的球场湖、墨湖早已圈进房地产商的利益版图,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墨湖已经基本填完,仅剩一个小水塘,球场湖也已填埋一半多。

这1300亩湖面,目前已经全部卖给开发商,以每亩50万元核算,鄱阳县可获得6亿元土地出让收入。

身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鄱阳县2011年的财政总收入刚超过7亿元,填埋这两个湖的土地收益超过了鄱阳全年财政总收入。

在江西,还有更多风光无限的“湖景”正在被开发商蚕食。

在南昌市辖的进贤县,有市民向当地市委书记反映,进贤县青岚湖也被填湖造地,“滨湖华城”小区后面约有40亩湖面被填,“为经济利益,获利者把老天赐给进贤人民的美丽的自然环境不顾一切的给严重破坏了”。

南昌新建县的黄家湖、乌沙河同样被曝出房地产开发商填湖造地建房的消息。

不只在江西,其他省份填湖造地的做法也不少见。

比如,江苏射阳湖面积近年来急剧萎缩。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填湖造地。

一些湖边的村子将目光投向了湖面,通过填湖获得更多的耕地。

然后通过易地调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将这些耕地指标转卖给苏南等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

很显然,经济利益是地方政府填湖造地的主要动机。

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地方保护湖泊的法规成为一纸空文。

以南昌市为例,该市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南昌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规定在城市湖泊保护区内,禁止填湖造地;建设和开发利用城市湖泊应当与周边景观相协调,不得影响城市湖泊的行水、蓄水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安全,不得破坏城市湖泊的生态环境。

该条例列入了南昌市16个水域面积超过2平方公里的湖泊,而诸多湖泊在城市发展中已逐步消失。

其次,湖泊的水利和生态功能被削弱甚至彻底消失,可能引发灾难。

射阳湖所在地的水务站工作人员表示,湖泊面积大面积的减少,一个直接的影响则是湖泊的蓄水能力减少,导致抗洪能力大大降低。

每到雨季,各级水务水利部门便如临大敌。

不少遭破坏的湖泊生态系统也严重退化,污染加倍。

还有,湖泊的萎缩和消失,意味着城市一项特有资源被破坏,城市将失去特色。

在我们看来,填湖造地虽短期看似经济,不但难以为继,而且会引发诸多问题,实不可取。

从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才是可持续的思路。

【县域经济:

特色发展的蕲春经验】

全国2800多个县,都希望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不过,目前称得上成功的县并不多。

特别是在县市之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如何打出自己的招牌、找到合适的特色产业是个不小的难题。

蕲春县是明代医圣李时珍故里,著名的“医药之乡”。

《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见诸于蕲春的就有700多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3万公顷。

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主打李时珍牌,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为龙头,以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为支柱,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催生生物制药、医药加工、医药保健品、药品包装、保健食品“五位一体”的产业集群。

根据当地政府的文件显示,该县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便是突出医药,做大做强特色经济。

具体是“高扬李时珍旗帜,围绕‘华夏中药谷、东方养生城’的发展定位,建立药旅联动战略工作协调机制,发展特色农业,壮大特色工业,打造特色服务业,使医药特色经济成为品牌经济、集群经济、规模经济,争创现代产业竞争的新优势”。

当地特色工业发展则着重于扩规增容的“五大工程”(即医药园区“满园工程”、医药产业“延伸工程”、医药企业“成长工程”、医药品牌“提升工程”、医药研发“创新工程”),建设中药材加工和现代药业基地。

其中,医药园区“满园工程”围绕医药及其相关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力争在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项目满园、企业满园,放大中医药产业园区的品牌效应;医药产业“延伸工程”着眼于构建医药产业上下游延伸的大医药格局,发展“五个一批”相关联产业,形成完整的医药产业簇群。

在产业延伸方面,该县除了从药农(药材种植)、药工(药品工业)、药市(药品市场)、药节(医药相关节会)四个方面做强医药产业之外,还提出实施药旅联动的措施。

具体是将药材种植示范片区、医药交易会展综合区、医药服务业集中区、医药工业园区作为旅游景点打造,将旅游景点注入更多的医药、养生和健康元素,打造药旅互为依存、联动发展的健康旅游模式。

通过主打李时珍品牌,蕲春的开放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这对招商引资开展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当地先后落户并开工建设了12个投入过10亿元、56个投入过亿元的重点项目。

李时珍国际医药港的开通运行是典型代表,已完成项目投资1.97亿元,建成中药材市场2.75万平方米,在建1.1万平方米。

该港被列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为湖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

截至目前,该县形成规模药材基地25个,医药企业发展到62家。

2011年,蕲春县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根据湖北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的披露,蕲春县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29.15亿元,同比增长27.43%,增速提高了将近一倍(2010年增速为13.84%)。

蕲春县巧借李时珍打造医药产业、并向周边产业延伸的做法值得各地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