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4470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docx

《外国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docx

外国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讲后期象征主义

第1节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

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新走向、两次世界大战、风起云涌的世界各地的民族革命等等彻底摧毁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性价值。

(2)哲学、思想背景: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地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前期象征主义与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

前后期象征主义,虽然同属象征派范畴,但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从象征意象到思想情感,其本质内涵都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辨。

 其次,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其深刻的思想内蕴,令读者回味深思。

第三,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朦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一切都笼罩在一片优美的朦胧梦幻的氛围中,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

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表现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世界,也不局限于主观心理对现实的思想、评价,而是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

更多地运用宗教故事,神话传说,玄学典故等,使人对自然世界、社会人生的探索,遁入到宗教神秘、不可捉摸的虚无之中。

瓦雷里: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现代法国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

《年轻的命运女神》是瓦雷里第一首融哲理性和抒情性于一炉的象征主义长诗。

在诗中,诗人细致地描写了意识在一夜之间的变化和一连串前后交替的心理活动,展示了诗人心理活动过程中理智与感情、意识与非意识的两种境界,把哲理的探索完全融入了内心情感的精雕细镂之中。

《年轻的命运女神》使瓦雷里一举成名,它与兰波的《醉舟》等一起,被誉为法国最优秀的诗歌之一,并标志了后期象征主义的振兴。

《海滨墓园》集抒情、写景和哲理沉思为一体,意象新奇,象征性强,极具魅力,被公认为瓦雷里诗歌创作的顶峰。

《海滨墓园》的思想内容:

表达了瓦雷里对生命和死亡这类人生问题的哲学思辨。

诗人从对永恒的幻想出发,经历了对生命和自我的意识,终于从沉醉中醒来,摆脱了“不朽”的诱惑,得出肯定现实、拥抱生活的结论。

诗中关于大海“风起”的描写,正象征着诗人思想的这一觉悟。

《海滨墓园》用人生的无常变化烘托出面向现实,拥抱生活的主题,指出死亡的念头非但不令人沮丧,反而促使人创造幸福、创造希望。

人的价值就在于既知道生的痛苦和死的必然又不为痛苦和死亡所动摇,而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和创造。

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滨墓园》的立意是积极的、辩证的。

《海滨墓园》的艺术特色:

1、作为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海滨墓园》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把逻辑推理的内容和方法运用于诗歌之中。

2、形象化的隐喻和深刻丰富的象征。

威廉·勃特勒·叶芝:

爱尔兰象征主义大师。

艾略特:

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和批评家之一,后期象征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但丁最年轻的继承人”。

艾略特诗歌内容大量展示20世纪前半叶世界大战及其战乱个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形象描述了现代西方人苦闷、空虚和幻灭的社会心态。

一方面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创伤与不幸,展现了动荡不安与文明堕落的社会环境,指出战争与情欲是造成世界病态与荒芜的主要根源。

另一方面努力寻找人类社会的出路,最后把眼光投向宗教,指出只有信仰上帝,才是拯救人类社会的唯一出路,从而摆脱苦难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艺术特色:

首先是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象征性。

其次,艾略特诗歌创作总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通过大量运用典故、故事、神话传说,使诗歌意象成为哲理思辨的载体,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提倡诗歌的“非人人化”、“逃避个性”,而蕴含人类文化内涵,表现出重建社会秩序,拯救人类的理性追求。

同时,其作品中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与宗教色彩,宗教玄学、上帝教义等意象,使诗歌象征意义隐晦,深奥难懂、寓意深长。

《荒原》的象征寓意及意象:

《荒原》用一系列生活意象,刻画20世纪20年代西方荒芜社会的现实途径,一战西方文明的现实状态,表现一代人的迷惘幻灭心理。

长诗艺术地折射出诗人对丑恶腐败的现实社会和人类忧郁颓废的“世纪病”的感受。

《荒原》内蕴着复杂的象征性,诗中意象所体现的象征意义丰富含蓄,多变多义。

《荒原》复杂的象征,还表现在其象征含义的多样性、多义性,常常用同一意象来象征不同的事物。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二讲表现主义

概述: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

代表作家作品:

表现主义小说代表:

弗兰茨·卡夫卡;表现主义戏剧代表:

尤金·奥尼尔。

变现主义文学开创了西方文学新的发展阶段。

西方现代主义忧郁、神秘的特点,在象征主义身上已有明显表现,怪诞、诡异的特色,到表现主义出现以后,越来越引人注目,形成西方现当代文学“向内转”、“深层化”特色。

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思想倾向上,对西方社会对人个性的压抑、人的异化以及帝国主义战争进行揭露和批判。

2、艺术观念上,首先,揭露事物的内在本质;其次,写内心的真实,表现强烈的内心感受。

3、寓言故事和变形手法,侧重抽象的情感体验、异化和境遇等。

卡夫卡:

《变形记》

思想内容:

1、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人异化为非人的生存状态,成为“物”的奴隶。

2、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

人们对未来命运处于一种不可知的恐惧状态之中。

3、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艺术特征:

“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神秘的幻象”、“为了反衬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

《城堡》:

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

1、神学观点;2、心理学观点(客观上并不存在,是K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3、存在主义观点:

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4、社会学观点(官僚主义对法西斯预感);5、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个人困境——历史和人类的困境);6、形而上学:

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7、实证主义观点。

《城堡》的多解性是由小说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带来的。

主要表现在:

1、“城堡”意象的朦胧性;2、K进入“城堡”过程的朦胧性。

主题内涵的三种揭示:

1、犹太人长期漂泊而寻找精神家园;2、人类寻找上帝;3、人类追寻真理和人生目的(人类荒诞境遇关系的真实反映)。

卡夫卡艺术贡献:

1、独特的叙述角度与叙述手法。

小说是叙事艺术,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而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二为一。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

用寓言的方式来剖析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异化,人生的孤独绝望、荒诞、非理性。

这里的象征寓意还可具体分为整体象征、情节象征、细节象征等。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

奥尼尔:

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

奥尼尔创作的鼎盛期(1920-1938年)发展成一种糅合着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手法等现代艺术意识和技巧的新型风格。

代表作品:

《琼斯皇》(1920年)以非洲战鼓的节奏变化,呈示逃犯内心的惊慌、焦虑直至疯狂的情绪波动。

《毛猿》:

剧本表明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像杨克这样的工人只能忍受非人的待遇。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会遭到更悲惨的结局。

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邮船象征社会,大炉间象征牢笼,杨克象征人类,使作品的思想内涵更为丰富。

斯特林堡:

瑞典戏剧家、小说家、诗人,继易卜生之后的又一位北欧戏剧大师。

卡雷尔·恰佩克:

是捷克著名的剧作家和科幻文学家、童话寓言家。

擅长讽刺幽默和幻想,以运用虚幻、象征的现代派手法为世人瞩目。

他的童话作品以鸟禽牲畜和幻想的形象来揭露、讽刺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三讲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

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

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雏形:

1907,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

标志:

1909年2月马里内蒂于《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未来主义的诞生。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马里内蒂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

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大大改变了。

流派:

1913起,分化为左翼和右翼。

以马里内蒂为首的右翼是主导力量。

与法西斯政党合作,坚持反对一切传统,走极端的语言实验道路。

以帕拉泽斯基、卢齐尼为代表的左翼未来主义者则批判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反对法西斯,认为马里内蒂盲目地拒绝过去,势必导致盲目地否定未来。

1915,两派彻底决裂,左翼退出未来主义阵营。

法国:

诗人阿波利奈尔将法国盛行的立体主义艺术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立体未来主义”,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苏联:

未来主义文学的创作主张和刚刚成立的苏联的共产主义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十月革命之后苏联涌现出一大批未来主义诗人。

1913,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发表《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兼收散文和诗歌。

否定遗产,批判象征派,要求从形式上、语言上革新文学。

艺术主张:

既有否定过去、开拓未来的一面,表现了革命的创新精神,又有反理性主义、虚无主义的一面,弥漫着悲观的情绪。

未来主义文学表现的主题:

歌颂船坞、工地、工厂、桥梁、飞机和劳动者;赞扬战争和军国主义。

速度、机械、暴力、技术等主体是未来主义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

语言上,未来主义这是最激进的语言解放者。

未来主义文学流派始终贯串着一条反传统、反理性、重直觉本能、物质本质的理论路线,适应现代机械文明和现代时空意识的发展,在艺术上不无创新之处。

在文学实践上,未来主义者好走极端、粗暴的否定一切,缺乏见识的理论基础。

其文学成就也非常有限,远不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得过表现主义文学。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1876—1944):

欧洲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属于右翼。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1880—1918):

未来主义在法国的带白哦诗人,受到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和未来主义诗人马里内蒂的影响,自创“立体未来主义”。

1913发表《未来主义的反传统主义:

综合宣言》,呼唤新的美感和新的表现方法,歌颂新的科技文明。

但并不全面否定传统,主张“重视经验和秩序”。

《意识的图像》标志着现代法语诗歌在诗体和格律上的一次大解放,是成熟的立体未来主义风格。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四讲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前期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1916年,雨果·巴尔、艾米·翰宁斯、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理查德·胡森贝克和苏菲·托伯等流亡苏黎世的艺术家在当地的“伏尔泰酒店”成立了一个文艺活动社团,他们通过讨论艺术话题和演出等方式来表达对战争,以及催生战争的价值观的厌恶。

同年10月6日,这个组织正式取名为“达达”。

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

宗旨:

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以破坏一切为行动准则。

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一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超现实主义:

阿波利奈尔1917年在他写的剧本《蒂里西亚的乳房》冠以“超现实主义戏剧”的副标题,首次使用了“超现实主义”这个术语。

1924年,布勒东发表了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

发展历程:

1、达达主义时期(1919—1924)法国“三剑客”布勒东、苏波、阿拉贡于1919年3月在巴黎办了一份名为《文学》的杂志,宗旨是反对一切文学传统。

同年开始接触达达主义,1919年,查拉在巴黎组建了法国的达达主义集团,三人全部加入,在1922宣布“抛弃达达”

2、《第一次宣言》时期(1924—1929):

以布勒东为首,阿拉贡、艾吕雅等形成声势浩大的超现实主义潮流。

与达达不同,超现实主义有理论、有奋斗目标、有比较成功的作品。

《超现实主义革命》——上流社会严重的“世界上最无耻的一份杂志”

3、鼎盛时期(1929—1941):

1929年12月,布勒东《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纯化超现实主义”。

1930年,阿拉贡参加苏联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革命作家代表大会,结果没有捍卫超现实主义路线,导致与布勒东的决裂;大量作品问世,组织了十几个国际超现实主义展览会;超现实主义的发展,被二战打断。

4、战后时期(1946—1969):

1947,布勒东召集巴黎举行的国际超现实主义博览会,重振旗鼓;随后,超现实主义拓展为世界现象,延伸到各个领域;1966,布勒东趣事,由让·许斯特阶梯,1969,超现实主义宣布解散。

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法国:

1、菲利普·苏波(1897-1990)与布勒东合作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理论的首次实践,在当时影响极大。

此后,他又单独写了《水族馆》和《风中玫瑰》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不讲逻辑,也无情可抒,只机械而“自动”地记录潜意识的活动,如同梦呓,令人不得而解。

1922年,他退出文坛上的论争,开始外出作长途旅行,回来后作《我们去西方》一书。

这本旅行诗集虽然有记实因素,但仍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直到1929年他正式宣布与超现实主义决裂后,其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保罗·艾吕雅(1895-1952)名诗《恋人》简洁而隽永。

二战期间他站在抵抗运动的作家一边,加入了反法西斯和纳粹的斗争。

他的一首题为Liberté《自由》的诗是法国最著名的诗歌之一。

在超现实主义诗人中,他的诗最为明朗流丽、多少散发出生活的气息。

3、路易·阿拉贡,代表作品包括诗集《欢乐之火》和《永动集》,小说《安尼赛》。

《巴黎的乡人》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1958年发表的历史小说《受难周》标志着他已脱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

4、安德烈·布勒东,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的理论领袖,1921年,布勒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步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

英国:

大卫·盖斯科因,英国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1936年出版的《人生就是这块肉》,始终大量运用突兀而缺乏联系的意象。

希腊:

诗人奥德修斯·埃利蒂斯,诗集《方向》和《第一个太阳》都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意味,1979,获诺贝尔文学奖。

哲学背景艺术主张:

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哲学基础否定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创作规律,鼓吹超越现实,超越理智,用“自然写作”的方法来表现思想的真实活动。

提出要挖掘久受压抑的下意识世界,使之居于主宰的地位。

反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

超现实主义这强调描写梦幻世界、想象世界、内心活动的重要性。

超现实主义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

它要打破这一切,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映,力图通过这种反映,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世纪功能。

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

超现实主义绘画:

卢梭,米罗,达利,恩斯特,雷尼·马格里特

超现实主义电影:

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

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勒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人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

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

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r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

性欲和高潮,暴力和渎神,以及怪异幽默,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用来与传统电影形式抗衡的题材。

影片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用自由的电影形式,来激发观众潜在心底最深处的冲动。

布努艾尔曾宣称《一条安达鲁狗》是“向谋杀热情地呼唤”。

影片色彩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色彩处理则十分强调主观色彩的运用,只求色彩的表意功能,不再考虑色彩处理的真实性,超现实主义起源于西方现代派电影。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五讲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文学概况: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潮流。

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统统国家的作者,于一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

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二战后得到承认和广泛流传。

“意识流”概念的提出:

19c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意识流”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

“意识流”概念的三重含义:

A、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B、一种小说文体;C、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技巧。

意识流的哲学基础:

1、法国哲学家柏格森非理性主义。

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

2、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诗人充满矛盾。

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

意识流文学的艺术特征:

1、在表现对象方面,意识流文学脱离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应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

2、形式特征上:

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

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和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3、表现技法上:

A、内心独白:

a、间接内心独白,叙述者叙述过程中突然插入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

读者仿佛一下子置身于人物内心世界;b、直接内心独白,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直接传达内心活动,人物的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

B自由联想:

头脑中的意识常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出现、变化而发生变化。

C、蒙太奇:

将不同时空的事物组接拼贴在一起,超越时空限制,表现人的意识的跳跃性与无序性。

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马塞尔·普鲁斯特:

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作品《追忆逝水年华》:

“回忆的诗学”与“记忆的神话”。

小玛德莱娜蛋糕的味觉所引起的对“逝水年华”的“追忆”

“逆向哥白尼式革命”:

对人的精神世界重新挖掘,使人的精神重置于天地的中心。

回忆的诗学:

回忆的双重起点:

小说总体上是叙述者“我”现在的总体回忆,但小说开头又另外设置了一个回忆的起点。

小说回忆有了双重坐标。

从而使回忆构成我的一种生存形态,也构成了小说的结构方式,回忆构成了生命的主题,也构成了艺术的主题。

“小玛德莱娜”茶点:

整个回忆巨厦的支撑。

詹姆斯·乔伊斯:

爱尔兰小说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集《都伯林人》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画像》;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迪达勒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的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

乔伊斯通过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故事,实际上提出了艺术家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并且饶有趣味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

斯蒂芬•迪达勒斯本人恰恰就是他力图逃避的都柏林世界所造就的,都柏林无形中报复了反叛的青年艺术家。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20世纪的“圣经”:

乔伊斯在本书中将象征主义与自然和铸于一炉,借用古希腊史诗《奥德修纪》的框架,把布鲁姆一天18小时在都柏林的游荡比作希腊史诗英雄尤利西斯10年的海上漂泊,是《尤利西斯》具有现代史诗的概括性。

《尤利西斯》以三个人物为主,除代表庸人主义的布鲁姆外,还有他的妻子、代表肉欲主义的莫莉以及代表虚无主义的青年斯蒂芬·迪达勒斯。

小说通过这三个人一天的生活,把他们的全部历史、全部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利西斯》表面上每章内容晦涩凌乱,实则内部结构与荷马的《奥德赛》有密切联系。

每一章都有独特的写作技巧,并对应一个《奥德赛》的故事主题,角色和情节也和《奥德赛》有不同层次的对应。

长篇小说《芬尼根守夜人》:

以都柏林近郊一家酒店老板的潜意识和梦幻为线索,是一部用梦幻的语言写成的梦幻的作品。

乔伊斯借用意大利18世纪思想家维柯关于世界在四种不同社会形态中循环的观点,在此框架中展开庞杂的内容。

书中暗喻《圣经》、莎士比亚、古代宗教、近代历史、都柏林地方志等,大量借用外国词语甚至自造词汇,通过夸张的联想,喻示爱尔兰乃至全人类的历史、全宇宙的运动。

威廉·福克纳:

美国作家,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逊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书名出典于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描写重心在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

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未按时序展开叙述,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参与创造,把事件的全过程拼装完整,这说明表面颠倒混乱的时序下发生的故事有着内在的秩序。

作品的叙述角度是由内向外的,叙述者头脑思绪的不断变化成为作品内容延展的主线;多角度的叙述方法。

意识流的艺术特色:

在小说中,福克纳纯熟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

“神话模式”是福克纳在创作《喧哗与骚动》时所用的另一种手法。

所谓“神话模式”,就是在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时,有意识地使其故事、人物、结构,大致与人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

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任务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

维吉尼亚·伍尔芙:

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发表于1919年,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象,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

小说打破传统既定俗套,通过人物头脑中的瞬间印象和冥想、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反映生活本质,揭示永恒真理。

结构特征: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

在课文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

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

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第六讲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流派:

存在主义原是来自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克尔凯戈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