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895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docx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

二年级数与代数教案

【篇一:

二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

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

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

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

在这

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

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

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

“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

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

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

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

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

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

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

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

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

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

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

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

通过本单元的学

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

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

步形成统计意识。

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

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

“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

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创造情境。

3.鼓励算法多样化。

4.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

5.在十二月之前积极努力做好特色作业展的工作。

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这个班学生学习数

学的积极性高,态度端正,方向明确,从上学期考试成绩来看,有

些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很差,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这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转变这些差生,使他们由不及格转为及格。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在十二月之前积极努力做好特色作业展的工作。

3.做好差生的转变,保持优秀生的成绩,照顾中间生的发展。

4.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上好每一节课。

搞好科研工作和业务素养的学习。

五、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

(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时、分、秒―――――――4课时

7.乘法口诀

(二)――――――7课时

8.除法――――――――――8课时

9.统计与猜测―――――――――4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篇二:

二年级数与代数-永嘉县瓯北第七小学】

二年级数与代数

(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张荷洁供稿)

考试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考试要求:

1.掌握万以内数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还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灵活运用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考试题目举例:

1.李老师在计算37+48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反馈交流时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

答:

①算法多样化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2.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请你以“百以内退位减法”一课为例,设计一个倡导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片断。

3.简述口算和笔算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口算与笔算的解题策略不同。

口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笔算是以运算法则为基础的。

其次,口算与笔算的运算原理不同。

口算要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拆分、组合,将计算过程分割成一些小过程,将每一步计算结果都储存在大脑中,直至得出结论。

口算依赖于记忆,而记忆的数据保持时间短,这给运算带来一定困难。

笔算则是一种程序化的运算,大脑的记忆负荷低。

口算是种高级的心理活动,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如果我们把口算当作一种简单的笔算,认识上就发生了偏差,降低了教学的要求。

4.学生在口算56-18的时候,常常口中念念有词:

先用6减8,不够减向十位借1,16减8等于8,十位上的5借掉1,还剩4,4减1等于3,写3,合起来是38,学生边说边写最后算出答案,怎样看待这种“笔算式的口算”,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口算有利还是有弊?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只不过是在呆板、机械地执行竖式减法计算的程序,内部的心智活动很少,思维得到的训练不多。

这样的过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程序的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反观口算,因为口算要口头报出结果,而且口算往往运用于一些急需答案的场合,所以口算首先对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计算者做口算时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在头脑中快速的盘算以得出结果。

如同样是算56-18,计算者就有可能采用56-10-8、56-8-10、56-16-2、56-20+2等方法。

相比笔算固定的程序,

口算时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法,这首先就说明了口算对于培养人思维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分析以上任一种口算方法,就还会发现更有意义的东西。

比如采用56-10-8的方法,计算者就需要在头脑中经过这么一个过程:

先将18拆成10和8,因为56减10,减数是整十数,算起来比较简单,得到46(此时学生要将46储存在头脑中);56减了10以后,少减了8,所以还要再减8(此时既要考虑到少减,还要能够将储存的46调出来再去减);46减8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相对简单。

至此,计算尚未结束,因为口头表达结果的时候应该是从高位往低位逐个数字说出来的,这就还要求计算者在头脑中对答案的位值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口头表述正确。

所以,等计算者报出“等于38”时,这才算最后完成了56-18的口算。

很明显,这样的思考过程相比前面按程序笔算的方法,心智活动要复杂很多。

在这个过程中计算者要将计算分割成很多的小过程,要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心理活动。

而计算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心理活动,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发展了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这就是口算的价值之所在,这也正是教材要安排口算教学内容的本意。

也只有明确这点,我们才可以去理解“口算就是心算,心算不是作为笔算的台阶,而是一种不同的训练,是课程中独立的部分”

明确了口算的价值,我们再来谈“笔算试的口算”方法,就很容易达成共识了。

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笔算试的口算”方法,就是用笔算思路来做口算题,那么,即使把它视作是口算的一种方法,但充其量也不过是多种口算方法中一种相对呆板的、程序式的方法。

学生用这种方法做口算,虽也能得到正确结果,丢掉的却是更有价值的思维锻炼过程,而长期使用这种方法做口算,那对于他们心智技能的发展和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是影响甚大。

因此,关于“笔算试的口算”方法,实际上是有违口算本意的,应该是不妥当的!

5.二

(1)班同学排成人数相等的两行做操,小华站在其中一行,从前面数他是第12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二

(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6.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抓

住?

7.案例描述: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5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56-7。

思考:

这样的合作学习有效吗?

为什么?

看到这种合作学习,我不禁要问:

这样的合作学习有效吗?

综观以上这种现象说明:

我们的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引入了课堂。

但是,我们发现多数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教师都只重视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的次数不可谓不多,参与的面不可谓不广,惟独忽略了参与的质量和效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学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但是“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8.案例描述: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二年级进位加法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35+17=

35

+17

5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后,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展开了讨论:

生4:

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

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生2的回答:

把进位“1”写在十位上,这样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

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

它到底是个位的“1”还是十位的“1”呢?

……

思考:

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方法可取吗?

为什么?

个人认为不可取,《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但是计算法则是学生讨论能够解决的吗?

像这样抽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能通过学生讨论能完成的吗?

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35+7”有多少种计算方法上,比如:

算法一:

35+5+2=42

算法二:

5+7=1212+30=42

算法三:

……

在此过程中,一定有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的,那么就让他来当小老师来讲讲,(本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竖式列式的过程。

会出现两种可能:

第一,他列的非常完美无缺,讲解到位。

那么教师或者学生可以提出,为什么进位要写在十位上,并且要写得很小?

引发他和其他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二,他列的实在对不起老师,比如相同数位没对齐,忘记了进位等,或者出现你所叙述的学生三学生四那种错误的写法。

那么其他学生一定会站起来将他写的不对的地方指出来。

在强调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掌握到了最关键的知识——竖式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9.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学习中,学生容易犯如下错误:

一是数位不对齐,进位加法中容易忘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进位;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不能领悟出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请分析学生出错原因并说明如何加以纠正。

原因分析:

学生之所以出现上述错误,主要是由于受前面所学知识的干扰,这样虽然在课堂上采用了用小棒摆一摆、计数器上拨一拨的方法,但一些学生还是不理解。

在做题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进位的小“1”标出来,解决了部分学生进位的问题,但个别学生却把进位和不进位的算式都加上了小“1”,这样,所有的加法都变成了进位加。

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有效策略

10.二上“加减法估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有的学生为估算而估算,他们先精算,后求近似值。

如估算“38+41”,有的学生先求出“38+41”得79,再“四舍五入”为80。

请分析学生出错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因分析:

学生之所以会犯以上错误,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参与数学算式的提出过程,导致学生遇到具体的问题情境时,只能用狭隘、片面的数学眼光思考数学问题,解题策略单一;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所积累的精确估算定势束缚了学生对估算的理解与运用,他们仍习惯精确计算,错误地认为只要得数是近似值就是估算。

因此,教师要从“将计算教学寓于解决具体问题之中”的理念出发,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积极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数学算式的多角度提出过程,并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实现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展现原汁原味的估算教学.

考试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

考试要求:

1.知道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了解数的产生和作用,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4.认识近似数,并能进行估计。

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考试题目举例:

1.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和为7,如果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

设十位数字为x,则个位数字为7-x

则这个两位数为10x+7-x=9x+7

对调后的两位数为10(7-x)+x=70-9x

由题意知9x+7+45=70-9x

解得x=1,

所以个位数为6

所以这个两位数这16

2.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课标指出的数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数的意义;

(2)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3)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4)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运用课程标准理念分析

下面是《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简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4.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须从“位数”和“数位”说起。

位数是指一个整数所占有数位的个数。

把占有一个数位的数叫一位数,占有两个数位的数叫两位数……例如,48076是五位数,因为它占有五个数位,这里“0”占有数位。

【篇三: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二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7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初步认识,倍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图形与几何”领域有两个单元,分别安排的是图形的变化、测量。

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

加与减

第二单元:

购物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整理与复习

第六单元:

测量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

数学好玩

第九单元:

除法

总复习

主要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会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减法、乘法的联系,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并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是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划分:

第一单元:

加与减10课时

第二单元:

购物11课时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10课时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5课时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10课时

第六单元:

测量5课时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10课时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5课时

第九单元:

除法5课时

总复习6课时

第一单元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

10课时

教学内容:

谁的得分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

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

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

师:

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

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

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

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

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

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提示学生观察:

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总结提升

师:

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

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练习设计:

教材第3页

板书设计:

谁的得分高

百以内数的连加

24+30+41=()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谁的得分高(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计算:

6生板演)

37+29+1742+19+2536+18+3529+50+1132+27+4339+27+33

二、导学释疑

1.新知:

投飞镖比赛。

2.研究: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

与同伴进行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

妙想呢?

3.展示:

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三、巩固提升

(1)24+16+2749+17+32

15+26+4433+29+25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2012年银牌铜牌281615321714512128382723

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教学板书:

谁的得分高

百以内数的连加

24+30+41=()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