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811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docx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18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8)

1.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问题进行讨论。

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

(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A:

光引导消费者是不够的,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的。

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

专家B:

前一段时间,我在美国住了一年,对他们的反垄断法有了更多了解,反垄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秩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欧盟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

2.把下面句子意思改用几个句子来陈述,要求句意明确,层次清楚。

(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日发表的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所作的历时七年针对几千名55岁以上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安排的让一组患者每天服用400毫克维生素E而让另一组患者每天服用安慰剂的实验研究成果表明,坚持服用维生系E的一组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比坚持服用安慰剂的一组要高13%。

3.下面是关于海洋生物的介绍,请用简明的文字概述海蛇尾的特点、功能。

(不超过35字)

一只海星模样的动物挥舞着五条长长的手臂游过来,看上去它没有头也没有眼睛,但事实上每条手臂都遍布着“眼睛”,全身就是一只巨大的复眼。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说,他们在研究这种被称为海蛇尾的动物时,偶然发现它身体表面由碳酸钙构成的骨板是由许多极细的小凸透镜构成的。

海蛇尾没有脑子,但有神经系统;微小透镜可以把光聚焦到神经束上,产生视觉信号。

这样,遍布全身的微小透镜就组成了一个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复眼,与昆虫的复眼相似,它在躲避天敌时非常有用。

4.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分时度假”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60字左右。

分时度假作为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阿尔卑斯地区。

它需要有关机构先与当地酒店或度假村签订协议,将客房使用权每年按周划成52份,用锁定且优惠的价格按份销售给顾客。

这样,顾客就拥有了在一定的期限内在这一住所部分时段的一周产权,同时还享有转让、馈赠、继承等系列权益。

顾客通过交换系统与世界各地类似产权的拥有人进行交换,就可以前往世界各地住宿,从而实现了低成本旅游度假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是有关中国北京市整体的发展文字说明,请以新京报记者身份编拟一则一句话新闻。

●北京的农民是全国比较富的。

《中国经济周刊》从北京农业委员会(下称“北京农委”)了解到,2020年,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18000元,郊区实现的增加值撑起北京经济半壁江山。

●北京农委表示,北京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平衡。

农村在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和人均消费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区,建国后60多年的小农经济与工业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构成了经济舞台上“大北京,小郊区”的不和谐局面。

●专家认为,长期以来,中心城区垄断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资源,造成了城乡富愈富穷愈穷的“马太效应”。

破除城乡二元,当务之急是公共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

新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

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

盐海对约旦河说:

“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

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

”约旦河答道:

“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

”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

答:

------------------------------------------

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以对偶句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总共不超过20字)

在9月22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慷慨陈词,强调美国政府已意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大声疾呼减排。

这让人深深感觉到,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是美国迫不及待的事情。

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其排场极大的车队却留下一长串的“碳足迹”。

其车队由二三十辆汽车组成,猛喷废气。

为保证车辆畅行无阻,交警还得实施管制,这使得无数汽车在等待通行的时候发动机空转,从而不断增加空气污染。

8.根据以下信息,请拟写一则简短的新闻,要求:

①信息不得遗漏;②简明扼要;③画线信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

时间:

12月15日

地点:

巴格达

事件:

美国驻伊拉克部队举行降旗仪式

结果:

美军撤离伊拉克

意义:

美伊战争结束(这场战争历时近九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

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以“山高水远”作为开头,给父母发一条短信,表达自己的感念之情和刻苦学习之意。

要求:

①只写正文;②力求句式整齐,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30字。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

怎样制止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或:

为什么要制定反垄断法)

解析:

 

2.答案:

①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作了一项针对几千名55岁以上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研究。

②七年中,研究人员让一组患者每天服用400毫克维生素E,而让别一组患者服用安慰剂。

③结果发现,坚持服用纺生素E的一组患者患心力衰竭的风险比坚持服用安慰剂的一组要高13%。

④他们的这项实验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解析:

 

3.答案:

海蛇尾体表遍布细小的凸透镜,组成了一只巨大的复眼,利于躲藏天敌。

解析:

 

4.答案:

分时度假是指人们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当地某酒店或度假村部分时段的产权,通过交换系统与各地类似产权的拥有人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前往各地旅游住宿的目的的休闲度假方式。

解析:

 

5.答案:

北京市城乡布局求均衡,改变“大北京,小郊区”现象。

解析:

本题考查点为“压缩语段”,解答此题应注意,一是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比较异同;二是要擅长分析,特别是分析出几则材料中“共性”东西;三是要抓住“不平衡”与“发展”两个关键词。

6.答案:

自强不息苟且偷安流水不腐

7.答案:

示例:

1}美总统(台上)疾呼减排其车队(台下)猛喷废气2)(会场上)总统高呼减排,(会场外)车队猛喷废气(内容形式各2分)

8.答案:

12月15日,美国驻伊拉克部队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

仪式结束后,美军全部撤离伊拉克,历时近九年的美伊战争画上了句号。

解析:

本题属于扩展语句题型,解答本题要根据时间、地点、事件合成句子,同时要把结果写清楚,运用修辞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

示例一:

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

“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

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

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

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解析:

本题考查熟记文学常识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要符合以下要求:

一、所选对象应是所给定的三个人物中的任意一个;二、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三、运用排比和反问两种修辞手法;四、语意连贯,内容充实。

10.答案:

示例一:

山高水远,比不过父母养育恩德;地冻天寒,摧不垮孩儿上进雄心。

示例二:

山高水远,孩儿自当勤勉求上进;恩重义长,父母可要珍重保安康。

示例三:

山高水远,义重恩长;万望父母珍爱身体,孩儿定当刺股悬梁。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的差异性是本质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

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万物作为认识对象。

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进而形成主客对立,这便是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正因如此,亚里士多德整合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创造了对西方人思维有重大影响的《逻辑学》。

从此,西方人所关注的是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这种思维使西方的悲剧具有突出的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

中国人认为,人与万物同属一个系统,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

中国人关注的如何做到“知天”、“顺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所以,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

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振荡,而中国传统悲剧则往往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让愤懑的情绪得到安抚。

如窦娥被迫害致死,但她的冤情却能感天动地。

最后,窦父顺天意,禀皇命,为窦娥申冤,悲情被逆转了。

西方悲剧力图借助人的智慧和理性去接触真实社会,但人的意志、情感,真正的人、真实的自我都遭受强烈的挑战,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永久的生命焦虑,即使到了倡导人文主义的莎士比亚,他大多数作品也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可奈何的无尽焦虑。

而中国人看来,悲剧形成的来源是现实的社会秩序远离了圣人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也因小人存在,不但违背理想社会秩序,也在破坏着相对合理的现实社会秩序,使现实社会变得更加黑暗和昏浊,离先贤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越来越远。

但中国人总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惩奸除恶,仍有希望、机会回归那个理想社会,所以中国的悲剧从来没有象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一“悲”到底。

西方人希望超越现实世界,通达绝对生命,最终理想要实现生命的超越。

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绝对精神”是一个中心概念,是人类应该追寻的终极;可置身的现实世界充满缺陷,要超越生命,就首先要超越现实实际,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

西方悲剧思想正是他的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与西方传统悲剧思想相比,中国思想家的理想在道家看来便是“物我两忘”通达自然天地,在儒家看来是“人皆可为尧舜”,在佛家看来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中国人更关注的是人的德性要求、人格磨练和品质修养。

忠、孝、侠、义几乎成为大多中国传统悲剧弘扬的主题。

《西厢记》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

张生以偷情始,最终考上状元,正大光明将莺莺迎娶,回归至传统道德体系。

西方的歌舞很早就从戏剧中分裂出来,分别形成了“歌剧”和“舞剧”,“话剧”则以对话为主,语言主导着整个戏剧。

西方哲学从来就有语言崇拜的传统,认为“哲学的问题其本质是语言的问题”,具有抽象、概括的语言有其绝对的权威地位。

而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各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甚至,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毛诗序》)歌、舞、白不曾分离,歌舞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摘编自蹇河沿《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悲剧具有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是因为西方人侧重关注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

B.中国哲学虽有主客体之分,但强调主客交融,物我感应,物我相知,“天”“人”一体,这构成了中国传统悲剧艺术的认识基础。

C.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使人情感振荡;中国传统悲剧往往以大团圆结尾,给人情绪安抚,这表现出中西不同的审美追求。

D.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剧情构思框架,它倡议一种追求人性化的道德观念和理想化的社会道德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阐述了中国和西方传统悲剧最基本的区别,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的则是“天人合一”

B.第三段论述了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在追求中的生存焦虑,而中国传统悲剧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C.文章开头提出中、西传统悲剧有本质性差异观点后,分别从审美追求、悲剧根源、悲剧理想和戏剧表现形式的角度加以论证。

D.文章论证手法多样,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事例论证综合运用;引用《毛诗序》是为了论证歌舞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西方悲剧理性认识的深刻性,从来没有像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因而中国缺少真正意义的悲剧。

B.中国传统悲剧一方面揭露社会邪恶势力,鞭挞奸臣贪官、污吏屑小:

一方面呼唤良好社会秩序的出现,张扬忠臣良将、侠道义士。

C.黑格尔哲学思想认为先要超越充满缺陷的现实,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才能超越生命,这种哲学思想正是西方悲剧思想的体现。

D.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多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因为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冰上丝绸之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亚洲和欧洲三大经济中心的北极航道,主要包括经过俄罗斯海域的“东北航道”和经过加拿大海域的“西北航道”。

随着全球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触化加速,冰期缩短,为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北极地区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宝库”。

200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北极地区油气潜力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圈内已探明并可用现有技术开发的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储量估计分别高达900亿桶、1669万亿立方米和440亿桶,其中石油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约13%、天然气占30%、液化天然气占20%;北极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超过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资源的总量;此外,金、铜、铅、铁等资源在北极也分布广泛。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应该以北极为目的地,开辟能源新通道,保障能源进口多元化。

2017年12月8日,中俄亚马尔项目在北极圈落地.建成后每年将有400万吨液化气运往中国市场。

(摘编自程晓《新时代“冰上丝绸之路”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11期)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与“北极航道”进出口贸易总值比较图(单位:

亿关元)

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对欧洲出口约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2%。

中国对外贸易90%以上依赖海路运输,按照中国海运运费支出一般占贸易总量的10%左右计算,到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将达到5.3万亿美元,海运费用约为5300亿美元,如果利用“东北航道”则可以节省614亿-1468亿美元。

依照传统的海上航运路线,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需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才能到达欧洲各港口,如果油轮吃水深度超过21.98米、重量超过25万吨(苏伊士运河的限载量)必须绕道非洲好望角。

作为东亚连接北欧、东欧及西欧地区的最短航线,“东北航道”相比传统的航线,可缩短大约三分之一的航程。

连通欧洲与中国的传统海上航运通道,途经战火频仍的西亚地区、海盗猖獗的南亚地区和美军基地遍布的东南亚地区,海上航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尽管“冰上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北极地区特珠的地理环境使得航道沿线非传统安全威胁较少,且大部分航道距离陆地很近,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海域的临岸地区,提升了海上航运的安全度。

(摘编自吴大辉《“冰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新延伸),《人民论坛》2018年第9期)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5-2015年,我国对“北极航道”国家出口额均高于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

B.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和“北极航道”国家的进口额在2014年都达到了最高峰,随后同时出现下滑。

C.2009-2015年,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与从“北极航道”国家的进口额差距逐年缩小。

D.从十六年的进出口额的角度看,“北极航道”沿线国家对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性都高于“一带一路”国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遏制和解决全球变暖、南北两极冰雪加速融化、极地冰期缩短等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B.北极地区多种主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有“人类最后的宝库”之誉,正因如此,我国才提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

C.我国与欧盟互为最大的进口市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不能全靠我国一己之力,离不开欧盟国家的合作开发。

D.我国往来欧洲的传统海上航运通道,主要面临美军基地的安全威胁,北方航道大部分处在俄罗斯海域,基本可以避免美军威胁。

3、上述材料体现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给我国带来的哪些益处?

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名 医

袁炳发

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这是苇子沟的人公认的。

梅家是鼎鼎有名的中医世家。

关于梅家的来历有很多版本,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梅子涵的祖父梅春鹤早年是宫里医术高深的御医,后来因为无意被牵扯进宫里的一个事件,不仅丢了差使,还险些丢了性命,就一狠心跑到了东北的苇子沟。

许多年下来,梅家在当地已是屈指可数的殷实人家了。

梅子涵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白天从塾师攻读经书,晚上随祖父、父亲学医。

他对医学有着特殊的爱好,在弱冠时就已通读了《本草纲目》《千金方》《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这便为日后行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祖父的教导下,梅子涵的医术日臻成熟,各科兼能,得到远近推重。

祖父过世后,梅子涵独挑大旗,继续光大着梅家祖传的医德医道。

凡是来他医室治病者,不待启口言明病情,他已在视行、听声、切脉、望色中,即能揭示是何病症,言之确凿,就似见到病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一般。

对于疑难杂症,有的就在患者平日不良嗜好中找到得救之法;有的并不示方,只告患者谨慎起居饮食,化病于不药之中。

大凡别人医不好的病,到最后就只能求到梅子涵的门下。

如果梅子涵再治不好,这个人恐怕就时日不多了。

今天来的病人是这样的,家里已经为他备好了入殓的棺木和寿衣,来这里是因为仰慕梅子涵的大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来此一试。

梅子涵一边细听家人讲述病人的病史,一边走上前为病人细细切脉,回头开出一个方子,而这方子外人是难得一见的,只留作自家的医案。

随后,梅子涵又亲自到后院自家药房配药,梅家的这一规矩始自梅春鹤。

待药配好后,梅子涵又亲自将药煎好,要病人立时服下。

他嘱咐病人的家人:

“如果此人能在子夜时分醒来,说明还有存活希望,不然就真的无药可救啦!

说来也奇,这位病人在服下药不多时,便有了动静,不到子夜时分,只见他已能微张双眼。

此后数日,几副药服毕,病人的状况竟一天好似一天,最后竟能自己起身了。

病人的家人为此感激不尽,特地将一面写有“妙手神医,起死回生”八个烫金大字的匾额送到了梅子涵的府上。

梅子涵治病救人的奇事轶闻,在苇子沟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医,称他的医术为仙术。

经他手医好的病人到底有多少,就连梅子涵自己也记不清了。

多年行医下来,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困扰着梅子涵。

这就是他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传承他医术的合适人选,梅子涵膝下有一儿一女,但这一儿一女对祖传的医术竟都毫无兴趣,谁也不肯去接续梅子涵的衣钵。

岁月如驷之过隙,转眼梅子涵已年届花甲,眼看着祖传的医术就要在他这一代失传,梅子涵心急如焚。

无奈之下,他只好登出启示,招徒传艺。

最终从应招者中挑选了两个人跟自己学医。

这时的梅子涵恨不能在一日里,就把自己的所知所学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徒弟,但他又深知欲速则不达这个理,这最是急不得的事,只能慢慢来。

不料,天有不测,三年之后,梅子涵突然患病,他自己给自己配了一副药,服下却未见好转。

不久,病情竟日益加重。

两徒弟见状痛心不已,于是各自小心翼翼为师父切脉、诊病,并各自开出了一个方子,可踌躇半晌,竟都不敢轻易给师父下药,都怕自己药方不当,而延误了师父的病。

几日后,梅子涵病势加重,两徒弟只得跟梅子涵的家人商量,把师父送进省城的一家中医院。

一名年轻的中医在诊过梅子涵的病后,马上开出了方子,谁料,不等药煎好,梅子涵就断气了。

师父突然撒手人寰,两徒弟心存疑惑,便追问那位年轻的医生,问自己的师父究竟患的是什么病,竟会这么快就走了!

那位医生告诉他们,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难病,只是一般普通的肺热,但因医治不及时,虚火上升转而成了急症,如果当初医治及时是不致搭上性命的。

两徒弟听后立刻都红了脸,愧疚地低下头。

后来,当省城的那位年轻的医生得知被自己诊治的人,就是苇子沟大名鼎鼎的梅子涵时,禁不住大惊,继而摇头叹息:

“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

(选自《小说月刊》2008年12期)

1、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开门见山,既点明标题,也引出下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B.小说介绍梅子涵的家世,意在说明梅子涵的医术来自家传,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

C.小说的语言平实朴素,在疾徐有度的叙述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同时也令人唏嘘的故事。

D.在梅子涵救活垂危病人的情节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梅子涵的医术高超,不负“名医”盛名。

2、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创设“省城年轻医生”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3、小说以“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

”一句结尾,请结合文本说明造成这可悲结局的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解琬,魏州元城人也。

少应幽素举,拜新政尉,累转成都丞。

因奏事称旨,超迁监察御史,丁忧离职。

则天以琬识练边事,起复旧官,令往西域安抚夷虏,抗疏固辞。

则天嘉之,下敕曰:

“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恳切固辞权夺之荣乞就终忧之典足可以激扬风俗敦奖名教宜遂雅怀允其所请仍令服阕后赴上。

圣历初,复迁侍御史,充使安抚乌质勒及十姓部落,咸得其便宜,蕃人大悦,以功擢拜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持节西域安抚使。

琬素与郭元振同官相善,遂为宗楚客所毁,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