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725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docx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

 

课题研究教师论文

 

沾化县富国第二实验学校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其影响”研究课题组

 

风景这边独好

——记对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实践的粗浅尝试

富国第二实验学校李海燕

参加《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其影响》课题实验时,我满腔热情,而经过与专家的零距离接触,深入学习课题的相关资料后,我对课题能够带来预期效果更是充满期望。

经过反复思考,我的头脑中开始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

之后,我和我们班的67个孩子踏上了实验之路,在摸索中实践着,在失败中反思着,在前行中感悟着,也在收获中喜悦着。

今天,当回首走过的路,审视在尝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蓦然觉得,那些点滴诚然幼稚,但却是真实的,很多与孩子们共同有所收获的瞬间,让我感觉风景这边独好。

个人认为真正让课外阅读发挥其开拓学生视野、积累生活常识、丰富经验、获取大量词汇、培养语感、模仿写作,从而开启智力,进行创造思维等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导”。

一、从课内导向课外

课内的语文篇目就应该是集古今中外、科技、时事、文学等多方面的典型篇章。

教师应由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上,更要从课内基本篇目的学习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课外空间。

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涉及到鲁迅的《朝花夕拾》,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就涉及到他的《昆虫记》,许多课文甚至说明文都会涉及到古代的诗歌。

在学生周记中设定课外古诗摘抄栏目,每周在阅读课上检查,到期中期末让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其效果也较好。

又如从课内诗文的学习中,让学生选几篇课外同一作家的作品,既可以培养学生古文诵读的语感,又可以让学生品味我国古代优秀诗文的写作技巧和立意。

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内篇目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在课本的篇目中感受到那种语言的美、情感的美、意境的美,才能触发学生由课内自觉地寻找课外读物的美。

二、从激发兴趣导向鉴赏能力的提高

语文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发和培养,而课内的许多篇章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园圃。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能激发学生了解我国文学的兴趣,如远古的神话传说、唐宋的诗词、明清的小说。

让学生从大禹治水、女娲补天领略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主义到杜甫《三吏》《三别》“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现实主义;从蒲松龄的狐仙鬼友到老残的游历江湖;等等。

每周四设一节阅读课,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课外名著的阅读情况,形式有小组成员间分别按读书计划指读相关段落,复述某个情节,评论相关句子或人物,漫谈读后感受等,要求从低到高,比如指读时要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继而逐渐能复述、评点、生发出自己的感受,记得有一次讲小说单元的基础知识,提到“人物与环境”其中点到《红楼梦》与《水浒》,我让学生谈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看过《红楼梦》的学生发言很积极,并大胆而幼稚地提出贾宝玉不应该爱林黛玉,而应该爱薛宝钗……我只能改变计划给他们分析了这三个人物的不同思想性格,肯定了宝黛的叛逆性格和《红楼梦》的主题。

结果在许多学生的周记里都反映出他们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阅读兴趣。

这样,就使学生有一种在门外看杂技,心痒难挠的好奇和兴趣,促使他们在课外借阅此类文学作品。

又如对《童年》中外祖父的评价,有的同学就提出在当时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外祖父就是一个冷酷自私无情的老头。

但其他同学也提出阿廖沙受伤后外祖父去看他那番独白却让人感觉并非那样。

通过分析、辩论对作品反映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的认识也深刻得多了。

但此中教师必须做到几点:

(一)、让学生有时间阅读。

校图书室也必须保证有学生借阅的书籍。

为此,每周四设定一节阅读课,并且开放图书馆,课题组专门给各位家长和学生发出一封信,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能及时为孩子买书,保证孩子每天有半小时读书时间,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书,为孩子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读课外书的认识。

(二)、在保证阅读时间的前提下教师也必须作一二次专题性讲座,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三)、有计划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交流、辩论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为此一学期里我安排了学生进行“读书竞赛”“说书竞赛”“评书竞赛”等活动,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总之,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去阅读并加以讨论分析,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

三、从“读”“思”导向“讲”“写”

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回到学生的能力的提高。

学生可以先从基础的训练讨论“讲”入手。

讲可以多讲、少讲,即使不讲的同学也可以听别人“讲”而得到启发。

讲上一两句,乃至可以介绍好书、好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把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

“写”重在语言积累,巩固阅读成果,将阅读后的感受、悟出的道理,写下来进行交流。

为此在周记中专设“妙笔生花”栏目,学生自由抒写感悟,并成立新蕾文学社,把学生的优秀作文结成小刊物,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经过以上各种指导方法和扎实有效地实践评价奖励措施,我在不断的尝试中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功。

耕耘中虽也有过无数次的失败,应该说也正是这些失败让我汲取教训,然后才有了后来觉得可以实施的办法。

站在转弯处回望参与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课题实践所走过的路,确实是磕磕绊绊,幸运的是在这磕磕绊绊中,我与孩子们通过学习也确实收获了,我们得到的绝不仅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更是课外阅读带给我们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让人生更有效的价值理念,这足以让我们受益终生。

但有本杂志的封面语说得好: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确是一门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外之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大家为了我们所钟爱的事业而努力吧!

把课外书还给学生

富国第二实验学校王丽霞

高尔基说: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烂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可见读书的作用之大,对他而言,读书就是一剂良药,这不正好验证了我国汉代刘向所说的“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道理吗?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具有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夯实学生终身学习基础的重要作用。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每学期不少于50--60万字。

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仅有30.5%的初中生喜欢课外阅读,且阅读量普遍不足。

一、学生不“爱”课外阅读的原因

(一)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

他们认为,狭义地理解阅读就是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语文书,上好语文课,做对练习题,那就算是完成了阅读任务。

因此,对课外阅读,他们往往采取可有可无、置之不理、不屑一顾的态度。

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生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二)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应试环境,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

在校期间从早至晚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农村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节假日还要力所能及地帮家里干一些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了。

(三)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有意无意地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

学生的书包里,挤塞着各种教辅用书。

面对考试,面对家长所担心的未来竞争,孩子们没有自由选择的阅读权,极具功利性的“课内阅读”正败坏着孩子们的阅读胃口,抑制着他们的阅读热情。

(四)缺乏阅读的检测与评价。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兴趣最应该被重视和保护,而孩子的兴趣又主要依赖于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评价。

然而,目前语文教学的评价中,缺乏对孩子课外阅读情况的评价机制。

很多学校检测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单元测试的分数,这样学生阅读的成果得不到肯定和认可,所以就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二、如何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一方面要让学生从主观思想上认识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要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古往今来众多伟人因爱读书而最终有所成就的轶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志向。

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

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外部客观环境。

教师自身要提高对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同时,孩子的家庭要充分理解和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父母要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鼓励、支持的态度。

对于家长们的担心以及对课外阅读的误解,教师要加强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引导。

(二)科学安排阅读时间。

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方面要固定课外阅读时间。

习惯成自然,家长可以规定学生在每天的某个时间内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不指定内容、不规定范围、不固定方式,只要孩子喜欢,只要孩子认真去读去体会就达到了目的。

另一方面要压缩课内阅读时间。

实际上,课内我们所教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就是为了运用于广泛的课外阅读。

教师更多是要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

当然,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节约点滴时间,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点滴的时间,积少成多,养成“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概念。

(三)合理选择阅读方式。

首先阅读材料,以自由选择为主,经典推荐为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因此,读什么书,要尊重孩子,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

其次阅读过程,减轻阅读负担,享受其中乐趣。

课外阅读很大程度是一种随性阅读,而阅读的成果处于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状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的阅读创造出一种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

最后阅读交流,允许各抒已见,珍视独特体验。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受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应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

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才能真正植根于孩子的生命之中。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一方面要广开阵地,提供展示平台。

在学生阅读之后,通过班级读书会、专题辩论会、课本剧排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外知识的丰富多彩,主动融入课外知识海洋,尽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兴趣不断高涨。

其次要多方合作,激发阅读热情。

在对学生阅读实施评价时,既要重视教师的评价作用,也要关注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重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要关注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增加评价的交互性,使其成为在教师组织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评价活动。

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客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持续阅读激情。

总之,课外阅读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引导孩子的意识,激发孩子的想象。

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师,更有责任让学生从小“爱”上课外阅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使他们成为一名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

试论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管理指导策略

   富国第二实验学校张桂叶

   《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观看影视、浏览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

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

长期的调查显示:

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

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

2009年我们课题组对我校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30%的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27%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

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

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一、“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

   “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

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

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

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

二、“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

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

教师指导初中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

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

三、“一个行动胜过一千打纲领”——将计划付诸行动

将计划付诸行动是管理好时间的关键环节。

制订了计划,如果不执行,就是一纸空话,正如列宁所说:

“一个行动胜过一千打纲领。

”许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阅读,相反他们可能有美好的计划,甚至有具体的打算。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看法、人际关系问题等等,预先的计划渐渐“缩水”了,后来就干脆没了行动。

由此看来,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执行。

具体做法是:

一是指导学生将计划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

制订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二是让学生记录下时间。

即每次阅读开始和结束时要求学生在课本适当地方分别写下具体时间,如12点30分、12点48分。

让学生通过前后对照,清楚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

三是指导学生适当做笔记。

“不动笔墨不看书”,事先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让他在阅读时在书本上划画符号,做做批注,写写看法。

这不仅有助于积累知识、促进思考、提升能力,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我监督教育能力的方法。

四是让学生请他人(老师、同学或家长)帮忙监督提醒。

  四、“读而不思则罔”——引导反思与总结

   “读而不思则罔”,只阅读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流于肤浅。

阅读后进行反思与总结,不仅能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更能提高能力,培养习惯,陶冶情操,提升道德素质。

因此,课外阅读后注重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阅读过程及自我的阅读理解进行再思考。

让学生反思与总结什么?

一是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二是考察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衡量文本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四是通过阅读观照自身,提高自我修养。

怎么反思与总结?

一是写反思记录。

记录形式可以是日记式、表格式,也可以是卡片式、随笔式。

写下自己对文本内容、作者思想、社会意义等方面的感受、体会与思考。

二是与他人交流沟通,在思想碰撞中发现问题与不足,调整思路,改进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反思

富国第二实验学校王汉国

前言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

“学生们生活在语文的海洋里,需要的是各种有关方面——报纸、广播、电视、话剧等等所谓的新闻媒体散布的语言,孩子喜爱看一些杂书以及各种文学作品散布的语言,如果不仅仅是规范化的并且是优美的,熏也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

”张志公先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多读、多看、多听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其中的多读就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而不只是一味埋头于课堂上书本知识。

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是非常糟糕的,很多学校根本不重视课外阅读的,老师只为考试而教学,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习,学生也没有时间看课外书,这种教学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课内,兼顾课外,双管齐下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问能力。

阅读仿佛是一点火种,即使只是一点,只要时机适当,也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

它把一个世界在孩子们面前打开,引领他们去体会,去感受,使他们在长大后拥有一颗颗丰富细腻的心灵。

于漪老师说:

“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也应放在首位。

高中生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一辈子受益不尽。

”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呵护心灵成长期的青少年们,禁锢课外阅读简直就是禁锢心灵。

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

所以,学生要力争读透几本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奠定精神的底子,从而终身受益。

而作为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方面要注意方法,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做而且应该做的是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读书人。

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其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应该尊重学生阅读自由。

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家长要给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不能硬性要求学生读名著。

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的兴趣是不一样的。

只要是有益的东西,都要鼓励学生读。

老师家长要在“开卷有益”这一大前提下,不要太多的干预,让他们自主选择,愉快地读,津津有味地读,尽情体味自由阅读的乐趣,收益会更大。

再次,要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一、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

(一)国内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

国内有很多以调查局部地区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如2006年张树良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1期发表的《中学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他从调查某校初二、初三共100名学生的阅读现状着手,得“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的结论,虽然没有找出形成堪忧现状的原因,但提出一些好的改善措施,值得参考和借鉴”。

(1)又如2006年张云峰在《阅读与鉴赏》第22期发表的《当前中学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他对几所高中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上述一样,他站在教师和学生的两个位置上找出了一些原因”。

(2)但我觉得还不全面,至少缺乏当今教育制度方面的原因,他的改进办法也只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也具体可行,但在整个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他的措施又能真正落实吗?

2004年莫国兴在《基础教育研究》第12期发表的《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这是针对他所在地区的农村中学而做的调查,结论同上述一样,他找出了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不好的原因,但由于受农村条件的限制,他提出的改进方法与途径也很难落实。

还有杨绍国的《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冯正民的《语文课外阅读不容忽视》、于德炎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有许多疏漏的地方。

综观以上的调查报告,他们的论述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这对我们做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国内许多的语文教育学专著里,大都以章节的形式谈到了语文课外阅读,只是深浅不一,侧重点不同,有的单独讲解课外阅读,有的则把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归在一类论述。

广西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就是“把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外学习活动归为一类,它里面谈到了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也对怎样指导语文课外阅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3)1988年由秦树基主编的《语文第二课堂初探》对语文课外阅读进行了很深的论述,他“首先谈出了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接着也谈到阅读活动的指导,以及语文课外阅读条件,如何开展阅读活动,检查和巩固语文课外阅读成果”,(4)他的论述是比较全面到位的。

1989年由徐越化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第十二章中也是把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归为一类论述,他对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其如何指导语文课外阅读谈得很深入,而且指出了“重视语文课外阅读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5)比其前面的几篇又有其独特之处。

1983年由朱绍禹主编的《中学语文教育概说》除了“论述语文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之外,他还把语文课外阅读的特点总结出来”,(6)这又是上述著作中没有涉及到的,弥补了一些缺陷。

武汉师院、西南师院、北京师院等十二院校中文系编写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在论述语文课外阅读时,把重点放在了“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课外阅读的选择、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课外阅读的考查上,很详细地论述了课外阅读”。

(7)张定远在《阅读教学论集》中的一篇《谈谈课外阅读》也论述“指导课外阅读,他又把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谈得很深,着重强调‘指导’要跟上来”,(8)比起上述的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以上的关于语文课外阅读的专著,它们各抒己见,相互之间弥补了缺陷。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阐释,我发觉在做《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其影响》这一课题研究时,分析语文课外阅读必不可少,从重要性着手,收集别人的调查结果,总结出现状,强烈的反差就迫使要追究出原因,找出原因后再提改善办法,这样做是建立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可能会造成泛泛而谈,但只要在论述过程中有理有据,我认为也会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语文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课内阅读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时代里,光有书本知识是绝对不够的,为了适应无限丰富、生动、复杂的社会生活就要求每个中学生要有更加丰富、全面的知识,而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语文课外阅读就为中学生们提供了获取广泛知识的机会。

通过看不同的课外书,了解和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识,就扩大了的知识面。

同时,语文课外阅读也巩固了课内阅读的成果。

“任何一篇课文的理解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一般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学习,才可能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而这反复、多次的功用,就要通过语文课外阅读的形式来获得,这样,语文课外阅读就起了促进课内阅读,强化课内阅读的作用。

”[9]其次,是因为课内的书本阅读教材的变化性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