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588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

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吕氏春秋》有言:

“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

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

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

3.《墨子·尚贤》云: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B.以民为本C.以德治国D.公正至上

4.“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地加工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材料中“传统文化”在明清时期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B.统治者调整政策,文化控制的放松

C.传统儒学受批判,人们思想的解放

D.文人群体的涌现,创作水平的提高

5.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

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

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

”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7.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

“(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

何时与梁相识?

阿苏回:

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斥二人:

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A.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B.青年男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C.新旧思想冲突激烈D.辛亥革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迁

8.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资本输出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9.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下列文献与之观点相似的是

 

10.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

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毛泽东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B.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

C.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D.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11.“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上述文件内容应出自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49年《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下面表格内所列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行使否决权的部分情况

时间

概况

2007年1月12日

中俄就缅甸局势相关决议投反对票

2008年7月11日

中俄就非洲和平与安全(津巴布韦)相关决议投反对票

2011年10月4日

中俄就中东局势(叙利亚)相关决议投反对票

2012年2月4日

中俄就中东局抛(叙利亚)相关决议草案投反对票

表格说明了中国

A.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B.与俄罗斯结成了政治战略同盟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积极参加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13.钱穆先生认为古希腊在城邦制的发展中逐渐摆脱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

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梭伦改革中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B.克里斯提尼改革组成“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C.伯里克利时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陶片放逐法和津贴制度打击了贵族,保障民主

14.“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

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

15.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

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16.列宁曾说:

“现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交战国,都没有俄国这样自由,都没有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这种革命的群众组织。

因此,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这样容易的和这样和平地把国家政权交给真正大多数的人民,即交给工人和贫农。

”此讲话的背景事件是

A.一战爆发B.二月革命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三年国内战争

17.1917年周作人在北大演讲时说有一文学流派曰“传奇派文学”,该流派“以表现情思为主,故贵能撄人心,发其想象感情,得会通意趣,人间常事,不足以动听闻,则转而述异。

”与这一流派相关的文学作品是

A.《人间喜剧》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

18.阿瑟·小施莱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指出:

“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材料内涵的实质是

A.调节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利益B.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C.实行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D.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19.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

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

城市化快速发展

交通工具数量和品种增多

电力技术广泛应用

计算机技术产生和普及

A.

B.

C.

D.

20.“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以下图片解释错误的是

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正在修筑的柏林墙(1961)各国代表祝贺中华人民共

和国重返联合国(1971)

A.亚太经合组织反映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B.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柏林墙的修建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D.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世界政治格局趋于多极化的表现之一

二、非选择题(21题15分,22题15分,23、24、25题各10分,共6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男”的写法)

男,丈夫也。

从田,从力。

言男用力於田也。

——东汉《说文解字》

材料二:

(商)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

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1《赠程君五十叙》

新安土硗狭,田蓄少,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阋家不惮为贾。

——《唐荆川文集》卷15《程少君行状》

材料四:

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大包干、承包制改革之后,农村小农经济日益狭小,根本谈不上规模经济。

不仅如此,原有集体经济也被削弱了,集体财产被分掉了,无法行使协调服务职能,使农业没能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转变……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规模经营,应将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阻止土地经营规模不断萎缩,最终使我国的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3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秦国呈现了怎样的人地矛盾?

商鞅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

(3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何种经济现象?

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4分)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试从人地矛盾的角度指出解决的出路。

(3分)

 

22、(15分)(15分)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

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

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其后颇有所改。

──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

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

(4分)

⑵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

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3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

观点。

(8分)(要求: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80字左右。

 

23、(12分)进步思想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变革有着深刻的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摘录

孔子

苏格拉底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是可教的,反之亦然,美德若是可教的,那么它是知识。

材料二:

人们转而面向古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变成了研究的对象。

这些作品被当作人文科学,在其中人的兴趣和行为都受到了认许,而与神圣的东西对立起来;但是它们却是神圣的东西在精神的现实性中。

因为人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东西,这一点就使得人们对于人,也就是对于作为有意义的东西的人,发生了兴趣。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材料三: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些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面对传统社会的纷争变革所提出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分)

⑵据材料二中“神圣的东西”指什么?

据此判断黑格尔所评论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其核心思想。

⑶材料三中的“他们”主张以理性之光驱散专制黑暗,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3分)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材料二、材料三所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

(2分)

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进步思想对社会发展的主要意义。

(2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从儒学观点来看,所谓的“不杂”和“不正”、“不是”,正是反映了司马光和王安石,保守派和变法派思想上的分歧。

……王安石的学术观点截然不同于所谓的纯儒或俗儒……要实行变法,就不能不在事实上背离保守的儒学,汲取管仲商鞅的变法思想。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

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分)

⑵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分)

⑶举两例说明王安石变法中“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的措施。

材料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何在?

(4分)

⑷针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认识视角有何不同?

(2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

他说:

“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

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187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满后,谢绝了不少人要他再当总统乃至当终身总统的“美意”,急流勇退,回家隐居。

——据《华盛顿传》

材料二:

1804年罗马教皇为拿破仑加冕图

材料三:

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

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⑴据材料一、二,对于当“国王”或“皇帝”,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态度与做法有何不同?

(2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为美国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4分)

⑶结合所学知识,以拿破仑的活动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2分)

⑷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2分)

 

2016届高三第二次学情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5CBDAC6-10BCDCA11-15CCBDD16-20BCCAC

二、非选择题(21题15分,22题15分,23、24、25题各10分,共60分)

21.(13分)

(1)特点:

一家一户、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3分)

(2)矛盾:

秦国“地广人寡”(人少地多)。

(1分)

解决:

以田宅招三晋之人入秦务农;废井田、开阡陌。

(2分)

(3)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

(2分)

原因:

远离战乱,地少人多;土地贫瘠,产出少。

(2分)

(4)出路: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一体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任答3点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2.(15分)

(1)历史作用:

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

(3分)

根本原因:

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1分)

(2)基本特征:

少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2分)

淘汰: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1分)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

(2分)

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一直是围绕其核心思想变化的,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但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如汉代中外朝,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3分)

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始终围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本原精神,不断加以完善创新。

(如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等)(3分)

 

23.(12分)

(1)共同点:

强调道德教化;通过教育提升人的道德品质。

(2分)

(2)“神圣的东西”:

教会(或神权、神学世界观)。

(1分)

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

(1分)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1分)

(3)例证(代表人物1分,其思想主张任意2点2分,共3分):

如:

①伏尔泰: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③卢梭: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学说;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④康德:

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平等;自由是有限度的。

 关系:

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启蒙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

(2分)

(4)主要意义:

汇聚成思想解放潮流;成为社会的变革的先导。

(2分)

24.(10分)

(1)性格缺陷;用人不当。

(2分)

(2)背离主流思想。

(2分)

(3)青苗法、市易法等;(2分)眼界超前,措施激进。

(2分)

(4)材料一:

个人因素,材料二、三:

思想因素。

(2分)

25.(10分)

(1)态度与做法:

华盛顿坚决不当国王;拿破仑欣然加冕称帝。

(2分)

(2)贡献:

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组建了首届联邦政府;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范例。

(4分)

(3)对内:

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分)对外:

进行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1分)

(4)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都是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途径。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