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515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1

复习要点: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发展了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

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相反,这种生产力正在起来反抗束缚它进一步发展的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19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上升到了首位。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当时欧洲的发达国家,已经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实践和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即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点:

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革命的实践使他们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

他们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解决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他们逝世以后,列宁等后继者们在新的条件下一直继续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工作,并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理论品质。

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这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

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要努力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对整个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世界观。

世界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起着指导作用,因而它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哲学。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根据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列宁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把握物质,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是物质世界中一切事物、现象的辩证本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具有不可战胜性。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但是,在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中,二者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又是不同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发展的实质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反映事物特点的特殊矛盾,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掌握适度的原则是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基本要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内容上看所揭示的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表现形式上看所揭示的是事物的发展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事物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同认识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形式与内容、本质与现象等,它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辩证法诸范畴中蕴含着矛盾分析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社会规律按起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但是,二者起作用的方式又是不同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人工智能突破了人脑器官的许多自然局限性,对促进意识的发展和加强意识对实践的指导方面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二章: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是: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的活动,缺乏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而又辩证的性质。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的反映的特点是:

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