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449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冀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欣赏:

杜鹃圆舞曲手风琴独奏曲》························3

第一单元《唱歌:

小雨沙沙》············································6

第一单元《音乐知识:

打鼓》············································11

第一单元《音乐知识:

音的强弱》·······································14

第一单元《唱歌:

鲜花开》···············································22

第二单元《唱歌:

郊游》·················································23

第二单元《唱歌:

山谷回音真好听》····································26

第二单元《活动:

火车开啦》············································31

第二单元《欣赏:

火车波尔卡管弦乐曲》······························36

第三单元《唱歌:

粉刷匠》···············································39

第三单元《活动:

愉快的劳动歌表演》································45

第三单元《欣赏:

劳动最光荣动画片《小猫钓鱼》插曲》···········50

第三单元《欣赏:

铁匠波尔卡管弦乐曲》·····························53

第四单元《欣赏:

四小天鹅管弦乐曲》································58

第四单元《欣赏:

快乐的歌唱家童声独唱》··························61

第四单元《唱歌:

小鸭子》··············································64

第五单元《唱歌:

人们叫我唐老鸭》···································67

第五单元《欣赏:

葫芦娃》··············································70

第五单元《活动:

卡通表演真精彩》····································73

第六单元《欣赏:

《快乐的节日》钢琴独奏曲》························75

第六单元《唱歌:

咚吧锵》··············································79

第六单元《活动: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84

第七单元《唱歌:

这是什么》···········································92

第七单元《活动:

猜猜我是谁》········································98

第八单元《唱歌:

小小的船》···········································100

第八单元《唱歌:

摘星星》·············································103

第八单元《活动:

小星星》·············································106

第十单元《唱歌:

藏猫猫》·············································110

 

第一单元《欣赏:

杜鹃圆舞曲手风琴独奏曲》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

2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难点:

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

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

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

活动2【讲授】二、听赏音乐

(打开课件1,聆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

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听完之后,告诉大家好吗?

(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

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你们看,布谷鸟今天飞到我们教室来了,你们欢迎吗?

(出示布谷鸟的卡片)

看那个小朋友做得好,老师把小鸟的图片就奖励给他。

(发图片)

下面我们再把音乐听一遍,当你听到布谷的歌声时,请你把手中的图片高高的举起来。

没有图片的同学,举起你的小手来表示。

(学生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指导学生边听边分辨布小鸟的叫声。

活动3【活动】三、介绍音乐:

布谷鸟又叫杜鹃鸟,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杜鹃圆舞曲》出示课件2。

杜鹃鸟在每个乐句唱了几遍?

这两遍高低有变化吗?

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听到小鸟歌唱声我们模仿它们的叫声。

(噜噜)再听音乐,出示课件2。

讲解:

杜鹃的叫声里有这样两个音:

mi,do,请你们在五线谱上找一找在什么位置?

和老师说一句儿歌:

“一线一线mimimi,下加一线dididi,   mi,dimidi知道了,我要把他来记牢”。

再和老师的琴唱一唱。

 31 ︳31 ︳31︱

活动4【活动】四、听辩乐器:

请大家再听一遍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好几种乐器演奏的,当你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小手举起来摇一摇。

告诉同学们你听到了手风琴的演奏了。

(再听音乐分两组练习):

一组:

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

听到其他音乐时做小鸟飞翔的动作。

 一组:

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

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手举起来摇一摇。

活动5【练习】五、画杜鹃  

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感受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意境。

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

(放课件,学生画杜鹃鸟)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六、看到你们把杜鹃画的那么可爱,老师也想跃跃欲试了,下面老师把这首乐曲个大家演奏一遍,你们和老师做动作配合。

活动6【作业】小结

今天我们听赏了《杜鹃圆舞曲》,音乐给我们带来了轻松愉块的气氛,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加上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

快乐的小杜鹃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第一单元《唱歌:

小雨沙沙》

1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并能用活泼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能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让学生结合歌词内容进行动作创编进行歌表演。

2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游戏和传统教学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学会歌曲的并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并注意断句要清晰,声音轻柔。

  2.认识2/4拍节拍的强弱规律。

  3.让学生根据歌曲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认真聆听后像学生提问:

“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告诉我们是春天到了啊?

”通过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

“小草变绿了,种子发芽了,小燕子从南方回来了,果树都开花了等等”教师继续提问:

“那么大自然会发出什么样声音预示着春天来了呢?

”同学们回答:

“小鸟的叫声,河水融化了声音,下小雨的声音等”教师:

“那么下小雨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喷壶来模仿下小雨的声音,谁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

“沙沙沙的声音。

”教师:

“那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今天的新歌曲《小雨沙沙》。

活动2【讲授】《小雨沙沙》歌曲教学

  1.欣赏歌曲教师范唱

  用多媒体聆听完整首歌曲,教师用钢琴进行范唱,让学生打着拍子认真聆听,并注意演唱时歌曲的断句和表情。

  2.学习歌曲节奏

  复习之前学过的“跑跑走”节奏型“X X X”,让学生试着把整首歌曲的节奏能够连着读出来,并用手拍出来。

  2/4X X │X X │X X  X │ X X   X│

    走走 走走 跑跑 走  跑跑  走 

     X X │X X │X X  X │ X X   X│

    走走 走走 跑跑 走  跑跑  走

  3.学习歌词

  运用歌词朗读法,教师带着学生把歌词带到节奏里熟练的朗读出来。

教师帮学生解决歌词中可能出现的难字、生字等。

  例:

  2/4X X │X X │X X X│ X X X│

     小雨 小雨 沙沙沙  沙沙沙

     X X │X X │X X X│ X X X│

     种子 种子 在说话  在说话:

     ​ X X  X │X X  X X │X    — │

     哎呀呀 雨水真     甜,

     ​ ​X X   X │X X  X X │X    — │

     哎呀呀 我要发     芽。

  4.学唱歌曲

  再次聆听《小雨沙沙》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用钢琴伴奏,先用“lu”摩唱,找准音准把“lu”改成唱名,注意乐句连贯。

教师范唱要注意声音自然轻柔,断句清晰。

在学生学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纠正学生演唱的不足,不要让错误重复发生。

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钢琴伴奏进行歌曲接龙游戏。

  师唱:

“小雨小雨”

  生接:

“沙沙沙,沙沙沙”

  师唱:

“种子种子”

  生接:

“在说话,在说话”

  师唱:

“哎呀呀”

  生接:

“雨水真甜”

  师唱:

“哎呀呀”

  生接:

“我要长大”

  学生唱熟后半句歌曲,教师再将顺序颠倒过来唱,通过进行接龙游戏的唱歌模式,让学生分段分句的唱熟歌曲,然后再带学生演唱整首歌曲,并分小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3【活动】拓展延伸

  1.为歌曲伴奏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了解《小雨沙沙》这首歌曲2/4拍的强弱特点,第一拍强,第二拍弱,并为学生演示双响筒、碰铃的奏法并聆听乐器的声音特点。

提问学生:

“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强,哪个乐器更轻柔?

”学生回答:

“双响筒声音强,碰铃的声音更轻柔。

”认识到2/4拍的强弱特点,分小组组织学生用双响筒和碰铃两种打击乐器在强弱拍上为《小雨沙沙》进行伴奏,并重复练习两遍,加深了学生对四二拍强弱规律的理解。

下面教师演示木鱼和沙锤的奏法,并让学生根据乐器声音特点选择哪个适合模仿小雨“沙沙沙”的声音,哪个更适合模仿“种子说话”的声音。

学生经过选择决定用沙锤模仿小雨“沙沙沙”,也就是在节奏型“X X X”用沙锤模仿该节奏;用木鱼模仿“种子说话”的声音,在歌曲的后半段歌词“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发芽”用木鱼进行在强弱拍进行伴奏,并重复练习两遍。

最后将所有打击乐器一起把歌曲完整演奏两遍,让生们在自己伴奏和歌唱中加深对乐曲的节奏的理解和旋律的记忆。

  2.动作创编

  让学生通过歌词内容创编自己喜欢且形象的动作,并通过把班级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创编。

第一组为歌词的第一句“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进行动作创编;第二组为歌词“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进行动作创编;第三组为歌词“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发芽”进行动作创编;第四组为歌词“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呀呀我要长大”进行动作创编。

教师并把自己提前制作好的头饰“小雨点、小种子、小嫩芽和小嫩苗”分别为四个小组创编动作的小组长戴上,并组织小组长带个小组把所创编的动作练习熟练。

最后播放歌曲,让各个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一起进行歌唱表演。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小雨沙沙》,通过学习歌曲我们还了解到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种子发芽,小草变绿,果树开花都离不开雨露的滋润,希望同学生以后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好不好?

 

第一单元《音乐知识:

打鼓》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二、能力目标:

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情感目标:

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2学情分析

提示学生,衬词应唱得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3重点难点

重点:

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打鼓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介绍土家文化及音乐

三、学习歌曲《乃哟乃》

1、导入

2、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学生拍手。

听什么内容?

3、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哟乃,乃哟嗬"是快乐的意思。

4、学生轻声读歌词。

5、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速度可稍慢些。

6、可跟着教师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7、在歌曲熟悉后,可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8、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

9、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四、创编与活动

(一)听辨音的高低的练习

1、教师弹奏出sol和do两个音,让学生听辨,开始可弹距离远远两个音,在学生说出高低后,再听辨sol和do。

可采取听和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听sol唱sol,同时将双手举过头。

听do唱do时双手自然下垂。

2、做听辨的游戏。

一组组听辨,看哪一组听得又准做得又快。

×××-×××-

嗡嗡嗡,  嗡嗡嗡,  

(二)

1、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

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也可编创词组。

3、可启发学生想像编创各种鸟儿的叫声,再读一读、拍一拍。

4、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五、聆听《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

(一)《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听歌曲。

                          

提示:

这首歌曲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

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2、复听歌曲。

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二)《夏天的阳光》

1、完整地聆听这首歌曲。

           

提示:

歌中唱出了什么?

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

                                 

提示:

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

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六、小结、下课

第一单元《音乐知识:

音的强弱》

1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知道声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声音的奇妙。

2教学准备

大小高低不同的杯子、长短金属管、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橡皮筋、三角铁、大小镲、大小鼓、号、二胡、铝板琴等。

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一部分  体验自然界中的声音是各不相同的

第一部分 体验自然界中的声音是各不相同的

 猜声音  

师: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猜声音”看你能不能猜出同学的声音。

游戏规则:

全班同学闭眼。

教师走到一人身旁让他问大家:

“我是谁?

”大家回答:

“你是某某某。

王云:

我是谁?

大家齐答:

你是王云!

李平:

我是谁?

大家齐答:

你是李平!

(大部分的同学都猜出了是谁在提问,显的很开心。

 猜乐器 

师:

同学们的声音你们挺熟悉的啊,老师这有几种乐器,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演奏,这次看谁能猜对。

(教师演奏鼓、号、镲、三角铁)

生:

这是打鼓的声音。

生:

这是吹号的声音。

生:

这是打镲的声音。

生:

这是敲三角铁的声音。

 (学生依然很轻松的听出了乐器的声音。

 小结

师:

你们怎么猜得那么的准呢?

生:

它们的声音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

师:

你们说的很对,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声音有大小轻重的变化我们说声音有强弱,声音有粗细的变化我们说声音有高低。

(板书: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活动2【讲授】第二部分 声音的强弱

第二部分声音的强弱

师:

那么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系呢?

怎样能发出强音,怎样发出弱音呢?

生:

如果你大声的叫你的声音就会变强的。

生:

你用力的吹号。

发出的声音也会很响的。

师:

那你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的这些东西中的一样制造强弱不同的音呢?

(学生制造强弱不同的音。

打鼓、敲锣等,全班用拍手的方式来制造强弱不同的音)

小结。

师:

声音的强弱我们就叫音量,(板书:

音量)那么什么场合下音量要高,什么场合下音量要低呢?

 

生:

医院里说话的音量要低些,不要影响病人的休息。

师:

是啊,那里一定要轻声,给病人一个良好的休息的环境。

生:

在图书馆里要轻声,不然会打扰别人的看书。

师:

对啊,以后在图书馆里可不能大声说话了。

生:

在课堂上读书就要大声的,我们班有的同学读书的声音太小了我们都听不清。

师:

音量是可以控制的,希望大家以后要能合理的控制音量。

活动3【讲授】第三部分 声音的高低

第三部分声音的高低

  师:

声音除了有强弱的变化以外,还有高低的变化,不过有的同学会有一种不正确的观点,认为声音很响那它就是高音,声音很低,那它就是低音,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现在就来研究声音的高低。

老师来吹个号给大家听听好不好?

(教师吹号,从低音向高音吹,并且低音吹的响一点,高音吹的弱一些)

师:

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啊?

生:

这些音有的高有的低。

生:

是从低往高吹的,而且越来越高的。

师:

那你听到的高音和低音有什么不同呢?

生:

高音很尖很细。

不过很轻

生:

低音很粗,很沉也很响。

师:

可见高音还是低音,并不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

 

师:

那声音的高低变化和什么条件有关呢?

(教师边说边敲打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给学生暗示)

假设 

生:

我想和可能和管子的长短有关吧。

师:

不只金属管能发高低不同的音,很多的材料也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那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什么条件有关。

生:

我想可能和材料的粗细有关。

生:

我想说不定和材料的大小有关。

生:

我认为和材料的松紧有关的,因为我看二胡的弦就可以调松紧的。

(学生指着老师讲台旁的二胡说)

师:

你观察的很仔细啊,会拉二胡吗?

可以下课拉给老师听听啊。

生:

会一点。

可以拉给你听啊。

(学生的发言很积极,各种假设多有,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

师:

同学们认为声音的高低和发音材料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有关。

(板书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由于是你们假设的所以老师要在你们的假设上画个“?

”,那么我们怎样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呢?

学生齐说:

做实验。

师:

不过时间有限,你们每小组还是选择这些条件当中的一个来研究好吗?

那你们小组更相信声音的高低和哪个条件有关呢?

小组讨论一下吧。

(小组讨论)

生:

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长短和声音的高低有关”。

生:

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粗细和声音的高低有关”。

生:

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有关”。

生:

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松紧和声音的高低有关”。

 设计实验

师:

那你们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老师这有长的铁管也有短的铁管,有长的金属片也有短的金属片,有粗的三角铁有细的三角铁,有大的镲也有小的镲,还有其他的一些发音材料,你看对你的研究有没有帮助啊?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下面就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这组用哪些材料,怎样做实验。

(学生分小组讨论。

讨论完后再汇报自己的实验设计。

生:

我们要一些长短不同的金属管,还要那个铝板琴,还有高低不一的杯子,我们用一个小棒分别敲一敲不同的物体,再仔细地听听它们的声音,最后做个比较,再记录下来。

师:

你们的实验设计的很好,不过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最好先想仔细点啊!

(其他的小组也分别说说自己的实验设计,教师也提供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验证。

 小组长领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的实验很仔细,很热烈,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发现声音的秘密。

 汇报交流。

学生把自己的做法和实验中的发现向全班汇报,其他的小组可以补充。

师:

在实验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

我发现声音的高低果然和发音材料的长短有关,我敲击长的金属管,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有些粗,而敲击短的金属管,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比较的尖、细,还有铝板琴也是这样的,这就说明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有关。

师:

你们的实验很成功,实验的结果也验证了你们一开始的假设。

(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去掉板书中的“?

”换成“√”)

其他的小组也做个汇报。

 小结。

师:

经过我们的实验验证发现,声音的高低和发音材料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声音的高低就叫声调。

活动4【讲授】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第四部分全文总结

师:

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学习知道了音量和音调,以及他们的变化和哪些条件有关,现在你能不能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呢?

生:

我通过自己的实验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粗细有关,这就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生:

我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变化和材料的松紧有关,我还自己用橡皮筋做了一个能发好几个音的小乐器呢!

生:

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不过在具体做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我想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师:

是的,每做一个实验多是要考虑很多的细节的,要想好很多的问题,才有很多的收获的。

通过大家的交流我发现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不过声音的高低就只和我们今天研究的这几个条件有关吗?

生:

不,还有很多。

师: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

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师:

好啊,回家以后你还可以继续的研究,以后我们再一起交流啊,看谁的研究最丰富!

生:

好!

(学生的研究的热情还很高)

 

第一单元《唱歌:

鲜花开》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鲜花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