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343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6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docx

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特供卷三解析版

2018-2019高三生物好教育云平台9月特供卷(三)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菠菜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叶下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

B.新鲜的菠菜叶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C.菠菜叶上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菠菜叶中还原性糖的含量高,可用于还原性糖的检测

【答案】B

【解析】观察线粒体时需要对细胞进行染色,而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对染色结果有影响,A错误;新鲜的菠菜叶中各种色素含量较多,可用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B正确;菠菜叶上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菠菜叶肉细胞中含有色素,对还原糖鉴定中的显色反应有影响,D错误。

2.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如果表示肽链,1是中心碳原子,3是R基,2应是肽键,A错误;如果表示RNA,1表示核糖,2是磷酸基团,3是含氮碱基有4种,B正确;如果表示单链DNA,1应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表示含氮碱基有4种,C错误;如果表示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3.下列关于化合物在细胞中存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不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物质

B.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转运葡萄糖和蔗糖的载体蛋白

C.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存在染色体

D.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不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物质,A正确;动物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蔗糖是二糖,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所以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存在转运蔗糖的载体蛋白,B错误;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存在染色体,但染色体属于细胞结构,不属于化合物,C错误;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染色体),D错误。

4.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红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什么溶液中制片检查()

A.0.9%的盐水B.清水

C.浓盐水D.0.1%葡萄糖溶液

【答案】B

【解析】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不易检查,因此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清水中,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疟原虫,B正确。

5.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某几种作原料合成的:

亮氨酸(C6H13NO2)、天门冬氨酸(C4H7NO4)、苯丙氨酸(C9H11NO2)、丙氨酸(C3H7NO2)、半胱氨酸(C3H7N02S)。

以下对该多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3个肽键B.水解后得到4种氨基酸

C.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分别为5和32D.只有1个羧基

【答案】B

【解析】该多肽链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含有3个肽键,A正确;该多肽链含有4个氨基酸,其中有2个是半胱氨酸(C3H7NO2S),因此最多含有3种氨基酸,B错误;由多肽分子式中N4,且列举的氨基酸中都只含1个N原子,所以该多肽由4个氨基酸合成;包括2个半胱氨酸(C3H7O2NS),另外两个氨基酸是苯丙氨酸(C9H11O2N)和亮氨酸;(C6H13O2N)四个氨基酸脱去3分子水,因此含有的O是2×4-3=5,H是7×2+11+13-3×2=32,C正确;该肽链是由2个半胱氨酸(C3H7O2NS)、苯丙氨酸(C9H11O2N)和亮氨酸(C6H13O2N)形成的一条肽链,因此只有1个羧基,D正确。

6.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观察植物的结构,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结构。

之后,施旺将这一结论推广到动物细胞,并提出“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由此创立了细胞学说。

再之后,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己经存在的细胞”理论,从而完善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

A.是通过观察和分离细胞结构后创立的

B.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创立并完善的

C.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结构后创立的,但是并没有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和分离细胞,A错误;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是多位科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晶,主要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B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C错误;细胞学说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D正确。

7.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子可不同程度的镶嵌在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

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

C.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细胞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答案】C

【解析】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是:

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此方式没有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B正确;卵细胞体积较大,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涉及到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细胞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D正确。

8.下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⑤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⑥数量较多,④数目较多

D.RNA主要是通过⑥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答案】C

【解析】③是核膜,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⑤是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⑥是核孔,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量较多,④为染色质,细胞中的染色质数目不会因蛋白质合成旺盛而发生改变,C错误;RNA主要是通过⑥所示的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D正确。

9.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线粒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蒸馏水制作装片,保持活细胞状态

B.都需要用盐酸处理,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都需要用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都需要用酒精漂洗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答案】C

【解析】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用蒸馏水制作装片,但人口腔上皮细胞用蒸馏水处理,会出现吸水涨破的现象,因此人口腔上皮细胞需要用生理盐水处理,A错误;观察线粒体需要保持活细胞的状态,如加入盐酸,会使细胞死亡,B错误;健那绿能够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到健那绿进行染色,C正确;观察线粒体,不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D错误。

10.耐盐植物柽柳在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研究发现这类植物能积累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并使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B.柽柳的耐盐性是由它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不利于根细胞吸收水分

D.在冬季气温低时,柽柳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不变

【答案】B

【解析】柽柳可逆浓度吸收无机盐离子,使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由此可判断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正确;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可增大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有利于根细胞吸收水分,C错误;冬季气温低时,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的能量减少,柽柳吸收无机盐减少,D错误。

11.酶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合成酶均位于生物膜上

B.高温、低温、过酸或过碱都会导致酶变性失活

C.在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要先保温后混合

D.酶的合成都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合

【答案】C

【解析】ATP合成酶不都位于生物膜上,例如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都有ATP合成,这些ATP酶都不在生物膜上,A错误;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时,酶的空间结构稳定,虽然酶的活性很低,但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故B错误;在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要先不同的温度下将酶和底物分别保温,然后再在相应温度下将相同温度的酶和底物混合,C正确;有些在细胞外起作用的属于蛋白质类的酶(如消化酶)的合成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合,而有些酶(如属于RNA类的酶)的合成则不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合,D错误。

12.下图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的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若物质A与物质P之间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酶可同样地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D.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答案】B

【解析】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正确;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若物质A与物质P之间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酶可同样地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由于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所以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D正确。

13.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TP在植物体内与动物体内的来源相同

B.1molATP完全氧化时释放2870kJ的能量

C.ATP既可以储存能量,又可以作为生命活动的直能源物质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

【答案】C

【解析】ATP在植物体内与动物体内的来源不完全相同,植物体内的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体内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A错误;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时释放2870kJ的能量,B错误;ATP的高能磷酸键中贮存有大量的能量,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可见,ATP既可以储存能量,又可以作为生命活动的直能源物质,C正确;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其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用于生物的发光,即转化为光能,D错误。

14.下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