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407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城西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今后三年内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根本出发点,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区教育局“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指示精神,依据《城西镇中心小学章程》,立足学校实际,制定此三年发展规划。

一、校情分析

(一)基本现状

城西镇中心小学地处赣榆县西西边,总占地面积27087平方米,学校2008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教学设施及配备较为完善,校园景点、花木布置和谐,绿化率达35%以上。

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1000余名,其中2/3学生来自周边农村,现有在职教师82名,其中,专任教师82人;高、中级职称33人,占教师人数的40.7%;大学本科(含在读)44人,占教师总数的54%;获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教学能手、德育先进、青年优秀教师专业人才等荣誉称号的22人,占教师总数的25%。

(二)发展优势

1.随着政府各项惠民工程的建设,校园及周边环境大为改善。

广大居民、家长在“环境影响人”的良好氛围中深受感染,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为学校在学生的行为养成、文明礼仪、环保等方面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2.“级部优化组合”管理模式的创新及推行,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趋向顺畅化、高效化,为学校长足发展注入活力。

3.教师队伍年轻化,中青年教师占较高比例,知识层次较高,发展潜力较大。

(三)主要问题

1.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经济基础薄弱,家长学历普遍不高,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能力不够,很多家长因家庭生计而无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2.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身教学行为的能力不足,没有形成符合新课改理念并适应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专业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名师优师缺乏,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全校教师中的比例较低。

二、办学理念

教师舒心,学生开心,用心收获每一天。

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立校相结合,强化民主管理、人文管理,重视学校软、硬环境建设,注重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师生,以良好的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人文关系,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使师生每天在幸福、快乐中获得进步和成功。

三、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环境优雅,人文和谐,管理精细,全面发展。

不断改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通过规范化、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展和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

(二)培养目标:

德正、体健、智博、志远的合格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强健体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品行习惯,教育学生注重自我修养,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志存高远,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发展项目

(一)重点发展项目

《成组识字与阅读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1.责任部门:

教导处

2.指导思想:

在学习、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和总目标,结合本校特点,积极和富有创造性地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新课程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培养”项目实验操作体系,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切实提高我校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水平,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切实推进我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3.工作目标:

(1)低年级侧重于成组识字教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200-2500字,改革识字方法,在学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中年级在搞好识字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阅读教学,在低年级识字的基础上,3-4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课外阅读量力争达到80-100万字,在阅读的同时训练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

(3)高年级在搞好阅读教学的同时侧重于写作教学。

阅读方面:

5-6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150-200万字;写作方面:

5年级学生在30分钟能够熟练地写出350字以上的短文,内容紧扣中心,细节刻画鲜明,6年级学生在40分钟能写出500字的习作,并做到语言流畅、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4)针对项目的需求,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理念的科研先导型语文教师队伍,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的需求。

项目教师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成功课型,并在校内推广交流。

低年级项目教师:

形成识字教学的成功课型;中年级项目教师:

形成阅读教学的成功课型;高年级项目教师:

形成写作教学的成功课型。

形成良好的教师评价体系,将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结果和项目教师成功课型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学期结束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结果优秀率达60%以上。

(5)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特点的小学“新课程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培养”的操作方式,搞好项目实验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4.具体措施:

策略一丰富课题研究内涵。

(1)低年级:

重点搞好识字教学,处理好识字与说话、写话之间的联系。

1-2年级从学完拼音开始,就引导学生进行成组识字,在大量识字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写规范字,教师们在进行生字的教学时,不要像以往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机械地指导,要发动学生找出这些汉字的规律来,主动地探究汉字背后的内涵。

并且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加强说话练习,让学生坚持写简单的日记,在不断地说写中提高写话能力,在对汉字的运用中提高识字能力和识字质量。

项目教师深化识字教学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探索识字教学方法,设计识字教学成功课型,并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2)中年级:

以大量阅读为主,识字为辅,重点搞好阅读教学,教师加大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力度,指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规律,读通:

整体感知课文,解决生字的字音问题;读懂: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达成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读透:

把握课文的人文教育因素,品味文本的细节,体会和学习表达方法;读活: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阅读向口语交际、习作等综合延伸,由阅读向生活实践延伸。

提高阅读速度,重视阅读质量,加强识字与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

项目教师深化阅读教学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探索阅读教学方法,设计阅读教学成功课型,并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3)高年级:

在识字量、阅读量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

高年级教师加大对学生写作方法指导的力度,关注学生在写作中字、词、句的运用,强化学生在写作中关于文章结构、立意方面的指导。

项目教师深化写作教学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探索写作教学方法,设计写作教学成功课型,并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策略二加强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评价,以评价促提高。

低年级:

突出识字量、识字能力评价

1-2年级学生:

通过检测,落实学生认识常用汉字2200-2500个的识字目标,会使用字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评价力求活动化、游戏化,我们首先解决的是儿童心理的问题,努力使评价变得让学生喜欢,每一次的评价尽量以丰富多彩的学习游戏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孩子浓厚的识字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中年级:

突出阅读能力评价

对于中年级(3-4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按照课标中关于5-6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标准来进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在小组间组织互评,做好互评记录,搞好经验积累,突出学生课外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方法、语言积累等方面的情况。

高年级:

突出写作能力评价

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评价,除了在积累评价本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周评价外,还结合学生的作文本、小练笔、日记的情况,进行日常性评价,针对学生的习作素材、语言流畅程度、有无创意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倡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项目教师的评价:

结合低、中、高年级教学目标,每学期将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将项目教师成功课型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教师的一项辅助指标,以评价促提高。

策略三深化课型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对原有的“成组识字课、看图识字课、阅读识字课、游戏识字课”四种识字课型的教学结构予以丰富和完善,提供并充实这四种课型的示范课,将其作为导向性课型加以推广,以此教会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将识字由课堂进一步向课外延伸,使识字生活化、多样化,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人文环境。

采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条块分割,互相孤立,互相牵掣,使整个课堂教学不流畅,效率相对较低,学生无法充分享受阅读的过程,也无法静心享受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从满足学生读书的欲望入手,以阅读为主线,识字为辅线,以阅读为明线,识字为暗线,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强化识字教学,在阅读的同时训练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为搞好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力求做到:

阅读与识字、习作、口语交际、课外拓展同步进行,并努力使识字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建构一种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策略四重视培养骨干教师队伍,以骨干带动全面

举行项目教师教学素质大赛:

发现新人,夯实基础,加强骨干教师后备军的培养,保障骨干教师队伍的连续性;举办教师论坛及教师个人教学研讨会:

为已经有所建树的学科带头人搭台唱戏,造声势,树形象,及时推广成熟的项目成果;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及成果交流,项目教师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交流两次项目成果,以此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5.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0年1月—2010年12月)

低年级(1-2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教师指导的重点是教给学生良好的识字方法,通过检测,1年级学生能举出2种以上的识字方法,2年级学生能举出3种以上的识字方法,学生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高;中年级(3-4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指导的重点是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3-4年级学生能掌握三种以上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兴趣浓厚;高年级(5-6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指导的重点是教给学生良好的写作方法,5-6年级学生能熟悉并应用三种以上的写作文体,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项目教师推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成功课型,学期结束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结果优秀率达45%以上,低、中、高年级形成相应的骨干教师队伍,项目教师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交流两次项目成果。

第二年(2011年1月—2011年12月)

1-2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以下测评结果:

1年级平均识字量为1000字;2年级平均识字量为2500字。

3-4年级学生的识字及课外阅读量达到以下测评结果:

3-4年级平均识字量为3000字;3年级平均课外阅读量为70万字;4年级平均课外阅读量为100万字。

5-6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写作水平达到以下测评结果:

5年级平均课外阅读量为150万字;6年级平均课外阅读量为200万字。

5年级学生在30分钟能够熟练地写出350字以上的短文,内容紧扣中心,细节刻画鲜明;6年级学生在40分钟能写出500字的习作,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通过此项目研究,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有大的提高,项目教师推出的成功课型在校内推广;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充分展现:

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注重自主和互助,更加注重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期结束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结果优秀率达60%以上;低、中、高年级项目骨干教师队伍形成梯队,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交流两次项目成果;项目教师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成功课型,并在校内推广交流。

第三年(2012年1月—2012年12月)

完成项目规划中制定的5项总目标,形成一套适合本校特点的小学“新课程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培养”的操作方式,一方面针对项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拓展与深化研究;另一方面组织好项目实验的成果展示,加强宣传,搞好推广与应用工作。

(二)基础发展项目

1.师资队伍

(1)责任部门:

教导处

(2)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观,重视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掌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挖掘教师潜力,培养和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3)工作目标:

①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②培养听从领导、服从安排、工作积极、态度乐观的教师团队。

深化名师培养工程,构建和谐团队评价体系。

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开展蓝青教师传帮带结对子活动。

年轻教师学习中老年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中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共同成长。

④将信息技术手段熟练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4)具体措施:

①加强师德学习,开展师德评议活动。

包括领导评议(30分);教师互评(50分);学生评议(10分);家长评议(10分)。

每年评师德标兵,树立榜样。

②按“教师考核制度”考核每位教师,按“级部管理模式”考核每个团队。

每年评选校级优秀教师,并采取动态管理。

③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

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有笔记、有心得、有论文。

组织年轻教师开展演讲比赛和公开课比赛。

有演讲稿、教案、图片和录像资料等。

(5)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0年01月—2010年12月)

①每位教师每学期一篇师德论文,评选师德标兵3人。

②每人每学期一篇教学心得,评选校级优秀教师2人。

每周写一张钢笔字帖、一板粉笔字。

③实施“和谐团队”管理,打造以“级部”为单位的专业教师团队。

每学期评选出“和谐团队”2个。

④指导青年教师制定年度个人发展计划,并于学年末进行个人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评价。

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级、区级公开课,争当师德标兵和名师。

第二年(2011年01月—2011年12月)

①继续加强师德教育。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师德学习有总结、有录像等资料。

评选校级师德标兵5人。

②继续加强业务学习。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长。

每周写一张钢笔字帖、一张毛笔字帖、一板粉笔字。

把三字融入教学,并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审美观。

③积极参加校级、区级、市级公开课。

评选校级优秀教师3人。

④加大对教师网络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深化课件制作的应用与创新。

第三年(2012年01月—2012年12月)

①教师依法从教,认真履行职业操守,出色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

评选校级师德标兵6名。

②三字的书写达到艺术欣赏的水平。

每学科评选1名校级优秀教师,力争一名以上的青年教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一名以上的教师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③90%以上的教师认同和谐团队建设,团结建设形成典型经验,并在区内推广。

2.德育工作

(1)责任部门:

德育处、少先队

(2)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德育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工作目标:

①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

组织“班主任工作艺术”讲座6次、培训学习6次,建立“德育网络交流平台”,编写一册《班级管理典型案例集》。

培养4-6名区级“优秀班主任”,争创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②制定《赣榆县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完善《城西小学行为规范评比考核制度》,成立行为规范“两级”委员会,组织干部培训学习12次,每班形成一册《校园心语集》,70%的班级达到行为规范标准与要求。

③努力办好家长学校,规范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开设“城西小学家长信箱”、建立“城西小学家长学校网站”、组织“学习型家庭”评选。

三年开课24课时,学员参与率达到90%。

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阳光小筑”心理咨询室、开通“虹桥咨询热线”,组织培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6次,学生团体辅导12次,个别心理辅导90次以上,在现有1名市级心理咨询师的基础上,三年再培养2名市级心理咨询师。

(4)具体措施:

①举办“班主任工作艺术”讲座培训,开展班主任“一帮一工程”,每月进行规范化班级评选,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班主任,落实班主任考核工作机制。

②完善城西小学行为规范管理制度,落实“两级”委员会检查制度。

③规范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和家长档案,成立“城西小学家长学校委员会”,精心培训优秀教师担任家长学校的教师,通过点名制度,提高课堂质量等措施,保证家长的出勤率。

④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阳光小筑”心理咨询室及“虹桥”心理咨询热线,通过对学生进行团体、个别心理辅导知识培训,确保每个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0年1月—2010年12月)

①聘请区优秀班主任为“班主任工作艺术”开展讲座2次,组织“规范化班级”评选活动,每月一公布一表彰,按级部评选6名校级优秀班主任。

②制定城西小学行为规范,完善行为规范评比考核制度,建立大队委、中队委“两级”督导委员会,培训学习4次,争取50%班级成为“行为示范班”。

③规范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和家长档案,举办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的家长开课,建立“城西小学家长信箱”,开通“城西小学家长学校网站”,做到及时沟通,办好家长学校。

④成立以德育处为主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

建立“阳光小筑”心理咨询室,组织2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利用10次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4次,个别辅导30次。

第二年(2011年1月—2011年12月)

①开展班主任“一帮一”工程,培养4名校级骨干教师,组织班主任学习2次,争取2-3名班主任被评为赣榆县优秀或十佳班主任,使我校区级优秀班主任在班主任队伍中占61%。

②严格执行评比制度,建立学生周记本,每2周一篇“校园心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逐步趋向自我管理;争取60%班级成为“行为示范班”。

③进行2次校级全面培训和级部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家长培训活动,家长参与率达到85%。

④培养2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完善“阳光小筑”心理咨询室,积累个别学生档案,团体心理辅导4次,个别辅导30次。

第三年(2012年1月—2012年12月)

①建立德育网络交流平台,组织讲座2次,发布典型案例、班会教案,并编写一册《班级管理典型案例集》,争取4-6名班主任被评为赣榆县“优秀或十佳”班主任,争创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②成立学生“校园行为检查”委员会,班级建立“校园志愿服务小队”,组织开展检查评比实践活动,每班编写一册《校园心语集》,争取70%班级成为“行为示范班”,积累三年学生行为规范的成功经验,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③进行“学习型家庭”的评选,推选4名优秀家长作2次经验交流,家长学校学员参与率90%,总结家长学校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开展家长学校成果展示活动。

④开通“虹桥”心理咨询热线,做好典型记录。

每学期分年级段对学生进行4次团体辅导,个别辅导30次,在赣榆县展示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1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教学工作

(1)责任部门:

教导处

(2)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按照“发现问题、研究工作、确立目标、创新思路”的程序,达到“解决问题、建立机制、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的目的。

(3)工作目标:

①深化研究“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构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探究有效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85%以上,家长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80%以上,80%的教师能用“345”高效教学流程上课。

②开展校本研修,形成完善的校本教研机制,实现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教研组评价与级部月考核相结合,打造特色教研组,开展学科研究,形成学校教学品牌。

③健全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

(4)具体措施:

①深入探索、研究“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一是发挥专家引领作用,邀请专家、名师定期来校指导工作;二是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拓宽理论视野;三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经验交流;四是引领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和赣榆县“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科指南;五是定期组织优质课例评选,“名师名家优质课例”学习等活动;六是研究形成学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评价课堂教学。

②加强网络教研和常规教研。

一是开展以“问题研究”作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日常教学;二是开展以“课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坚持两周一次,授课者采取“轮流坐庄”的形式,人人参与;三是研究确立“城西小学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管理办法”、“城西小学教研组评价办法”以及“城西小学特色教研组评选办法”。

四是对教研组的评价纳入级部月考核,同时做好针对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级部主任的业务培训。

③研究完善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

严格按照赣榆县下发的《教师教学规范》和《学生学习规范》管理日常教学,坚持和完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办法,确保教学常规工作落实到位,构建并完善“城西小学级部管理考核办法”、“城西小学‘345’优质高效教学流程评价办法”。

(3)年度目标:

第一年:

(2010年1月—2010年12月)

①深化研究“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构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探究有效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75%以上,家长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70%以上,50%的教师能用“345”高效教学流程上课

②开展校本研修,初步构建校本教研机制,实现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教研组评价与级部月考核相结合,打造特色教研组,开展学科研究,形成学校教学品牌。

③修订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

第二年: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①深化研究“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构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探究有效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80%以上,家长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75%以上,60%的教师能用“345”高效教学流程上课。

②开展校本研修,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实现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教研组评价与级部月考核相结合,打造特色教研组,开展学科研究,形成学校教学品牌。

③逐步健全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

第三年:

(2012年1月—2012年12月)

①深化研究“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构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探究有效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85%以上,家长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达80%以上,80%的教师能用“345”高效教学流程上课。

②开展校本研修,形成完善的校本教研机制,实现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教研组评价与级部月考核相结合,打造特色教研组,开展学科研究,形成学校教学品牌。

③形成健全的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并能结集成册。

4.科研工作

(1)责任部门:

教导处

(2)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研强师、以研兴校,以课题研究和课堂改革为重点,以开展校本研究为方式,探索学校科研工作新思路,使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味。

(3)工作目标:

①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究机制。

②组织好“十一五”市区各级课题的研究,确保按时结题,课题研究出成果。

确立“十二五”课题研究方向,并做好申请立项工作。

③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70%教师主动参与各级实验课题,研究效果明显。

④构建起学校各级课题网络化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4)具体措施:

①完善校本研究机制,提高学校科研成效。

根据学校的现有基础和新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人员责任机制”、“常规工作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