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356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docx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微生物的种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小,如病毒)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核膜核仁,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如真菌),特点1体积小2结构简单3种类多4繁殖快5易变型.

与人类的关系有益(绝大数微生物),有害(少数微生物,如天花艾滋病)。

测量细菌的单位是微米

细菌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细胞壁基本结构1肽聚糖2磷壁酸3外膜.功能1维持细菌固有的形态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3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4决定细菌抗原特性.特殊结构1荚膜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黏性、胶冻样的物质.意义:

a.抗吞噬作用;b.粘附作用;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2鞭毛意义:

a.运动器官;b.与致病性有关;c.鉴定、分类细菌3菌毛普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与遗传变异有关4芽胞细菌脱水形成,为细菌休眠形式。

意义:

a.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加;b.可发芽形成繁殖体致病c.鉴别细菌作用;d.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效果的指标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G+菌:

肽聚糖强度较坚硬肽聚糖厚度20-80nm肽聚糖层数多达50层占细胞壁干重50%-80%磷壁酸有外膜无。

G-菌:

肽聚糖强度较疏松度肽聚糖厚度10-15nm1-2层占细胞壁干重的5%-20%磷壁酸无外膜有。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在理化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结构合成被抑制或受到直接破坏,(形成条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中不能存活,因不能耐受菌体内部的高渗透压而胀裂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下,它们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生长的条件1营养物质2酸碱度3温度4气体细菌生长的方式和速度。

细菌的生长方式是二次分裂。

细菌个体的生长(20到30分分裂一次)细菌群体的生长。

细菌的生长曲线a.迟缓期不分裂增殖,数量维持恒定或增加很少b.对数期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大小较一致,生命力强c.稳定期细菌的增加数约等于死亡数研究代谢产物,可以形成芽胞d.衰亡期繁殖慢,活菌数减少,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形态出现衰退。

细菌的合成代谢a.热原质—主要成分LPS,G-;耐高温;致病b.毒素与侵袭性酶—产生毒素(外毒素与内毒素);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致病c.色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鉴别细菌d.抗生素—有利,治病,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e.细菌素—作用范围小;有利,治病f.维生素—大肠杆菌利用食物残渣合成;有利,治病。

细菌的人工培养1)常用培养基:

基础、增菌、选择、鉴别、厌氧培养基2)合成培养基:

化学成分确定//天然培养基:

化学成分不确

定3)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混浊生长、表面生长半固体培养基(0.2%~0.7%琼脂粉)—混浊生长(有鞭毛细菌)线状生长(无鞭毛细菌)固体培养基(2%~3%琼脂粉)—菌落(S型、R型)。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特征1)致育因(F质粒):

编码性菌毛,通过接合的方式转移2)R质粒:

编码耐药性和耐受重金属毒性的质粒3Col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4)毒性质粒5)代谢质粒6隐蔽质粒: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在葡萄球菌和志贺菌中首先发现。

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溶原性细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增殖,噬菌体的基因组与细菌染色体整合,成为前噬菌体,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

可通过细菌的接合、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和细胞融合等方式进行毒力的构成。

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包括1菌体表面结构(菌毛有黏附作用,荚膜有抗吞噬和抵抗体液中的杀菌作用)2侵袭性酶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的繁殖和扩散。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外毒素:

来源G+菌和少数G-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化学成分蛋白质稳定性差,60~80℃,30分钟破坏毒性作用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免疫原性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内毒素:

来源G-菌存在部位细胞壁成分、菌裂解

后释出化学成分脂多糖稳定性好,160℃,2-4小时破坏毒性作

用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DIC等免疫原

性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

毒素感染的类型1隐形感染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

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

2显性感染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a.毒血症b.内毒素血症(菌不入

血,毒素入血)b.菌血症d.败血症e.脓毒血症(血里都有细菌)

医院感染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指由医院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

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

断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2)内源性

感染各种化脓性球菌1葡萄球菌疾病的特点1)侵袭性疾病—皮肤

软组织感染、内脏器官感染、尿路感染、全身感染2)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链球

菌的疾病的特点1)化脓性炎症

(2)猩红热3)链球菌感染后超敏

反应·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3奈瑟菌的疾病的特点引起流脑脑

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采取时注意保温保湿并立即送检。

消化道感染菌包括肠杆菌弧菌属螺杆菌。

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的有1肠产毒性大肠希菌(ETEC)作用部位:

小肠症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腹痛。

2·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作用部位:

大肠症状:

水样便,继

以少量血便,腹痛,发热。

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作用部

位:

小肠症状:

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

4肠出血

性大肠埃希菌(EHRC)作用部位:

大肠症状:

水样便,继以大量

出血,剧烈腹痛。

5肠聚集型大肠埃希菌(EAEC)作用部位:

小肠症

状:

婴儿腹泻;持续性水样便,呕吐,脱水。

志贺菌属志贺菌属细菌是人细菌性痢疾(俗称菌痢)病原菌1)侵

袭力:

菌毛

(2)毒素·内毒素(主要)外毒素(A群)所致疾病:

人类是唯一的患者和带菌者经口感染,感染仅限于胃肠道,很少侵

入血流微生物学检查:

一般取患者或带菌者粪便中的脓血或黏液部

分。

沙门菌属G-菌,大部分菌种都有周鞭毛,有菌毛抗原:

1)O抗

原2)H抗原)Vi抗原所致疾病:

·肠热症—伤寒、副伤寒

败血症·胃肠炎—食物中毒·无症状带菌者霍乱肠毒素致病机制:

A1亚单位↓NADADPR-Gs蛋白↓腺苷环化酶↓ATP→cAMP

→绒毛细胞A蛋白激酶→蛋白磷酸化→减少NaCl偶联吸收

↓↓+隐窝细胞A蛋白激酶→蛋白磷酸化→促进Cl、K分泌

→腹泻免疫特点根据O抗原的不同分为139个血清。

破伤风梭菌致病条件:

厌氧微环境:

窄而深的伤口,中间有坏死组

织或泥土污染,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病机制:

胞质溶胶中作用

的改变: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N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

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麻痹性痉挛。

防治原则:

应及时、正确地对伤口作清,扩创处理,避免形成局部厌氧的微环境,

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对可疑外伤病人,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

素。

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预防接种(卡介苗BCG实际应用1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的测定2作为婴儿结核病辅助诊断。

3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分支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4用于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

支原体致病性:

多数病原性支原体具有特殊的烧瓶状或长丝状的顶端结构,是一种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可特异性黏附于宿主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膜上,并使支原体定居于黏膜细胞表面。

发育周期:

感染型(原体),有传染性无感染型(始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无传染性。

致病性衣原体有:

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

人类是沙眼衣原体钩端螺旋体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引起钩体病的自然宿主传播途径:

人与污染水或土壤接触,经粘膜或破损皮肤进入;经胎盘垂直传播储存宿主:

鼠和猪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

先天性—母体→胎盘→胎儿获得性—性接触传播

真菌有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菌丝,孢子)培养特性;营养较低,易人工培养有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

真菌的致病性1致病性真菌感染(外源性)2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4真菌毒素性中毒5真菌毒素和肿瘤

病毒的体积小、结构简单,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只能在活的敏·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核心,衣壳构成核衣壳。

核心的功能携带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生物学性状。

衣壳

功能作为鉴别病毒及病毒分类病毒的增殖过程: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穿入,融合

病毒感染途径: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垂直传播——通过宫内、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方式病毒感染的类型1隐性和显性感染2急性病毒感染3持续性病毒感染干扰素IFN)—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发人或动物机体有关cell所产生的一种或多种糖蛋白,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都受cell基因组的控制。

名词解释

微生物: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肽聚糖:

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所特有的物质,G+菌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由肽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脂多糖:

是G-菌的内毒素。

由三部分组成(由内到外),1)脂类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与致病性有关。

2)核心多糖。

3)特异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

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外并且自行复制,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鞭毛:

经人工抽提后可变成开环状或线状鞭毛在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菌毛:

许多革兰阴性细菌和少数革兰阳性细菌菌体表面存在着数量众功能作为鉴别病毒及病毒分类病毒的增殖过程: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穿入,融合

病毒感染途径: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垂直传播——通过宫内、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方式病毒感染的类型1隐性和显性感染2急性病毒感染3持续性病毒感染干扰素IFN)—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发人或动物机体有关cell所产生的一种或多种糖蛋白,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都受cell基因组的控制。

名词解释

微生物: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肽聚糖:

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所特有的物质,G+菌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由肽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脂多糖:

是G-菌的内毒素。

由三部分组成(由内到外),1)脂类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与致病性有关。

2)核心多糖。

3)特异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

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外并且自行复制,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鞭毛:

经人工抽提后可变成开环状或线状鞭毛在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菌毛:

许多革兰阴性细菌和少数革兰阳性细菌菌体表面存在着数量众多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类似毛发样的丝状物,称为菌毛。

芽孢:

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孢,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抗性的休眠结构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水平传播:

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即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

是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菌丝:

真菌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在适宜环境下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抗原:

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体:

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免疫应答:

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

超敏反应:

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人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细菌:

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与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

消毒:

消除和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因子,但不一定能杀死全部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

灭菌:

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衣原体:

是一类能通过除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支原体: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潜伏性感染:

经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毒基因DNA或逆转录合成的cDNA以整合形式或环状分子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在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而发生一次或多次复发感染的急性发作。

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在三叉N内潜伏。

慢性感染:

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可出现症状,也可无症状。

如乙型肝炎病毒形成的慢性感染。

干扰素(IFN):

是机体受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有机体多种细胞产生的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的小分子蛋白质。

细菌L型:

细菌在体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地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

原生质体:

革兰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细菌变成细菌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称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球:

革兰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肽聚糖含量较少,且有外膜保护,一般将源于革兰阴性菌的细菌L型称为原生质球。

中介体(mesosome):

细菌细胞膜向胞浆内凹陷,并折叠成囊状物内含管状、板状或泡状结构,称作中介体,多见于G+菌,又有拟线粒体之称。

异染颗粒:

细菌细胞浆中含有的颗粒,因其嗜碱性较强染色着色深,可染成与细菌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故称异染颗粒。

可作为鉴别细菌的根据,如白喉棒状杆菌。

荚膜(capsule):

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层包裹着一层排列有序且不易被洗脱的粘液物质,厚度约200mm。

粘液层(alimlayer):

若细菌细胞表面粘液性结构松散,排列无序且易被清除者,称粘液层。

繁殖体(vegetativeform):

与芽孢相比,未形成芽孢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称为繁殖体。

IMViC试验:

吲哚(I)、甲基红(M)、VP(Vi)和枸橼酸盐(C),利用这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IMViC试验。

遗传(heredity):

子代与亲代的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且代代相传。

变异(variation):

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

BCG卡-介:

Calmette和Guerin于1908年将有毒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上,经过13年传230代,终于获得了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即卡介苗BCG,用于结核病的预防。

多重耐药性(mutipleresistance):

有的细菌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即多重耐药性。

S-R变异株:

菌落由光滑型(S型)变为粗糙型(R型),称为S-R变异。

变异是因为失去细胞壁脂多糖的特异性多糖而引起的。

变异时不仅菌落特征发生变化,且细菌多种性状也发生了变化,如毒力致病岛(pathogenicityisland):

众多致病染色体上还存在一段分子量很大,载有多个毒力基因并可移动的DNA片段,称致病岛。

噬菌体(phage):

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

能再宿主菌细胞内复制繁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使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

培养基:

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质制品。

菌落:

在固体培养基中,单个细菌生长繁殖所形成的细菌集团。

溶原状态:

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细菌,而细菌的这种状态叫做溶原状态。

溶菌性周期:

毒性噬菌体在敏感宿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其增殖过程包括: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4个阶段。

从吸附至细菌溶解称为噬菌体复制周期或溶原性周期。

噬斑:

噬菌现象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使浑浊菌变为澄清,在固体培养基上,若用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出现无细菌生长区,即噬斑。

溶原性周期:

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核酸整

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并与之一起复制传代。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

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并能与染色体一起复制传代。

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又称溶原性噬菌体。

前噬菌体(prophage):

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溶原型细菌(lysogenicbacterium):

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转位因子(Transposon):

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

突变:

是由于遗传物质的结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

回复突变:

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是正向突变。

突变型经过又一次突变又可恢复野生型的表型,这一过程叫做回复突变。

基因转移:

外源性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移至受体菌的过程为基因转移。

基因重组:

转移的外源性DNA整合于受体菌DNA中称基因重组,使受体菌获得某些供体菌的特性。

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片段并整合到自己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性状。

转导(transduction):

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完全转导:

供体菌DNA片段进入受体菌后,只有少数能与受体菌染色体重组并同染色体一起复制,称为完全转导。

流产转导:

供体菌DNA片段进入受体菌后,绝大多数游离于受体菌胞浆内,不能复制,被称为流产转导。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

溶源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

接合(conjugation):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高频重组菌株(Hfr):

细菌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该菌能以较高的频率转移细菌染色体基因。

F’质粒:

F质粒在Hfr菌中的整合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从染色体上脱离下来的F质粒还会携带邻近的染色体基因或DNA片段。

原生质融合体(protopastfusion):

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称为原生质体后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

抑菌(bacteriostasis):

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asepsis):

物体或局部环境内不存在活的微生物,多是灭菌的结果。

防腐(antisepsis):

抑制微生物增殖的方法,以防止物品的腐败与变质。

卫生处理(sanitation):

将被污染的无机物表面的微生物减少至生物安全水平。

巴氏消毒法(pasterurization):

用61.0—62.8`C30min或71.7`C15~30s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细菌感染:

细菌侵入机体后,经过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并引起病理过程。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

病原微生物来自宿主体外的感染称为外源性感染,来自其他宿主细胞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称传染。

侵袭力: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内定植和扩散的能力,包括荚膜、粘附因子和侵袭性物质。

SPA:

即葡萄球菌A蛋白,90%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存在的,具有属特异性的单链多肽1)可以干扰吞噬细胞的调理吞噬作用。

2)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的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的检出。

凝固酶:

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结核菌素试验:

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

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Nagler反应:

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卵磷脂酶(α毒素)分解蛋黄中卵磷脂所致,此现象称。

.Nagler反应,为产气荚膜梭菌的特点。

汹涌发酵(stormyfermentation)现象:

产气荚膜梭菌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和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呈蜂窝状,气势凶猛,称汹涌发酵现象。

.硫磺颗粒(sulfurgranule):

感染放线菌的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成为硫磺颗粒。

原体(EB):

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小而致密,具有高度感染性,在宿主细胞外较为稳定,无繁殖能力,当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胞膜位于原体外形成空泡,原体在空泡中逐渐发育、增大成为始体。

网状体(RB):

始体,大而疏松,反之星,不具感染性,在空泡内发育成许多子代原体。

病毒体(virion):

有感染性、结构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

复制周期(replicativecycle):

从病毒体入侵易感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并释放,这一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

吸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亦称流产感染):

病毒进入细胞后,因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复制的必要条件(如酶类、能量及必要成分),而没有完整的感染过程称之为顿挫感染。

缺陷病毒(defectivevirus):

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某些病毒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这类病毒称之为缺陷病毒。

辅助病毒(helpervirus):

缺陷病毒与其它病毒共同感染细胞时,若其它病毒能弥补缺陷病毒不足,使之增殖出完整病毒,则称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为辅助病毒。

陷干扰颗粒(defectiveinterferingparticle,DIP):

缺陷病毒虽不能复制,但却具有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的作用,又称为缺陷干扰颗粒。

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种细胞时,一种病毒的增殖可以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干扰现象。

条件致死突变株(conditionallethalmutant):

指病毒突变后,在特定条件下,能生长,而在原来条下能生长,而在原来条件下不能繁殖而被致死。

条件致病菌:

正常条件下对人不致病,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条件致病菌。

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或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in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