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195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docx

高一政治主观题答题专用术语

主观题答题术语

价格问题

一、常见设问角度

对于该考点,高考重点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经常结合汇率、宏观调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综合进行考查。

复习时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或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

3.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实施阶梯水、电等价格的依据。

二、必背答题术语

1.供求影响价格。

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商品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反之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一是调节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消费问题

一、常见设问角度

高考对该问题重点考查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知识,常与扩大内需这一热点结合起来考查。

复习时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或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或其他消费品)消费增长?

3.针对材料中的现象,为居民消费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4.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二、必背答题术语

1.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物价总体水平是重要的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2)居民消费还受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

(1)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3)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未来收入预期;

(4)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加强市场监管,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生产与消费

一、常见设问角度

该考点经常与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考查。

复习时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上述材料体现了经济生活的哪些道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重视发展生产(或重视扩大居民消费)的依据(或意义)。

3.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某某行业的影响。

二、必背答题术语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3)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与劳动者

一、就业

1.为什么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同时,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解决就业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增加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怎么办

(1)党和政府:

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实现和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2)劳动者:

应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业。

(3)企业:

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一、常见设问角度

该考点经常与价值规律、国家宏观调控、科技创新、转方式调结构、走出去战略等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复习时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某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作为企业经营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对我国推动企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5.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二、必背答题术语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企业通过兼并或联合,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要求:

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6.企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企业经营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8.增强规则意识和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利用好世贸组织规则维护企业利益,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及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等。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一、常见设问角度

高考对该知识点的考查经常与财政、宏观调控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复习时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做到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的转变。

3.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给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

4.结合材料分析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5.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或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二、必背答题术语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和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3.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

6.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程。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企业要主动适应国际惯例,敢于和坚决应诉,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它(5.企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贸易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制止低价竞销,以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

6.加强对行业的协调和管理,齐心协力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

7.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

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生产科技含量高、质量好、高附加值的产品。

8.要提高产品质量,按国际标准生产,坚持以质取胜战略,防止低价倾销。

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外需,并继续扩大内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