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要点.docx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要点.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要点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一章 绪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互换性的概念、种类、好处、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条件;
(2)了解技术标准的作用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2.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实现互换性的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知识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系的概念
2.教学难点:
零件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互换性概述
1、互换性及其重要意义
举例:
①日常用品
②机器零件
③电器元件
说明:
同种类、同规格的零件才可以更换。
互换性定义:
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装配好就能符合性能要求使用。
互换性的应用:
制造方面:
大批量生产时,机器可分拆为多个零件,分别由多家工厂生产,再集中一个工厂组装或总装。
设计方面:
设计时,可从计算机的存储中调出标准零件的图样及参数进行设计。
使用方面:
使用中,机器的某个零件损坏了,只需取出备件更换已损坏的零件,机器又可以使用了。
2、互换性的种类
零件的几何参数、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一致,才可以互换。
几何参数:
尺寸大小、形状异同、相互位置;
机械性能:
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
电气性能:
元件的电阻、电容、耐压等。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
完全互换:
不需附加的选择、调整或修配(同一规格,随意选取)。
应用于标准件及精度较低的零件(如通用件)。
不完全互换:
可以挑选、调整,但不能修配(同规格零件按尺寸分组,组内可以互换,组外不可以互换)。
应用于精度较高的零件(如滚动轴承的钢球、内、外圈的配合)。
不具有互换性:
修配后,才能安装使用(孔、轴的配对生产件)。
应用于要求密封性好,配合尺寸要求高的配合件。
如柴油发动机的油泵柱塞、喷油嘴的针阀,冷冲模配作法制造的凸、凹模。
3、如何实现互换性生产
误差:
生产中,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实际几何参数——测量而所得的几何参数;
理想几何参数——标准值(是具体的、唯一的值)。
变动量——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相差量的绝对值。
例如:
理想尺寸20mm,
加工后测得尺寸20.02mm,
则误差△=20.02-20.00=0.02mm;
若加工后测得尺寸19.996mm,
则误差△=19.996-20.00=-0.004mm(小)
实际生产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永远存在的。
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来分,可分为加工误差(含安装误差、加工系统误差等)和测量误差两大类。
精度:
实际几何参数相对理想几何参数的相似程度。
相似程度越高,误差就越小,精度也就越高。
公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应允许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允许的范围称为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其作用,限制实际几何参数的误差。
公差→标准规定→查GB表而得;
误差→实际存在→检测而得。
公差大,允许误差也就大,精度就低,加工就容易;反之,公差小,允许误差也就小,精度就高,加工就难。
标准与代号:
公差配合的概念、名词和标准等都由国家或个别行业规定而得。
例:
国家标准GB/T1904—92…;
行业标准(机械)JB/Z181—82。
互换性生产
①按标准化生产。
将零件控制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生产;
②计量单位要统一,量具、量仪要准确可靠。
二、互换性生产发展简史
原始——刀耕火种、石块做刀具;
古代——按需生产,配作生产;
近代——产品交流,需要互换性,国际成立标准化组织ISO;
近期——我国成立国家标准计量总局,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依照国际标准,重新制定国家标准。
三、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性质:
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公差配合”(标准)与“技术测量”(计量学)的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任务:
解决公差与误差的问题。
要求:
①掌握概念等基本知识;
②懂得应用和查取标准的公差值,,既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
③能正确选用量具进行技术测量工作。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
举例说明机械制造中互换性生产的优越性。
实现互换性生产的基本条件。
2、点评。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配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有关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等方面的术语、定义;
(2)掌握公差带的概念和公差带图的画法。
2.技能目标:
正确使用相关国标,绘制公差带图。
3.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尺寸精度及配合的选用;孔、轴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2.教学难点:
基准制、配合制选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
[教学时数]
4课时(第一节2课时,第二、三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术语和定义
一、孔和轴(机械零件的配合形式多为孔和轴)
1、孔:
圆柱的内表面,包容面,加工中尺寸不断扩大。
孔以D来表示。
2、轴:
圆柱的外表面,被包容面,加工中尺寸不断缩小。
轴以d来表示。
3、长度:
当尺寸不能确定为孔或轴,即尺寸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应定义为长度尺寸,以L来表示。
二、尺寸
1、尺寸
一般指线性尺寸(包括:
长度、角度、弧度等)。
长度单位mm,在图纸中不用标出,但在计算的答案中要标出。
2、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
是通过设计、试验或类比法而得。
孔→D,轴→d,长度→L。
标准尺寸:
基本尺寸应该从国标规定的标准尺寸数系中选取。
目的:
减少定值的刀、量具。
标准尺寸的选取原则:
先疏后密。
即按R5、R10、R20、R40的优先顺序选取;如果需要圆整标准尺寸也可按Ra5、Ra10、Ra20、Ra40的优先顺序选取。
3、实际尺寸
由测量而得的尺寸。
是在实际孔或轴中通过测量而得的。
局部实际尺寸:
由于存在加工误差和测量误差,每一次的测量尺寸往往都不同,结果有:
d1、d2、…dn等,称为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孔的实际尺寸以Da来表示;轴的实际尺寸以da来表示。
4、极限尺寸
零件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端值。
最大的值称为最大极限尺寸;最小的值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以Dmax来表示;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以Dmin来表示。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以dmax来表示;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以dmin来表示。
实际尺寸在两个极限尺寸内,合格。
三、偏差、公差和公差带
1、偏差
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某尺寸可以是实际尺寸和极限尺寸)。
是某参数对参考点(基准)的代数差,有正负之分。
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对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计算结果前要带“+、-”。
孔:
Ea=Da-D>=<0轴:
ea=da-d>=<0
当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时,实际偏差>0;
当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时,实际偏差=0;
当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时,实际偏差<0。
极限偏差:
极限尺寸对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计算结果前要带“+、-”。
最大极限尺寸对基本尺寸之差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对基本尺寸之差为下偏差;
孔的上偏差:
ES=Dmax-D>=<0孔的下偏差:
EI=Dmin-D>=<0
轴的上偏差:
es=dmax-d>=<0轴的下偏差:
ei=dmin-d>=<0
极限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0;
极限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0;
极限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0;
2、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对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允许尺寸的变化范围。
孔公差:
TD=Dmax-Dmin=(D+ES)-(D+EI)=ES-EI
轴公差:
Td=dmax-dmin=(d+es)-(d+ei)=es-ei
在上式中可以看出:
∵最大-最小或上偏差-下偏差,
∴T>0,加工误差不可避免,≠≮0。
计算结果前不带“+、-”。
3、公差带图及公差带
零线代表基本尺寸,零线上为正,下为负;
以上、下偏差到零线的距离为偏差值,偏差在零线上方>0,与零线重合=0,在零线下方<0;
孔(或轴)上、下偏差构成孔(或轴)的公差带,上偏差-下偏差为公差值。
公差带的要素:
大小→公差值(由上、下偏差来决定);
位置→基本偏差(由距离零线最近的偏差来决定)。
四、配合
大都以孔、轴的配合而组成其机器的特性。
1、配合:
是孔、轴以基本尺寸相等(D=d)的结合,体现松紧程度不一的配合。
公差带图可以很直观、很清晰的体现孔、轴配合的情况。
2、间隙或过盈
基本尺寸相等的实际孔与实际轴的配合。
实际孔>实际轴,孔、轴之间出现松动的间隙,简称实际间隙,以X表示。
有:
Xa=Da-da(=Ea-ea)>0
实际孔<实际轴,孔、轴之间出现过量的材料,简称实际过盈,以Y表示。
有:
Ya=Da-da(=Ea-ea)<0
这种实际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值都是唯一的。
当生产一批按一定范围尺寸加工的孔、轴零件,这个范围就是极限尺寸。
也就是说,孔、轴分别按各自的极限尺寸进行加工,那么这批尺寸不同的孔、轴配合就会有不同的松紧程度。
这个松紧程度可分为三类:
3、间隙配合:
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的上方,以X来表示间隙配合。
存在:
Xmax=Dmax-dmin(=ES-ei)>0
Xmin=Dmin-dmax(=EI-es)≥0
Xm=(Xmax+Xmin)/2>0(Xm表示平均间隙)
总有Dmin≥dmax,或EI≥es,即Xmax、Xmin≥0时,必然是间隙配合。
4、过盈配合:
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的下方。
Y来表示过盈配合。
存在:
Ymin=Dmax-dmin(=ES-ei)≤0
Ymax=Dmin-dmax(=EI-es)<0
Ym=(Ymax+Ymin)/2<0(Ym表示平均过盈)
总有Dmax≤dmin,或ES≤ei,即Ymin、Ymax≤0时,必然是过盈配合。
5、过渡配合:
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有交叠。
以X~Y表示过渡配合。
存在:
Xmax=Dmax-dmin(=ES-ei)>0;
Ymax=Dmin-dmax(=EI-es)<0,
(Xmax+Ymax)/2>0时,取Xm;<0时,取Ym。
有Dmax>dmin,ES>ei,即Xmax>0;
或有Dmin<dmax,EI<es,即Ymax<0。
必然存在可能是X,或可能是Y的过渡配合。
6、配合公差:
在一批孔、轴的配合中,当最大的孔与最小的轴配合,产生Xmax(Dmax>dmin)或Ymin(Dmax<dmin);当最小的孔与最大的轴配合,产生Xmin(Dmin>dmax)或Ymax(Dmin<dmin)。
那么允许间隙X或过盈Y的变动量就为配合公差,以Tf来表示。
五、配合制
为了利于标准化和互换性,必须减少孔轴配合的种类,GB规定了两种以标准公差带为基础的配合制度。
基孔制:
孔为基准孔。
孔的公差带(基本偏差)取EI=0,代号为H;ES>0,ES值随公差等级不同而不同。
以基准孔与各种不同公差带的轴配合而成不同松紧程度的配合制度,称为基孔制。
基轴制:
轴为基准轴。
轴的公差带(基本偏差)取es=0,代号为h;ei<0,ei值随公差等级不同而不同。
以基准轴与各种不同公差带的孔配合而成不同松紧程度的配合制度,称为基轴制。
不同基准制的孔、轴配合(非基准制配合):
孔为非基准孔与轴为非基准轴的配合。
第二节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
为了简化配合,减少配合的种类,使公差带标准化,因此,必须将公差带两要素(大小和位置)标准化。
GB规定标准公差(公差带的大小)系列和基本偏差(公差带的位置)系列。
一、标准公差系列
标准公差等级
GB规定以符号“IT”表示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由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确定的。
标准公差可查表2-2(P200-附表2)
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公差等级有IT01、IT0、IT1…IT18共20个级别。
同一等级(精度等级相同),尺寸段越大,公差值也大(不能简单认为公差值大,精度就低)。
同一尺寸段,公差等级越高,标准公差值越小,反之标准公差值越大。
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国标规定一般以靠近零线的偏差为基本偏差。
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时,规定以下偏差(EI或ei都≥0)为基本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下方时,规定以上偏差(ES或es都≤0)为基本偏差。
轴的基本偏差可查表2-3,孔的基本偏差可查表2-4。
另一基本偏差可由计算得出:
由TD=IT=ES-EI 得:
ES=IT-EI 或:
EI=ES-IT
由Td=IT=es-ei 得:
es=IT-ei 或:
ei=es-IT。
1、基本偏差代号及系列图
代号与系列图:
大写拉丁字母为孔的基本偏差,小写拉丁字母为轴的基本偏差。
26个字母中去掉I(i)、L(l)、O(o)、Q(q)、W(w)五个,加上CD(cd)、EF(ef)、FG(fg)、ZA(za)、ZB(zb)、ZC(zc)等七个,共28个基本偏差代号。
特点:
①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零线自上而下相交,A~H在零线上方,基本偏差EI≥0(其中H的EI=0,其他的EI>0);J~ZC在零线下方,基本偏差ES≤0(部分精度等级的J、K、M等除外);JS完全对称于零线。
②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与零线自下而上相交,a~h在零线下方,基本偏差es≤0(其中H的es=0,其他es>0);j~zc在零线下方,基本偏差ei≥0(部分精度等级的j、k、m等除外);js完全对称于零线。
③大部分的基本偏差均与公差等级无关,JS和js除外,J、K、M、N和j、k随公差等级不同有不同的基本偏差值。
2、公差带与配合的表示
1)公差带
公差带的位置是由基本偏差确定的;公差带的大小是由标准公差确定的。
所以,孔、轴公差带用基本公差带代号和公差等级的数字表示。
例如:
H8、G8、f7、m6等.
2)公差带的表示 Φ15H7Φ30g8
3)配合的表示 Φ40H8/f7Φ60M8/f7
三、标准温度
GB给定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是以20℃时给出的。
因此,精密测量应在20℃的恒温环境下进行。
四、常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根据国标规定的公差等级有20个,基本偏差代号28个,组成的公差带有560种。
也就是说孔、轴各有560种公差带。
若以不同的孔、轴配合,则配合的种类更多。
所以,应对公差带加以限制。
五、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未注公差:
图上只标基本尺寸,不标公差的型式。
应用于:
①非配合尺寸;②工艺方法可以能保证尺寸精度;③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尺寸;
实际上,未注公差并非没有公差限制,而是采用一般公差,即一般的加工条件下可以保证尺寸的公差,工艺人员可以自行控制,不需检验。
GB规定的未注公差的公差值见表2-7(P216,附表6),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孔、轴的基本尺寸是由极限设计的力学计算而确定的。
除此之外,孔、轴还需要进行精度(公差)设计来进行配合及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配合的种类。
确定方法:
1)计算法;(较科学,但较烦锁)
2)类比法;(简单、多采用)
3)试验法;(合理、可靠、但成本高)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包括:
配合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的选用。
一、配合制的选用:
1、优先选用基孔制。
此法可以减少孔用定值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2、选用基轴制的条件:
①轴的精度要求不高,可以选用冷拉钢材(冷拉钢材的公差等级达IT8~IT12)。
②一根轴与多个孔的配合。
③轴为基准件(轴承外圈与座孔配合时)。
3、选用任一公差带配合。
二、公差等级的选用
公差等级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
公差等级过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过高将使成本成倍增加。
选用公差带的基本原则: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
确定公差等级的方法——类比法。
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见表2-8,IT01~IT1用于量块,IT1~IT7用于量规,IT5~IT12用于配合尺寸,IT11~IT12用于不重要的配合,IT12~IT18用于非配合尺寸。
三、配合的选用
1、配合类别(种类)的选用:
配合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维持孔、轴的相对运动(间隙配合);
②保证孔、轴的相对位置(过渡配合);
③保证传递扭矩或载荷(不可拆——过盈配合)
(要拆——过渡、间隙配合+固定)。
2、基本偏差的选用:
配合类别确定后,就要确定配合的松紧的程度了。
由于配合多采用基孔制或基轴制,所以只需确定孔、轴的基本偏差就可以了。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一、课堂练习:
判断:
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必须制成绝对精确。
( )
2、公差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3、优先数系是由一些十进制等差数列构成的。
()
4、公差值可以为零。
()
5、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6、图样标注
mm的孔,该孔为基孔制的孔。
()
7、公差值越小,说明零件的精度越高。
()
8、配合H7/g6比H7/s6要紧。
()
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10、有相对运动的配合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选用过盈配合。
()
11、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
12、孔的基本尺寸一定要大于轴的基本尺寸才能配合。
()
选择:
1、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公差带大小是由( )决定的。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配合公差 D、基本尺寸
3、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 )。
A、
比
的精度高。
B、
mm比
mm精度高。
C、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公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
D、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小
4、以下各种情况中,应选用间隙配合的有( )。
A、要求定心精度高 B、工作时无相对运动
C、不可拆卸 D、转动、移动或复合运动
5、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高的公差等级
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二、作业:
1、设基本尺寸为30mm的N7孔和m6的轴相配合,试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
2、某孔、轴配合,已知轴的尺寸为
,Xmax=+0.007mm,Ymax=-0.037mm,试计算孔的尺寸并说明该配合是什么基准制,什么配合类别。
3、设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mm,要求Xmax=50μm,Ymax=-32μm,试确定配合公差带代号。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三章 技术测量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四要素;
(2)理解测量方法分类、特点,计量器具分类及常用的度量指标。
2.技能目标:
正确使用量具、量仪,处理测量结果。
3.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量块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2.教学难点:
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堂直观演示+视频+课堂练习
[教学时数]
4课时(第一、二、三节2课时,第四、五、七、八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概述
1、技术测量
测量——将被测量和计量单位比较,确定其大小;
检验——既判断零件合格,而不需确定尺寸的大小。
2、测量的四要素:
被测对象——被测量的零件;
计量单位——标准值的单位;
测量方法——采用的测量原理、器具和条件;
测量精度——测量值对真值的近似程度。
二、长度基准及尺寸传递系统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米(m)作为基本长度单位。
使用波长为0.633µm的稳频氦氖激光辐射线波长作为国家长度基准。
第二节 量块
又称块规,由耐磨材料(CrWMn钢)制成的端面量具。
作用:
①标准尺寸的传递;
②检定、校准及调整量具、量仪;
③直接检测零件。
形状:
块形—用作标准尺寸的量块;圆形—用作检定千分尺的零位。
1、量块参数
中心长度L:
一个测量面的中心点到另一测量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任意点长度Li:
一个测量面的任意点到另一测量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长度变动量△L=Lmax-Lmin
2、量块的研合性与组合
量块的研合性使量块可以组合使用。
组合量块的原则是数目尽可能少;选用方法是首先选择能去除最后一位小数的量块,然后逐级递减选取。
3、量块的级和等
量块按照制造精度分为:
00、0、1、2、3共五级,00级精度最高,3级最低。
级是以量块的中心长度的基本尺寸为标准尺寸,其标准尺寸的误差应在表的范围内。
量块按照检定精度分为:
1、2、3、4、5、6共六等,1级最高,6级最低。
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尺寸为工作尺寸。
按等使用时,以检定尺寸为工作尺寸。
第三节 测量方法的分类
测量方法:
指测量原理、计量方法和测量条件的总和。
实际是指获取测量结果的方法。
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分类:
①直接测量:
被测参数可以直接获取;
②间接测量:
被测参数需通过测量其他参数,再经过计算才能获取。
按计量器具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分类:
①绝对测量:
计量器具的读数值可以直接表示被测参数值
②相对测量(比较测量):
计量器具的读数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标准尺寸的变动量。
相对测量较绝对测量精度高,但较麻烦。
按计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表面是否接触分类:
①接触测量:
测量时,测头与被测表面有直接接触。
存在测量力,测量力的大小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②不接触测量:
测量时,测头与被测表面不接触。
不存在测量力。
如光学仪器等测量。
按同时测量参数的多少分类:
①单项测量:
在每次测量中,只能测出一个参数。
②综合测量:
在每次测量中,可以测出多个参数。
常在大批生产中,用综合量规检验。
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类:
①被动测量:
零件加工完成后进行测量,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②主动测量:
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
用测量结果控制加工过程,防止废品产生。
加工中的试刀、自动检测仪监控等都是主动测量。
按被测量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类:
①静态测量:
测量时被测表面相对测头是静止的。
②动态测量:
被测表面与测头模拟工作状态做相对运动测量。
第四节 计量器具的分类和主要度量指标
一、计量器具的分类
按使用场所分:
①量具:
结构简单,主要是在车间使用的量具。
②量仪:
结构复杂、测量精度高,多在计量室使用。
按用途分:
①标准计量器具:
体现标准尺寸的量具,如:
量块。
②通用计量器具:
具有通用性,可测量一定范围内各种尺寸。
③专用计量器具:
专用于测量特定零件的器具,是专用仪器。
按自动化程度分:
①手动 ②半自动 ③自动
二、计量器具的主要度量指标
选用计量器具的依据
刻度间距:
相邻两刻线中心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分度值:
每一刻度所代表的被测量值。
示值范围:
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至最高值的范围。
测量范围:
计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的范围。
示值误差: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真值之差。
有正负之分,实际中常用专用量块标准尺寸代替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