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红色革命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结题报告.docx
《探究红色革命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红色革命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结题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究红色革命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结题报告
探究红色革命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奥运会在北京成功地召开,每个人心中都会平添一份民族自豪感,又逢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为祖国惊天动地的伟业及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而惊叹。
但回想解放之前,战争年代,革命战士是用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生活,因而我们设计这个课题,希望能够了解红色革命经典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以及带来的影响,使我们更为理性地爱国。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调查我校高中学生阅读红色革命读物的情况
②查找经典的红色读物,选取部分进行阅读,探究其中深刻的意义
③采访部分老师,分析阅读红色读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给予我们一些阅读建议
④采访部分同学,深入了解我校学生阅读红色读物的情况,记录同学们最喜欢的读物,并分析阅读带来的启示
⑤整理出比较完整、全面的调查报告并针对报告向同学们提建议或发出倡议
三、组员及分工
组长:
陈惟梦
组员:
万星笛、刘姗、李哿、朱亚辰、屈玉琳、王思航
指导老师:
胡海洁
分工:
1、设计调查问卷试行版并发放——王思航
2、采访部分老师——刘姗
3、采访部分同学——屈玉琳
4、上网或通过书籍查找相关资料——朱亚辰
5、设计调查问卷完整版并发放——王思航
6、整理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李哿
7、总结各阶段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陈惟梦
8、归纳建议(或提出倡议)——万星笛
四、研究记录表
第1阶段
活动地点
高二(7)班教室
活动时间
2008.9.25—2008.11.25
指导教师
胡海洁
学生负责人
王思航
参加人员及分工(详细)
主持人:
陈惟梦
参加讨论:
万星笛、刘姗、屈玉琳、朱亚辰、李哿、、王思航、陈惟梦(全组成员)
制作调查问卷试验版:
王思航
调查问卷试发行:
全组成员
活动内容和目标
设计初版调查问卷试行版并发放。
使我们对我校学生阅读红色读物情况的有初步了解,为下面研究做铺垫。
第2阶段(或第2次活动)
活动地点
高二(7)班教室
活动时间
2008.11.25—2009.1.25
指导教师
胡海洁
学生负责人
刘姗
参加人员及分工(详细)
主持人:
陈惟梦
主要采访人:
刘姗
采访文本记录:
王思航
摄影录音:
朱亚辰
分析填写情况及修改部分的讨论:
全组成员
调查问卷修改:
王思航、万星笛
修改后再次发行调查问卷:
全组成员
活动内容和目标
采访部分老师和部分同学,了解我校学生阅读红色读物的情况,记录同学们最喜欢的读物,并分析阅读带来的启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充实内容;根据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找出设计的不足,修改调查问卷,并正式发行,收回后进行统计,完成调查报告(利用图表形式)
分析阅读红色读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根据一些阅读建议得出结论,作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实践基础。
第3阶段(或第3次活动)
活动地点
高二(7)班教室
活动时间
2009.2.25—2009.4.25
指导教师
胡海洁
学生负责人
万星笛
参加人员及分工(详细)
数据统计及分析:
全体人员
制作调查报告:
万星笛
制作图表:
屈玉琳
活动内容和目标
对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作出调查报告。
总结并整理各个阶段资料调查成果,组内进行交流,提取并归纳建议。
第4阶段(或第4次活动)
活动地点
高二(7)班教室
活动时间
2009.4.25—2009.5.25
指导教师
胡海洁
学生负责人
陈惟梦
参加人员及分工(详细)
整理所有资料:
全体组员
制作结题报告:
陈惟梦
活动内容和目标
整理相关所有资料及制作结体报告,如有条件在校内进行一次宣传活动(如做成展版)。
向同学们介绍阅读红色经典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写出倡议书。
五、研究成果
1、调查问卷
探究红色革命经典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调查问卷(初版)
年级性别
1.您对于红色革命经典是否感兴趣?
A.很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不怎么感兴趣D.不感兴趣
2.您听说或阅读过以下哪些书目?
(多选)
A.《红岩》B.《红旗谱》C.《创业史》D.《青春之歌》E.《山乡巨变》
F.《保卫延安》G.《林海雪原》H.《一个也没有》
3.如果您曾经阅读过红色革命经典,那么您阅读的原因是什么?
A.家长要求B.老师要求C.自己想读D.其他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出您最喜欢的一部红色革命经典读物________________
5.您认为阅读红色革命经典的意义在于什么?
A.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B.更为深刻地了解历史C.更加爱国D.没什么意义E.其他________________
6.您通常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红色革命经典?
(多选)
A.周围的人推荐或介绍B.自己阅读C.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D.没怎么了解过
7.您更愿意接触何种形式的红色经典?
(多选)
A.电影B.电视剧C.歌曲D.书籍E.其他________________
8.您认为宣传红色革命经典是__________的。
A.非常必要的B.必要C.无所谓D.不必要E.完全不必要
探究红色革命经典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研学小组
2008.12
探究红色革命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调查问卷(正式版)
年级性别
1.您对于红色革命读物是否感兴趣?
A.很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不怎么感兴趣D.不感兴趣
2.您听说或阅读过以下哪些书目?
(多选)
A.《红岩》B.《林海雪原》C.《保卫延安》D.《青春之歌》
E.《山乡巨变》F.一个也没有
3.您听说或观看过以下哪些影视作品?
(多选)
A.《小兵张嘎》B.《鸡毛信》C.《亮剑》
D.《百团大战》E.《地道战》F.其他____________
4.如果您曾经阅读过红色革命读物,那么您阅读的原因是什么?
A.长辈要求B.周围影响C.自己想读D.其他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您曾经接触过红色革命作品,请写出您最喜欢的作品及人物________________
6.您认为阅读红色革命读物的意义在于让我们:
A.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B.更为深刻地了解历史C.更加爱国
D.没什么意义E.其他________________
7.您通常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红色革命?
(多选)
A.周围的人推荐或介绍B.自己阅读C.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
D.没怎么了解过
8.您更愿意何种形式接触红色革命史?
(多选)
A.影视作品B.红色旅游C.歌曲D.书籍
E.历史讲座F.其他________________
9.您认为宣传红色革命是__________的。
A.非常必要的B.必要C.无所谓D.不必要E.完全不必要
“探红”研学小组
2009.2
(注:
由于研究需要,组内决定把原有的题目改为“探究红色革命读物在中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及影响”)
2、调查数据总结:
统计表
我们挑选了比较典型的调查题进行统计、分析。
1您对于红色革命读物是否感兴趣?
A.很感兴趣
B.比较感兴趣
C.不怎么感兴趣
D.不感兴趣
合计
高一
1
7
11
7
26
高二
3
8
12
4
27
高三
2
3
9
7
21
合计
6
18
32
18
74
6您认为阅读红色革命读物的意义在于让我们:
A.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
B.更为深刻地了解历史
C.更加爱国
D.没什么意义
合计
高一
2
20
10
1
33
高二
4
26
11
1
42
高三
1
9
7
7
24
合计
7
55
28
9
99
7您通常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红色革命?
(多选)
A.周围的人推荐或介绍
B.自己阅读
C.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
D.没怎么了解过
合计
高一
10
6
17
4
37
高二
10
11
19
1
41
高三
3
2
9
8
22
合计
23
19
45
13
100
8.您更愿意何种形式接触红色革命史?
(多选)
A..影视作品
B.红色旅游
C.歌曲
D.书籍
E..历史讲座
合计
高一
21
7
3
6
5
42
高二
19
13
7
9
7
55
高三
13
6
3
2
5
29
合计
53
26
13
17
17
126
9.您认为宣传红色革命是__________的。
A.非常必要的
B..必要
C.无所谓
D.不必要
E.完全不必要
合计
高一
7
15
4
0
0
26
高二
6
17
4
1
0
28
高三
9
8
2
1
1
21
合计
22
40
10
2
1
75
3、统计图
4、调查数据分析
从统计图表不难看出,32%同学对于红色革命历史及相关资料并不感兴趣,其原因主要是对红色革命了解不多。
同时,91%同学都认为红色作品对我们的思想提高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丰富历史知识,能更好地感受革命先辈建立祖国的不易,从而更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
而同学们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纸等媒体,红色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近来也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红色旅游也日渐受到欢迎。
从意义方面来看,83%同学都一致认同宣传红色革命是必要的,革命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日渐突出;13%的同学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仅有4%的同学认为宣传红色革命是没有意义的,可见大家都具有非常深的爱国主义情感,能深深地体会到革命的不易。
综上所述,红色革命在现在的影响仍比较广泛,只是不够深刻,红色革命的影响意义仍需得到重视。
5、采访记录
根据课题需要,本组决定在以调查问卷形式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两位老师与同学进行采访,以下是采访过程的记录:
采访记录一
“探红”小组(以下简称“红”)胡海洁老师(以下简称“H”)
红:
胡老师:
请问您在学生时代是否接触过红色读物?
接触的原因是什么?
H:
接触过。
因为大家当时大家都看,时代特点就是这样。
比如当时还听样板戏呢。
红:
感受如何?
H:
我觉得那些红色作品挺好的,看后很受教育,故事情节让人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工人阶级有力量!
(另外)当时看喜儿,就觉得挺悲惨的。
红:
现在是否还会阅读这类作品?
H:
现在很少读这类书,因为没有时间,但是,如果要是讲课涉及到这些内容,就会去看,如果涉及不到,就很少看,因为以前读过一些。
红:
您是否建议您的学生去读这些作品呢?
H:
肯定建议你们去读。
红:
那请您推荐一些红色革命读物给我们。
H:
我觉得凡是革命的、积极向上的,不分中外的,反映特殊历史时期的都可以读,会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卓娅和舒拉》、《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红岩》,还有当时的样板戏,你们也可以了解一下。
红:
您认为红色读物的意义是什么?
H:
首先是思想性:
是其他作品所不具有的。
能让人看过之后更有激情,更热血沸腾,更积极向上。
你们现在看的多是“风花雪月”的作品,信念上的东西比较少,而红色读物能让人在信念上有重新认识,在精神层面上有所提高。
然后是艺术性,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
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艺术性,但它(指红色读物)突出的东西是在思想上。
红:
您认为红色革命小说相对于其他类小说(如:
武侠)的优势和劣势在于什么?
H:
这个没怎么想过,比如说武侠小说吧,情节设计的好,很吸引人,想象力丰富,表现人性的东西,人之常情的比较多,是供(人们)消遣的,是从休闲娱乐的角度上讲的。
比如说脑子疲惫的时候,读一下可以更轻松、更放松。
而“红色革命”呢,可能是更能振奋人,给人动力。
红:
红色革命读物在如今受关注、欢迎程度似乎不那么高,您身边还有人在读这一类书吗?
H:
可能有。
我了解的范围可能有。
曾经看过(这类作品),现在也就看得少了。
而对你们来说,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更多了,你们也就不看(这类作品)了,看的太少了。
红:
对于现在反映红色革命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您的看法是什么?
比如从戏说的角度讲?
H:
不应该戏说,像某些作品丑化了原来作品中高大的形象。
红:
您了解现在的影视剧是否存在戏说现象?
H:
有戏说存在。
比如说那个《大话西游》,把经典颠覆,变得滑稽可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戏说),这其中也有想象合理的地方,一些细节,让人物更加鲜明。
比如红色作品中,通常是一些高、大、全的形象,就是什么都好,而现在使人物更加真实,从人性角度上讲,当时不是这样(指当时全都是高、大、全的形象)。
红: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使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内容;既丰富了课外知识,又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受益匪浅。
H:
不客气。
后记一:
在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之际,胡老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不是出发于历史的观点,也不侧重于文学艺术的方面,胡老师带领我们体会的是那个特定年代的精神风貌与人文气息。
作为对红色革命有很深感情的那一辈中的一员,胡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她很喜爱的作品。
从她充满感情的言语和回忆往事的神态中,我们清楚的感受到:
在经过了那一段我们永远也无缘接触的岁月之后,那些火红的作品打在人们身上的烙印依然清晰;只不过经过岁月的磨砺,那些革命意志与爱国主义情感已不再像当初那样火热。
过了这么多年之后依然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的,是属于那个年代的单纯情感——奋发向上的动力,热血沸腾的激情。
反思现在,我们这一辈人在现代社会中失去的,正是这种所谓的“革命信仰与昂扬的革命斗志”。
我们缺少可以充实我们心灵的精神支持,而这种精神动力是我们现有的娱乐生活所不能完全给予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走回过去,去寻找、去体会我们不曾感受过的,曾经感动了那一代人的感动。
采访记录二
“探红”小组(以下简称“红”)沈老师(以下简称“S”)
红:
您作为历史老师,就请您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谈一下红色革命这段历史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S:
“红色革命”这个提(法)应该是(出现)在文革(时期),出现一些红色经典作品。
“红色革命”应该就是指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它领导人民完成推翻反动统治,赢得民族独立这样一个革命的内容(指任务)。
时间上,一般认为是从1921年到建国。
中国近代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
1840年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各阶层的人们开始进行一些拯救中国的努力,比如说地主阶级——清王朝的的一些官员,还有农民阶级洪秀全、义和团……再有就是资产阶级,像康有为、梁启超,革命派的孙中山,他们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希望使中国摆脱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赢得独立,但是从实践的情况来看,他们都是失败的。
当时的社会决定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道路。
正值一战结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红色政权,也就是苏俄。
苏俄(红色政权的建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给先进的中国人一些提示,我们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新的道路——红色道路可以选择?
从新文化运动后期,到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传播,应该说为红色革命的出现准备了思想基础。
再一个是我们国家经济上的变化。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两大阶级,资本主义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到20世纪初,中国的产业工人,也就是无产阶级(人数)到达了200万人,为红色革命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再一个是它(指中共)的领袖。
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优秀人物,比如说李大钊、陈独秀,他们积极地探求红色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条件。
所以说,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决定了中国会出现一场巨变,而这场巨变也就是以红色革命的形式出现的。
红:
请您举几个红色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S:
比如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合作,进行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这些内容经常在一些历史小说、电影中呈现。
再一个就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的,像南昌起义、像秋收起义、像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还有像长征,这是红色革命历程中比较艰苦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转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于是一个转折。
然后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很多的电影,比如说像咱们比较熟悉的《铁道游击队》这样一些(作品是)反映这种生活的。
然后就是1945年之后,国共做最后总决战,像反映大决战、大转折这样一些红色事件(的作品)也是比较突出的。
最后
通过红色革命道路,咱们中国实现了前面多少代人没能实现的目标。
红:
您刚才既然多次提到一些影视剧或是红色革命的读物,那么您觉得这两者是不是真正的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
S:
我觉得是这样的,红色革命它是非常艰苦的,可能说也是我们现在这一代的人所不太了解的。
红色的作品,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去再现那个时代,呈现给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的感受,那个时代的人的一种追求。
另外我觉得,红色作品是对那个时代的生活的一种提炼,一种加工,它来自于那个时代的生活,同时呢,它又应该和那个时代的生活有一定的差别。
红:
那您觉得“一定的差别”是指在情节方面还是比如说他们当时的装备,他们的生活状况……?
S:
我觉得可能主要是一些具体的情节,因为这种作品它往往就带有一定的加工的成分,比如说故事情节的渲染,整个过程有些东西不可能完完整整和原来真实的历史是一样的,但是我想这些作品更主要的是反映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
红:
尽管说这些影视剧或者读物它并不能真正反映当时的一些情节,那您觉得我们读这些东西对学习历史有帮助吗?
S:
我觉得应该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为它毕竟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的一种背景之下的,所以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东西,虽然它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去(去了解当时的社会)。
因为真实的东西,我们力图去接近它,但是我们可有多种方法。
红:
那就请您简单谈一下您对红色革命史的看法。
S:
我觉得那一代人努力,风风雨雨经过很多的磨练,从一种不太清楚它(指革命)具体的走向到慢慢地认识到它的真谛。
再一个我想那个时代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特别注意的。
我们这代人缺乏的一种追求,缺乏一种精神,这些我们应该从革命那一代人中了解(指学习、获取)到一些。
红:
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外,您觉得阅读这些红色革命作品和(观看)影视剧的意义和您对红色革命史的看法是不是有一些相近的地方?
S:
应该说肯定是有相近的地方。
历史它有各种的呈现方式,当然这些作品是力图去再现历史,但是它还是一种提升。
红:
从您的表述当中,看来您还是非常希望大家去看这些红色革命作品的,那请您给我们推荐几部您觉得比较好的。
S:
这种红色经典作品有很多,它虽然是在文革期间推出来很多,但是我觉得它的艺术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像《红色娘子军》,像我们比较熟悉的《闪闪的红星》这样的片子我们小的时候肯定看过的,比如说像《地道战》、《地雷战》这些,对我们了解(历史)还是有很大帮助。
还有其实红色革命,因为你刚才提到红色革命,红色革命它基本我觉得是到建国之初(结束),但其实这个红色经典可能它还包括在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业的一些(作品),比如说像反映建国之后的《山乡巨变》、《创业史》这些是比较好的。
再一个就是《黄河》,还有(反映)长征的一系列的作品,我觉得都是可以看得。
红:
那谢谢您接受我们这次的采访。
S:
没事……
后记二:
这是我们的第二次采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的采访更像是一节生动的历史课。
从近代的序幕拉开之时,先进的国人就进行着种种的努力——著书讲学、运动起义抑或是变法改革,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在外敌侵扰或是内患加深的局面下,能让如此一泱泱之中国重现我们祖先那代的辉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很遗憾,无论是地主阶级、早期的农民阶级还是拥有更为先进思想的资产阶级,都没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他们倾注再多努力也无从改变的。
苏俄社会主义政权的胜利建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先进的国人觉醒了!
在红色道路上踏步向前,尽管途中的依然又遭遇了波折,然而,不怕困难和风险,这是我们革命人的风范!
终于,胜利不再是曙光,梦想也照进了现实。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将达88年,不论是早期那些红色的经典作品,还是今天不断涌现出的反应那个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我们都能从中认识到革命之艰苦,革命人之付出。
我们今天的生活,且不提富足与否,单是说太平安定的日子就真的不能不感谢昔日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斗士。
谈及红色作品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沈老师如是说:
“不可能完完整整和原来真实的历史是一样的,但是我想这些作品更主要的是反映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
”仅仅秉着“读史”的态度去阅读那些红色作品,似乎是不妥的,而更多的,我们确是从那些作品中认识到那个时代人们身上的,那种永不褪色的精神以及充溢他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阅读红色作品,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或是重新翻看那些黑白的甚至闪着雪花的老电影,我们所能够获得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采访记录三
“探红”小组(以下简称“红”)唐宇成(以下简称“唐”)白野(以下简称“白”)
红:
你是否度过红色读物?
唐:
读过一些。
红:
那具体有哪些?
唐:
主要看了几遍《红岩》而已。
《毛选》也有点儿,然后像什么周恩来的文章看得比较多一些现在。
红:
那我们主要还是说一下《毛选》吧。
你对《毛选》中哪些篇目到现在为止印象比较深?
白:
《改造我们的学习》。
唐:
他印象深……(笑)
白:
这学过。
红:
那请先说一下《毛选》当中,毛泽东写作的主要风格。
是不是就像我们学习的《反对党八股》,里面还有一些比较幽默的东西?
唐:
风格就是比较随和一点。
因为那个时代嘛,大家的文化都不是很高……
白:
为日后社论体打下基础。
唐:
(笑)那么这个时候呢,毛泽东用这样一种语言(风格),包括以前很多领导人都是用这种比较风趣语言(风格),比较能够让人理解。
红:
就是比较亲民一些。
唐:
大家都理解,这样的话。
我觉得这些俏皮话大家都能理解,比如说毛泽东爱用一些湖南方言什么的……
白:
对。
唐:
湖南的一些俏皮话,这么一说,像湘赣子弟都能知道什么意思。
红:
这些俏皮话是不是占了比较大的部分?
唐:
但是它是以理论叙述为主,就是把这个东西说清楚,怎么说清楚呢?
用俏皮话,比如说我今天要给赣南军的讲话了,我就说湖南话,大家一听亲切,第一是亲切,第二是听了这些俏皮话能理解,辅助理解吧相当就是。
白:
乡土气息。
都是俏皮话,不是哲学(理论)。
红:
毛主席最善于写的文体是什么?
白:
主要社论体。
唐:
他的文体相当于议论文,但和议论文还有差别。
红:
像政论,新闻体什么的?
唐:
他是理论,他写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
白:
这个很难定性。
唐:
对,他很多的东西都是以理论配一些举例什么的,近似于议论文的文体。
红:
像我们没有怎么读过《毛选》,那它里边大致讲的都是一些什么内容?
唐:
这里边嘛……主要都是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革命改造的东西。
它也分阶段,分四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十年抗战时的理论……
白:
什么“十年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