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056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 边塞诗818.docx

诗歌鉴赏边塞诗818

诗歌鉴赏:

边塞诗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从军行》

一、回归课本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

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

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

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

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

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

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

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

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

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

  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

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

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2至塞上:

奉命出使边塞。

使:

出使。

⑵单车:

一辆车,车

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

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

有几种解释:

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

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

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

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

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

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

赵殿成注有二解:

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

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

“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

“《六典》:

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

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

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

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

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

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

《后汉书·窦宪传》:

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

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⑾候吏:

一作“候骑”。

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

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⑴从军行:

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⑿青海:

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

层层浓云。

雪山:

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

即玉门关。

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

一作“斩”。

楼兰:

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

一作“竟不还”。

赏析: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

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

⑴从军行:

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

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

一作“独坐”。

⑷无那:

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黄昏寂寞,独坐凄凉;海风入楼,秋夜怀远。

只一句,而层次之中,无穷边思。

”(清人王尧衢语)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

“更吹羌笛关山月。

”关山月,乐府曲调,属《鼓角横吹曲》,内容大都表达征戍离别之情。

本来心绪已十分悲凉的征人,伤离别的乐曲又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

禁不住心驰万里而涌起滔滔愁思。

“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指无奈。

金闺,女子闺阁的美称;这里借指家室。

这一句不写自己正思念金闺中人,而想象此时闺人正在万里之外念及自己。

因边城闻笛而代为金闺之愁;自己之愁已经不堪,而闺中之愁,更将奈何?

这一曲笔使得感情倍深一层。

诚如清人李瑛所云:

“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思己,正深于思家也。

”(《诗法易简录》)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

“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

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他曾经说:

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

“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

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

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

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

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

《春秋公羊传》:

“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

”“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

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

《旧唐书·薛仁贵传》说:

“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

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

“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

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二、课外拓展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

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释

①环:

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

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玉关:

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

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古人有诗云:

“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

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后汉书·马援传》:

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

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

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

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

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词的下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

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

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

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

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

“可怜白发生!

”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

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

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

“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

 

书愤五首·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⑴书愤:

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写。

⑵早岁:

早年,年轻时。

那:

即“哪”。

世事艰:

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⑶“中原”句:

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气概。

⑷“楼船”句:

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

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⑸“铁马”句:

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铁马:

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

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⑹“塞上”句:

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

“乃坏汝万里长城!

⑺衰鬓:

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

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⑻出师一表:

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名世:

名传后世。

⑼堪:

能够。

伯仲:

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赏析: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

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

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大有气魄。

诗人未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

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

”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几多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

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

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

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

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

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

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如泣血。

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

“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

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

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

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

两相比照,满是悲怆。

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

作者有心而天不予。

悲怆便为郁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尾联亦用典明志。

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

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

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

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

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

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

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三、知识总结

1.边塞诗常见形象:

将军、征夫

2.边塞诗常见意象:

(1)地点类:

塞(塞下)、孤城、玉门关、楼兰、燕然(山)、营、沙场

(2)形象类:

将军、征夫、胡(胡虏、胡人)

(3)物品类:

羌笛(羌管)、弓、弦、箭、马革、烽火、金甲(铁甲)

(4)环境类:

黄沙、秋、黄昏

(5)言愁类:

秋、雁、羌笛、月、落日、孤城、黄昏

3.边塞诗常见情感:

(1)抒发忠君报国之情(意气昂扬、抱负宏大)

(2)悲叹报国无门,岁月虚度(郁闷、焦虑、痛苦、愤怒)

(3)表达思乡、思人之情

(4)感叹战争之苦,渴盼早日平定战乱

(5)谴责长久的战乱,渴望和平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