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041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9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筹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税收筹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税收筹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税收筹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税收筹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筹划doc.docx

《税收筹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筹划doc.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收筹划doc.docx

税收筹划doc

税收筹划

 

第一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本章提要: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通过对其经营活动的安排,达到少纳税或推迟纳税目的的行为。

按照是否符合政府立法意图,税收筹划有节税和避税两种。

尽管各国对避税看法不一,但我们认为,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根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筹划(包括避税)应被认定为合法。

有效税收筹划不同于纳税最小化。

按照现代契约理论的分析,以税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有效税收筹划在很多时候要考虑到各种非税收因素的影响,并将税收筹划与企业的其他经营策略相协调,以找出现实世界的最优选择。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

税收筹划的定义,有效税收筹划理论

难点:

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

 

第一节税收筹划的基本含义

本节内容提要:

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

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

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

(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

◆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在其编著的《国际税收辞汇》中指出: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在《个人投资和税收筹划》一书中称,“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W·B·梅格斯博士在与R·F·梅格斯合著的《会计学》中写道,“人们合理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少交税和递延交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

“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

◆由唐腾翔、唐向编著的《税收筹划》一书认为,”税收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TaxSaving)的税收利益”。

◆方卫平在《税收筹划》一书中把税收筹划定义为,”税收筹划(taxplanning)也称为纳税筹划、纳税计划、税收策划、税务计划,……是指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税务计划,即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投资、经营或其他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朱洪仁在《国际税收筹划》一书中认为,”税收筹划是自然人和法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税收负担的最小化来达到所得的最大化”。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特征

前提:

遵守或者说至少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规范

目的:

交纳最低的税收或者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事前筹划性:

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的事先规划和安排,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

(一)税收筹划与偷税的区别

偷税:

又称税收欺诈(taxfraud),指的是以非法手段(unlawfulmeans)逃避税收负担,即纳税人缴纳的税少于他按规定应纳的税收。

偷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表现在

偷税:

非法性、欺诈性

税收筹划:

合法或者至少非违法、事前筹划性

(二)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关系

避税:

指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其应承担的纳税数额。

避税与税收筹划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区别

1.两者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合法性、事前筹划性和相同的目的性;

2.避税是税收筹划的一个子集,是其中不符合立法精神的行为;

避税由于不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因而具有相当大的风险,避税不是税收筹划的首选。

(三)税收筹划与节税的关系

节税(taxsaving):

亦称税收节减,是指以遵循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合法方式少交纳税收的合理行为。

税收筹划与节税﹑避税的关系

节税:

符合政府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行为

避税:

违背了政府的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行为

(四)税收筹划的内涵

税收筹划的内涵,实际上就是纳税人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通过对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的事前安排,实现减轻纳税义务目的的行为。

如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可以将其分为节税与避税。

 

第二节税收筹划的法理分析

本节内容提要:

一、各国法律对税收筹划的态度

二、税收筹划的法理分析

一、各国法律对税收筹划的态度

◆纳税人的节税行为因与政府的立法精神相一致而受到各国政府的一致赞同。

◆世界各国法律对避税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肯定评价(英国、美国、德国、阿根廷、巴西、日本、墨西哥、挪威)

否定评价(澳大利亚)

未作评价(加拿大)

以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为基本立足点,我们可以推出以下结论:

◆首先,为防止税法被滥用而导致人民财产权被侵害,对税法解释应作严格限制。

当出现“有利国库推定”和”有利纳税人推定”两种解释时,应采用“有利纳税人推定”。

◆其次,国民只应根据税法的明确要求负担其法定的税收义务,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国民不应承担纳税义务。

“凡非法律禁止的的都是允许的”反映在税法领域就是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再次,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要求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应避免道德判断。

◆可见,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税收筹划(包括避税)应被认定为合法行为。

第三节有效税收筹划理论

本节内容提要:

一、纳税最小化与税收筹划

二、契约论与有效税收筹划理论

三、不确定性与税收筹划的非税收成本

四、隐性税收与税收套利

一、纳税最小化与税收筹划

◆纳税最小化(taxminimization),指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收的最小化。

它的判定必须明确两点:

一是纳税主体,二是纳税期间。

◆有效税收筹划理论(EffectiveTaxPlanningTheory),以“税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实施“税后收益最大化”这一决策准则时考虑税收的作用。

◆有效税收筹划并不必然带来纳税最小化的结果

二、契约论与有效税收筹划理论

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由投资人、所有人、经理和贷款人之间订立的一系列契约组成的集合体。

契约各方均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政府与其他契约方有何区别?

1.政府采取对策会受到一定限制;

2.政府追求的目标具有综合性

◆税收体系的多重目标性不仅使纳税人处于不同的税收地位,同时它也改变了投资的税前回报。

◆由于税率具有累进性,比边际投资者处于更高或更低税率级次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相互订立契约而使总财富达到最大化,并使除了政府以外参与的当事人受益。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契约实现了税收筹划的Pareto改进。

 

三、不确定性与税收筹划的非税收成本

不确定性的概念及类型

不确定性(Uncertainty),又称不完全信息,即对未来将要发生事件的不确知,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

对称型不确定性:

尽管未来投资的现金流量是不确定的,但是签约各方均可获得同样的信息。

非对称型不确定性:

签约各方对投资未来的现金流量拥有不对称的信息

(一)对称型不确定性下的有效税收筹划

对称型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成为投资人开展有效税收筹划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累进税率表则进一步扩大了风险的影响。

(二)非对称型不确定性下的有效税收筹划

由于契约双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导致一方无法观察到交易另一方的行为或进行控制,这增加了契约订立的成本。

因而,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时必须注意由于非对称型不确定性而增加的成本。

四、隐性税收与税收套利

(一)显性税收与隐性税收

◆显性税收(explicittax):

指通常意义上由税务机关等按税法规定征收的税收。

◆隐性税收(implicittax):

被定义为同等风险的两种资产税前投资回报率的差额。

◆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减轻的税收负担不仅包括显性税收,同时也包括隐性税收。

总税收(显性税收+隐性税收)的降低才是理想的。

(二)税收套利

税收套利:

指在总净投资为0的前提下,通过一种资产的买进和另一种资产的卖出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税收套利通常有两种形式:

买进有税收优惠的投资,卖出另一种一般性的投资

买进一般性投资,卖出另一种有税收优惠的投资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运作框架

本章提要:

本章以西方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将税收筹划运作分为前期调查与研究、方案诊断和选择、方案实施和修正以及方案跟踪和绩效评估四个基本的操作步骤,并提出了实施税收筹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

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与选择、跟踪和绩效评估

难点:

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第一节税收筹划的运作管理

本节内容提要

一、税收筹划运作管理概述

二、税收筹划运作的组织管理

三、税收筹划运作的人员管理

四、税收筹划的业务流程设计

一、税收筹划运作管理概述

◆税收筹划也应属于管理的范畴之一。

它解决的是5W1H的问题,是一种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税收筹划的运作可以遵循一定的基本框架。

税收筹划人员可以将一环紧扣一环的工作纳入一定的次序,进行工作表上的安排,从而提高税收筹划的效率,节约筹划的非税成本。

二、税收筹划运作的组织管理

企业的税收筹划既可以由企业内部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自行税收筹划),设立专门的税收筹划部门or由财务部门进行;也可以委托税务中介机构进行(委托税收筹划),委托外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

三、税收筹划运作的人员管理

◆首先,税收筹划对设计操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和全面性要求。

◆其次,税收筹划人员必须具有相互协作的精神。

包括筹划人员内部的互相协作和筹划人员与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协作。

四、税收筹划的业务流程设计

税收筹划的业务流程设计图:

第二节税收筹划的前期调查与研究

本节内容提要:

一、了解税收筹划的目标

二、确定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分工

三、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

一、了解税收筹划的目标

从我国现行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看,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

涉税零风险:

指企业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以至可以忽略不计,是企业最低层次的筹划目标。

税后收益最大化:

企业可以调整其经济活动,以合理利用国家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获取最大的税后收益。

二、确定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分工

◆对企业内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税收筹划的情况,一般需要确定经理人员(项目负责人)。

◆企业如果委托外部中介机构(比如税务师事务所)进行税收筹划,则应当签订委托协议或合同。

三、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

(一)税收筹划需要的信息

从信息的不同来源,可以将需要收集的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税收筹划需要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

内部信息:

1.企业组织形式,2.财务信息,3.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4.企业对风险的态度

外部信息:

1.政府的税收政策,2.税收法律法规,3.其他法律法规

(二)税收筹划对信息质量的要求: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相关性、适度性

 

第三节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本节内容提要:

一、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

二、选择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

一、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

实践中之所以可能存在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主要原因有:

税收制度的差异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多样化

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的自主经营权

会计方法的多样性

二、选择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

在税收筹划备选方案拟定之后,企业应当从企业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最终的筹划方案。

第四节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和修正

专人负责,实施方案

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再调研

实施方案的改进

第五节税收筹划方案的跟踪和绩效评估

本节内容提要:

一、税收筹划方案的跟踪和总结

二、税收筹划方案的绩效评估

一、税收筹划方案的跟踪和总结

税收筹划方案付诸实施后,企业内部筹划人员应当对方案进行跟踪,分析税收筹划的实际执行效果。

企业通过方案跟踪,通过总结得失,可以为今后的筹划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税收筹划方案的绩效评估

借鉴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税收筹划的绩效评估应考察以下方面:

1.目的与手段

2.时间范围

3.硬指标与软指标

4.价值判断

第六节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原则

守法原则

整体利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立足长久原则

适时调整原则

 

第三章税收筹划的技术与方法

本章提要:

税收筹划技术是税收筹划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与策略。

从税收筹划的两个直接目的——减少纳税和延迟纳税出发,可以将税收筹划技术分为税基减税技术、税率减税技术、应纳税额减税技术、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减税技术等。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

各种税收筹划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具体操作

难点:

各种税收筹划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具体操作

 

第一节税基减税技术

本节内容提要

一、税基减税技术的实现

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一、税基减税技术与实现

税基减税技术:

指通过各种税收政策合理合法地运用,使税基由宽变窄,从而减少应纳税款的技术。

利用免税政策:

通过生产活动、投资活动等合理安排,使应税收入变成免税收入从而缩小应税范围。

利用排除条款:

纳税人应精通税法中的排除条款,避免使非税收入成为应税收入。

增加费用扣除:

纳税人应合理安排有关活动,创造符合税法关于增加费用列支的条件,以尽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一)销售额、营业额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销售额、营业额的减少主要依赖免税政策和利用排除条款。

增值税的免税政策有哪些?

主要集中于价外费用。

代垫运费在什么情况下不纳入销售额?

(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税基的减少主要通过收入免税政策(1.国债利息免税,2.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税)和增加费用(1.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2.企业安置残疾人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3.“三新”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扣除政策实现。

坏帐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增加费用扣除

1.政策依据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五条,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

前一种方法即所谓的直接冲销法,后一种方法即所谓备抵法。

2.筹划思路

两种方法的根本区别是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的时间不同。

在当期没有实际发生坏帐损失的情况下,采用备抵法可增加当期扣除费用,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3.具体案例

【案例一】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5000万元,经税务机关批准同意按5‰计提坏账准备。

2008年10月10日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经税务机关批准同意核销。

下表是两种核算方法下费用列支与纳税情况比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两种核算方法下费用列支与纳税情况比较表单位:

万元

核算方法

费用列支额

减少纳税额

直接冲销法

10

2.5

备抵法

25

(5000×5‰)

6.25

企业安置残旧人就业所支付工资的加计扣除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的规定: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2.具体案例

【案例3-2】甲生产企业2008年利润总额300万元,职工总数100人,月平均安置残疾人30人,残疾人平均月工资2000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的税负情况如何?

3.案例解析

◆企业可加计扣除的残疾人工资成本支出为:

2000×12×30=72(万元)

◆可退还增值税为:

30×35000=105(万元)

◆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

300-72+105=333(万元)

◆应交企业所得税为:

333×25%=83.25(万元)

4.分析评价

◆企业除获得所得税每月每名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100%的税收减免优惠外,还实际获得退还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的单位且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才符合上述享受上述税收优惠的条件。

(三)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基的减少主要依赖于收入免税政策(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有哪几种费用扣除方式呢?

)和增加费用扣除政策(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有哪些收入免税政策?

)。

定额扣除固定比例扣除(采用分劈收入方式增加费用扣除):

适用于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项目

据实扣除(通过合理安排修缮费用增加费用扣除):

适用于财产转让所得与财产租赁所得等项目

采用分劈收入方式增加费用扣除

分劈收入:

指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将所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它主要运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人共同完成的劳务项目上。

1.具体案例

【案例三】有甲乙两个纳税人共同完成了一项收入为5000元的劳务。

下表是不同分配与纳税顺序下费用扣除及纳税情况比较。

不同分配与纳税顺序下费用扣除及纳税情况比较表单位:

分配与纳税顺序

收入金额

费用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税后收入

先税后分(甲乙共同)

5000

1000

4000

800

4200

先分后税

2500

800

1700

340

2160

2500

800

1700

340

2160

由此可见,分劈收入使得甲乙两人合计增加了600元的费用扣除额,从而减少120元的应纳税额。

◆通过合理安排修缮费用增加费用扣除

2.案例解析

1.政策依据

税法规定:

纳税人出租财产取得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征税时,除可依法减去规定费用和有关税、费外,还准予扣除能够提供有效、准确凭证,证明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允许扣除的修缮费用,以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

2.具体案例

【案例四】2008年1月王某有一私房出租,租期为6个月。

每月的房租收入减去规定费用和有关税费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54元。

王某计划对这一出租房屋进行维修,预计维修费至少要4200元。

王某应该何时开始维修房屋呢?

3.案例解析

七种维修方案下维修费用扣除情况表单位:

纳税

期限

维修费用扣除

1月维修

2月维修

3月维修

4月维修

5月维修

6月维修

7月维修

1月

800

0

0

0

0

0

0

2月

800

800

0

0

0

0

0

3月

800

800

800

0

0

0

0

4月

800

800

800

800

0

0

0

5月

800

800

800

800

800

0

0

6月

200

800

800

800

800

800

0

合计

4200

4000

3200

2400

1600

800

0

由此可见,选择房屋出租期间进行房屋的修缮是增加费用扣除的最好方法,且维修时间越早,获得的维修费用扣除金额越大。

第二节税率减税技术

本节内容提要

一、税率减税技术与实现

二、税率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一、税率减税技术与实现

税率减税技术:

指通过各种税收政策合理合法地运用,使纳税人的使用税率由高变低,从而减少应纳税额的技术。

利用差别税率政策:

通过各种活动的合理安排,尽量投资低税率项目或生产低税率产品。

控制应纳税所得额:

通过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合理调节,将其适用税率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上。

转换收入性质:

通过条件的改变,或通过创造符合税法要求的条件,使收入性质发生变化,从而适用较低税率。

(一)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率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增值税:

基本税率:

17%’低税率:

13%

消费税:

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3%~45%,复合税率

营业税:

行业比例税率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税率,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税率,而其他企业则适用25%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由高到低的实现主要可以依赖差别税率政策和控制应纳税所得额规模来实现。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采用分类所得税的方式,不同收入项目实行不同的税率形式和税率水平。

平均工资奖金发放,控制月应纳税所得额转换收入性质

平均工资奖金发放,控制月应纳税所得额

1.具体案例

【案例一】假设某一纳税人准备该年11月份离开所工作单位,其每月工资应纳所得额2000元,适用10%的边际税率,该纳税人年初至10月份可得奖金10000元,那么要求单位如何发放这10000元奖金呢?

2.案例解析

有两种选择方式:

◆平均每月发放,则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2000+1000),适用15%的边际税率,应纳个人所得税合计为:

(3000×15%-125)×10=3250(元)

◆10000元奖金集中在10月份发放,则应纳个人所得税合计为:

(2000×10%-25)×9+(12000×20%-375)=3600(元)

3.分析评价

◆采用平均奖金发放的形式有利于节税。

◆这种减税技术具体运用于企业工资、薪金发放方式的策划上。

◆企业选择年薪制时,也应尽量选择平均发放的方式。

转换收入性质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制,不同的收入项目适用不同的税率,而不同的收入项目又是通过法律进行定义的。

◆纳税人可以在税法范围内,通过创造或修改必要要件来改变收入性质,使之适用低税率。

2.具体案例

【案例二】某作家是自由撰稿人,经常向某报纸投稿,平均一个月稿酬收入9000元(每篇稿酬900元,一个月发表10篇)。

现在该报社计划聘请该作家作为本报社的正式记者,那么他的工资加奖金收入刚好也是每个月9000元。

那么该作家是否该接受这份聘请呢?

3.案例解析

◆如果该作家接受聘请成为该报社的正式记者,

那么他与报社之间就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其在该报社取得的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则该作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是:

(9000-2000)×20%-375=1025(元)

◆如果该作家没有接受该报社的聘请,仍是自由撰稿人,那么其向该报社投稿取得的所得就应该作为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Ø如果该作家平时向该报社自由投稿,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是:

(900-800)×20%×(1-30%)×10=140(元)

Ø如果该作家将自己的稿件作为一个整体连载,并且每月10篇作为一个单元,则该作家当月应缴的个人所得税额是:

9000×(1-20%)×20%×(1-30%)=1008(元)

综上比较,该作家选择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比较合适。

第三节应纳税额减税技术

本节内容提要

一、应纳税额减税技术与实现

二、应纳税额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

一、应纳税额减税技术与实现

应纳税额减税技术:

指利用各种税收优惠使应纳税额由大变小的技术。

利用先交后返税收优惠政策:

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先交纳其应纳税款,国家再按规定予以返还。

利用减税免税优惠政策:

利用减税免税优惠政策节税的关键在于创造或满足税法要求的减免税条件。

利用税款抵免政策:

利用税款抵免政策主要是创造满足税款抵免政策所要求的条件来享受这一政策。

1.具体案例

地处广州市的某公共污水处理企业于2008年10月份采购了一环境保护设备用于降低处理过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