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土篇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011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土篇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丽乡土篇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丽乡土篇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丽乡土篇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丽乡土篇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乡土篇3.docx

《美丽乡土篇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土篇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丽乡土篇3.docx

美丽乡土篇3

一、

1、瞻埠潭秧地瓜的传说

当地,在民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叫做“瞻埠潭秧地瓜—让鳖哄了”。

相传,瞻埠潭村附近有一个很深的水潭,叫做瞻埠潭,村名的来源就跟这个水潭有关。

据说水潭里面有一只千年的老鳖。

老鳖有时爬出水潭晒太阳,有趣的是,只要它一出来,接下来的几天就一定下雨,不是阴雨连绵,就是大雨倾盆。

受地理和气候影响,本地经常闹春旱,如果这时正值春播,大家看到老鳖出来晒太阳了,就赶紧把地瓜秧苗直接栽种在农田里,连水都不用浇,等待着接下来雷打不动的雨天。

据说这位出来晒太阳的老鳖从来没让农人失望过,这个现象简直成了那个时代的天气预报。

有一年春天,连续几个月滴水未降,农人的地瓜却一棵没种,人们心如汤煮。

终于有一天,大家看到老鳖出来晒太阳了。

农人高兴极了,没用一天的功夫,所有人家的地瓜秧苗全部种上了,当然和往年一样不用浇水。

大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坐等大雨降临。

然而,接下来几十天里,天空依然万里无云,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田里的地瓜秧苗全部枯死了。

连秧苗没保住,更不能指望收成了。

农时耽误了,只好改种其它作物。

农人后悔不已。

这个传说后来演变成一句歇后语。

 

在西明照村周围,许多年来有着一个关于诚信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只是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很多人家甚至连基本的生活用具都没有。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有客人需要招待时,很多人家没有盘子、碗筷用,这让他们很伤脑筋。

村子前边有一个水潭,据说里面住着一位水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向水神借盘子和碗筷这些生活用具。

只要人们来到这里,恭恭敬敬地对着水潭里的水神说,家里需要多少盘子、碗筷,用多长时间,一定及时归还,请您帮帮忙。

于是,他的面前就会出现所求的东西,而水神从来不要人们的任何回报。

借后人们也都自觉及时归还,从未出现过违约。

向水神借盘借碗的事情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人们对水神感激不尽。

可是后来,有一个人贪图小利,不守信用,借了水神的盘碗不还了,归为己有。

水神认为人们不讲诚信,结果,不管谁再来借盘子、碗筷都借不到了。

大家对这个不讲诚信的人非常不满,他自己也羞愧难当,觉得没有脸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

最后,在一个夜间,他独自来到水边,把碗筷还给水神,并表示诚恳歉意,然后悄悄地搬家离开本地。

大家也引以为戒,教育后人做人做事以诚实为本。

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

 

东明照现村和西明照现村原村名为东明照县村、西明照县村,因村子分别地处东、西,中间以小河为界,故村名分别冠以东西,称之为东明照县村和西明照县村。

据民间相传:

在明朝年间,石河县被海水淹没,需立新县城。

一位朝廷官员,自西向东一路考察,有一天来到本地,看到本村背靠大山(古称八宝山,据说山上有八样宝),南面是平整的洼地,还有占卜谭水源,东西各有一条山岭,认为此处风水很好,整个地势形状就像是一把龙椅,是立县城的好去处,恰好此时天刚放亮,随把此地命名为明照县。

但有随行人员认为,南面洼地一览无余,过于空旷,立县城犯人容易逃跑,不易立县城。

官员遂命随从取称,称了部分本地的黄土,果然不够斤两,太轻,不符合立县城的土地标准,于是作罢,继续东行。

到了现在的日照城区,恰好日出曙光喷薄而射,适合立新县城,遂命名为“日照县”。

东、西明照县的名称也由此传开,村名也一直沿用到八十年代。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照市地名委员会规范村名地名,为防止域制混乱,引起误会,“县”字改为“现”字,东、西明照县村才改为现在的东明照现村和西明照现村。

同学们,学会调查研究才会知古明今,家乡还有那些趣闻轶事传说,自己调查一下吧。

把结果告诉我吆!

 

2、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西明照现村位于城郊结合部南湖镇西4公里,距离市区15公里,由于坐落于日照水库湖畔,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特产丰富,是旅游垂钓休闲的好出处。

下面就随我来了解一下我们村的风土、经济等情况吧。

1958年修水库之前全村共有382户1582口人,耕地面积4400余亩,因修水库被占用高产粮田2600亩,修高速公路占用1600多亩,在水库修建过程中搬迁到外乡镇有42户、300余口人,典型的水库移民村,。

至2005年底,该村共有582户,1682口人,共有开荒薄地1100亩,东与东明照相连,南与袁家庄相邻,西与陈疃镇北疃相接,北与陈疃镇石灰窑为邻。

全村共有11姓,刘、韩、许、马、何、徐、吕、李、焦、王、辛。

据考:

刘氏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于江苏省东海县(水淹)迁来。

韩氏: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于江苏东海迁来。

许氏: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于江苏东海迁来。

马氏: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于江苏东海迁来。

何氏:

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从本省滨洲市何家集(路经13年)迁来。

徐氏:

清朝1855年,从本市五莲县上石河村迁来。

吕氏:

洪武年间淹了东海迁址刘家寨,于清末迁入本村。

焦氏:

于1970年从陈疃镇石灰窑(倒叉门)迁来本村。

辛氏:

于2000年结婚,由黄墩镇孙家蒲汪(叉门)过来。

王氏:

于1998年由卜落子、东上沟随母迁来。

李氏:

清朝末年从本镇盛家代疃村迁入。

(民国元年)1912年,县地方自治筹办处,全县划15个区,该村属沈疃区。

(民国20年)1931年,将15区划为7个区,该村仍沈疃区。

1950年又划归13区,至1956年1月,设南湖辖15个乡,该村属南湖区明照乡。

行政区划:

1958年1月撤区建乡,改称南湖乡,1958年8月改称为先锋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南湖人民公社,1963年1月改称南湖区,下设公社,该村属明照公社,1971年3月南湖辖区设公社,各小公社随之撤销,设管理区,该村属明照管理区,1984年设区,区下设乡,南湖区辖南湖、彭家、战家三个乡,该村属南湖乡,1985年3月日照县撤县立市,撤区恢复南湖乡,沿用原建制,1995年撤乡建镇,2000年2月南湖镇与尹家河乡合并,该村隶属关系没变,一直至现在。

经济主要来源以农业、养殖业、务工收入为主:

我家乡有哪些农业特产?

主要种植地瓜、小麦、大麦、碗豆、玉米、花生等作物。

1982年实行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加上科技兴农,科学种田,粮食单产近1300公斤以上。

1998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经济,农民快富的思路建起蔬菜大棚。

我的家乡有哪些养殖业?

解放前,全村没有规模的畜牧业,只有少数村民养少量的猪、鸡、鸭、鹅,解放后无大发展,人民公社计划经济时期,各生产队养牛4-6头用于耕地,养猪8-10头,逢年过节宰杀分给村民用,村民养猪每户1-2头,主要为包圈挣工分,二为卖掉增加家庭收入。

2000年村民引养貂、貉、弧,截至2006年底已发展到230户,全村共计15000只,年收入达400多万元。

2000年至2006年底,养殖专业户达60户,全年共计产商品猪500余头,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现有养鸡专业户16户,共计存笼量达6000多只,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

2000年村民引养貂、貉、弧,截至2006年底已发展到230户,全村共计15000只,年收入达400多万元。

我们家乡的林果业:

全村主要种植有苹果、山楂、板栗等经济作物。

1964年栽苹果2000棵,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到1978年又新栽苹果树2000棵,栽山楂2000棵,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每年收入苹果400000斤,收入500000元,山楂收入100000斤,收入200000元,板栗收入5000斤,收入50000元,每年林果收入750000之余元。

截至2013年底,闲散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300余人年收入250多万元。

我家乡的社会福利教育事业:

解放前,该村没有学校,只有许氏设有一处私塾,教本村富裕子弟20余人。

1947年建学校一处,起初一个班,第二年又招一个班,复式班第一任教师是上城子陈自荣,校址设在刘家祠堂,共有教室9间,到1953年发展到1-6年级4个班级,到1958年学校教室不够,借用民房当教室,学生发展到250人,学校校长是高密人张守丽,共有公办教师4人,民办教师3人。

1959年日照水库建成,学校被淹,从刘家祠堂迁到后街,1-6年级连办公室全部借用民房。

1963年春,学校动工建校,5月建成共计10间2-6年级,1年级借用民房到1966年,学校不够,6年级合并到西沈马庄小学。

到1968年,学校在村的支持下又建了标准式教室12间,建了3个初级班、2个高中班,毕业了一个高中班,这时学校有教师20余人,学生300余人,随之1978年撤销合并高中班,初中班合并到西沈马中学,学校成了一处完全小学。

1998年学校由5个村重新扩建,拆除全部旧房新建48间标准式教室,占地9600平方米,成为一处完全符合九年义务教育的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正规完全小学,教师14人,学生200余人。

几十年来,学校共培养出几十名科级以上干部,近百名大中专生,他们各自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祖国为家乡做着自己的贡献。

 

1、战天斗地出平湖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大跃进迅速席卷全国,一场形势浩大的运动拉开了全国农业大跃进。

日照县也同全国一样,掀起了改造大自然的运动,日照儿女响应县委的指示,发扬战天斗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靠的是肩挑车推,把傅疃河上游拦腰斩断,根治了付疃河有史以来的水患。

这一重大的水利工程,留给了我们后人无尽的财富和精神动力。

这座多年调节综合利用的全国大二型的水库,为我们日照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我们享受着这水利便利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建设日照水库的人们。

据调查,当年修建日照水库时,有周边42个村的,3.25万人为了农业水利建设,舍弃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拖家带口搬迁到其他地方安家,淹没土地48440亩。

全县动用3万多民工,离开温暖的家,来到水库建设工地,安营扎寨,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全靠人拉肩挑,有的人每天肩挑几十方土,身负重担来回走几十公里,肩膀脚都磨出了血泡,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它们靠的是坚强的意志。

10月的天气,正值冬季,凛冽的寒风撕扯着民工那单薄的衣服,可他们没有被严寒所吓倒,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一天三餐,吃的是煎饼,喝的是菜汤,附近村的妇女一车车地往工地上送高粱面煎饼,由于劳动强度太大,许多人累到了,由于穿的衣服太单薄了,许多人冻伤了,但没有人怨言也没有人怨苦,他们坚持干到当年腊月廿八,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当今天我们还陶醉在节日的气氛时,他们又赤膊上阵,历时8个月的时间,终于建成了“日照水库”,当年的“识字班”和男劳力一样,参加劳动,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许多人留下了终生的残疾。

今天我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读书,吃得好穿得暖,车接车送,身不负重,我们是否想到了在哪艰苦的岁月,我们的前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的牺牲,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地理位置

日照水库地理位置

坐落于市区西部的人工湖——日照水库,建于1958年。

按国家规定标准,属大型水库。

水库主坝长116米,坝顶高47.4米,最大坝高28米;副坝长285米,最大坝高8米,水库大坝以上流域面积548平方公里,总库容水2.718亿立方米。

日照水库,因主要库址属地在东港区西湖镇,又名西湖水库。

它虽无西子之美,但也独有韵味。

幽碧湖中,群山倒映,涟漪细碎,山水交映,颇具诗情画意。

3、工程概况

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南北坝、南北放水洞、水电站,溢洪道四部分。

大坝轴线呈折线型。

  

主坝全长1116米,为粘土心墙砂壳坝。

副坝全长357米,西段285米为宽心墙砂壳坝,东段72米为黏土斜心墙砂壳坝。

[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的材料,分为均质坝、黏土心墙和斜墙坝、人工材料心墙和斜墙坝、多种土质坝、土石混合坝;土石坝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坝身、防渗体、排水设备和护坡。

主坝防渗形式为黏土心墙、斜心墙、混凝土防渗墙(0+280~0+960段),其中,0+000~0+280及0+960~1+116在斜心墙之上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膜。

副坝坝体防渗形式为黏土斜墙(0+230~0+357段),坝基防渗形式为帷幕灌浆(0+050~0+150及0+200~0+357,共257米)。

主、副坝坝前为干砌块石护坡、坝后为草皮护坡。

主、副坝排水设备为棱体排水,起降低浸润线、防止坝坡冻胀、保护下游坝脚、支持坝身增加稳定的作用;另在坝后坡设有纵横向排水沟;主坝坝后设置11眼减压井与坝下排水沟为坝基排水,减少渗透压力、防止渗透破坏。

主、副坝设有大坝测压管40根(观测绕流、坝体浸润线和坝基渗水压力)和沉陷位移观测点24个(水平、沉陷观测)。

  南放水洞位于主坝1+060处,内径1.6米,设计流量20.5立方米/秒;北放水洞位于副坝0+122处,内径3.0米,设计流量102立方米/秒。

水电站位于北放水洞出口处,总装机容量1500千瓦。

水库溢洪道为开敞式,七孔10×7.5米露顶式弧形钢闸门,闸底高程36.4米,校核最大泄量3760立方米/秒。

4、防洪概况

现状防洪标准达百年设计、五千年校核。

设计洪水位44.02米,校核洪水位46.51米。

百年一遇洪水的24小时降雨量为307毫米,24小时洪水总量为13663.5万立方米;72小时降雨量为351.4毫米,72小时洪水总量为15975.7万立方米;最大入库流量4200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257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44.02米。

五千年一遇洪水的24小时降雨量为507.5毫米,24小时洪水总量为29788.4万立方米;72小时降雨量为572.2毫米,72小时洪水总量为33024.9万立方米;最大入库流量8610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388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46.51米。

5、流域概况

水库上游流域属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良好,形状为椭圆形,三庄河、沈疃河两条主要支流呈双支分布。

流域上游已建小

(一)型水库四座,小

(二)型水库26座,塘坝322座,控制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总库容2429万立方米。

水库上游42.5-46.51米高程之间涉及3个乡镇19个自然村,影响人口1.43万人。

下游河道流经三个区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67个自然村,影响着6.06万人口、17万亩耕地和204国道、兖石铁路、日东、同三高速公路及部分大中型企业的防洪安全。

6、旅游垂钓

日照水库底部有一深潭,是现在水库的最深处。

传说潭中有一洞府,里边住着神仙。

人们常到此处询问吉凶、占卜未来,故名占卜潭。

传说很灵验,如人们要举办盛大的宴会,缺杯盘碗碟,至潭边一求,玲珑剔透、神气古怪的杯盘碗碟便会漂出水面,送到面前。

不过一定要如数奉还。

后来有一个贪心的人,留下一只玉杯,自此便谁也借不出了。

还传说有一名叫张鑫的人经洞府传递求信,曾有幸一游洞府,说洞府琼台楼阁,金碧辉煌,非人间所有。

日照水库的大坝上有一纪念碑,上有舒同题书“日照水库”四字。

水库四周青松满岗,坝西有一仿古小亭,登临幽亭,极目舒旷。

若泛舟湖中,闲情垂钓,别有情致。

日照水库及其周围有多处古迹。

西山有刘勰故里——刘三公庄,即现在的东港区三庄镇。

这里有古今稀有的古色古香的树种独株黑弹树,树干形体奇特,树冠若伞,夜深蓝、近乎黑。

这里有海拔391米的五姑洞山,山势险峻,峰顶有一古井,名“龙泉”,遇旱不枯,井西有五姑洞。

相传李睦妹等五姑曾在此修炼,可骑竹竿穿山越洞,终成正果。

五姑洞山还有“一脚路子”、“干瞪眼”、“将军肚子”、“十八盘”、“佛爷洞”等景观。

水库西南的大花崖村,有一株银杏,外环内空,苍劲挺拔,树干中空处又生长出榆树,树干叉延,榆钱飞舞,白果累累,令人称奇。

沿银杏树旁公路南行不远,折向西行,山路弯弯,峰回路转,便到回龙观,现仅存遗址。

康熙间夏羽人修真于此,石壁岗存自题诗一首:

“千岩万壑极跻攀,将谓深山尽此间。

行到深山更深处,深山深处更深山。

”还有一首来访不遇的题诗:

“明月清风调,高山流水音。

予期今不遇,谁识伯牙心。

”回龙观虽仅存遗址,但茂林修竹,流波飞瀑,鸟鸣郦啭,令人流连忘返。

日照水库环境优美,水质清澈,地处半丘陵地区,距离市区仅15公里路程,是休闲旅游垂钓的好出去,水库盛产:

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青鱼白条黑鱼鲶鱼鳊鱼鳙鱼甲鱼、中华鲟等多达十几种淡水鱼,每逢春夏秋季节,是鱼儿撒欢畅游的季节,如果你心情舒畅,工作之余,可以来到这里,享受这大自然赐予你的美好享受,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带上几十斤甚至是上百斤的收获。

7、水库近60年来发挥的经济效益

日照水库作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运行40多年来对保障日照城区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诸多重要基础设施和大型企业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作为日照城区主要水源地,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我市“港口立市、工业立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战略的提出,日照水库在日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将日益突出。

水库管理运行单位——日照水库管理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日照水库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以现代水利为方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努力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住逐步转变。

提出了“以工程为本,以供水、发电为支撑,以项目争引为突破,从水土开发找潜力,以改革促发展”的发展战略。

各项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管理局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由1993年的190万,到1996年的560万,到2001年的680万;

从50年代,建库的治水主要思路“人与水抗争”,到现在的“人与水共处”,“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水利为农业的单纯服务到现在的全方位国民经济服务,水利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单纯的工程型逐步在向资源转变。

对此,日照水库管理局及时转变观念。

并在完成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的过程中,首先加强了最根本的工作——防汛抗旱中,由于管理科学、措施得力均取得圆满成功,产生的防灾、减灾效益达3000万元,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保证水库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管理局还注重发挥水库的巨大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

随着日照城市化规模的扩大,日照电厂、森博桨纸厂等一批临海工业的建成投产,需水量日趋增大。

对此管理局抓住机遇,进一步占领和扩大供水市场,努力培植发展主导产业,及时调整工业、生活供水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供水为主,逐步向城市、工业供水一体化格局发展。

2001年农业供水达230万元,工业、城市供水收入90万元。

在抓好主业的同时,管理局坚持“发挥优势,以水养水”的方针,沿着“立足服务,强化管理,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和“发展主业,促进副业,以主促副,以副养主”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统一规划,龙头带动,综合发展”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开发水库水土利用深度,促进综合经营的发展以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

在渔业生产、冷藏加工、农产品种植的基础上,近几年淡水试验研究所,引进高产品附加值的“中华鲟”等鱼苗,为管理局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0年管理局被省水利厅评为全省水利多种经营先进单位。

日照市连续争取到日照水库灌区改造工程98、99、2000、2001、2002五年度的项目建设,国家共投资2200万元,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连续争取到五年度项目的灌区。

目前三期工程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共衬砌干渠29.3公里,恢复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7万亩,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逐步改善了供水条件,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灌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水利用率,使农业增产、增收,传统种植结构得到了调整,粮食平均亩产提高15.6%,每年增产738.81万Kg,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水利部对水库灌区的建设管理给予充分肯定,把其列为全国二十家大型灌区改革试点之一。

水库管理局在环境治理,建设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证日照水库良好的水质方面下功夫。

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承载能力,满足社会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生态需求、经济需求。

 

思考:

日照水库在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如何来保护我们的水源?

请同学们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水库的污染状况,提出好的建议,做一个节水护水的小卫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