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896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0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docx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讲 P—D—C—A管理循环(上)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快乐?

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就是每天早上醒来,是不是很想去上班,如果很想去,快乐50%;

第二个标准是每天下了班以后,是不是很想快点回家,如果也是,100%快乐。

最痛苦的人是谁呢?

每天早上醒过来就想:

今天不用上班就好了,最后要不要去?

要去。

下了班以后说今天不回家就好了,最后要不要回?

要回。

所以,首先要快乐工作。

但在工厂工作要想快乐不容易,因为在工厂工作是比较辛苦的,那么在工厂要快乐,除了调心情以外,我们还要学一些方法。

如果问题很多都解决不过来,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

PDCA循环就是最简单又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做工厂的人有个体会,做工厂只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比如5S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好5S的企业没有几个,一个企业只要踏踏实实把5S做好,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了。

PDCA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一听都懂,但是用起来就比较难,5S跟PDCA一样,都是属于那种知易行难的东西,就是了解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坚持很难。

 

一.PDCA循环的来源和定义

PDCA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他是美国的一位质量专家,当年他在美国提出这个质量管理体系以后,没有受到重用,就跑到日本去了,所以日本所有的质量管理都是戴明博士开头的。

PDCA的内容如下:

P(Plan)——计划;

D(Do)——执行;

C(Check)——检查;

A(Action)——行动。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每一件事情先做计划,计划完了以后去实施,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后,再把检查的结果进行改进,进行实施,进行改善,这样把没有改善的问题又放到下一个循环里面去,就形成一个一个的PDCA循环。

图1-1 PDCA循环图

PDCA这四个因素里面,对于工厂管理干部而言,哪一个最重要?

都重要。

 

{案例1}

有个牧师在教堂布道时和一位学员交谈:

你知道公安局跟宗教的区别吗?

学员就问这两个东西怎么能相提并论,又怎么谈会有区别呢?

牧师说:

公安局是在罪恶发芽开花结果了以后,才采取措施。

但是宗教是在罪恶的树还没有发芽的时候就要阻止它,就不让它发芽。

因为宗教劝人从善。

做管理时候要学宗教还是要学公安局呢?

 

PDCA这四个方面可以避免问题发生的是计划,因为计划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哪些东西可能会发生,哪些东西可能不会发生,如果要发生怎么避免问题发生,所以计划重要。

在问题刚刚发生我们就找到的是检查(Check),检查就让我们可以在问题刚刚发生,还没有很明显化的时候就发现,所以计划跟检查重要。

P、C对于管理干部而言重要,但是对于工人而言,就是执行重要了,所以作为一个管理干部,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做计划,做计划不一定写出来,我们做一件事情想一想怎么做,出了问题怎么办?

算不算计划?

算计划。

那么做了计划以后让谁去实施?

让员工去实施,员工实施的时候我们检查,检查发现了问题,让员工去。

这里就是P、C比较重要,作为一个管理干部,一定要盯住P、C,所以每天工作的时候你就想我今天计划了没有?

我今天有检查了没有?

有,说明你这个干部就已经合格了。

如果你每天都去做实施的事情,那你不是个干部,是一个超级员工,你去做了,谁来检查?

谁来计划?

 

二.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图1-2PDCA循环的4个阶段和8个步骤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找问题、找原因、找要因、定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经验、提出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又进入下一个循环。

图1-3PDCA大循环套小循环

我们每一个人就可以做PDCA一个小循环,每一个班组又有一个中循环,每一个部门又有一个中大循环,整个企业就是个大循环,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可以做PDCA。

很多人问道:

“李老师,你本身是一个学理工科的,怎么会成长成为一个管理干部呢?

而且管得还不错呢,有什么心得?

培训师说:

“只有一个心得,每天做PDCA。

怎么每天做PDCA?

每天早上一进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在想我今天要做什么,今天我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我主要要检查什么?

主要要计划什么?

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

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在哪里?

都想好了以后就布置工作,让他们去做。

布置工作让部下去做,做的过程中我就检查,检查什么地方呢?

假设这个地方最容易出问题,我就经常到这个地方去看一看。

担心这个人出问题,我就去盯他一下。

每天晚上下班了,总结一下今天这个PDCA到底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是每天PDCA,还要求我的部下做,要求每一个科长,每一个经理做。

给他们每个人一张A4纸,上面就四个格,上面写着P-D-C-A,要求他们每天都要想一想,P做了什么,D做了什么,C做了什么,A做了什么,每天他们都要在那个格子上面写几句话,你做了什么?

每天不能重复,重复你就没有进步了。

所以,请大家养成一个每天PDCA的循环习惯。

就是个人的PDCA,早上起来想一想今天要做什么?

今天管理工作的要点在哪里?

重点在哪里?

今天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

今天要检查的地方在哪里?

每天工作结束以后,回忆一下今天改进的地方在哪里?

个人的PDCA也是对个人进步非常有帮助的。

同样的,一个部门的PDCA对部门的进步很有帮助。

一个企业的PDCA,对企业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三.PDCA循环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1.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做企业的心得就是:

标准化,就是制订一些程序、标准,不断地完善程序、标准;就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这两件事情做好了,整个工厂管理就顺当了。

 

很多工厂管理不顺当的原因在于:

(1)标准化没做好,标准化最简单的工具就是5S,因为5S培养员工有素养,员工就可以按标准去做。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S跟PDCA两个做好了,工厂就管好了,这两个做不好,工厂就管不好,这两个都是最简单,但是都是最基本的事情。

那么,PDCA就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大环带小环

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3.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4.统计的工具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

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四.PDCA的八个步骤

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在做计划之前,需要分析一下现状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在哪里?

可以分析质量问题、交期的问题、安全的问题以及效率的问题。

第一步找到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

 

2.分析影响因素

第一步把脉,第二步把完脉了,分析各种问题中的影响因素,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很多方法了,比方说鱼骨图、5W2H、4M(人、机、料、法)等等,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到底有哪些因素?

 

3.分析主要因素

把所有的分析因素分析完了以后,再来分析主要因素是什么。

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少数主要的因素,比方说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有十个因素,按照二八原则,大概有两个到三个是主要因素,找到主要因素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如果找不到主要因素,那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

 

4.采取措施

分析到主要原因以后,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措施。

在采取措施的时候,要考虑下面的这几个问题:

→ 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 这个措施为什么要制定?

→ 要达到什么目标?

→ 在什么地方去做?

→ 由谁来做?

→ 什么时候做?

→ 怎样做?

这就是5W1H:

第一个W是Why,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这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第二个W是What,我们要到哪里去?

我们要执行什么目标?

第三个W是Where,在哪个地方做?

第四个W是Who,谁来负责完成?

第五个W是When,什么时间完成?

一定有开始的时间跟结束的时间,每一个目标都必须要有一个期限,没有期限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

最后一个H是How,怎样去执行?

这些5W1H,都要在我们的计划里面出现,要考虑这五个问题。

现在还有人再加一个H,就是5W2H,How much,就是做这个事情要花多少钱。

如果计划很好,但是可能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所以,我们每做一个PDCA循环的时候,都要考虑要花多少钱。

How much,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所谓的财商,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观念。

 

5.执行

就是按照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开始执行,执行一般都是要求员工去执行。

 

6.检查

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案例2}……

有一种看板管理。

比如装配线今天装配是一万个,那么,八点钟到十点钟是多少个,十点钟到十二点多少个,下午两点到四点多少个,四点到六点多少个,它有一个数字是计划数字,有一个是实际数字,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填上去,这就是检查。

检查的目的就是看我们实施的过程到底有没有效果。

如果要检查有一个问题,我们定计划的时候要分阶段目标,如果没有阶段目标怎么检查?

这个事情一个月完成,那一定要说第一周到哪里,第二周到哪里,第三周到哪里,如果没有这个,就没办法做检查,所以,定计划一定要分段来定,甚至每天、每个小时,都要有它的目标,这个时候才能检查,如果没有这个目标,是没办法检查的。

检查完了以后进行对比。

 

7.标准化

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8.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每个问题不一定靠一个PDCA循环,就能够解决掉的,有时候一次解决掉,有时候可能要转几次。

看病也是一样,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自己的健康,不要去看病。

换句话说,不出问题最好,出了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掉的。

 

五.如何拟定计划/决定达成目标的方法

 

拟定计划的两个步聚:

(一)确定目的、目标

1、使问题(事情)的状况清楚、以掌握现状;

2、考虑上级的目标或方针;

3、预测未来状况或条件的变化(内在与外在)掌握可能发生的问题;

4、要把最终目标和目前目标分别清楚;

5、目标是否达成要如何评价;

6、目标能数量化;

7、多元性目标须列出优先顺序;

8、注意目标不可与公司或上级抵触。

 

(二)决定达成目标的方法

1、究明因果关系;

2、收集4M及时间、经费、场所等资料;

3、整理、分析、判断资料、以掌握重要要因;

4、针对重点或重要要因、思考达成目标的方案;

5、多角度评估并选定最适方案;

6、订定计划,内容含5W2H。

 第二讲 P—D—C—A管理循环(下) 

一.如何实施教育训练及工作实施

1、集合式教育或于职场上一对一实际演练

 

{案例1}……

焊锡是一个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工种。

李老师管工厂时,有一次下车间去巡视,去看场,就看到有一个新来的工人在那里焊,焊的满地都是锡渣,就过去问:

“师傅在哪里?

班长在哪里?

”班长本来在教他,有事情就跑开了,新工人一个人在那里焊,一是质量焊不好,新员工也很无助,再一个锡是很贵的,满地都是锡渣。

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李老师就下了一条命令:

以后每一个新工人到了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有一个人手把手的教他,一直教会了,这个人才能离开。

如果班长你没有时间教他,就派一个老工人去教他。

其实,可能有人来教,半天或一天就教会了。

但是如果让他自己做,一个星期、一个月都不会,所以,做每件事情之前,要考虑他有没有会做,不会做一定要教会他做,特别是手把手地教。

后来,公司就把它变成一条规定,所有的新手一般都是上课培训,上课培训跟实际操作差很远,那么要手把手的教他,教会了那个人再走开。

后来,就有很多师傅熟手带生手,一直带熟了再离开,用了这个方法以后,生手变熟手的速度大大地增加了。

 

如果一个人很用心的学,另外一个人又很用心的教的话,速度起码可以提高十倍,甚至一百倍,但是如果学的人不认真学,教的人不认真教,那是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员工一定要训练,特别是一带一的训练。

 

2、避免以指示、宣达、要求等强制性手段

 

{案例2}……

工地上一个工头,知道水管漏水了,那个水管埋在离地下面一米深的地方,他就要把那个漏水的水管找出来,他就带了一个工人跟他出去。

工人背着锄头,他在那儿画了一个圈,就叫那工人挖一个一米深的坑,他一看,没有水管,搞错了。

在这里又画一个圈,又说挖一米深,那工人又挖一米深,一看,还是没有水管。

第三个地方又画一个圈,那工人把锄头一甩,说:

“你神经病啊,你变态啊,东挖一个坑,西挖一个坑,不挖了,你来挖!

 

3、不可只告诉他怎样做,使其了解做的意义、必然性,依据和理由等,以策动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一些药厂的规程,有出药,药要入口的,也是很繁琐的,工人很不理解,你告诉他这个东西要人命的,万一这个药出去,是你家里面谁买来吃的,不这么控制最后出人命算谁的?

我们上次发生那个医药案件,都是因为没有按那种繁琐的方法来做。

所以,一定要告诉员工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教员工有两点:

一个是要他愿意做,一个要他会做。

让他愿意做比较难,所以一定要告诉他为什么做。

这样,他知道为什么做以后,他有一种责任感,他知道这个东西是人家要吃的,要命的,这个东西是安全的,他就有一定的责任感。

 

4、以5W2H方式系统化教育

也可以用5W2H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训练,就是告诉他为什么要做?

做什么?

什么时候做?

在哪里做?

谁来做?

怎么做?

要花多少钱?

这些东西也可以告诉他。

 

5、刺激部属产生(内发性)动机、以鼓舞其工作热诚

当你告诉他以后,就可以刺激部属的一些内发性的动机,他就有工作热忱了。

当然了,让员工的情绪比较轻松快乐,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大家都不快乐怎么做的好?

所以教育训练也有这一条,告诉他们快乐也要工作,不快乐也要工作,不如快乐一点,这也是教育训练要做的事情。

 

6、配合人员与单位须充分教育

训练完开始实施了,实施的时候一定要把实施的意志明确地告诉你的下属,就是要怎么做,一定要做到,就是命令要比较坚决,不要模棱两可。

起码要给他知道,这个是必须完成的,这个要慢慢形成一种企业文化才能做到。

 

7、工作实施

◆ 主管须将“贯彻实施”的意志,明确地传达给部属、同事

◆ 命令下达应该一次完成,勿事后多追加、或朝令夕改

◆ 实施过程若遇到困难主管勿灰心,除了深入检讨外,并积极鼓励部属

◆ 适当地授权

◆ 收集有关数据

 

{案例3}……

很多领导怎么教员工的?

你先做第一步,做完第一步再来请示我,我再告诉你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这是一种很没有效率的方法。

有一个国营企业的领导在讨论自己心得的时候说:

他发现他的部下太没有主动性了,踢一下屁股就动一动,不踢他就不动,气死了,完全没有责任心。

后来他慢慢地检讨发现,这个原因在他自己,他布置工作就这么布置的,他担心怕他知道太多记不住。

第一步,你过来做,做完以后第二步又做,第三步又做,把员工变成傻乎乎的,叫你这么做就这么做,叫这么做,一点头脑都没有,最后员工就变得好像踢一踢就动一动。

后来,他自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以后,就改变做法,他怎么做?

第一次就把所有的任务全部告诉他,然后还告诉员工:

你好好去做,你做好了我帮你庆功,你做坏了我给你承担责任。

如果你这么告诉你的员工,你的员工一定会认认真真去做。

 

如果碰到困难,部属就来报告:

“报告领导,碰到困难怎么办?

放弃吧。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他鼓劲,记住,主管在部下面前,一定要讲鼓劲的话,不能讲消极的话。

因为我们的执行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困难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困难的,有困难我们就鼓励、讲正面的话,讲鼓励的话。

有的企业甚至制定了一条规章制度:

所有的主管都不允许在部下面前讲消极的话,一旦发现撤职查办;因为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困难的,这个时候部下最需要的是信心和鼓励。

8、如何检查

透过调查,使问题显在化,并掌握偏差不合理的原因,使用查核、观察、测定、检查、确认、分析、判断等手段使计划能如期达成目的。

 

{案例4}……

如果我们要求员工做设备保养,先做了一个设备保养表,做了就涂黑或者打勾,有的项目是每天一次,有的项目是三天一次,有的项目是一周一次,员工会不会每次都认认真真去做完以后打勾?

有没有作假的行为?

有。

怎么避免作假的行为?

检查。

 

现在有三种检查方式,哪种检查方式最好?

第一种 定期定时检查

第二种 定期定次数不定时检查

第三种 不定时不定次数检查

哪一种最好?

第三种最好。

为什么?

以前检查过的,一个月检查三次,最后一次25号检查,检查完了以后,他知道不会检查了,到后面再也不做了,所以,最好是不定时检查。

不定期检查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也不知道检查多少次。

 

{案例5}……

李老师原来在一家企业做厂务部经理,副理是一个台湾人,总经理的父亲,大家管他叫王伯伯,王伯伯分管保安。

保安有一个问题,晚上睡觉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是个最大的问题,因为保安晚上一睡觉,小偷就进来了。

那你怎么去管他?

你要睡觉的。

那个王伯伯真的是很尽心尽责,每天晚上都爬起来查岗,但是他发现有个问题,那些保安先就硬撑着眼皮,因为知道他要查岗,等他一查完岗,就放心睡觉了,知道今天晚上不会来了。

结果王伯伯跟我说:

“李经理,我用了一招,有时候刚刚睡下来,又爬起来杀他一个回马枪,逮住他了。

”这就是检查。

 

这么做没有其他目的,就是要你认认真真的做,否则检查就没有用,如果检查形同虚设,那就不要检查了,所以检查也是有方法的。

如果没有方法,检查就变得无用。

当然检查还有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数据,要有些记录。

怎么制定方便检查的表格,也是我们要做的一些事情。

检查完了以后就要确认、分析、判断,用这种手段来让计划如期地达到目的,检查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计划,没有其他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计划。

员工一定要检查,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要说员工,干部也需要检查,一个人没有督促、没有检查,很少人能够自动自发地工作,只有一种人可以自动自发地工作,谁呢?

老板,所以他是老板,因为他自动自发工作,所以每个人不自动自发工作都是正常的,要他自动自发工作怎么办?

检查。

 

{案例6}……

跟两个老板在吃饭,一个大老板,一个小老板,都是民营企业的。

两个人都有一个特征,以前都在国营企业工作过。

吃饭的中间小老板就说:

现在的工人责任心简直是太差了,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大老板马上接上话来:

兄弟啊,可不要这么说,我觉得现在的工人,他们的责任心比我们当年在国营企业的责任心要强多了。

那个大老板有弹性心态,所以他是大老板,那个人就是小老板。

 

二.如何检查及查检要因

◆ 实施过程有无彻底遵守作业方法条件

◆ 巡视现场须具目的、重点意识

◆ 最好以具体表格来查检

◆ 过程若与计划有差异,须迅速追究原因

◆ 要因查检衡量由下级主管(班、组长)负责

◆ 重要的要因或以往未做过的事件可由上级主管(课长以上)点检

◆ 结果须以数据来定期比较、检查

◆ 结果的实绩与计划与差异时,须彻查过程中的异常真因

◆ 须追根究底追到源头,以发现潜在原因

◆ 须客观、诚实地面对自己

◆ 统计解析配合固有技术

 

三.如何处置及再发防止措施

检查到原因最后如何处置。

处置有两项:

第一是发现问题了先做应急措施,马上解决问题;第二就是再防发生,很多人只把它解决了,就不担心它再次发生。

一定要让它不再次发生,那么这个时候又要做一个小PDCA循环了,又要分析原因,做计划、做实施、解决,每发生一个问题,我们都要找出它的原因,让它下一次不再发生,这个时候才有价值,否则这个检查、这个改进就没有价值。

所以,再防发生的措施是最重要的。

这个时候可以做横向水平展开,比如这条生产线的这个部位出了问题,就推到跟他相同的其他生产线的类似的部位,换句话说,一个人摔了一跤,其他人就不会再摔跤了。

源头管理就是一直追到头,查找原因。

四.质量管理中PDCA/SDCA循环

SDCA循环就是标准化——执行——再查核——再组织,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先做一个标准,去做,做完发现问题,检查——改进——再做——再标准化,这两个循环是差不多的。

每一次转动PDCA循环,不良就会减少,管理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个人的PDCA循环,让个人不断地进步;部门的PDCA循环也会让部门不断地进步,一步一步地前进。

PDCA循环其实是一个持续改善的工具。

图2-1 PDCA/SDCA循环

计划——管理人员在做

实施——作业人员在做

检查——检验人员在做

行动——管理人员跟作业人员一起做

以前我们查出不良品就把它放出来,现在查出不良品,要做一个PDCA循环来分析这个不良品的原因,把这个不良品的真实原因找到,让下一次不发生不良品,这就是PDCA循环的应用。

PDCA循环是小规模的变化,慢慢的变,一个环一个环的变,不是一个大变,其实小变比较容易,大变比较难,很多小变化多很多小环,慢慢滚来滚去就会成为一个大环,成为一个大环,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

自检1-1

简述PDCA循环的来源和定义。

 

自检1-2

PDCA循环有哪四个明显的特点?

第三讲Plan:

目标与计划管理(上)

目标就是希望达成的状态,计划就是达成状态的一些方法,一些步骤,这就是目标跟计划。

没有计划的目标是空想,没有目标的计划是瞎做,所以又要有计划,又要有目标,这两个是合而为一的东西。

一.目标和计划的定义

企业里面有计件的工人,也有计时的工人,计件的工人积极性会比较高,因为计时的工人没有计件的人有目标。

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哪些企业管理会比较好?

最好是外资,第二是民营,第三是国企,也不一定。

 

{案例1}……

在苏州工业园有一个工厂,意大利的,织一种工业布,那不是普通的布,规定每天要织3000米到5000米,一个班能织3000到5000,但工人到3000米就把机关掉,在车间里面睡觉,睡到下班回家。

中方的管理干部就跟老外说:

我们能不能这样子?

4000米就有奖金行不行?

不行,一定要5000米,5000米怎么样?

5000米就很辛苦。

所以这个厂就是没有一个目标管理,有目标没有管理。

3000就可以,天天做3000,做完就在车间里面睡觉。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分外资好、民营不好,国企不好,其实有的国企也是管的很好。

只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工作量给员工,那个企业管的就比较好。

凡是没有工作量,什么要求都没有的,这个就不好,这就说明了目标的作用,一个人有目标跟没目标是不一样的。

人们喜欢打保龄球,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目标明确,就是要打倒那个东西;

第二,打保龄球,它的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第三,它是有挑战性的,是比较难打的,如果很好打就没人玩;

第四,你打完它马上出分,有反馈。

如果能把工作设计成打保龄球一样,那么员工就喜欢玩,否则他就不喜欢玩,不喜欢玩就做不好,所以,目标给员工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

每个人都喜欢适当的目标。

目标定得太高,他当然不喜欢,所以其实大多数员工还是喜欢有目标,因为没目标很无聊,整天在瞎干,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干了有什么用,所以目标给员工的鼓励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目标要恰当。

 

二.目标的SMART要素

目标的SMART要素:

第一,是明确的;

第二,是可以测量的;

第三,是可以达到的;

第四,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第五,是有时间表的。

这跟打保龄球合在一起,是目标明确、可达成、有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