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808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docx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QC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

小组名称:

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行车乘务楼QC小组

组长:

杨龙军

发布人:

刘超、吕飞

 

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3月1日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

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行车乘务楼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铁路路网性行车乘务楼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小马厂西里,占地面积为9641m²,总建筑面积为48450m²,建筑类别为高层民用建筑。

本工程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10500m²;地上分为1#楼、2#楼和裙房共三部分,地上总建筑面积37950m²。

其中1#楼地上19层,为行车乘务楼,建筑面积23778m²;2#楼地上15层,为铁路职工集体宿舍,建筑面积14172m²;地上一至三层的裙房为铁路职工附属用房。

总建筑面积4.845万㎡

本工程为框剪结构,层高较高,跨度较大,且房间结构设置较为复杂,因此根据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与图纸设计要求,填充墙的构造柱较多,共计:

3290根。

填充墙砌体构造柱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并且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到砌体工程整体的观感质量。

工程立面效果图

二、QC小组概况

1、小组概况表

QC小组概况表

小组名称

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行车乘务楼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5年3月15日

小组注册号

Ljja2015—15

课题名称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

小组课题注册号

Ljjakt2015—15

活动时间

2015年9月~2015年11月

课题类型

现场型

活动次数

共活动9次

小组成员及组内分工

序号

姓名

性别

文化

程度

组内职务及分工

职称

出勤率%

1

杨龙军

大本

组长/技术指导

总工程师

100

2

刘超

大本

副组长/协调指挥兼成果发布

助理工程师

100

3

吕飞

大本

组员/数据统计兼成果发布

工程师

100

4

贺建坤

大本

组员/现场配合

助理工程师

88.9

5

张鸣杰

大本

组员/现场配合

助理工程师

88.9

6

罗方喆

大专

组员/设备配合

助理工程师

88.9

7

王乐

大专

组员/实验配合

助理工程师

88.9

8

霍寅童

本科

组员/现场配合

助理工程师

88.9

9

尤金革

本科

组员/现场配合

助理工程师

88.9

1、小组成员平均接受QC教育时间为60学时。

2、该成果在2016年度山西省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优秀QC成果发布会上荣获一等奖。

制表:

罗方喆

2、小组活动计划

小组活动计划表

阶段

时间

进度

15年9月上

15年9月中

15年9月下

15年10月上

15年10月中

15年10月下

15年11月上

15年11月中

15年11月下

准备阶段

小组组建

小组培训

计划阶段

课题确认

现状调查

目标定位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实施阶段

实施对策

检查阶段

效果检查

处理阶段

巩固措施

总结阶段

制表:

杨龙军制表时间:

2015年9月10日

三、选题理由

选题理由

建设方要求:

本项目为建设方窗口工程,重点检查试点,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要求高。

企业要求:

为打造中铁六局品牌形象,公司要求力争获北京市“长城杯”金奖,以优质的工程质量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展建筑市场。

工程特点:

本工程跨度较大,房间结构设置较复杂且构造柱多,因此构造柱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砌体工程的整体观感质量。

工程现状:

在已完成的填充墙砌体构造柱施工中,发现外观质量不稳定,存在质量通病,合格率仅为80%。

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

2015年9月,我QC小组分别对2#楼已施工的4、5F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进行了检查。

任意抽取50根构造柱,每根构造柱检查6项,共检查300项,其中不合格点为60项,合格率仅为80%,即1-60/300*100%=80%,不合格点调查表如下:

不合格点调查表

序号

项目

不合格点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构造柱顶部接槎处不密实

30

50%

50%

2

构造柱马牙槎不顺直

20

33.3%

83.3%

3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偏小

4

6.7%

90%

4

构造柱的垂直度≤5mm

3

5%

95%

5

构造柱的平整度≤8mm

2

3.3%

98.3%

6

构造柱的表面缺陷

1

1.7%

100%

总计

60

100%

100.0%

调查人:

刘超、吕飞、贺建坤制表:

王乐制表时间:

2015年9月12日

0

15

30

45

60

100%

75%

50%

25%

0

50%

30

83.3%

90%

95%

98.3%

20

4

3

2

1

接槎处

不密实

马牙槎不顺直

截面尺寸偏小

平整度不合格

垂直度不合格

表面缺陷

排列图

频数(个)N=60

制图:

刘超制图时间:

2015年9月12日

根据对施工现场填充墙砌体构造柱的外观合格率调查,影响构造柱外观合格率的主要方面是构造柱顶部接槎处不密实,马牙槎不顺直。

因此,小组本次活动将其作为主攻方向。

五、设定目标

1、目标设定依据

经过全体小组人员的认真分析与计算,从现状调查表中看出,构造柱顶部接槎处不密实和马牙槎不顺直两方面的不合格点数共为50项,占不合格项总数比例为83.3%,认为只要重点解决这两个缺陷,填充墙砌体构造柱的外观合格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针对此问题,小组人员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解决它的90%是能做到的,按此估算:

构造柱顶部接槎处不密实和马牙槎不顺直的不合格点数将从50项降至5项,即(30+20)*(1-90%)=5项。

使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提高到95%,即(300-5-10)/300*100%=95%。

2、目标值

填充墙砌体构造柱的外观合格率≥95%,目标可以实现。

制图:

刘超制图时间:

2015年9月13日

六、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1、原因分析

我们经过对施工现场多次调查,针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广泛收集现场工人、班组长、质量检查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对影响填充墙砌体构造柱的外观质量的因素进行逐层分析,找出主要因素。

具体分析如下关联图:

关联图

工人培训不到位

灯少,亮度低

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机械配置不完善

砼浇筑未及时振捣

马牙槎留设不符合要求

施工人员外观质量意识薄弱

海绵条粘贴不符合要求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构造柱马牙槎不顺直

构造柱顶部接槎处不密实

 

构造柱顶部砼浇筑高度低于构造柱顶端

填充墙砌体形成质量不合格

温度及内应力影响

测量定位不准

 

测量仪器未检测

砼和易性不符合要求

顶部喇叭口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

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

 

参加人员:

QC小组全体记录制图:

吕飞时间:

2015年9月15日

根据上图总结出下列8条末端因素:

1、工人培训不到位;

2、机械配置不完善;

3、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4、砼和易性不符合要求;

5、测量仪器未检测;

6、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

7、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

8、灯少,亮度低。

2、要因确认

QC小组成员组织讨论会,对影响构造柱外观质量的末端因素,逐一进行现场调查、验证、分析,确认要因,具体如下:

确认1、工人培训不到位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现场验证

工人培训不到位

合格率100%

杨龙军、尤金革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定为85分以上合格。

考核结果为:

全部合格

结论:

工人培训不到位为非要因

确认2、机械配置不完善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现场验证

机械配置不完善

数量、类别配置齐全

张鸣杰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15日,对现场所有机械进行统计调查。

调查结果为:

振捣棒5台,圆盘锯2台,手锯20把,机械配置齐全。

结论:

机械配置不完善为非要因

确认3、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现场验证

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自检、互检、交接检

吕飞、霍寅童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15日,对现场模板验收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

施工班组及有关技术人员未严格按三检制度执行,班组施工完成后,普遍存在未自检,依赖质检员复检,存在侥幸心理,对查出的部分问题未及时处理。

结论:

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为要因

确认4、砼和易性不合格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现场验证

砼坍落度

坍落度160±20mm

王乐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15日,对填充墙砌体材质单及坍落度记录进行全面检查。

调查结果为:

每罐填充墙砌体均有坍落度记录,且坍落度均合格。

结论:

砼和易性不合格为非要因

确认5、测量仪器未检测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查阅测量仪器台账及测量仪器校正、使用的有关规定

测量仪器未检测

测量仪器在有效期内

刘超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16日,对现场测量仪器年检报告进行检查,测量仪器全部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

仪器检查结果

检测有效期

末次检测日期

下次检查日期

结果

经纬仪

1年

2015.2

2016.2

合格

水准仪

1年

2015.2

2016.2

合格

量尺

1年

2015.2

2016.2

合格

检测尺

1年

2015.2

2016.2

合格

结论:

测量仪器未检测为非要因

确认6、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现场检查

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

构造柱顶部喇叭口模板高出构造柱顶部50—100mm

杨龙军

刘超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17日,对现场构造柱模板进行统计调查。

调查结果为:

部分构造柱顶部喇叭口与构造柱顶部平齐或低于构造柱顶部,导致构造柱浇筑完成后顶部接槎处不密实、有裂缝。

结论:

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为要因

确认7、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现场调查

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

构造柱进退槎的垂直度≤5mm

尤金革、贺建坤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18日,对现场所有浇筑完成的构造柱进行统计调查。

调查结果为:

部分构造柱进退槎的垂直度大于5mm。

项目

马牙槎进退槎垂直度(≤5mm)

 

楼层

1

2

3

4

5

4F

9mm

4mm

5mm

8mm

5mm

5F

3mm

8mm

7mm

5mm

4mm

结论:

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为要因

确认8、灯少,亮度低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责任人

现场验证

灯少,亮度低影响正常施工

照明设施齐全,作业点照度不小于1500Lux

罗方喆

验证情况:

2015年9月20日,对夜间施工地点进行调查,现场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有备用电源灯。

调查结果为:

施工点均按要求配置了相应数量及规格的灯,不影响正常施工。

结论:

灯少,亮度低为非要因

制表:

罗方喆制表时间:

2015年9月20日

结论:

通过对以上8个末端因素的调查验证,我们确认了导致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的主要原因为:

1、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2、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

3、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

七、制定对策

在“要因确认表”中分析出要因项目,通过我们小组集体讨论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表。

1、对策评价选择表

序号

主要原因

对策方案

方案论证

选择方案

可靠性

时间性

实施难易度

经济性

1

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①制定奖罚措施

可靠性强

节省时间性强

简单

节省

②加强检查力度

可靠性较强

节省时间性较强

较简单

较节省

2

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

①喇叭口高出构造柱顶端10mm—50mm

可靠性较强

节省时间性强

简单

节省

②喇叭口高出构造柱顶端50mm—100mm

可靠性强

节省时间性强

简单

节省

③喇叭口高出构造柱顶端100mm—150mm

可靠性强

节省时间性较强

较简单

较节省

3

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

①随砌随测

可靠性较强

节省时间性较强

较简单

较节省

②按进退槎挂垂直立线

可靠性强

节省时间性强

简单

节省

制表:

霍寅童制表时间:

2015年9月21日

2、对策表

对策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完成时间

责任人

1

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制定奖罚措施

按技术交底及相关规范要求施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整改合格率100%。

1、工人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互检;

2、班组长严格按工序检查;

3、各工序交接时进行交接检查;

4、制定奖罚措施,明确责任人。

施工现场

2015-9-21

吕飞

杨龙军

张鸣杰

2

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

提高构造柱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

喇叭口模板高出构造柱顶端50mm—100mm,确保填充墙砌体浇筑高度高于构造柱顶端30mm—80mm。

1、加强工序控制;

2、构造柱顶端封口处模板一侧支成倒梯形喇叭口;

3、喇叭口比构造柱顶端高出50mm—100mm;

4、构造柱支设完成后检查验收。

施工现场

2015-9-22

刘超

贺建坤

尤金革

霍寅童

3

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

按进退槎挂垂直立线

进退槎垂直度≤5mm

1、按进退槎挂垂直立线;

2、砌筑完成后按进退槎弹控制线;

3、按控制线粘贴海绵条。

 

施工现场

 

2015-9-23

 

罗方喆张鸣杰

王乐

制表:

尤金革制表时间:

2015年9月23日

八、对策实施

小组全员参与实施,由组长杨龙军负责技术指导、副组长刘超负责现场协调指挥,其余小组人员根据专业特点各有分工。

实施1:

针对“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的要因。

1、由组长杨龙军负责给小组成员以现场授课的方式,详细的讲述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时的注意事项、技术交底等相关理论知识,再由小组人员对各班组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技能操作、施工注意事项等培训。

并由小组成员张鸣杰负责2#楼6—8F填充墙砌体构造柱施时工人的自检、互检履行情况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情况;

2、用PPT等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加强各班组长对施工细节及检查时的注意要点的掌握,并要求各班组长严格按工序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3、各工序交接时小组成员严格进行交接检查,未及时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工序,严禁进入下道工序。

4、通过播放质量事故案例,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并且让施工人员知道本工程质量目标;制定奖罚措施,严格执行,奖罚分明,决算与工程外观质量挂钩,明确责任人。

加强外观质量意识、集体荣誉感等相关活动的培训教育

 

实施效果:

通过该对策的实施,小组人员共检查195根构造柱,发现工人自检不合格问题60项,各工序交接时不合格问题15项,全部整改完成,整改合格率100%。

实施2:

针对“顶部喇叭口模板支设高度不符合要求”的要因。

1、加强工序控制:

按工种每5人一组并指定责任心强的工人当组长,每个工序完成后由组长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2、集中对构造柱外观质量细部操作方法进行学习,构造柱顶端封口处一侧模板支成倒梯形喇叭口形状;

高出构造柱顶端50mm—100mm

高出构造柱顶部30mm—80mm

3、构造柱顶部在梁边、梁中的不同位置,致使倒梯形喇叭口模板高出构造柱顶端分别为50mm—100mm,浇筑完成的砼高出构造柱顶端30mm—80mm,拆模后再剔凿构造柱侧面喇叭口处砼,有效保证封口处构造柱砼密实性;

4、构造柱支设完成后由班组自检合格后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按交底要求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单位。

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对策实施后我小组人员及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由刘超、贺建坤、尤金革、霍寅童主要负责,每3天对模板支设及砼浇筑成型后的高度进行检查。

现场调查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喇叭口模板高度

高于构造柱顶部8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5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5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10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70mm

喇叭口砼浇筑高度

高于构造柱顶部5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4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3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70mm

高于构造柱顶部40mm

实施效果:

通过该对策的实施,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倒梯形喇叭口模板高出构造柱顶端50mm—100mm,确保砼浇筑高度高于构造柱顶端30mm—80mm,有效的保证了构造柱顶部接槎处的密实性。

实施3:

针对“马牙槎进退槎不一致”的要因。

1、要求工人砌筑马牙槎时,全部按进退槎挂垂直立线,并用线坠、红外线等简易工具把立线测垂直,既保证了砌筑质量,又提高了砌筑速度;

2、在木工支设构造柱前,用墨斗对构造柱进退槎按规范要求弹控制线;

3、根据控制线粘贴海绵条,保证构造柱断面尺寸符合要求。

对策实施后,小组人员对构造柱马牙槎的进退槎垂直度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项目

马牙槎进退槎垂直度(≤5mm)

序号

楼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6F

3mm

4mm

5mm

2mm

3mm

3mm

3mm

4mm

2mm

3mm

7F

3mm

3mm

3mm

2mm

3mm

2mm

4mm

5mm

3mm

3mm

8F

5mm

5mm

3mm

3mm

4mm

4mm

4mm

3mm

2mm

5mm

实施效果:

有效保证了进退槎垂直度≤5mm。

9、效果检查

1、效果检查

实施后目标完成情况:

2015年9月28日,对2#楼6—8F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合格率进行检查,共抽查50根构造柱,每根构造柱检查6项,共检查300项,不合格点为12项,其中构造柱顶部接槎处不密实和构造柱马牙槎不顺直的不合格点共有4项,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质量合格率为96%,即(1-12/300*100%)=96%,得到调查表如下:

序号

项目

不合格点数

频率

累计频率

实施后合格率

目标值

实施前合格率

1

构造柱顶部接槎处不密实

2

16.7%

16.7%

96%

≥95%

80%

2

构造柱马牙槎不顺直

2

16.7%

33.4%

3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偏小

3

25%

58.4%

4

构造柱的平整度

2

16.7%

75.1%

5

构造柱的垂直度

2

16.7%

91.8%

6

构造柱的表面缺陷

1

8.3%

100%

7

总计

12

100%

100%

制图、制表:

杨龙军制图时间:

2015年9月29日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

按照小组所选方案对策实施,填充墙砌体构造柱外观质量合格率由80%提高到96%,达到小组活动目标值≥95%。

实施前、后主要问题变化情况:

 

实施前

 

0

15

30

45

60

100%

75%

50%

25%

0

50%

30

83.3%

90%

95%

98.3%

20

4

3

2

1

接槎处

不密实

马牙槎不顺直

截面尺寸偏小

平整度不合格

垂直度不合格

表面缺陷

排列图

频数(个)N=60

制图:

霍寅童制图时间:

2015年9月29日

实施后

0

3

6

9

12

100%

75%

50%

25%

0

25%

3

41.6%

58.3%

75%

91.6%

2

2

2

2

1

接槎处

不密实

马牙槎不顺直

截面尺寸偏小

平整度不合格

垂直度不合格

表面缺陷

排列图

频数(个)N=12

制图:

尤金革制图时间:

2015年9月29日

施工完成后的效果图

2、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填充墙砌体构造柱的外观合格率,既减少了维修产生的费用,又有效降低后续施工中人、材、机的消耗,节约了成本。

按每个工日修补15根构造柱,工人工资180元/天,本工程共3290根构造柱,对策实施后此项可以节约:

(3290-130)*180/15=37920(元),即节省金额:

3.792万元(2#楼4、5F已施工完成的构造柱130根)。

经济效益分析表

项目内容

工程量

单位价格

计算公式

节省金额

修补构造柱

3160根

12元/根

12*3160=37920元

3.792万元

制表:

刘超制表时间:

2015年9月29日

十、巩固措施

1、本次QC活动成果,纳入了公司《房建工程作业指导书》(QB011-2015)第三章第二节“砌体构造柱”中,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

2、在2015.10.1~2015.11.6期间,QC小组对后续施工的部位进行跟踪调查,共抽查5次,填充墙砌体构造柱的外观合格率抽查数据如下表,问题未超出目标设定范围。

统计表

序号

名称

不合格点数

抽查点数

合格率

目标值

1

实施前

60

300

80%

≥95%

2

实施后

12

300

96%

3

巩固期1

12

300

96%

4

巩固期2

9

300

97%

5

巩固期3

15

300

95%

6

巩固期4

9

300

97%

7

巩固期5

12

300

96%

制图、制表:

杨龙军制表时间:

2015年11月8日

3、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对各个工序严格检查执行,制定奖罚制度,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