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776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docx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

鹧鸪山隧道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1.1设计依据

(1)我院与招标人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2)交设经[2011]123号设计任务书:

关于下达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两阶段初步及施工图勘察设计任务的通知;

(3)《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

(4)《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地质详勘报告》。

1.2隧道总体设计原则

(1)隧道设计遵循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基本原则。

设计中基于完整的勘测、调查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交通量及其构成,以及营运和施工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环保等综合比较。

(2)隧道主体结构按永久性建筑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加强了隧道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等主体结构设计与照明、供配电、消防、交通监控等营运设施设计之间的协调,形成合理的综合设计。

(3)隧道设计体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思想,制定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总体方案,施工中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隧道设计参数。

(4)隧道设计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5)隧道设计符合国家有关国土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的要求。

注意节约用地,保护农田及水利设施,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妥善处理弃渣和污水。

1.3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为隧道洞口段设计,即左线ZK187+893~ZK188+493;右线K187896~K188+496,左右线各600m。

包括洞口段平纵面、洞门、结构、防排水、超前支护、施工工序、监控量测、超前预报等设计。

1.4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隧道设计速度:

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见表1和图1

4)隧道路面横坡:

单向坡2%(直线段),超高不大于±4%。

5)隧道内最大纵坡:

±3%;最小纵坡:

±0.3%。

6)洞内路面设计荷载:

公路-I级。

7)隧道防水等级:

二级。

二衬防渗等级不小于S8。

表1隧道建筑限界

项目

净宽(m)

净高(m)

行车道(m)

侧向宽度(m)

检修道(m)

主洞

10.25

5.0

3.75×2

0.5+0.75

0.75×2

紧急停车带

13.00

5.0

3.75×2+2.75

0.5+0.75

0.75×2

车行横通道

4.5

5.0

/

/

/

人行横通道

2.0

2.5

/

/

/

图1隧道主洞建筑限界

1.5隧道规模

鹧鸪山隧道为特长隧道,设计为双线分离式隧道,隧道总规模见下表:

表2鹧鸪山隧道总规模表

序号

隧道名称

进口桩号

出口桩号

隧道长度/m

1

鹧鸪山隧道主洞

左线

ZK179+702

ZK188+493

8791

右线

K179+730

K188+496

8766

为论述方便,无论左右线隧道,汶川端洞口均简称进口,马尔康端洞口均简称出口。

1.6设计使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和资料

1.6.1设计使用的规范、规程和资料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4)《公路水泥混凝士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0)交通部2007年7月3日颁发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鹧鸪山隧道工程地质详勘报告》

1.6.2参考的规范、手册

(1)《隧道》铁路工程技术手册

(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铁路瓦斯隧道设计规范》(TB10120-2002)

1.7对有关公路隧道的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的强制性条文共有5条(包括第6.6.1条、第6.6.2条、第6.7.2条、第7.9.1条、第12.2.6条),本隧道涉及到4条(包括第6.6.1条、第6.6.2条、第6.7.2条、第7.9.1条),已按条文相关要求执行。

(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中的强制性条文共有13条(包括第1.0.4条、第1.0.6条、第1.0.7条、第3.1.2条、第3.1.4条、第4.1.4条、第4.1.5条、第4.1.6条、第4.1.7条、第4.1.8条、第5.2.1条、第5.3.3条、第5.3.6条),本隧道涉及到5条(包括第1.0.4条、第1.0.7条、第5.2.1条、第5.3.3条、第5.3.6条),已按条文要求内容执行。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中的强制性条文共有12条(包括第1.0.3条、第1.0.5条、第1.0.6条、第1.0.7条、第3.1.1条、第3.1.3条、第7.1.2条、第8.1.2条、第10.1.1条、第15.1.1条、第15.1.2条、第16.1.1条),本隧道12条全部涉及,已按条文要求内容执行。

(4)《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中的强制性条文共有8条(包括第1.0.10条、第3.2.3条、第3.6.2条、第3.6.3条、第3.8.1条、第3.9.4条、第4.9.1条、第4.9.4条),本文件涉及到8条,已按条文要求内容执行。

1.8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1)隧道内设置交通转换带1处,将整个隧道分为2段,实现了长隧短运。

交通转换带由左、右洞隧道加宽段(四车道,左右侧各增加一个车道)及二者之间呈‘八’字形布置的两个横通道组成,为了方便车辆转向,每个横通道设置两个车道。

交通转换带集车辆转向、景观、紧急停车功能于一体,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缓解隧道在维修养护期间的交通组织压力,有效提高交通效率和行车安全性,方便维修和营运管理。

1.9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总体评价:

鹧鸪山隧道初设文件在工可推荐走廊带的基础上,对隧道轴线进行了优化,推荐的隧址方案基本合理。

基本查明了隧址区宏观地质和隧道进、出口地质情况。

(1)隧址及轴线方案总体合理,下阶段应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工程规模、隧道通风及两端接线等条件进一步优化隧道轴线方案。

执行情况:

根据通风方案结果进一步优化隧道轴线方案,取消隧道中间7500米曲线段,洞身设计为直线隧道。

(2)鹧鸪山隧道左洞采用平导两区段送排式通风、右洞采用全纵向射流通风方案基本合理,建议结合防灾救援等因素对平导设置在进口或出口进行同精度比较。

执行情况:

按专家意见执行。

补充完善了通风方案,对平导设置在进口或出口进行了同精度比较,从通风效果、经济性、防灾救援、弃渣处理、环保等综合比较,推荐平导设在出口左线左侧。

(3)实测隧址区气象资料基础上,结合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温度分布情况,合理设计隧道主洞及平导保温段长度和内空断面。

执行情况:

按专家意见执行。

目前保温措施借鉴采用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经验(内贴保温板方式),隧道主洞保温段长度按行车方向进口800米、出口650米,平导由于近期不会经常使用,暂不考虑保温措施。

(4)完善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并纳入建设管理程序,建立有效的动态设计机制,确保建设实施期间根据实际揭示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适时、有效地完善设计。

执行情况:

按专家意见执行。

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进行了补充完善。

2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2.1地形、地貌

鹧鸪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与马尔康县交界处,隧道进口在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米亚罗镇境内山脚坝大队,与国道317线相邻,距米亚罗镇约15公里。

隧道出口在马尔康县境内的王家寨溪沟内,距国道317线直距约3.5公里。

出口至317国道虽沿王家寨溪沟绕行,现有村民自行集资正在修建的机耕道,可通行约2~3公里。

鹧鸪山隧址区地处川西高原东北部的邛崃山脉北端。

属高山、高原过渡的侵蚀深切高山峡谷地貌。

隧址区地面标高3050m~4623.8m,全区地势陡峻,群山巍峨。

鹧鸪山为大渡河水系梭磨河与岷江水系来苏河的分水岭。

山脊线总体走向近南北,山峰标高多在海拔4200m以上,最高点达4623.8m,相对高差1000m~1600m。

鹧鸪山是由三叠系中~上统浅变质岩系组成的构造侵蚀高山,隧道与山脊线呈大角度斜交,山体敦厚,山峰高耸,峡谷纵列,山坡陡峻。

山顶9月至翌年4月积雪不化,5月~8月角峰、鳍脊、冰斗、冰渍物等方露出原貌。

2.2地层岩性

隧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

),三叠系上统新都桥组(T3x)、三叠系上统侏倭组(T3zh)及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T2z),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2.2.1全新统松散层(Q)

(1)坡积层(Q4c+dl)

粉质粘土:

棕黄色,软塑状为主,厚约1.50~3.0m。

碎石:

灰色、深灰色,石质成分以细砂岩、板岩为主,中风化,棱角状~次棱角状,一般粒组组成Φ>200mm约25%,Φ200~Φ60mm约25~30%,Φ60~Φ20mm约10~15%,Φ20~Φ2mm约5~10%,余为粉粘粒,结构不均,地表块石直径一般30cm~40cm,局部因粘粒含量偏多而呈含块石粉质粘土,松散,潮湿,透水性较好。

多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斜坡表层,厚约3.0~5.0m。

块石:

以深灰色为主,块石石质以细砂岩、板岩为主,中风化,次棱角状,其粒组组成为:

Φ>200mm约占50%,Φ200mm~Φ60mm约占10%,Φ60mm~Φ20mm约占5%,Φ20mm~Φ2mm约占5%,余为粉质粘土,结构极其不均,松散,透水性差。

厚约4.0~6.0,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及洞身冲沟沟底,钻探揭露厚度达6.0m。

(2)近代冲洪积层(Q4-2al+pl)

粉质粘土:

褐黑色,软塑状~硬塑状,结构不均,局部含角砾。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的来苏河及梭磨河表层。

漂石:

灰色、深灰色,漂石石质以细砂岩为主,板岩、千枚岩等次之,次圆~圆状,中风化,其粒组组成:

Φ>200mm约占55%,Φ200mm~Φ20mm约占20%,Φ20~Φ2mm约占10%,余为粉、细砂,局部结构不均,透水性好,以稍密~中密为主,潮湿~饱和。

卵石:

灰色、深灰色,漂石石质以细砂岩为主,板岩、千枚岩等次之次圆~圆状,中风化,其粒组组成:

Φ>200mm约占30%,Φ200mm~Φ20mm约占40%,Φ20~Φ2mm约占15%,余为粉、细砂,局部结构不均,透水性好,以稍密~中密为主,潮湿~饱和。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的来苏河及梭磨河河床内,多以透镜体形式夹于漂石层中,厚约5.0~8.0m。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的来苏河及梭磨河河床内,构成近代河床,厚度变化一般约10~15m。

(3)一阶冲洪积层(

粉质粘土:

黄灰色~棕灰色,软塑状~硬塑状,结构不均,局部含角砾。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的来苏河及梭磨河表层。

厚约2.0~3.0m。

漂石:

黄灰色~棕灰色,漂石石质以细砂岩为主,板岩、千枚岩等次之,次圆~圆状,中风化,其粒组组成:

Φ>200mm约占60%,Φ200mm~Φ20mm约占20%,Φ20~Φ2mm约占10%,余为粉、细砂,局部结构不均,透水性好,中密~密实,稍湿~潮湿。

卵石:

黄灰色~棕灰色,漂石石质以细砂岩为主,板岩、千枚岩等次之次圆~圆状,中风化,其粒组组成:

Φ>200mm约占30%,Φ200mm~Φ20mm约占40%,Φ20~Φ2mm约占15%,余为粉、细砂,局部结构不均,透水性好,中密~密实,稍湿~潮湿。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的来苏河及梭磨河河床内,多以透镜体形式夹于漂石层中。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的来苏河及梭磨河岸两侧,高出枯水期水位5~8m,厚度变化一般约5~8.0m,局部最大厚度可达10~15m。

(4)坡残积层(Q4dl+el)

粉质粘土:

棕黄色,软塑状为主,厚约1.50~3.0m。

结构不均,局部粉粒富集。

主要分布于隧道洞顶或缓坡地带。

(5)泥石流堆积层(Q4sef)

碎石:

灰色~深灰色,碎石石质以细砂岩、板岩为主,强风化~中风化,次圆~次棱角状,其粒组组成为:

Φ>200mm约25%,Φ200~Φ60mm约25~30%,Φ60~Φ20mm约10~15%,Φ20~Φ2mm约5~10%,余为粉粘粒,结构松散,成分混杂不均,厚度约5.0m~7.0m。

块石:

灰色~深灰色,块石石质以细砂岩、板岩为主,强风化~中风化,次圆~次棱角状,其粒组组成为:

Φ>200mm约50%,Φ200~Φ60mm约10~20%,Φ60~Φ20mm约10%,Φ20~Φ2mm约5~10%,余为粉粘粒,结构松散,成分混杂不均,厚度约8.0m~10.0m。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冲沟内及沟口,平面上多呈喇叭状。

(6)冰水堆积层(

块石:

灰色~黄灰色,块石石质以细砂岩、板岩为主,强风化~中风化,棱角~次棱角状,少量呈次圆状,其粒组组成为:

Φ>200mm约60%,Φ200~Φ60mm约10~15%,Φ60~Φ20mm约10%,Φ20~Φ2mm约5~10%,余为粉粘粒,个别巨粒大于2m,全层结构中密~密实,厚度约20~300m。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冲沟左侧,平面上呈长埂状。

2.2.2三叠系(T)

(1)上统新都桥组(T3x)

岩性为深灰至黑灰色炭质千枚岩、含炭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或板岩、千枚状绢云板岩夹灰、深灰色薄至中层、少数厚层变质细砂岩、粉砂岩以及凝灰质砂岩、局部夹灰色薄层砂质结晶灰岩。

厚度大于509-784米。

千枚岩:

灰~深灰色,矿物成分主为绢云母、石英,次为长石,少量绿泥石,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绢云千枚岩、含碳质千枚岩。

炭质千枚岩:

灰~深灰色,矿物成分主为绢云母、石英,次为长石,少量绿泥石和部分炭质,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绢云千枚岩、含碳质千枚岩。

结构不均,夹板岩、砂岩,其中板岩、砂岩均呈薄层状,岩质较硬,千枚岩与板岩砂岩的厚度之比为7:

1~10:

1。

(2)三叠系中统侏倭组(T3zh)

岩性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少数块状细粒变质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灰黑色炭质千枚岩和变质岩屑砂岩、变质细砂岩、粉砂岩、局部为变质凝灰质砂岩、层凝灰岩与深灰色粉砂质板岩、斑点状绢云板岩、千枚状板岩(或千枚岩)、深灰至黑灰色含炭质千枚岩(或板岩)呈不等厚韵律互层偶夹灰色薄层结晶灰岩。

其上部板岩增多、砂岩与板岩呈互层状产出,砂岩与板岩的厚度比约为2∶1,中部韵律清晰,常见夹1-2层厚数十米的厚块状变质砂岩、砂岩与板岩厚度比约为3∶1,下部砂岩增多,砂岩与板岩呈不等厚互层产出、砂岩与板岩的厚度比位于4∶1。

厚390-1449米。

变质砂岩:

灰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细~粉粒变余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为主,少量厚~块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变质岩屑砂岩、凝灰质砂岩。

板岩:

灰~深灰色,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变余粉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斑点状绢云板岩、含碳质板岩。

千枚岩:

灰~深灰色,矿物成分主为绢云母、石英,次为长石,少量绿泥石,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绢云千枚岩、含碳质千枚岩。

(3)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T2z)

下段:

灰至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含炭质板岩、钙质板岩与灰色中至厚层细粒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互层,夹2-4层灰至浅灰色含砂泥质条带或条纹的薄层结晶灰岩。

厚度大于120米。

上段:

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少量薄层)含钙质长石石英细砂岩,含岩屑长石石英细砂岩及少许杂砂岩,钙质粉砂岩夹极少粉砂质、泥质绢云板岩,含铁白云石炭质板岩,绢云千枚岩。

厚297-936米。

变质长石石英砂岩:

浅灰~灰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细~粉粒变余质结构,厚~块状构造为主,少量薄~中厚层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变质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凝灰质砂岩。

千枚岩:

灰~深灰色,矿物成分主为绢云母、石英,次为长石,少量绿泥石,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绢云千枚岩、含碳质千枚岩。

板岩:

灰~深灰色,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变余粉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成分不均,受矿物成分影响而成斑点状绢云板岩、含碳质板岩。

2.3地震烈度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评价,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4气象与水文地质

2.4.1气象条件

隧址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交错接触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气温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

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

山原地带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5.6℃~8.9℃。

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年平均温度6.3℃。

年降水量806mm,年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均无霜期120天,年均17m/s以上大风雪40次,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早、秋绵雨、冰雹、雪灾,其中雪灾主要集中在高山区,常阻塞道路。

2.4.2水文

隧址区水系主要发育有来苏河(杂古脑河)、梭磨河,分别属于岷江、大渡河两大水系。

区内各条河流树枝状水系发育,河流溪沟纵横交错,为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汇集、排泄通道和区内地表水最低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最低排泄基准面。

(1)来苏河

隧道进口来苏河是杂古脑河上游,发育于鹧鸪山,发源于鹧鸪山南麓,沿鹧鸪山东麓流经尽头寨、米亚罗、大郎坝、夹壁乡,于理县朴头乡注入杂谷脑河,全长约80km,汇流面积约1600km2,呈网状分布,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有米亚罗沟、十八拐沟等几个较大支流。

其在鹧鸪山隧址区支流包括十三沟、十四沟、十五沟及十六沟等。

属岷江水系,为岷江的二级支流。

来苏河下游建有多级水电站。

河床宽约20~30m,两岸谷坡支沟发育,河床纵坡大3~5°,常年流水,冬季流量小,夏季当高山冰雪融化流量开始增大。

(2)梭磨河

隧道出口为三家寨沟,于下游4.5km处汇入梭磨河。

梭磨河河床宽约10~15m,两岸谷坡支沟发育,河床纵坡大5~8°,常年流水,冬季流量小,夏季当高山冰雪融化流量开始增大。

属大渡河水系。

梭磨河位于马尔康以东,沟宽10~20米,坡降5~8°常年流水,冬季流量小,夏季流量大,为山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红原县查真梁子南麓,出鹧鸪山折向西,经马尔康在热足处汇入大渡河,流域面积2536km2。

其中梭磨河峡谷自鹧鸪山脚刷马路口至马尔康县白湾乡热足止,全长91km,垂直高差890m,两岸石壁峻峭,植被丰茂。

马尔康水文站资料年径流量15.4亿方,枯季最小月流量13.17m3/s。

梭磨河在鹧鸪山隧址区最大的两个支流为白玉曲及王家寨沟,其中王家寨沟又有较多支沟水系,河、沟主要由降雨补给,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融雪水补给,是隧址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通道,也是地表水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最低排泄基准面。

2.4.3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孔隙裂隙水二类。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Q

、Q

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顺地形向坡下、河床及下游排泄,其中斜坡上的孔隙水并部分补给下伏基岩。

Q

含水层主要由块石、碎石组成、厚度变化大,其富水性不均,并受地形、岩性控制,无统一地下水位。

因Q

多处于斜坡上,厚度不大,地势较其它松散层高,层内孔隙水易排泄,故其透水性好,富水性较差,地下水水位、水量受降水影响而动态变化大。

Q

主要位于河床、沟床,由漂(卵)石土组成,含水层厚度大,地下水埋藏浅,分布广,与河水关系密切,并互为补排关系,具透水、富水性强,水量丰富的特点,Q

分布位置低于隧道设计标高,对隧道开挖基本无影响。

基岩孔隙裂隙水:

为场区内主要地下水,赋存和运移于隧址区新都桥组、侏倭组、杂谷脑组的裂隙和砂岩孔隙中,由于场地内岩性不均,板岩、千枚岩的孔隙小、孔隙率低,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孔隙裂隙中和基岩强风化带中,板岩、千枚岩则成为相对的隔水层,场地内基岩孔隙裂隙水具层状特征,因此隧道开挖时会有基岩孔隙裂隙水出水不均现象。

2.4.4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由于隧址区地下水的类型较多,对隧道开挖影响较大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孔隙裂隙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受地形、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所控制。

隧址区基岩裸露,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为主,由于隧址区地形坡度较大,为有利的泄水地形,地表径流速度较快,大部分地表水沿冲沟、斜坡流失汇入沟河,部分直接补给坡表松散层的孔隙水和基岩强风化带孔隙裂隙水,赋存于坡表松散层的孔隙水和基岩强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再作埀向运动补给下伏的基岩孔隙裂隙水。

浅部基岩孔隙裂隙水多顺地形向坡下运动、排泄,深部基岩孔隙裂隙水多沿岩层走向向邛崃山脉的河、沟运移、排泄,排泄形式主要以脉、股状排泄为主,径流和排泄条件一般较差。

鹧鸪山隧道工程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形、气候、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控制,区内地下水不甚发育。

2.4.5地下水水质及腐蚀性评价

根据取水样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以及试验资料的简分析和侵蚀性CO2分析成果,隧区地下水水质属HCO3—Ca、mg型,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2.4.6隧道涌水量预测

采用大气降水渗入法、地下径流模数法进行概略预测,鹧鸪山隧道施工期间短时最大涌水量可能达到25000~30000m3/d,正常涌水量约17000m3/d。

2.5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5.1场地稳定性评价

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河谷下切表现明显,成峡谷地貌,古河床高出现有河床数十米,说明场地区有强烈上升。

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抬升运动和地震活动。

就大构造而言,“川青断块”区域地质构造发育,地震活动频繁,中强地震主要集中在断块南东侧龙门山断裂及南西侧鲜水河断裂带,以及北东侧岷山断裂等处,这些深大断裂的强烈活动是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而导致青藏高原强烈隆起,高原物质沿深大断裂向东和向南东方向滑移蠕散的结果。

“川青断块”内弧形构造的西翼构造均呈北西向展布,在近场区范围内存在有米亚罗、松岗~抚边河两条较大规模的断裂,其走向均为北西南东向,是近场范围内易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震源隐患。

根据1995年8月四川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关于《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认为工程场区范围内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仅有3次5.0级地震和1次6.6级地震。

考虑到隧道东洞口外存在的中更新世活动以来的米亚罗断裂,而且不排除该断裂存在发生6.5级地震的可能性,隧址区50年内超过概率10%的条件下,其最大可能遭遇的地震烈度为Ⅶ度。

测区属地震活动区,并紧邻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的松潘、龙门山地震带,据1978年出版的1:

500000马尔康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马尔康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