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567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7-2018学年高一

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运用(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

博物馆的意义不仅在于藏品,更在于________。

不少博物馆陈展缺乏新意,观众只能看看实物、读读说明;一些博物馆常年不更新展品,不搞新展。

在这种情形下,公众自然对博物馆和文物________。

《国家宝藏》采用综艺的外壳加纪录片的语言,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用时尚现代的方式________深沉古老的历史。

A.勾通兴味索然激发B.沟通兴味索然激活

C.勾通兴味盎然激活D.沟通兴味盎然激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春秋七十度,塞上越千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内蒙古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砥砺奋进,谱写了改革、革命、建设的壮丽篇章。

B.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便利人们出行、降低了交通压力,但也存在盲目扩张、乱停乱放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C.在一项实验中:

两组志愿者先分别回忆被孤立和被接纳的情形,一段时间后估计所处房间的温度。

结果,面对同样温度的房间,两组分别给出的平均温度为21.67度和23.89度,说明了“孤单寂寞冷”这一网络流行语。

D.宋词、元曲、京剧、小说,都源于民间疯长的俗文化,经文人提炼萃取而成经典文艺样式,今天的网络文艺,也正处于“提纯”“雅化”的关键阶段。

3.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启功先生的妻子去世后,有人想劝他续弦,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宁肯孤独余生,也不愿再娶。

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儿童画作品以童心观照世界,体现的是一种天真朴素之美,给成人以触动与涤荡。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漂泊异乡的我,深深思念着故乡,请转告牵挂着我的亲友,我对故土的赤子之心,永生不变。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A.由于这里的网络连接不好,我们迟复为歉!

B.不知哪位借走了我的《现代汉语词典》,望速奉还!

C.本人自今日起号码变更,原号码停用,烦请惠存新号!

D.先生肯屈就任职,真使我脸上增光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

,圆弧形的卷起,好象小孩仰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

①绿的颜色中有许多层次

②布袋莲的造型真是美,它的根部是一个圆形的球茎

③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

④布袋莲据说是一种生殖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

⑤它的叶子也奇特

⑥而且长得繁茂强健

A.

B.

C.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按次序编列)②殆例送死(类于,等于)

③纵一苇之所如(任凭)④亦以明死生之大(点亮)

⑤抶而仆之(鞭打)⑥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解除)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⑧而气候不齐(整齐)

A.①③⑤⑥⑧B.②③⑥⑦⑧C.②③④⑥⑦D.②③⑤⑥⑦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召有司案图

C.焉用亡郑以陪邻D.无能为也已

8.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B.一旦不能有

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9.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越国以鄙远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④韩、魏之经营

⑤盖失强援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⑨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B.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

10.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不然,籍何以至此。

A.大王来何操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多于南亩之农夫D.予羁縻不得还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曰: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

“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

“沛公安在?

”良曰: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唉!

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为之奈何 ②何辞为 ③乃令张良留谢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A.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乃”字也不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乃”字也相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乃”字相同

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乃”字不同

12.下列关于文段中文化、文学常识及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须臾”:

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

文章中用“须臾”重点强调了沛公内心的不安,如坐针毡,所以沛公找机会出来了,也暗示准备逃生。

B.“都尉”:

武官名。

赵国将军下依次为国尉、都尉,秦与汉初,每郡有郡尉,景帝改名为都尉。

陈平当时任项羽都尉,但后来归附刘邦。

C.“亚父”:

表示尊敬的称呼。

“亚,次也。

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文中尊范增为“亚父”足见项羽对范增的器重,文中也看出项羽非常害怕亚父,不敢呈现玉斗。

D.“步走”:

古汉语中的“步”主要是徒手行走的意思“走”本义应该是跑。

“步走”是徒步逃跑。

这里反映了刘邦不敢骑马,急切步行逃难的心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陶庵肘后方》序

张岱

泰昌改元冬十一月,先大夫病伤寒,诸名医咸集,竞以消导药投之,勺水不入口者旬有八日矣,气喘舌短,须着手即折,诸医却走,势在垂尽,子女绕床泣。

老医吴竹庭者迟迟至,诊脉已,却坐而笑。

余曰:

“奈何?

”竹庭呼余至厅事,附耳曰:

“病至万死,尔能万死,尔父或得不死。

”余曰:

“何说也?

”竹庭曰:

“余医法奇,人不识,集天下医人具不识,尔不视若父为万死,余不医;余不视若父为万死,余亦不医。

”余曰:

“医亦死,不医亦死。

不医死,不若医而死也。

”竹庭曰:

“信然。

房中止留病人,侍人出,若亦出。

若只备地黄一二十斤、清河参一二斤,水火蒸铛一二事。

予自携苍头一人司火,假我一昼夜,弗余问。

”余洒泪而出,药饵水火俱备。

竹庭先生用熟地黄一两煮汁灌之,眼稍合。

竹庭喜曰:

“是矣。

”遂以大铜锅煮熟地黄五六斤,一昼夜啜尽之,齁齁睡去。

竹庭呼余入视,惊喜。

竹庭曰:

“未也,肠胃燥结,积食不得出。

”又服地黄五六斤,曰:

“可矣。

”遂服大黄下之。

又以大锅煮参斤许,亦一昼夜啜尽之,眼能左右视。

又一日,竹庭附耳曰:

“神且归舍,防之。

”余兄弟环坐床第,至丙夜,先大夫忽然起立,握拳乱筑人,若具数百斤勇士力者。

逮至五鼓,即省人事矣。

一时竹庭之名,不减扁鹊。

曾记竹庭与余说:

盖草泽医人

,其以丹方草药活人为多。

余闻竹庭言,遂有意丹方草药。

凡见父老长者,高僧羽士,辄卑心请问,及目击诸病人有服药得奇效者,辄登记之。

积三十馀年,遂得四卷,收之傒囊,邂逅旅次,出以救人,扺掌称快。

良医用药,多以意造。

若吴竹庭之疗吾先大夫,匠意独出,不拘古方,与草泽医人用草药者亦复何异!

(有删改)

【注】

草泽医人:

民间医生。

1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自携苍头一人司火司:

掌管

B.假我一昼夜假:

给予

C.神且归舍且:

而且

D.握拳乱筑人筑:

击打

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

这里指改年号为“泰昌”。

B.“先大夫”:

文言中用于称呼前的“先”一般指已去世的人,如“先父”“先将军”等。

文中“先大夫”指曾经做官,已经去世的父亲。

C.“五鼓”:

即“五更”。

古代民间把夜晚时间分成五个时段,每个时段约两小时,用鼓打更报时。

文中所指“五鼓”大约在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

D.“草药”:

由植物的花、实、叶、茎、根等构成的一类中药,是中医的主要药材之一。

15.翻译下列句子。

(9分)

(1)诸医却走,势在垂尽,子女绕床泣(3分)

(2)信然。

房中止留病人,侍人出,若亦出。

(3分)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分)

16.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老医吴竹庭治疗先大夫成功的原因。

(3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7~19题。

获稻

李觏

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

饷妇念儿啼,逢人不敢立。

青黄先后收,断折伛偻拾。

鸟鼠满官仓,于今又租入。

17.读这首《获稻》诗,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作者)的《观刈麦》。

(1分)

18.分析颈联在描写上的特色及效果。

(3分)

 

19.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每空1分)

(1),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离骚》)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7)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8)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北海浴日

陈学昭

我常在猪市大街摆步,不论午前或午后,总之是颇想走走的时候。

一阵大风刮起,飞尘浓郁的转旋,脚下是软软的,眼前是模糊的;我走得极慢,而气力用得极大,一摆一摆地走着。

当这时候也不止十来只一群的三四群的猪,必必拍拍的鱼贯入市,驱猪的人拿着竹竿,一前一后的挥着,于是他们在左右绕圈子,发出呀哟呵呼的悲鸣,我避来逃去在猪圈里竟没有站立的地位了!

我发恨了的想:

它们不乐意于去而被迫着走,我却要走而不得,我与它们怀着同样的悲哀,人事何其不公允?

好容易突出重围,重新摆步,不幸又是一队高视阔步的骆驼们,跨着方步,昂然而前。

我的躯体比它们短,我的力量比它们小,我不如它们,于是我只有立在一旁,静待它们过去,到这时候,所谓摆步的兴趣也就完结了!

  回到室内,不觉又有悔心,北京的矮矮的屋子,闷闷的不通空气的窗户,既不能高眺,又不能远望,这样的拘拘,我终不能自释。

这几天常常经过天安门前,在中央公园的一带,听秋风吹着恋枝的黄叶,未尽的绿意,潇潇然作声。

高大的树干所杂列的旁边的平铺的石板,白洁干净而少灰尘,于是我所烦闷而不能自释的开始冰解了:

室外的天地很大呢!

我很想要在这白洁干净而少灰尘的石板上躺下来安睡一觉,也不须定要月明风清的良夜;也不须定为露薄星闪的静夜,就在这时罢:

淡淡的太阳从密树枝头一丝一丝的射入,行人各自奔走他们的道路,谅来也不至惊扰我片时的

休息。

  我几次这样的想而将睡眠也放弃了,夜来的雨声淅沥,殊扰人悠思!

但想到明天的新晴的天气,更不知是如何的畅爽呢!

  雨声息了;窗上有反映着淡淡的红色的云彩,我的钟还未上五时,就急急的起来。

  匆匆草草的梳洗了一下,穿裙子披围巾,把房门也锁了,走出大门,地上还是湿湿的烂泥,晨风也十分有寒意,胡同口的番芋担也还不曾来呢!

  走到沙滩才有零零落落的行人,与三四个黄包车,朝阳还没有一点确实的消息,我也就慢慢地走着,到故宫的城池边,看看慢慢的云彩,倒映着在衬着短短的残荷的绿叶边,平静的水如起了金翻银闪的波动了。

  我到北海这不是第一次。

过积翠前的石桥,红色而杂着各色的云霞已是弥漫了太空了!

我知道朝阳已在那里跃跃欲试,我激动的心不可阻厄,便不暇欣赏两旁的景色而用力往上塔的石极上跑了!

  我为了要看日出而不顾虑及疲倦了!

是的,我相信,凡人都有向上的雄心,如我看日出一样的决意而勇为!

以这种向上的雄心的开扩而成为大事业家,而成为大学问家,这些都是不难待我们去发现的!

不能使这向上的雄心开扩,无形的消逝于铜臭,无形的消逝于肉欲,成为残废,成为颓丧,虽然是社会的恶力,但是社会没有知觉的,社会决不能对你说“不要上进!

”或者是绝对的阻止你,只有自己不爱上进的人们,甘于自弃的或满足暂时的!

  在塔上尽情的俯仰:

只有在北方被高伟的白塔碍我的视线,我周围的审视,全城的房屋都隐遮在树丛中,四围的城楼都浮在晨气中,多少的高爽清明的天空呀。

雨后,看着近塔的松柏如针般细小的无数的松针,更如孔雀毛的花纹的一丛丛,在初晴时更加纯绿了!

地下的小草,在它残余的生命,也微微的笑了。

我顾视东北角,只见鱼白色的一片高出于淡绿的平野,完全不与西方的蔚蓝相似,也不能辨别是群鸦或是别种的鸟,它们就在这鱼白色的一片里转辗翻飞,这情景几乎使我疑心是在海边看日出,潮过后,白浪未退,是海鸟们欢乐的翱翔!

这时候朝阳初出在景山之巅,晶莹的正映着我的两肩,不久它惭渐高升,高出我的头

面了!

  走出北海,阳光已照到了屋顶,照遍了大地了!

行人虽已多,却还不见有如我一样的第二个游人进门去。

他们掉首不顾地来往,可怜,寂寞的北海!

北海的寂寞,也就是我所感到的寂寞罢?

(有删改)

21.文章主要写“北海观日”,可第二段却写“北京的矮矮的屋子,闷闷的不通空气的窗户,既不能高眺,又不能远望”,请分析其作用。

(4分)

 

22.作为一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女性作家,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丰富且富于变化。

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及这样写的意义。

(6分)

 

23.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日出后所见之景,请赏析其表达特色。

(4分)

 

24.探究文章结尾“他们掉首不顾地来往,可怜,寂寞的北海!

北海的寂寞,也就是我所感到的寂寞罢?

”这两句话的丰富意蕴。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25~26两题。

文学批评的“远”和“近”

刘艳

文学批评的“远”和“近”,既是批评态度问题,也是批评方法问题。

长久以来,很多文学批评者恰恰把这两点颠倒:

距离作家太近,距离作品太远。

前者表现为与作家熟、私交好,下笔只有褒扬甚至溢美之词。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万部长篇小说出版和发表,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关注度,不少作家、出版社会全力为新作召开研讨会。

大多数研讨会上的评论都是捧场声、叫好声,评论者也安心做“赶场人”,从论点到具体措辞基本不变,只是换上不同的书名。

研讨会丧失文学批评功能,变成“抬轿子”“抹糨糊”,助长了文学批评距离作家“过近”之风,不利于健康评论生态养成。

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又距离批评文本过远。

上世纪80年代,外国文学理论尤其现代文艺理论涌入,虽有建设性意义,但导致批评理论西化的高歌猛进,许多批评者习惯套用西方理论来阐释、解读当代作家作品,导致文风僵化、“不说人话”的现象突出,无法被既有理论“套用”的创作实践即被弃释。

于是,文学批评成了“项目体”“C刊体”“学报体”,与文学本体关系松难以散。

如何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本体?

回归常识,从最基本的文学要素如语言、形式、结构等方面着手,探讨作品价值和文学问题。

当前,部分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批评家正在通过自己的实践重建批评生态,如程光炜持续推出对近30年重要小说家作品细读式评论,陈晓明用8年时间完成《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此外,一些作家也拿起批评之笔,如苏童、毕飞宇等人的文学批评,甚或可以为专事批评者以启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的批评文章往往感性有余、理论构架淡化,但恰恰是他们的批评实践为众人提供了一条批评回归文本细读的个人化路径。

比如毕飞宇以“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概括对蒲松龄《促织》的阅读体验,进而从小说背景、架构、语言、情节等方面,将小说细微精彩处一一呈现。

文学作品中草蛇灰线般的伏脉,也逃脱不了作家敏锐的感受力,这是作家独具的批评优势。

他们的批评文章往往不合常规套路,别开生面,富于启发性和可读性。

可以说,近年来作家积极介入文学批评,对风行已久的远离文本的“专业批评”是有纠偏意义和启发的。

对“远”“近”的把握与掌控,既体现文学批评者自身专业素养,也是其职业素养的直观写照:

距离作家过近,往往“出乎其外”,造成把握失准失误;距离文学本体过远,不能“入乎其内”,导致文学批评基本功缺失、职业判断失焦。

中国当代社会充满着等待写作者去捕捉、去发掘的生动素材,也不断催生出数量庞大、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家既要具有对时代的观照能力,又要具有最基本的文学批评素养、锤炼敏锐的文学感受力,用好手中这支笔,切实推动文学创作繁荣发展。

(选自2018年3月27日《光明网》,有删改)

25.请简要阐述你对文学批评中的“远”和“近”的理解。

(6分)

 

26.作者认为文学批评者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文学批评?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

 

七、作文(7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请以“不走寻常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解析】沟通:

中性词,指相互之间的连通。

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勾通:

贬义词,指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相互勾结和串通。

兴味索然:

兴味:

兴趣、趣味;索然:

毫无兴致的样子。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兴味盎然:

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激活”可以与“历史”搭配,“激发”却不可以;若与“工作热情”搭配,可以用“激发”。

2.D【解析】A语序不当,“改革、革命、建设”应为“革命、建设、改革”B搭配不当,“压力”应该用“缓解”。

C成分残缺,说明了……“的合理性”。

3.C【解析】“思念着故乡,我对故土的赤子之心,永生不变”错。

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已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

现在人们有时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示志趣高洁。

4.B【解析】“奉还”是敬辞,指自己归还别人的物品。

5.A

6.D【解析】①聚集 ④说明 ⑧相同。

7.C【解析】A.陵,同“凌” B.案,同“按” D.已,通“矣”。

8.B【解析】一旦:

突然有一天。

古今义同。

9.D【解析】①③名词用作状语②名词用作动词④⑤动词用作名词⑥使动用法⑦⑧⑨意动

用法。

10.A【解析】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定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句;D被动句。

11.A【解析】①介词,对②语气词,相当于“呢”③副词,就④副词,才。

12.C【解析】不敢呈现玉斗的应该是刘邦。

13.C【解析】且:

将要。

14.C【解析】文中“五鼓”应在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

15.

(1)(3分)众多的医生都退却离开了,病情严重,(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了,子女们绕着床哭泣。

(“诸”“却走”“垂”各1分,“势”的翻译达意即可)

(2)(3分)真是这样。

房间里只留下病人,侍奉的人出去,你也出去。

(“信然”“止”“若”各1分)

(3)(3分)计谋还没有确定,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定语后置”“报”“得”各1分)

16.

(1)善于跟患者家属沟通,取得理解与支持;

(2)做最坏的打算,做最精细的准备;

(3)医道高明,不拘古方,独出心裁。

17.白居易(1分)

18.①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1分);

②表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以及农民对劳动果实的珍惜。

(2分)。

19.①对封建统治者极端腐败的讽刺;(2分)

②对农民生活处境的深深同情。

(2分)。

20.

(1)亦余心之所善兮;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奈何取之尽锱铢;

(5)强虏灰飞烟灭;

(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7)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8)匹夫不可夺志也。

21.

(1)承接上文写自己出去散步而未能成行的郁闷(1分),突出自己回到室内的后悔。

(2)与下文室外中央公园“白洁,干净而少灰尘的石板”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引起后文对早起外出观日的行程的叙写(1分)。

(达意即可)

22.

(1)情感变化过程:

先写在作者喜爱散步却难以在市井中施展的“烦闷而不能自释”(或苦闷而又后悔回来)(1分),然后写对在中央公园石板上安睡(外出观景)的渴望(或“喜爱”)(1分),接着写早晨去北海公园观日的激动与愉悦(1分),最后写走出北海公园后内心的深切寂寞(1分)。

(2)意义: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生活真理的执着追求(或女性作家可贵的探索精神)(1分)以及对现实的忧患、感伤和反思(1分)。

(达意即可)

23.(4分)运用比喻(“鱼白色”)(1分)、拟人(“欢乐”)(1分),动静结合(1分),联想(想象)(1分)等手法,色彩鲜明、丰富(“鱼白色”“淡绿”“蔚蓝”),互相映衬(1分)(以上答到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表达了对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的赞美之情(1分)。

24.

(1)人们一味追求世俗的铜臭和肉欲,变得“残废”“颓丧”,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现象的委婉批评以及对这些世俗之人的同情。

(2)大自然美景没有人欣赏,作者为之叹息,深感惋惜。

(3)(作为一个女性作家)自己的崇高理想与追求无人能理解,表达了知音难觅、曲高和寡的孤独与惆怅。

(4)对自己能领悟自然大美、深得自然真谛的欣慰。

(每点2分,达意即可)

25.

“远”指批评者与作者距离适当远一点,才能有客观性;

“近”指文学批评与批评文本距离应贴近一些,回到作品本身。

26.

把握好文学批评的“远”和“近”的关系;

回到文学本体,回归常识,进行文本细读;

具有对时代的关照能力,锤炼敏锐的文学感受力。

2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