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491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docx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

第2讲 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

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现、全球史观和生态史观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

文明史观以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为基本线索,近代化史观以突出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社会史观强调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全球史观主要强调的是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生态史观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史观一 文明史观——以文明史观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着眼点

(1)从横向看:

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2)从纵向看:

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3.线索规律

(1)政治文明演变规律: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2)物质文明演变规律: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经济全球化。

(3)精神文明演变规律:

从落后迷信到科学。

(4)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的新的开拓者;中国汉唐文明兼容并蓄,东学西渐;近代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志士仁人抗争探索,西学东渐。

4.启示借鉴

(1)政治文明突出制度文明与制度创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苏联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以及“一国两制”等。

(2)物质文明应突出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农业文明的产生发展以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即农业革命和三次工业革命。

(3)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科学技术等,应突出: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西方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发展(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科技,中国近现代科技、文艺、教育等。

[例] 史学家邓嗣禹说:

“历代名臣贤相,十之八九,盖从此孔(科举)穿过,不能谓未得人才也。

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

”这说明科举制(  )

A.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

D.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解析:

本文要求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待科举制的局限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

根据材料“不能谓未得人才也”和“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可知,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有它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故C项正确。

答案:

C

史观二 近代化史观——以近代化史观审视中国的近代化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

1.基本内涵

近代史观,又称现代史观。

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社会生活近代化。

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2.主要着眼点

政治近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近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近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工业经济等内容;思想文化近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还涉及教育近代化、军队近代化等。

3.线索规律

(1)近代化模式指各国近代化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

(2)以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例: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工业社会。

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可持续发展。

(3)中国的近代化:

①政治:

a.从专制到民主: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立、“文化大革命”时期曲折发展、新时期发展完善。

②经济:

a.起步阶段: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b.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c.腾飞阶段:

“一五”计划奠定基础、20世纪50至70年代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成就辉煌。

③思想文化:

a.地主阶级: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

“中体西用”。

b.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

c.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④社会生活:

a.变迁原因:

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运动的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

b.变迁表现:

衣食住行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4.启示借鉴

以近代化史观审视各国近代化的多样化,应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即按照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思想文化近代化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例]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

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

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

本题要求从近代史观角度看待天津开埠之后出现的现象。

题干强调天津开埠后今河北邢台农民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到20世纪初,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后向国内销售,说明中国北方内地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故选A项;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材料没有提及外国资本主义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

答案:

A

史观三 社会史观——以社会史观洞察社会问题,关注民族振兴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基本内涵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着眼点

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3.线索规律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在实际应用中,应从社会生活变迁角度分析历史规律或经济史、政治史的发展。

4.启示借鉴

(1)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粮食危机、水资源危机以及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等。

(2)历史上重要社会问题主要包括:

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社会问题,如历史上水灾、旱灾等引发的社会问题,动乱或战乱时期社会问题,如日占区殖民地化或“奴化”等带来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如工业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3)解决社会问题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实施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穷困、治理自然灾害等政策;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措施,如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保障问题等。

[例] 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解析:

本题以社会史观关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题干叙述的是新潮社个别社员的情况,不能据此就判断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也不能就此认为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故排除A、C两项;作为新式青年的新潮社社员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仍看重八字、命书,说明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故选B项,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答案:

B

史观四 全球史观——以全球史观认识世界连成一体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基本内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着眼点

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要求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而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因而要考察每一个民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关注各地区、各民族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结果。

3.线索规律

(1)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全球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4.启示借鉴

树立全球意识,解决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承认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不同文明应相互理解和尊重;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从宏观角度把重大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发展进程中去认识。

[例]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解析:

本题以全球史观考查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反映了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根据材料“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强调了近代中国和世界的融合,故选B项;西方列强的侵华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并非由西方主导,故A项错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但并非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故C项错误;D项表述有误且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答案:

B

史观五 生态史观——以生态史观关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1.基本内涵

生态史观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

2.主要着眼点

(1)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观研究的主旨。

(2)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关系。

(3)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

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

3.线索规律

(1)运用生态史观纵向梳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

①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②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④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运用生态史观横向梳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4.启示借鉴

运用生态史观应注意:

(1)农耕文明下生态问题的起源。

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

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浩大的工程建设、频繁的战争等引发的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初现影踪。

(2)工业文明下生态问题的凸显。

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破坏与生态恶化。

对生态环境的整治成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高考命题的热点。

(3)信息文明下生态问题的重视。

当今社会,人们不断地为改造地球生态环境而努力,生态问题成为人类共识,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会让我们坚信: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指日可待。

[例]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解析:

近两年生态史观已受到普遍关注,在高考命题中也有所体现。

唐宋时期,淮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地,但明清以来,淮北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变化,自然有人为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合理作为,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表达的淮北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意思相反;古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多种条件,D项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