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考试大纲.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考试大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考试大纲
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学科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考核报考理科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历史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
Ⅱ.命题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
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
2.理解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和历史观点。
3.理解并解释历史材料。
4.解释历史事实和历史变迁。
5.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
6.领悟和判断历史价值观念。
Ⅳ.考试范围与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版)以及《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
考试范围包括历史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内容,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的内容。
Ⅴ.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Ⅵ.试卷结构
一、题型结构:
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Ⅰ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单项选择题Ⅱ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项Ⅱ按照不同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进行区分。
)
二、内容比例:
历史(Ⅰ)约占35%,历史(Ⅱ)约占35%,历史(Ⅲ)约占30%。
Ⅶ.复习建议:
2013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9日进行,作为2014年广东高考的重要录取依据之一,成绩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理科同学要高度重视,至少考前一个月要保证时间全面复习,重点理解记忆下列考点内容。
注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只是基础水平测试,不是选拔性的考试。
通过平时的模拟考试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考试的题型、难易度相对高考科目应该小很多,把平时老师讲的三个必修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侧重基础概念的描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进展过程。
考试时注意调整心态,沉着应试。
特别是考试时间上要做好统筹安排。
90分钟,做70道题目,时间是相当充足的,可以留15分钟以上重新检查题目,评估该科的总得分,如果估计是差几分就可以拿到前一档的等级,就更应该认真检查那些有犹豫的题目和双项选择题,特别是双项选择题,可以把无法完全确定的选项只选可以完全确定的那一个选项(即不赌2分保1分),看能否拿多几分从而拿到更好的等级。
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考点1、商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意为封邦建国,内容:
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主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受封诸候对天子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作用:
通过分封制,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通过血缘关系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
大小宗关系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影响:
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
1、内容:
(1)皇帝制度:
特征: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
(3)地方政治制度:
郡县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影响:
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制度:
(1)西汉:
建立中朝(内外朝制)
(2)唐:
三省六部制:
三省:
中书(起草诏令)尚书(执行)门下(封驳审议)作用:
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分相权强皇权。
(3)宋朝: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合称“二府”,盐铁、度支、户部合称“三司”。
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4)元朝:
一省制:
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相权出现反弹。
2、地方制度:
(1)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
(3)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收精兵、削实权、置钱谷
(4)元朝在地方实行:
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选官制度:
(1)西周:
“世禄世卿”制度;
(2)战国、秦、汉初:
按军功授爵;
(3)汉武帝时期:
察举制和征辟制;(4)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5)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
4、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对官僚):
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宋地方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对皇帝):
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
(3)评价:
①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地效。
②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内阁只有票拟权无法定地位),专制皇权达到新高度
2、清:
雍正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3、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积极: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局限:
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点1、雅典民主政治
1、条件:
①希腊地理环境:
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②政治:
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人们直接参加国家管理;③经济: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2、形成和发展:
⑴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⑵克里斯提尼改革:
制定“陶片放逐法”。
最终确立雅典民主制;⑶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机构: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民众法庭)。
4.评价:
实质: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积极:
雅典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为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提供了制度保障;局限:
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未有民主权利,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考点2、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制定,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和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公元6世纪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的阶段,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3.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古代法律,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现代欧美资本主义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专题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
13C初签署,限制王权的开始,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的利益。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3、《权利法案》:
1689年,确立了议会主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社会完成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
4、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4)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考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美国的独立:
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2.美国1787年宪法:
(1)制定的背景:
独立战争后建立的松散邦联存在明显缺陷。
(2)体现的原则: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3)影响:
积极:
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其分权与制衡体制防止了专制独裁。
消极:
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存有严重的种族歧视。
3.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使美国最终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考点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艰难历程:
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此后政权更迭频繁,政体反复变换。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先后建立。
(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总统共和制;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内容:
行政权:
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
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立法权: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内容:
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国家元首,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等权力,宰相是内阁首脑,他主持政府工作,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为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评价:
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专题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点1、《共产党宣言》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
2、《共产党宣言》:
1848年发表。
主要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队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考点2、巴黎公社
1、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
2、意义:
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
考点3、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
1917年四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要使俄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7日攻下冬宫,起义胜利。
(革命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召开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3.意义:
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专题5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强迫中国签订北京、天津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国被迫与德、奥、美国、法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中国军民反抗列强史实:
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丁汝昌黄海海战(甲午)等、义和团运动(口号:
扶清灭洋有反帝爱国的一面,但盲目排外):
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自然灾害严重。
2、过程:
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
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治国方案①《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②《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治国方案。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缺乏必要的条件最终没能实行。
4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是其失败根本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是其失败重要客观原因。
5作用:
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考点3、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
1905东京,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年3月;实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5、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局限性:
资产阶级没有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考点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①背景: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
②经过:
6月初以前五四运动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其斗争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6月初以后,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了上海,工人阶级开始成为运动主力。
③初步结果:
北洋政府最后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了亲日卖国贼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影响:
五四运动是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中共成立:
①中共一大: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陈独秀任总书记,会议宣告了中共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中共二大:
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这是中共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考点5、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①背景:
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②过程:
1924~1927年,高潮是北伐战争;打倒列强打倒军阀。
③失败: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南昌起义:
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它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八七会议:
1927年在汉口召开,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4、井冈山道路:
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了转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任政府主席
5、红军长征:
根本原因是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直接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1935.1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意义:
长征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挽救了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考点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侵华日军的罪行: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
不久侵占东北三省。
②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③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
2.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937年至1945年)
①胜利保证: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正式建立。
②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阶段):
抗战防御阶段: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四大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中共指挥的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相持阶段:
国民党消极抗战,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承担了日军的主要攻击,1940年百团大战。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指挥中枢。
③中共七大:
1945年,在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七大,这为争取抗战的最后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
④抗战胜利的原因: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与支持。
⑤意义及地位: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战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考点7、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5——1949)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国共达成《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政协会议: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2、人民解放战争:
(1)战略防御:
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
1948年秋至1949年初,我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4)取得胜利:
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后,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专题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成立标志:
开国大典:
1949.10.1
2、意义:
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考点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根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确立,同年颁布54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9共同纲领规定)
考点3、“文化大革命”
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政治体制的倒退——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上停止了活动,国家的法律行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大字报、红卫兵、造反派、刘少奇案…)文革教训之一: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考点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3、加快法制建设:
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出台《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4、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1989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1998年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考点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成功实践:
香港,
2、实践: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9年解冻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三通92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95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05年〈反分裂国家法〉
4、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
中共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方针):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目前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
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某些国际反华势力。
专题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原因:
(冷战)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
2、两极格局形成历程:
开始标志:
(政治上)47年美杜鲁门主义;经济上:
美:
马歇尔计划苏:
经互会;军事上:
美:
北约苏:
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两级格局的具体表现:
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4、两极格局的影响:
积极:
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局限:
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安全,威胁世界和平。
考点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共体形成: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经济一体化提高欧洲地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972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1年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宗旨与原则: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影响:
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4.中国振兴: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考点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标志:
东欧剧变(1989年起)和苏联解体(1991年12月)
2、多极化趋势加强:
(1)现在的世界形势:
缓和与动荡并存,总体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2)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处于新旧交替时期,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
影响:
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专题8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50年代的外交成就:
第一年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首先在中印关系上先提出的,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准则)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促进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