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392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ocx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存档日期:

存档编号: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姓名:

朱成

学号:

088310112

专业:

经济学(金融工程)

年级:

08级

指导教师:

田满文

 

科文学院教务部印制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选取了2010-2011年期间的一些经济数据,选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研究的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运用SPSS软件采用了三种方法对于这期间的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做出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这期间国内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和其中出现的问题,着重就货币学派的观点对国内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实际效果做了规范分析,并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效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

 

TheeffectivenessofmonetarypolicyinChina:

AnEmpiricalAnalysis

Abstract:

Thispaperselectedthe2010-2011someoftheeconomicdata,selectionofthestatutorydepositreserveratioandthebenchmarkdepositandloaninterestratesasthemainresearchtoolofmonetarypolicy,inthesecondpartofthisarticleusingSPSSsoftwareusesthreemethodsforthisperiodofdomesticmonetarypolicyiseffectivetomakeempiricalanalysis,theconclusioninthisperiodofdomesticmonetarypolicyisinvalid.Moreoverthisarticlealsodiscussesthemonetarypolicyfailureandtheproblems,focusesonthemonetaryviewofdomesticloanstokeepthebenchmarkinterestratesandstatutoryreserverateeffectivenormativeanalysis,andputsforwardsom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monetarypolicy,theeffectofmonetarypolicy,thelegaldepositreserverate,thebenchmarkdepositandlendingrates.

 

目 录

 

一、文献综述....................................................................................................................1

(一)文献主要学术观点的回顾.......................................................................1

(二)文献的不足.........................................................................................1

二、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现状描述...................................................2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变量的选择.............................................................2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3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4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7

(五)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况..............................................................8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9

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9

(一)数据产生背景和所要研究的问题........................................................10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10

(三)双变量相关分析...........................................................................12

(四)线性回归分析............................................................................14

(五)结论............................................................................17

五、货币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分析....................18

(一)目前我国不完全具备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18

(二)我国新增信贷投放量和我国货币政策相冲突.......................20

(三)民间信贷过于繁荣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失效............................23

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25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使我国完全具备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25

(二)加强各类经济政策的协调性,避免政策冲突..............................26

(三)协调商业银行体系和民间金融体系的关系,避免民间金融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27

参考文献....................................................................................29

一、文献综述

(一)文献主要学术观点的回顾

在本文撰写之前共阅读34篇文献,本文在总结了这些文献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创新。

这些文献都从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传导机制、传导时滞等多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方面问题,给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参考意见。

这些文献中的主要观点是我国货币政策是失效的,但是可以通过短期货币政策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调整来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文献的不足

上述文献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这些文献都基本做出了较为完善的规范分析,分析比较扎实,但是也有个别文献如《“不可能三角”质疑现行人民币汇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印证》一文作为行文依据的“三元悖论”被作者曲解了,其中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被作者曲解为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样从规范分析之初就出现理论问题使得文章说服力不足。

此外其中很多文献都缺少实证分析,甚至是缺少必要的数据,单纯的理论分析缺少了实证分析和数据的支持就显得说服力不足,如AlessandroPrati和ThierryTressel的“WhatistheMostEffectiveMonetaryPolicyforAid-ReceivingCountries?

”一文。

在有做实证分析的文献里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如“TheEffectivenessofAlternativeMonetaryPolicyToolsinaZeroLowerBoundEnvironment”一文中缺少单位根检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在做单位根检验之后并未做相应的协整检验使得文献里的单位根检验就毫无意义,《“不可能三角”质疑现行人民币汇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印证》一文中实证分析的研究期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很多文献提出的对策过于空洞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一文;还有一些文献甚至没有提出什么对策,只是通过分析找出了问题就草草收笔,未免显得虎头蛇尾。

为了克服上述文献的不足,本文着力在行文逻辑严密的规范分析之余做出尽可能完善的实证分析,保证数据准确真实,力求做出逻辑严谨的实证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使本论题的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争取做出一些理论创新。

二、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现状描述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变量的选择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工具变量-中介变量-目标变量”的货币政策间接传导机制。

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变量的设定。

1.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的选择

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而本文主要选用的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2.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的选择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包括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这两个变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速居高不下、总量不断高速累加,特别是在本文考察的2010-2011年期间这段时期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尤为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如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变量来分析国内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极容易引起合成谬误。

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到的中介变量是利率。

3.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的选择

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有4个,包括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Friedman,1968)。

2010-2011年期间,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可以知道国内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

因此本文选取的相关的数据是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情况

表1.2010-2011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网

由表1可知,自2010-2011年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2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次调整幅度均为50个基点。

这此期间,国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从2010年之前的15.5%上调到21%,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之前的13.5%上调到17.5%。

自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上调了550个基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

2.存贷款基准利率限制工具的运用情况

表2.2010-2011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网

由表2可以知道,2010-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5次提高了存贷款基准利率,每次调整幅度均为25个基点。

在此期间,国内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2.25%提高到了3.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31%提高到6.56%。

即在此期间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提高了125个基点。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

如上文所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包括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下面将就这两个方面展开。

1.货币供应量

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探讨2010-2011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面先就2010-2011年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数据展开论述。

 

表3.2010-2011国内货币供应量

时间

M2

M2同比增长

CPI同比增长

2010.1

625609.29

25.98%

1.50%

2010.2

636072.26

25.52%

2.70%

2010.3

649947.46

22.50%

2.40%

2010.4

656561.22

21.48%

2.80%

2010.5

663351.37

21.00%

3.10%

2010.6

673921.72

18.46%

2.90%

2010.7

674051.48

17.60%

3.30%

2010.8

687506.92

19.20%

3.50%

2010.9

696471.5

18.96%

3.60%

2010.10

699776.74

19.30%

4.40%

2010.11

710339.02

19.50%

5.10%

2010.12

725851.79

19.72%

4.60%

2011.1

733884.93

17.20%

4.90%

2011.2

736130.96

15.70%

4.90%

2011.3

758130.98

16.63%

5.40%

2011.4

757384.64

15.30%

5.30%

2011.5

763409.31

15.10%

5.50%

2011.6

780820.97

15.90%

6.40%

2011.7

772923.69

14.70%

6.50%

2011.8

780852.34

13.50%

6.20%

2011.9

787406.24

13.04%

6.10%

2011.10

816829.29

12.90%

5.50%

2011.11

825500

12.70%

4.20%

2011.12

851600

13.60%

4.10%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网

如表3所示2010-2011年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高企不下,M2增速高企;特别是2011年7月之前M2增速始终高于15.3%,远远高于国际上15%的M2月增速的警戒线(Gali,2003)。

从2011年7月开始M2增速开始有所减少。

 

图1.CPI和M0的线图

 

数据来源:

中经网经济类数据库

如图1所示,M0与CPI在2011年1月和2月的拟合情况出现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M0数据的波动性过大,所以M0更不适合作为考察的中介变量。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货币供应量(包括M2、M1和M0)作为中介变量易引起合成谬误,从而使分析结果出现误差和错误。

所以货币供应量不适合作为考察期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2.利率

如上文所述,货币供应量不适合作为考察期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故本文主要探讨的货币政策中介变量是利率。

本文主要选取的工具变量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在2010-2011年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提高了100个基点。

而在2010-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上调了550个基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的观点,2个基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的政策效果大约等同于1个基点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动(Friedman,2005)。

自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上调了550个基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上述理论,550个基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的作用效果等同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275个基点。

所以如果将上述这两个工具变量整合在利率这一个中介工具上,可以认为2010-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等价于是上调了400个基点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即2010年1月-2011年4月期间国内货币政策的实证效果约等价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仍为3.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则高达9.31%。

仅就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高达9.31%的实际政策效果而言,其对于经济实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收缩作用较大,而名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仍为6.56%,这样的结果就是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偏向于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

实际的货币政策收紧的政策效果是由经济实体特别是中小企业来承担,但是享受到6.56%这一名义利率的则是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

对于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而言并无益处。

从中介目标开始,2010-2011年的国内货币政策就已经具备了失效的根源。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

如前文所述,在本文选取的2010-2011年这段时间内,国内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以物价稳定为主。

故本文选取的相关的数据是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累计月度数值。

 

表4.2010-2011年的国内CPI数据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网

如表4所述,2010-2011年期间,国内CPI增速高企,从2011年1月开始CPI月度增速一直保持在4%之上,2011年3月CPI增速为5%,2011年7月增速更是高达6.5%。

即从2010年1月开始实施的收紧的货币政策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政策效果。

(五)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况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足,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与实施的货币政策尚未收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物价增长速度仍然较快,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无法保证。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根据货币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一般是6-9个月(弗里德曼,2007)。

根据最新的文献资料,2009年至今国内狭义货币供应量M1对CPI的作用时滞为2个月(孔刘柳,谢乔昕,2011),加息和提准对于M1的作用时滞为4个月(耿强,李群,张永杰,2011),故本文将2010-2011年期间的国内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选取为6个月。

把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这一变量引入货币政策传导的函数中,2010-2011年期间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共计的18次使用只有4次已经完全产生了初步的政策作用。

但是从高企的CPI增速看,这4次完全已经产生了最终政策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使用并未产生预期的政策效果。

2010年10月加息的货币政策效果最终完全发挥政策作用的时间是2011年4月,但是2011年4月的CPI增速却达到5.3%的高点。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了2010-2011年期间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并未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18次使用却无法使单一的目标变量取得预期的政策目标,加之未计入CPI指数的商品房价格增速居高不下的局面仍无法改善,所以本文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2010年-2011年期间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足,即此期间国内货币政策失效。

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产生背景和所要研究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本文选取的中介变量是利率,为了进一步加深对2010-2011年的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本文对2010-2011年期间的国内CPI增速和利率的变动情况做了并表处理。

表5.2010-2011年期间的国内CPI增速和利率对比

月度

CPI

利率

Jan-10

101.5

2.25

Feb-10

102.7

2.25

Mar-10

102.4

2.25

Apr-10

102.8

2.25

May-10

103.1

2.25

Jun-10

102.9

2.25

Jul-10

103.3

2.25

Aug-10

103.5

2.25

Sep-10

103.6

2.25

Oct-10

104.4

2.5

Nov-10

105.1

2.5

Dec-10

104.6

2.75

Jan-11

104.9

2.75

Feb-11

104.9

3

Mar-11

105.4

3

Apr-11

105.3

3.25

May-11

105.5

3.25

Jun-11

106.4

3.25

Jul-11

106.5

3.5

Aug-11

106.2

3.5

Sep-11

106.1

3.5

Oct-11

105.5

3.5

Nov-10

104.2

3.5

Dec-11

104.1

3.5

数据来源:

中经网经济类数据库

如表5所示,本文把CPI和利率做了并表处理,为了更直观地得出结论,本文将运用SPSS软件对于表5中的数据做出实证分析。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本文对于CPI和利率的关系作了单因素方差分析。

打开单因素ANOVA命令,将CPI选为因变量,将利率选为因子。

输出结果如下:

输出结果一:

方差齐次性检验表

方差齐性检验

CPI

Levene统计量

df1

df2

显著性

1.672

5

18

.192

输出结果一给出了Levene方差齐次性检验的结果,从该结果中可以得出Levene方差齐次性检验的P值为0.192,大于显著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样本数据之间的方差是齐次的。

输出结果二: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ANOVA

CPI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34.495

5

6.899

12.575

.000

组内

9.875

18

.5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