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809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

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

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距蔚县县城23km,隶属杨庄窠乡管辖,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2010】1389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

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所以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²。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具备技改条件。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2009]66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

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4日以“张煤办[2010]6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2011年1月8日以“冀张煤安监字[2011]6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于2011年3月26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为15个月。

目前,鑫发煤矿一井已经完成井底车场、上仓皮带巷、煤仓、装载皮带机巷、装载硐室、水仓、火药库、清理斜巷、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泵房管子道、5100皮带巷、5100轨道巷以及首采面回采巷道等井巷工程、各机电安装工程以及地面土建工程,矿井技改工程现已完成,已经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现申请联合试运转。

特此申请,请批示!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矿井基本情况1

(一)概况1

(二)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2

(三)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3

(四)煤层煤质3

(五)水文地质条件5

二、联合试运转基本依据8

三、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9

四、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9

(一)矿井通风系统9

(二)供电系统10

(三)主提升系统12

(四)排水系统14

(五)压风系统14

(六)防尘、消防供水系统15

(七)通讯系统15

(八)监测监控系统15

(九)人员定位系统17

(十)采掘工作面17

(十一)地面后勤保障系统18

五、联合运转安全技术措施18

(一)一般要求18

(二)顶板管理20

(三)一通三防管理20

(四)机电管理22

(五)运输管理23

(六)巷道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24

一、矿井基本情况

(一)概况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距蔚县县城23km,隶属杨庄窠乡管辖,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2010】1389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

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所以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²。

井田范围由15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见下表1

整合后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3°带)表1

拐点序号

X坐标

Y坐标

1

4433500

38544000

2

4433310

38544425

3

4433440

38545000

4

4433440

38548425

5

4432500

38548425

6

4432500

38546500

7

4432020

38546356

8

4432010

38545965

9

4431275

38545760

10

4430970

38545410

11

4431310

38544838

12

4431366

38544025

13

4431365

38542480

14

4431750

38542280

15

4432740

38543300

井田南北宽约2300m,东西长6100m,面积约8.82km2。

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一套系统难以整体开采,所以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煤矿一井和鑫发煤矿二井,鑫发一井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2,准采标高为+860~+1180m。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具备技改条件。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2009]66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

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4日以“张煤办[2010]6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2011年1月8日以“冀张煤安监字[2011]6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2011年3月20日,蔚县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以“蔚煤安[2011]第37号”文同意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开工。

(二)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矿井设计采用三立井分煤层多水平开拓方式,共划分为两个水平,即一水平(+1030m),二水平(+930m),一水平划分为二个采区进行开采。

矿井共设通达地面的井筒2个,分别是副立井(井口标高+1320.7m),回风立井(井口标高+1321.25m)。

各井筒布置简述如下:

(1)利用原东发煤矿一井的风井作为鑫发一井技改后的副井,担负提矸、运料、进风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

(2)利用原东发煤矿一井的副井作为鑫发一井技改后的回风立井,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

(三)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

工业场地布置于主、副、风井附近的山坡平地段,面积约1240m2,在工业广场西部布置生活及办公区;东南部布置辅助生产区,东北部布置生产区,占地90亩。

工业广场内主要布置有主、副井绞车房、变电所、办公室、食堂、宿舍、澡堂、矿灯房、锅炉房、机修间、仓库、水池、压风机房、值班室等。

行政公共建筑面积1140m²。

工业场地场内采用轨道运输方式,矿井原煤由主立井提升至地面,井原煤皮带落地至储煤场;出厂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矿井大门右侧建有地磅装置。

(四)煤层煤质

1、煤层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有1、5煤层,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1号煤层

位于煤系底部,为最下部的一层煤,它沉积在煤系基底相对低洼的地段,其分布受古地形控制,多呈不连续的孤立块段状。

井田西北部受煤系基底隆起的影响而缺失。

该煤层在本井田赋存不稳定,厚度在0~2.89m之间,东发煤矿东部至大东山煤矿,厚度增至3—4米,局部在4.0m以上。

煤层平均厚度2.2m。

煤层结构简单,为大部可采煤层。

结构复杂,普遍含1~3层炭质泥岩夹矸,夹矸单层厚度为0.1~0.6m,由于凝胶化组分含量高,以光亮——半光亮型煤为主。

原煤灰份为16.0%~19.2%,略高于5、6号煤层。

顶板岩性为灰色泥岩,夹粉砂岩薄层,平均厚度1.30m;老顶为浅灰色细粒砂岩,致密坚硬,厚度大,平均厚度达14.5m;底板为灰色泥岩,一般层厚为5.92m左右。

该煤层虽分布不连续,但在分布范围内厚度较大,变化小,为较稳定煤层。

5号煤层

位于下花园组煤系中部,下距1号煤层一般40~70m左右,局部打100余米,煤层厚度0.80~2.20m,平均1.80m。

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变薄,向斜两翼部变厚;该煤层结构较复杂,含夹矸1~3层,夹矸厚度在0.1~0.3m之间。

不含夹矸的煤层,在相当部位的煤质变差,该煤层为简单结构。

顶板岩性为灰色泥岩,夹粉砂岩薄层,厚度1.5m左右,局部相变为浅灰色细粒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厚3.5m左右。

本煤层为稳定型煤层,对比可靠。

为井田内厚度最大、稳定程度最好、储量最多的煤层。

2、煤质

1号、5号煤为中高发热量、无粘结性及结焦性的长焰煤。

为良好的工业动力用煤。

煤质特征表表1-4-1

煤层号

Mad

%

Ad

%

Vdaf

%

St.d

%

Qgr,V,ad

MJ/kg

1

4.1~10.37

16~19

36.00~38.58

0.01~1.35

28.84~29.68

5

4.2~10.36

13~16

24.00~38.39

0.21~1.18

23.22~23.40

(五)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矿区冲沟较为发育,补给条件差,排泄条件良好。

(2)含水层

区内主要含水层有:

a.寒武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小。

因其在煤系下部,水的压力也不大,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b.下—中侏罗统下花园组下段砂岩含水层,含水极弱。

c.下—中侏罗统下花园组上段砂岩含水层,含水极小。

开采过程中,矿井水主要来源于煤系,但因其含水极小,水量不大,区内年产3万吨的矿井,昼夜水量10m3左右。

d.侏罗统九龙山组砂砾岩含水层,含水极弱。

e.侏罗统髫髻山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含水层,含水极弱。

f.更新统马兰期洪积砂砾、卵石孔隙含水层,含水小—中等。

因其距开采煤层间距较大,所以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3)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

矿井及周边小煤矿已开采多年,期间几易矿主,图纸资料缺失,采空区范围不准确,老空积水情况不明。

(4)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矿井开拓开采过程中不受地表水及承压水威胁,但在采掘活动中,若遇老空积水,探放不及时,也将对采掘工程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威胁矿井安全,防治水工作比较简单。

(5)矿井涌水量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本矿井实际涌水量,按比拟法预算未来矿井涌水量为: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

(6)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综上所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生产受水害威胁较小。

5、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鑫国矿业有限公司蔚县鑫发煤矿由蔚县大东山煤炭开采有限公司、蔚县兴武煤矿、蔚县里湾煤炭开采有限公司、蔚县前梁煤炭开采有限公司、蔚县东发煤矿、蔚县东发煤矿二井整合而成,并配置周边零星资源,根据冀安办[2008]49号《关于张家口市辖区煤矿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各矿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煤尘爆炸指数和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情况如下:

1、蔚县大东山煤炭开采有限公司:

(1)瓦斯:

矿井绝对涌出量为1.13m3/min,相对涌出量5.42m3/min;矿井CO2绝对涌出量为1.3m3/min,相对涌出量6.24m3/t,认定该区块属低瓦斯。

(2)煤尘:

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7.65%,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等级为Ⅱ级,发火期为3~6个月。

2、蔚县兴武煤矿:

(1)瓦斯:

矿井绝对涌出量为0.49m3/min,相对涌出量4.7m3/min;矿井CO2绝对涌出量为0.61m3/min,相对涌出量5.86m3/t,认定该区块属低瓦斯。

(2)煤尘:

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7.24%,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等级为Ⅱ级,发火期为3~6个月。

3、蔚县里湾煤炭开采有限公司:

(1)瓦斯:

矿井绝对涌出量为0.35m3/min,相对涌出量2.5m3/min;矿井CO2绝对涌出量为0.55m3/min,相对涌出量3.96m3/t,认定该区块属低瓦斯。

(2)煤尘:

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4.7%,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等级为Ⅱ级,发火期为3~6个月。

4、蔚县前梁煤炭开采有限公司:

(1)瓦斯:

矿井绝对涌出量为0.44m3/min,相对涌出量2.53m3/min;矿井CO2绝对涌出量为0.57m3/min,相对涌出量3.28m3/t,认定该区块属低瓦斯。

(2)煤尘:

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8.96%,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等级为Ⅱ级,发火期为3~6个月。

5、蔚县东发煤矿:

(1)瓦斯:

矿井绝对涌出量为0.86m3/min,相对涌出量4.95m3/min;矿井CO2绝对涌出量为1.22m3/min,相对涌出量7.03m3/t,认定该区块属低瓦斯。

(2)煤尘:

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7.64%,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等级为Ⅱ级,发火期为3~6个月。

6、蔚县东发煤矿二井:

(1)瓦斯:

矿井绝对涌出量为0.26m3/min,相对涌出量1.87m3/min;矿井CO2绝对涌出量为0.8m3/min,相对涌出量5.76m3/t,认定该区块属低瓦斯。

(2)煤尘:

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9.63%,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等级为Ⅱ级,发火期为3~6个月。

区域地温梯度2°/100m,矿井地温低,地温不超过23°,无热害。

正常通风即可达到降温措施。

二、联合试运转基本依据

1、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2010】1389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

2、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2009]66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

3、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4日以“张煤办[2010]6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2011年1月8日以“冀张煤安监字[2011]6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三、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组长:

魏庆阳

副组长:

刘汇昌、林勇、郭庆举、孙梦军、徐龙夫

成员:

杨建国、于世兴、葛庆新、张培波、朱金地、王彦波、王小明、刘晓

魏庆阳:

负责试运转期间所需要的人、财、物安排;

刘汇昌: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生产,劳动组织管理工作;

林勇: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机电运输管理工作;

孙梦军: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物资、材料的供应以及生活保障工作;

郭庆举: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技术指导;

徐龙夫: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安全以及员工培训工作;

杨建国: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技术管理工作;

王小明: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生产组织工作;

王彦波: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技术资料编撰;

刘晓: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设备计划、安装调试工作;

朱金地: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张培波: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机电运输具体工作;

葛庆新: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采煤工作面现场管理工作;

于世兴: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掘进工作面现场管理工作。

四、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

(一)矿井通风系统

根据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利用全矿井负压通风,采用“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进风井是主、副立井,回风立井是总回风井。

总回风井安装了两台轴流式主扇风机,运行主扇2×132KW,备用主扇2×132KW,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能够满足矿井通风的要求。

矿井总进风量为1750m³/min,总回风量为1680m³/min,主要通风机型号为FBCDZ№18/2×132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风机两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2×132KW,风量范围:

35~82m³/s,风压范围:

900~3150Pa。

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期间,5101首采工作面计划配风量360m³/min,后期接替工作面计划配风量400m³/min,5102轨中巷、5102运中巷和5200轨道巷三个掘进工作面计划配风量分别是750m³/min,井下中央变电所计划配风量120m³/min,合计计划配风量1530m³/min。

(二)供电系统

1、鑫发煤矿一井地面已架设双回路10KV电源供电,分别引自张能公司红土湾35/10KV变电站两段不同的10KV母线,一回路运行,一回路带电备用。

两回路电源选用LGJ-120mm2架空线路引至矿井地面ZBW-12型智能欧式箱式变电站(10Kv),两回路线路长约4.8km

2、矿井地面10/0.4KV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主接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

10KV系统选用KBZ-12型智能箱式开闭站。

开闭站采用双列布置,柜型为XGN-12固定式开关柜结构,内部开关采用进口型ISM-12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

箱体要求采用双层密封结构,并装设冷暖空调。

进、出线均采用电缆连接。

变电所设有两台S11-M-400/10、10/0.4KV、400KVA变压器,两台同时运行互为备用,正常负荷率54%,故障保证率92%。

0.4KV系统选用GGD配电柜6台,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

供电范围包括主井工业场地全部低压负荷。

风井场地设风井变电所,两回10kv电源引自矿井地面变电所两段不同母线,风井变电所设两台S11-M-250/10、10/0.4KV、250KVA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负担主扇风机供电。

变电所10KV母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成套装置,使本站功率因数维持在0.95以上。

10KV系统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矿井动力电源选用两回MYJV42-8.7/10KV,3×120mm2矿用交联聚乙烯粗钢丝铠装铜芯电缆,电缆沿副井筒敷2趟,两回下井电缆经副井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

当一回故障时另一回能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的供电;供电距离均为800m,电缆允许工作电流240A。

矿井变压器容量3KVA两台,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3331kW,矿井运行设备总容量2724kW,井下最大涌水时用电负荷112KW,矿井上年综合电耗18.9KW.h/t。

3、井下中央变电所设有8台BGP-47型矿用隔爆型高压馈电开关,中央变电所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分别以10KV向采区变电所、所内动力变压器供电。

中央变电所设有两台KBSGZ-63010/0.69KV630KVA变压器,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互为备用。

中央变电所低压0.66KV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设有22台KBZ型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分别向主排水泵、主井井底、副井井底、上仓皮带、轨道巷绞车、开拓工作面、局扇等设备供电。

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内均设一台KBSG—100/10、10/0.69KV100KVA型变压器,作为掘进工作面局扇专用变压器。

4、5100采区变电所安装4台PJG-200/6Y型高防开关3台、GP4-6Z型高防开关4台,KS9-315型变压器,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分别以660V向5101首采面配电点供电。

5、5101首采面配电点安装BKD9-400型馈电开关3台,QBZ-400型1台,QBZ-200型开关8台,ZBM综合保护开关3台,ZBX综合保护开关1台。

分别以660V向采煤面各设备供电。

6、井下均使用矿用隔爆型的电气设备,控制、通讯、信号设备均使用矿用防爆型。

井下电话均使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并使用矿用电话电缆。

照明灯具均使用矿用防爆型。

7、井下供电系统三大保护齐全有效。

(三)主提升系统

1、主立井提升系统

主井安装2JK-2.5×1.2/20提升机一部,滚筒直径2500mm,滚筒宽度1200mm,配用YR500-8-280型、280kW、10kv电动机,提升速度4.84m/s。

提升机最大静拉力90KN,最大静拉力差55KN,采用PLC电控系统。

选择28NAT6×19S+FC1570型钢丝绳,直径为28mm。

采用一对JLS-3型立井单绳提煤箕斗提升。

2、副立井提升系统

副井安装JK-2.5/20单滚筒提升机一部,滚筒直径2500mm,滚筒宽度2000mm,配用YR5004-8型、400kW、10kv电动机,提升速度4.9m/s。

采用ASCS直流全数字调速电控系统。

选择28ZAB6V×30+FC1570ZZ型钢丝绳,直径为28mm。

采用一个1t矿车单层单车轻型罐笼提升。

3、井底车场运输系统

井底车场采用环形车场布置,利用车场作为调车线和通过线,主要运输大巷采用600mm轨距,24kg/m轨道和5t防爆型蓄电池式电机车,用于运送一水平下山采区煤、设备、材料和矸石。

4、主井上仓皮带运煤系统

主井上仓皮带机安装一部DTL100/35/2×30型胶带输送机,电控采用QBZ-200/660开关控制,电机YB200L2-4,电压660V、功率30KW。

选用PVC100mm800S型皮带。

5、首采区运输系统

(1)运煤系统

5100皮带机巷安装DTL80/40/2×37型固定式胶带输送机1部,电控采用QBZ-80/660开关控制,电机YB30L2-4,电压660V、功率110KW。

选用ST1600S/800mm型皮带。

V=2m/s,输送能力400t/h。

5100皮带与上仓皮带搭接进入煤仓。

(2)轨道运输系统

5100轨道安装1部JD-2型及2部JD-1型调度绞车,电机功率分别为25KW、11.4KW的调度绞车拉单勾串车,铺设15kg/mg钢轨(轨距600mm)。

6、5101首采面运输系统

(1)工作面运中巷安装SGB620/40T型,电机功率40KW,运煤能力为150t/h的刮板输送机3部运输工作面的煤炭。

(2)工作面轨道安装JD-1型,电机功率11.4KW的调度绞车运输材料、设备。

(3)工作面内采用SGB620/40T型,电机功率40KW的刮板运输机运煤。

(4)运输路线:

5101回采工作面→5100面运中巷→5100皮带机巷→上仓皮带→煤仓→主井→地面储煤场

7、掘进工作面提升系统

采用SGB620/40T型,电机功率40KW,运煤能力为150t/h的刮板输送机和JD-1型,电机功率11.4KW的调度绞车运输煤(矸石)、材料及设备。

运输路线:

①5102运中巷→5100皮带机巷→上仓皮带→煤仓→主井→地面储煤场

②5102轨中巷→5100皮带机巷→上仓皮带→煤仓→主井→地面储煤场

③5200轨道巷→井底车场→副立井→地面→地面排矸场

(四)排水系统

矿井已按照设计要求在一水平(标高+1030m)施工主、副水仓,主、副水仓总容量700m3。

选用D46-50×9型排水泵3台,配套电机型号YB2-315M-2,132kw,电压660V,排水泵设计扬程为400m,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路选用φ108mm×4.5无缝钢管共2趟,经副井排至地面。

(五)压风系统

在地面建空压机房,选用SA-120A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为120Kw,其压缩空气量为21m3/min,压缩空气压力为0.85MPa。

经副井井筒内一趟主管路φ108×4.5无缝钢管至副井井底车场,再由支管φ75mm无缝钢管或相应直径的软管向井下各用风地点、设备供风。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