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795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金域缇香二期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1建筑概况1

1.2设计简介1

1.3工程施工条件1

1.4编制依据1

第二章施工安排2

2.1工程施工目标2

2.2工程施工顺序2

2.3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流程3

2.4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4

第三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

3.1施工准备5

3.2资源配置计划5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8

4.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8

4.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8

4.3混凝土质量管理及供货9

4.4混凝土浇筑10

4.5注意事项12

4.6混凝土养护13

4.7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14

4.8后浇带补偿收缩砼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14

4.9试块留置14

4.10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14

4.1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16

第五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18

5.1质量管理措施18

5.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0

5.3防雨措施21

5.4夜间施工措施21

5.5混凝土连续浇筑保障措施22

5.6主要安全技术措施22

5.7环境保护措施22

第六章安全生产管理措施23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建筑概况

金域缇香花园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街道。

工地现场东临行政九路,南临行政二路,西临龙坪路(规划中,尚未施工),北临行政一路。

建筑用地沿行政一路方向长约291.7m,沿行政九路方向长约189.15m。

本工程共有10栋3~34层住宅,主楼最大高度为99.80米,±0.000对应的绝对标高为51.250,地上使用功能为配套服务设施,地下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和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其中2#(局部)、3#、4#、5#、6#楼地下室2层,1#、7#、8#地下室为1层,9#楼为4层框架结构幼儿园,10#楼为33层经济保障房。

1.2设计简介

本工程地下室基础底板厚度为350mm、400mm厚,其中

轴~

轴交

轴~

轴局部板800mm厚,

轴向

轴方向4m宽范围交

轴~

轴板为500mm厚,局部电梯井坑深2.45m、消防集水坑深1m-1.3m。

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地梁C30,外墙为C50,抗渗等级均为S8。

承台混凝土采用C30,其中CT12b(4.8m*6.6m*2.3)、CT64b(15.9m*15.9m*2.3)等及800厚筏板基础均属典型大体积砼。

1.3工程施工条件

根据现场条件,本工程采用商品砼。

商品砼中心搅拌站供应,砼采用运输车运输,现场采用地泵或车泵进行砼的输送,现场已经进行了桩基础施工,三通一平已具备,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1.4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9《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10《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范》JGJ28-86

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2000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

15金域缇香花园二期设计施工图纸

第二章施工安排

2.1工程施工目标

施工进度目标:

根据合同工期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序,按时完成各节点工期目标。

施工质量目标:

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

施工安全目标:

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杜绝火灾及重大机械事故,轻伤率控制在1.5‰以内,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地。

施工环境目标:

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污水排放达标,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达到深圳市的标准规定;控制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办公区环境绿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达到GB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达到“绿色施工”的要求。

2.2工程施工顺序

2.2.1工程总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临时设施搭设→场地平整及机械准备→现场围护工程→坐标及高程测量施工→土方开挖→地下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外装饰施工→内装及安装等配套施工→安装调试→室外管网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2.2.2地下室底板施工顺序

根据地下室后浇带设置分布,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可分为8个区段。

2.3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流程

2.3.1地下室施工段划分

地下室基坑面积较大,根据后浇带的设置以及与上部结构对应的功能划分,我方施工范围内拟分为8个区来组织流水施工。

即以-1与-2层为分区标准,根据后浇带的设置,各施工区分段组织流水施工。

2.3.2工艺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

 

2混凝土供应与输送流程

混凝土供应与输送流程见下图所示。

3混凝土浇筑流程:

混凝土浇筑流程详见下图所示。

2.4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本工程地下室筏板及部分承台属于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方量大。

因此,混凝土内的水化热高,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较大的温度应力将会导致混凝土裂缝,所以,大面积超长混凝土的无缝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

为确保混凝土不出现有害裂缝,施工前由我项目部组织混凝土供应商实验室进行混凝土试配,根据试配结果,对现场施工环境,根据温差变化,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厚度在800以内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法进行浇筑,厚度在800以上混凝土采用800厚分层浇捣。

连续采集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数据,用以指导混凝土养护工作。

第三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3.1施工准备

3.1.1技术准备

1对混凝土振捣手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目的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

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并填写浇筑记录。

3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场参与协调、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

4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

3.1.2现场准备

1现场设施准备

在现场靠办公室侧建立10m2标准养护室,养护室设置自动控温控湿仪一台,室内温湿度计一只,内配电热管、空调,做到温湿度自动控制。

配置足够数量的试模(包括抗渗试模)养护室墙壁四周及顶板作保温处理,养护室的门作成单开门,外门向外开,内门向里开,以利于保温。

2生产准备

1)基础底板钢筋隐蔽验收合格,预留洞、预埋管、线、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靠。

2)在底板钢筋点焊短钢筋头刷红色漆线标志,以用作控制砼浇注标高之用。

3)备足10~12支振动插入式振捣棒,功率1.5kW,振幅1.2mm,振动频率200Hz。

4)备好作业面振动棒机连接电源箱及夜间施工电源。

5)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

6)现场将运输通道清理到位,无障碍物,通知各材料供应商浇筑日不要有车辆入场供货。

7)将养护覆盖材料运到基坑内(一层薄膜、两层草帘用于筏板基础顶面保温保湿备用。

8)泵车停机点及主要行车通道提前清理干净障碍物。

3.2资源配置计划

3.2.1劳动力配置计划

为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时配备两个浇筑小组,具体人员配备如下(其他工种配合):

序号

工种名称

人员数量

主要责任人

主要职责

1

生产总指挥

1

吴文辉

总体安排与混凝土浇筑施工有关的人员、材料、设备等相关事项

2

技术总指挥

1

刘传余

全面负责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技术问题的处理

3

混凝土浇筑现场

1

黄耀东

负责白天浇筑现场质量、进度控制、填写浇筑记录

2

程泗安

负责浇筑现场质量、进度控制,并填写值班日记

4

混凝土浇筑后台

1

不定期检查搅拌站原材料及计量工作

2

负责后台原材料质量控制

5

现场车辆

交通调度

1

李志彪

混凝土罐车的调度指挥,确保浇筑连续

6

安全总负责

1

张兆明

全面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7

现场安全管理

1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8

外围环境协调

1

郭万鹏

负责周边环境协调及与居民沟通

9

混凝土浇筑

队长

2

劳务队长

全面管理负责劳务作业层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人员调度、质量控制

10

混凝土浇筑

小队长

6

砼工长

负责浇筑现场作业工人的管理、调度

11

混凝土供货验票

3

工人

确认混凝土数量及强度等级

12

放料

8

工人

根据浇筑现场要求放料

13

振捣手

6

工人

首次振捣及二次振捣

14

瓦工

10

工人

找平、压实、拉毛等混凝土表面后期处理

15

木工

5

工人

护模

16

钢筋工

2

工人

护筋

17

电工

4

工人

确保施工用电正常

18

试验工

2

工人

负责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坍落度检查

19

混凝土保温覆盖

10

工人

混凝土表面具备上人条件后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两层草帘

20

试块制作、混凝土测温

1

黄康荣

负责混凝土测温及记录

浇筑小组连续进行施工,工人轮换吃饭,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停滞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

3.2.2物资配置计划

1主要机具配备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来源

1

塔吊

TC6013A-6

5台

垂直运输

购买

2

混凝土泵

HBT-80C

2(1台备用)

砼泵送

购买

3

砼搅拌运输车

15辆

砼运输

供应商提供

4

混凝土振捣器

2X-50

12台

砼振捣

购买

5

混凝土平板振动器

H21X2

2台

砼振捣

购买

6

发电机

200KW

1台

备用电源

租赁

7

布料机

2台

砼浇筑

购买

8

电焊机

BX-350

4台

焊接

购买

2浇筑时间

根据现场场地实际情况,本工程底板分成8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单独浇筑,采用HBT-80C型混凝土泵进行浇筑。

根据业主确定的搅拌站,必须保证现场连续施工。

商品混凝土厂家现场配备15台混凝土罐车,罐车平均装载量按9m3考虑;工地现场配2台HBT-80C型混凝土泵。

根据经验,HBT-80C型混凝土泵的实际最大混凝土输出量40m3考虑。

3浇筑车辆数量

浇筑现场距离搅拌站距离按10km,行车时间平均30min,往返时间为60min,则每车的运输效率为9×(60/60)=9m3/h。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主楼底板最多需要配备的车辆数为:

(100/9+1)=13(取整数),再考虑到每个出料口有1台车排队等候,所以应配备13+2=15辆车可以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4.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4.1.1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

4.1.2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4.1.3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4.1.3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4.1.4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4.1.5外加剂的选择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1.6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4.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4.2.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6砂率宜为38~42%。

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4.2.2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4.2.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4.3混凝土质量管理及供货

4.3.1供货质量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属大体积砼,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应严格控制砼原材料质量、保证配合比及计量准确。

为此,在整个地下室底板砼浇筑过程中,项目部必须协同监理及业主单位加强对搅拌站的管理监督力度。

确保项目部在浇筑全程均有不少于1人在搅拌站进行监督,若有异常及疑问得不到搅拌站合理解答时应及时制止并向项目部总工程师汇报。

4.3.2混凝土供货速度

混凝土应满足现场8~10h的初凝要求,以防出现冷缝。

为防止施工冷缝,混凝土每小时的供应量Q≥1.1(hLb/t)

L——浇捣长度10m;

b——混凝土浇捣宽度25m;

h——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0.5~0.6m;

t——混凝土初凝时间扣除混凝土运输时间,6~8h。

计算结果Q≥25m3施工能够满足要求,若满足供货速度大于25m3则不致于出现冷缝。

4.3.3供货验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是否填写了出站时间,进场时间要签证,并随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

若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规范及现场的要求,一律拒收退回搅拌站。

4.3.4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砼罐车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料。

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4.4混凝土浇筑

4.4.1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布置混凝土泵→混凝土供货→坍落度测试→验收合格→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混凝土→振捣作业面阶梯推进→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混凝土表面二次赶平、压实、拉毛→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

4.4.2砼坍落度及温度控制

1坍落度测试

现场应准备两个以上的坍落度桶,并备用一个,放置坍落度桶的钢板必须平整。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应首先测试坍落度,底板混凝土的坍落度设计值为160mm±20mm,坍落度超出此范围的混凝土不准许浇筑。

往坍落度桶中填混凝土时应分两层填入,并分层插捣,每层均匀插捣25次,提桶时垂直一次性提起。

2混凝土温度控制

委托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测温工作,防止水化热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

1)降低水泥水化热。

包括:

混凝土的热量主要来自水泥水化热,因而可选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双掺”技术,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夏季施工时,经现场测试砼内外温差过大时,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包括: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

夏季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块,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也采用遮阳保护、洒水降温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在混凝土入模时,还可以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包括: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以使混凝土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其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

夏季应坚决避免曝晒,注意保湿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基面与大气温差控制在20℃以内,混凝土降温速率控制在2.0/d以内,并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4)当温度难以控制时,可以采取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表面及内部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以改善应力分布,防止裂缝的出现。

4.4.3浇筑方法

底板砼分层浇筑

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筑间隔时间将控制在8个小时以内。

1)根据现场具体浇筑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劳动力调配,确保每一下料口混凝土能适时地、恰到好处地覆盖上层已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形成冷缝。

2)各浇筑段底板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连续浇筑的要点是保证不出现冷缝,用缓凝型外加剂,浇筑时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3)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采用泵送,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浇筑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一次到顶、分层浇筑、循序推进”。

振捣时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确保不漏振。

分层浇筑混凝土,有利于错开拌合物内各层的水化时刻,分散混凝土的放热峰值。

一般在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时,浇筑上一层。

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500mm

由于筏板砼的一次性连续浇筑量很大,上下层砼的一个浇筑循环为4~5h,因而此前浇筑的砼斜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为2~3h。

因此,为防止出现冷缝,在设计配合比时应给砼留10h以上的缓凝时间。

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

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

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

剩下的振捣棒用于弥补前面3道振捣棒漏振的区域。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10s左右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

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振捣棒距离加强带钢丝网的距离应为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左右,同时距离也不得太近,以免振捣棒损坏钢丝网导致混凝土泄漏。

4.5注意事项

4.5.1二次振捣及二次抹压

二次振捣:

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以增强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能力,同时为消除砼在施工过程中沉缩裂缝,必须做好混凝土的二次振捣。

二次振捣间歇时间为1-1.5h,在加有缓凝剂的砼中可适当延长,控制在1.5-2.5h范围内。

二次抹压:

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须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混凝土表面用力进行二次抹压。

二次抹压是为弥合砼表面失水导致毛细收缩裂缝的有效手段,以防止裂缝扩展并消除砼表面观感缺陷。

4.5.2冷缝处理

若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其他不可预料的因素无法实现整个超常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整体连续浇筑,可划分膨胀带分隔处设置止水钢板,以防万一出现不利情况时可以在此留施工缝的准备。

如下图所示:

施工缝处膨胀加强带止水钢板做法

4.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6~8h以内,养护覆盖采用一层薄膜加一层麻袋的方式。

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用剪刀将麻袋剪成条状覆盖,确保覆盖符合要求。

大承台可以采用蓄水保温的方式进行养护。

底板大体积底板混凝土覆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在混凝土温差趋于0℃前严禁浇水养护。

内外温差趋于零后可以采用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

底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温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掀开麻袋。

在保温养护期间,因后续工作(如放线等)需要,必须揭开麻袋时,只宜局部进行,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超过温控指标时,应及时加盖备用塑料薄膜和麻袋。

4.7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

后浇带模板支设节点做法采用δ=15mm厚覆膜多层板及木方封堵,膨胀加强带两侧竖向和水平钢筋采用Φ20@200mm绑扎,膨胀带内的钢板网采用钢筋绑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

4.8后浇带补偿收缩砼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

1必须认真做好后浇带两侧普通硅酸砼的表面清除、凿毛和湿润工作:

将原砼表面普遍凿毛,要求凿到出现新槎、露出石子;凿毛验收合格后,清除表面砼渣及其他杂物,并钢筋表面进行清除,除去铁锈;在补偿收缩砼浇筑前24h,要对已经凿毛的砼表面进行预湿,要充分均匀的浇水,使得湿润大于5mm。

2对于支设的模板必须采取严密措施,防止两端漏浆。

3采用泵送砼浇筑,现场砼坍落度应为180mm±20cm。

浇筑间隙不得超过2h,不允许留施工缝。

4砼要求振捣密实,硬化前1~2h予以抹压,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必须进行充分的湿润养护,这一工序是保证砼具有一定膨胀力和足够强度的关键。

5砼浇筑后应立即覆盖两层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