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335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docx

高职学院五年发展规划

学院五年发展规划

(2012—2017年)

一、指导思想与定位

(一)指导思想

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办学;遵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注重内涵建设,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着力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强以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为重点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创新谋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服务意思、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国际旅游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定位

目标定位:

在未来5年内逐步建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质量优良、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层次定位:

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成教、自考培训教育为辅,兼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资格培训,注重技能培养的院校。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三亚,面向海南、广东,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主动服务地方,合作办学的思路,深化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参与构建海南发展,为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

目标的实现分两步走:

第一步:

到2013年前,顺利通过专业评估和教育部合格验收。

第二步:

到2017年前,通过新建院校教学合格评估。

学院完成校园基本建设,成为办学质量优良,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

(二)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到2017年,全日制在校生在10000人左右,教育培训超过1000人次/年。

——专业与课程建设传统专业得到优化整合,优势专业建成知名品牌。

在现有29个专业的基础上,淘汰一批,发展一批,更新一批。

到2017年,专业保持在40个左右;建成省级特色专业1-2个,院级特色专业2—4个。

深化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到2017年,力争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中有所突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5门,院级精品课程15门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原则,积极推进人才战略。

到2017年,全院专任教师总数达到650名左右,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200名左右,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50%。

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培养引进国内或省内、行业内知名专家15名;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4—6名,“双师”素质教师20—30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比例达到40%;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在海南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到2017年,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达到7000万,实验室总数达到30个,争取建成3-5个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2个,使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具有真实职业氛围,力求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各专业都建立能够满足需要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2/3以上的专业设有对应的职业资格取证项目或职业技能鉴定项目。

力争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在海南同类院校中达到先进水平。

——教学质量创优工作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教学管理为保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到2017年,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教研、教改制度完善,活动积极,气氛浓厚;形成自编特色教材与国家优秀教材相结合,具有我院特色的教材体系;学院在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成效显著。

学院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服务。

在现有28家合作单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实习基地的数量和面向方向。

到2017年,校企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新的突破,并形成一批以产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实现人才培养多样化,建成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5个院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特色(重点)专业均建立稳定的产学合作基地。

——管理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到2017年,基本形成现代学院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二级管理的优势,部分经费实行财务包干;建立起充满竞争与活力、具有高效激励机制的人事制度;实现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效率高效化。

——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新建、改建、扩建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到2017年,计划建成主要项目8个,新增面积约15000平方米,做到各类教学、行政用房、生活和运动设施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力争实现标准化学生公寓,标准化食堂,园林式校园,节约型校园。

——教风学风建设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整体育人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构建起具有鲜明学院特征和较高文化品位的人文校园、和谐校园,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院精神。

三、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为全面实现发展目标,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奋发图强,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建设实施。

1.专业与课程建设

——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改造传统专业,发展紧缺专业,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重点开发和建设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优势专业;加大专业申报前的社会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市场需求反馈信息确定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及招生规模;设立专业开发专项资金,保证新上专业建设资金到位;制定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专业建设基本标准并严格执行,对专业建设情况较差,就业率低专业要减少或停止招生,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将坚决予以撤销。

   ——深化专业改革,打造品牌专业。

以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推动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

大力推进特色(重点)专业建设工作。

完善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以专业检查评估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力争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和院级特色(重点)专业,以品牌专业带动学校建设。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课程建设。

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技术立足”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加大综合实践性课程和单项技能性课程的比例,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重点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争取每个专业核心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标准进行建设,从而保证各专业学生的基本培养规格;争取各专业建成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分层次、分步骤推动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学院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将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就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2.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师资招聘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一是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积极吸引学院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并重点从科研推广和生产单位选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来校任教;二是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招聘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三是根据专业设置需要,努力改善教师的专业、职称结构。

   ——加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是狠抓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科技应用推广、技术服务活动,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采取培养、分流和招聘等渠道,重点加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二是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抓好教育理论培训、师德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外语培训和专业培训,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积极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带动战略。

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有计划的安排到重点高校、知名企业进修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适时提供攻读学位、出国深造、学术研讨和科研等机会。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名师效应。

努力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3.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

  ——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营造真实职业训练氛围。

充分发挥学院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探索建设与教学需要相适应、仪器设备先进、具有现代工业化标准的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习、实训基地和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应用项目研发于一体的产学研示范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良好条件,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构建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网络。

制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适当提供相应建设的配套资金,广泛联系,深入合作,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形成内外结合、相对稳定、功能互补的实习、实训基地体系。

——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满足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

增加满足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实验室,为全面强化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条件。

4.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突出技能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建设。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报告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保障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教学的建设与组织,坚持实验室开放,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提供条件;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及相应的学生激励政策,大力推行“双证书制”。

——积极进行教研、教改。

建立教研、教改课题支持、奖励制度,设立院级教研课题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和承担院内外课题;对10%的优秀学生通过实验班、专门、专项训练等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满足学生深造、技能和特长的再打造,进一步满足因材施教和拔尖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教材、图书资料建设。

以院内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材建设为重点,做好自编教材的开发工作。

鼓励教师开发编写实践教学指导教材、案例教材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行业规划教材编写。

构建院、系两级教材信息库,实现教材信息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严格执行学院教材选用、供应工作管理规定,确保优秀教材、最新教材进课堂。

保证年均新增图书不低于2万册,保证达到生均100册纸质文献。

进一步改善馆藏结构,全面实施自动化管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严格规范教学管理。

进一步完善具有我院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探索教学督导工作新机制,扩大教学信息的反馈渠道,完善监控着眼点,规范和优化监控方式和手段。

完善教学评价,各专业建立阶段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并向学生公开。

建立评估长效机制,逐步推行定期的教学单位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践教学评估。

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加强学籍管理改革,逐步探索学分制。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院选修课工作,加大人文素质选修课比例、增开创业类选修课程,设置创新奖励学分,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在进一步完善总结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探索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和专业辅修,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和课程学习的需求。

辅修专业以增强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为原则,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强化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逐步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实践能力测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加强题库建设,试行教考分离,努力营造优良的学习风气。

——加强交流与国际合作,带动学院质量提升。

在巩固学院现有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对外合作,尤其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5.实施“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的人才培养新途径,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主动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地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地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要形成一批以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结合。

   ——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基地。

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三亚、海南及与学院所设学科专业对口的行业组织密切联系,采用不同方式建立产学教育合作基地,大力开展技术应用与教育培训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使基地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阵地,成为学院产学结合的有效平台。

   ——积极争取科研、应用项目。

完善有关激励制度,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横向和纵向科研、应用项目,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对取得的重大科研、应用成果给予重点奖励。

6.管理创新,实施“教学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加强二级管理。

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需要,逐步推进系部建设,最大限度地挖掘、优化、整合教学和人力资源。

同时,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以二级教学单位为主的管理体制,扩大其自主权,进一步调动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适应学院特点的薪资分配制度,专职教师实行年薪制和最低工作量制,使人才能够用得好、留得住;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重点岗位倾斜,形成高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认真作好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实施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制定关键岗位、骨干人员的培养机制,加强干部内部培养与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准、老中青结合的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以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网络技术服务作为支撑平台,更好地满足人事、财务、教务、科研、学生管理和资产管理等需要。

进一步完善基于校园网络的各种信息反馈与查询系统,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管理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7、提高服务社会质量、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的社会性体现。

充分发挥我院潜在的优势,紧跟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健康人格,高尚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直接服务于社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院的生存、发展以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社会需要出发,紧随其发展不断的与时俱进,完善服务体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并在服务中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

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系统、实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与国际高职院校及国内优势院校的合作,在高起点,高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有效合作。

我院积极探索,不断需求合作院校及合作项目。

在现有与英国伦敦城市学院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同国内、国外高校的联系,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