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333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docx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

摘要: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引入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能力作分析测算。

提出规划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2600人,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40万人次/a。

最大日游人量控制在4000人次,超过4000人次即需采取限制和分流措施。

规划区的总人口规模为3.0万人。

并对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理性思考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需求提升所致的出游人数剧增,使得国内绝大多数旅游风景区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拥挤导致游客伤亡、设施损坏,乃至环境严重退化等事件常被媒体曝光。

客观而言,旅游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是有限度的,游人的过度密集引发环境、经济和社会矛盾,势必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因此,对于旅游风景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的分析研究,评判旅游规划所确定的游客容量及发展规模的环境合理性,提出旅游开发与游客流量控制措施。

既为旅游规划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旅游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

1.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感念

"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量)是比利时数学生物学家佛若斯特(Forest)于1838年提出,主要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移民等领域[2]。

1964年美国学者韦格(Wagar)将"环境容量"引用到旅游研究中,定义游憩地区的环境容量是指能够长期维持旅游品质的游憩使用量[3]。

1971年里蒙(Lim)和史科迪(Stan-key)进一步完善为:

游憩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旅游者使用,但又不破坏环境和影响游客体验的利用强度,并认为旅游环境容量由生物物理容量、社会文化容量、心理容量和管理容量四部分组成[4]。

国内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起始于赵红红(1983年)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此后对此问题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保继刚(1987)、楚义芳(1992)、崔凤军(1995)、孙道玮(2002)等所界定的旅游容量[5]。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崔凤军用"旅游环境承载力"来解释旅游环境容量,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是一个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6]。

1.2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测算方法

国内学者就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评价的,较早出现的成果如崔凤军提出的资源空间承载量、经济承载量、环境生态承纳量、心理承载量,并设计了四种静态模型的计算公式[6]。

胡炳清将交通、床位、空间、游乐设施和停留时间看作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和最低限制因子,并建立定量计算游客容量的数学模型[7]。

其后,许多研究者对对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方法做了研究和探索。

较为常见的有经验测量法、理论推理法、综合推测法、帕累托最适度方法、乘积矩阵矢量长度法、水桶法等[8-12]。

近年来在诸如武夷山国家风景区[13]、九寨沟风景区[14]、桂林七星公园[15]、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16]等旅游环境容量实证研究中,层次分析法、指标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到广泛运用[17,18]。

采用这些定量分析模型所得出的为旅游地(区域/城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具体表现为旅游环境容量的相对值,可用来判定旅游地游客流量的适载状态。

有关风景区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测算,一般是运用线路法、面积法和卡口法。

其中面积法也称总量模型,其值等于旅游区游览面积与游人游览活动最佳密度之比;线路法也称流量-流速模型,其值等于游览区内游览线路的总长度与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间距之比。

采用这些方法所得出的是旅游地(景区/景点)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游客容量)的绝对值。

有时还须考虑旅游地大气、水源供应、用地、相关设施等条件进行综合确定[19]。

一般在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中用来评判游客容量的科学合理性。

2甘泉湖风景区规划概述

甘泉湖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县城,占地约8平方公里,依托冶峪河县城段河道综合治理形成的该县最大人工湖—甘泉湖。

该风景区主要包括甘泉湖、兴淳塔、碑林苑、濂云瀑布、文博馆、梨园广场、多功能体育场、秦直大道、仿古一条街、甘泉宫三星级宾馆、宋城墙遗址、商业一条街、革命纪念馆等景点,是迄今陕西省唯一的以县城打造的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与国家3A级县城旅游风景区。

据统计,自2005年至2009年,全县累计接待总量游客达303.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608.53万元。

其中:

2005年,接待游客28.5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312.9万元;2007年接待游客101.9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221万元;2009年,接待游客7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97.5万元①。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淳化县先后荣获中国最佳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百强县、陕西省旅游强县等殊荣。

为促使县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规避旅游活动对甘泉湖等风景区环境的影响和破坏,2010年9月,该县文物旅游局、水利局委托笔者等编制《淳化县甘泉湖旅游景区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该县城东塬上的碑林苑、兴淳塔景区和西山公园,北起龙屋坡烈士陵园处,南至大店小学,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为1~2公里,沿川道呈南北狭长状,规划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

以“秦汉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及水利文化”为品牌定位,将甘泉湖风景区划分为六类功能区,形成“一核、两园、三区”的空间格局。

为了保障甘泉湖的旅游环境质量和游客体验质量,“规划”对风景区的游客规模进行限制,提出游客规模的调控性增长机制。

规划风景区最佳日游人容量为2600人次,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40万人次。

最大日游人量控制在4000人次,超过4000人次即采取限制和分流措施。

规划区的总人口规模为3.0万人。

并确定出甘泉湖风景区的保护范围:

一是以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开发建设的区域。

主要包括文物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林区、矿产采空区、自然(地质)灾害区、人畜用水严重短缺地区等。

二是限制开发区。

包括风景名胜区、一般农田、园地、荒地、未利用的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预留区等。

3甘泉湖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的现存状态和环境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所能承载的生态环境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及经济承载量的极小值[20]。

借鉴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其分析测算模型[6],结合最低限制因子原理[7],甘泉湖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由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旅游经济发展承载力(包括交通娱乐设施承载力、供电设施承载力、住宿设施承力等)和心理承载力组成,其中心理承载力包括居民心理承载力和旅游者心理承载力。

该旅游地(景区景点)所能容纳的旅游流量,决定于上述诸承载力中的最小值。

甘泉湖风景区内现居住有约2.20万县城居民,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力为不容忽视的限制性因素。

规划中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居民对旅游持积极支持的心理和参与态度。

甘泉湖风景区景区景点相对集中、旅游者基本为一日游和自驾游游客。

因此,其旅游经济发展承载力(含供电设施、交通设施和住宿设施承力)和居民心理承载力等可以忽略。

本研究只考虑资源空间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2.1资源空间承载力

2.1.1.资源空间承载力分量测算

旅游者对风景(旅游)资源的欣赏时间、空间占有的要求而形成的某一时段内(如一天)旅游资源所能承纳的游客量,称为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RECC)[1]。

通过实际调查和访谈,得到甘泉湖风景区主要景区(点)及其空间规模(表6.1),以及各景区(点)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时间、游客游完每一景区(点)所需平均时间不等。

其中各景点的年有效开放时段为180d,游客游完每一景区的平均时间为0.5~3h不等,景区日平均开放时间为10h。

对甘泉湖风景区资源空间承载力分别按人均占地面积、人均占有路线长度及人均水域面积3个分量进行测算,其计算公式为:

RECC=资源空间总规模/人均基本空间标准。

据《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19],游客容量的计量模型主要有总量模型和

表6.1甘泉湖风景区主要景区(点)规模及其承载力计算

名称

规模

(m2)

基本空间标准

(m2/人)

瞬时承载力

Dm(人)

日承载力Da(人)

年承载力

Dan(人)

甘泉湖

57734

50

266

1330

239400

梨园广场

27273

10

1767

17670

3180600

文博馆

940

5

122

402.6

72468

农耕文化馆

360

5

47

155.1

27918

碑林苑

850

10

110

550

99000

同隆(兴淳)塔

960

5

124

620

111600

昌隆寺

12400

5

1607

16070

2892600

宋城墙遗址

6078

10

394

3940

709200

仿古一条街

7284

5

944

4720

849600

步行购物街

16075

5

2083

10415

1874700

主入口区

10794

10

699

6990

1258200

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

16270

10

1054

5270

948600

西山公园

250000

20

8100

26730

4811400

游览道路(m)

13402

5

327

732.48

131846.4

合计

 

 

 

95595

17207132

流量流速模型。

总量模型适用于面状旅游景区(点)、流量流速模型适用于游览线路的游客容量测算。

分别采用如下容量指标[18]:

r1:

根据景区人均占地面积计算的设施容量的指标,用总量模型计算:

Dm=S/d                             (6.1)

Da=Dm(Ta/t)                        (6.2)

Dan=Da×Tan                        (6.3)

式中Dm为瞬时客流容量(单位:

人);Da为日客流容量(人);Dan为年客流容量(人);S为风景区游览面积,d为旅游者游览活动最佳密度(m2/人);t为旅游者游览一次平均所需时间(小时);Ta为每天有效游览时间(小时);Tan为年有效游览时间(天)。

r2:

反映该景区按人均占有游览路线长度计算的游客容量。

用流量流速模型计算:

        

Dm=L/d'                        (6.4)

Da=V×Ta/d'=Dm×Ta/t            (6.5)

Dan=Da×Tan                    (6.6)

式中:

L为游览区内游览线路总长度(单位:

m),d'为游览线路上游人的合理间距(m/人),V代表游客的平均游览速度,Dm、Da、Dan、Ta及Tan的含义同前。

r3:

反映按人均水域面积计算的景区设施容量,方法同上。

通过征求有关专家和业界人士的意见,并参考相关景区的基本空间标准,对系数进行修正,计算甘泉湖风景区的环境容量。

单位游客占用面状景区合理面积为5-10m2/人;线状游路单位游客占用合理长度为5m/人,游人平均行进速度为50m/min。

甘泉湖水面面积达5.77hm2,单位中、小游船占用水面的合理空间标准为200m2/只,每船平均载人4位,现实承载力以船只的承载力计算。

2.1.2.分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确定甘泉风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量,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分量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综合。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1],邀请地理、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10余人,运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各指标层对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构建矩判断阵,计算各因子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Wi,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资源空间承载力各单项指标(r1~r3)的权重系数Wi(表6.2)。

  表6.2资源空间承载力各单项指标判断矩阵计算结果

R11 r1  r2  r3   

Wi           CR

r1  1   5   3 

r2 1/5  1  1/2                                       

r3 1/3  2   1  

W

(1)=0.618   RI=0.56

W

(2)=0.132   CI=(λmax﹣n)(/n﹣1)=0.0285

W(3)=0.250   CR=CI/RI=0.092

注:

当计算得CR<0.10时,此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

其中:

Wi>0∑Wi=1(i=1,2,…,n);RI为平均随即一致性指标(可查表获得);CI为一致性指标;λmax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Wi为相应特征向量。

同理可得到其他评价因子相对权重系数。

2.1.3资源空间承载力综合值计算

指标取值和权重确定后,可计算出开发规划后,甘泉湖风景区资源空间承载力综合值,其计算模式:

    

R=              (6.7)

式中:

R为资源空间承载力综合值,ri为各分量指标,wi为相应的指标权重,n为分量指标数。

依据公式(6.7)计算出资源空间承载力综合值(表6.1),即该景区资源空间游客日容量为9.56万人,相应的游客年容量为1720.71万人。

          

2.2生态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所允许的游客数量,其函数式为[22]:

EEBC=min(WEC,AEC,SEC)            (6.8)

式中:

EEBC为生态环境承载力,WEC为水环境承载力(以水面为主要旅游资源,WEC=污水日处理能力Hi/人均污水产生量Pi,不以水面为旅游景点或不构成主要环境因素,则取无穷大),AEC为大气环境承载力(对于不产生大气环境污染的旅游活动类型,可取无穷大;产生大气污染时,AEC=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人均废气产生量);SEC为对产生固体废弃物的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日处理能力Hi/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固体废弃物量Pi)。

甘泉湖属于城市河湖型风景区。

因此,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人工湖泊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影响。

从甘泉湖风景区的开发现状来看,影响景区的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是大气、旅游垃圾、生活污水等。

本研究主要从空气净化能力、垃圾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能力来分析测算其生态环境承载力。

2.2.1空气净化能力

绿色植物具有放出氧气、吸收CO2和SO2等有害气体,吸收粉尘等净化空气的作用,以及减弱噪音,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甘泉湖风景区大气生态容量计算公式[23]:

      

 Rs=Sf/Sk                   (6.9)

式中:

Rs为生态容量;S为风景区实际游览面积,Sk为人均绿地面积,取值40m2/人(据研究,每人平均拥有30-40m2的森林绿地,才能维持空气中的CO2和SO2的正常比例,使空气保持清新);f为风景区绿化覆盖率,甘泉湖风景区森林覆盖率平均为35%,则全区日旅游生态容量(大气)为4148人/d。

2.2.2污水处理能力

目前,甘泉湖风景区(县城)最大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580m2/d①,甘泉湖风景区(县城)污水处理厂(不含各企业污水处理系统)总处理能力为5000m2/d(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为0.80万m2,县城生产污水为0.305万m2)。

排放后的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夏季可用于林带绿化,冬季排放量较少,处理达标后可以直接排放至冶峪河(甘泉湖)。

污泥经消化和脱水处理后,定期由环卫车外运。

根据最新《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J13-86》和《淳化县城总规》的设计规范,人均每日用水160L,结合实际调查,人均废水量取140L/d.人,剔除2.20万常住居民,则污水处理能力最大日容量为13714人/d。

2.2.3垃圾处理能力

据调查,甘泉湖风景区内现有垃圾中转站30余座,密闭式垃圾桶120个、果皮箱300个,垃圾转运车和洒水车各1辆。

甘泉湖风景区内平均日产生垃圾50t,生活、旅游垃圾成为甘泉湖风景区环境卫生的主要污染物。

甘泉湖风景区内垃圾的处理方式为:

垃圾桶收集-垃圾中转站分类存放-每日定时运至垃圾处理场卫生填埋处理。

根据调查估计,人均每天产生的固体垃圾大约为1.2kg人/d,剔除2.20万常住居民,垃圾处理最大日容量为19667人/d(表6.3)。

由公式(6.88)可得,甘泉湖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为4148人/日,75万人/年。

2.3甘泉湖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及其评价

通过以上逐项分析测算的旅游承环境承载力数据,可以得出甘泉湖风景区游客的日合理流量为4148人/天,则年合理容量为75万人/年。

据淳化县文物旅游局的统计资料,2007年以来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皆在70万人次以上,尤其是2007年达到102万人次,考虑到淳化县境内北仲山生态森林公园、爷台山红色战地公园和泾河大峡谷等景区(点)对游客的较大吸引力,以及张寨旅游度假村为代表的诸多农家乐餐饮接待设施的分流作用,游览甘泉湖风景区的游客充其量为全县年接待游客的半数,约40万人次人,占合理年承载力的66.67%。

201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淳化县日接待人数达到5000人次(甘泉湖景区约2600人次),是合理日承载力的78.00%。

可见,甘泉湖风景区的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

为了维持目前的适载水平,建议改善景区内部各景点的通达性,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强化景区内各景点对游客的吸引能力,合理疏散核心景区的游客量,增强游客的观赏愉悦程度。

表6.3 甘泉湖生态承载力容量

参数值

承载力值

公式

参数说明

大气净化:

S=474028m2

Sk=40m2/人

f=35%

污水处理:

Hi=5000m3

Pi=0.16m3

垃圾处理:

Hi=50t

Pi=0.0012t

日承载力=4148人

年承载力=75万人

 

 

日承载力=13714人

年承载力=246.86万人

 

 

日承载力=19667人

年承载力=354万人

Rs=Sf/Sk

不含常住人口

 

 

 

不含常住人口

 

 

 

不含常住人口

 

 

3甘泉湖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1树立科学的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观

科学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观,是编制甘泉湖风景区规划和实施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笔者以为,以下理念必须贯穿和落实于甘泉湖风景区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的全过程。

3.1.1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危及未来人类发展的生存环境,以保障社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的能力。

甘泉湖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目标,消除短期行为,做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3.1.2资源环境保护观念

甘泉湖风景区保留有不同时期的古遗址和建筑遗存,景区地处淳化县县城建成区。

对景区内的历史遗址和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在风景区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保护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不允许进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建设,保障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3旅游合理容量观念

旅游景区景点皆具有一定的合理接待能力,即游客容量的有限性。

游客容量饱和及超载,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不可逆的。

甘泉湖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应摒弃片面追求扩大游客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旅游业发展误区,在合理的旅游容量限度内,通过提高旅游环境质量、旅游活动项目质量以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求得文化旅游产业从数量增长型向内涵质量发展的转化。

3.1.4景观特征协调观念

在甘泉湖风景区的各项开发项目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体现景观特征协调性原则。

突出景观形象、强化景观氛围,追求自然与人文、文化与景观的协调一致。

调控建筑物的数量、体量、风格、色调、原材料等,不可超越规划范围和要求无序建设发展,破坏景区的景观形象与视觉效果。

3.2突出特色、强化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

甘泉湖风景区作为咸阳市重要的城市河湖型风景区,在关中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

在实施甘泉湖风景区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中,应保持和发展其旅游产品特色、打响景区品牌,并通过宣传促销和游客传播不断强化,形成甘泉湖风景区的市场竞争优势。

3.2.1实施目标市场战略

考虑甘泉湖风景区的现状和地理区位,首要目标市场应是西安、咸阳、宝鸡、铜川等大中城市居民短途休闲度假游及对秦汉文化、水利文化和淳化民俗文化感兴趣的大专院校学生、专业人员,尤其是西咸都市区城市居民等主体目标市场。

应专门研究这类目标市场的旅游需求,利用广告牌示、宣传图片、新闻媒体、记者招待会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促销。

尤其是夏秋旅游旺季,应加大对目标市场的宣传力度,尽量提高甘泉湖风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2主动切入市场

陕西省是旅游大省,西安市为全国旅游热点城市,尤其关中地区属于全国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所以,甘泉湖风景区面临来至西安周边地区众多文化(文物)旅游景区(点)日趋激烈的客源市场竞争,既不能坐等游客上门才开展宣传,更不能等到风景区开发建设完成后再做促销,宣传促销应适时提前,应积极主动切入市场,以各种手段扩大苑区的知名度,增强对游客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3.2.3塑创景区形象

甘泉湖风景区初步的市场定位、主题形象、市场目标和宣传口号,尚缺乏景区形象的创意研究,应组织专业人员、或者委托专门机构,深入研究游客市场的需求、行为规律与旅游偏好,或者在互联网上征询公众对甘泉湖风景区特色的提炼和主题形象设计,将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有力推向市场。

3.3构建协调和谐的公共关系

构建协调和谐的公共关系,对甘泉湖风景区规划的实施和开发建设十分重要。

有必要开展如下工作:

3.3.1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协调好与居民的关系

甘泉湖风景区入口区附近为居住和经营性临时建筑,未来入口区牌坊、游客中心和管理处办公用房、环境美化及停车场建设,皆会涉及到居民和经营户的利益关系,加之仿古街、购物步行街和农耕文化馆等建设,都会涉及沿街住户和商铺,应向城市居民宣传和阐明开发建设旅游风景区和发展旅游带来的利益和实惠,争取街道和社区基层组织的配合,使当地居民能积极参与风景区的开发建设。

3.3.2协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甘泉湖风景区开发建设必须得到电力、电信、交通和水利等部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以便相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的顺利建设。

建议由县级政府领导和主管部门出面,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3.3.3搞好与新闻媒体和旅行社等中介的关系

甘泉湖风景区的宣传促销离不开新闻媒体的鼎力支持,应积极与新闻媒体建立联系,以多种手段加大对外宣传。

旅游产品的经销一方面可直接切入市场,更重要的是依靠省旅游集团公司、旅行社等中介机构的推销和组织游客,应主动与旅行社建立关系,并采取充分让利的措施吸引旅行社的路线设计和产品推销。

3.3.4协调与邻近旅游景点的关系

甘泉湖风景区与附近的旬邑县翠屏湖旅游区、咸阳市区咸阳湖风景区,乃至礼泉泔河水库景区等同处在西咸旅游圈的空间范围和辐射区,诸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点互补性强,各有其资源特色,应在市级政府文物旅游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组织下构成“一盘棋”,处理好彼此利益关系,避免旅游发展中的“内耗”和不良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